第十七章 侯登山、张森林、陈宝凤、邱东平、陈辉、方璧 098、地道战中显身手——记河北清苑县冉庄民兵英雄张森林

在冀中平原,有一个叫冉庄的小村,它像冀中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村庄一样,农舍鳞次栉比,老槐树影婆娑;村外是一望无际的庄稼,野花盛开。这个村虽小,抗日战争时期的地道战却出了名。冉庄的老人们时常向后代讲传统,讲地道战,首先提起的就是张森林。

1921年,张森林出生在冉庄一个贫农家里。他在幼年时,只上了一年私塾,后因家境困难而辍学。张森林从小爱听故事,什么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文天祥慷慨就义等,这些历史故事深深印在他脑海中。“七·七”事变后不久,日军占领了冀中,冉庄西边40里是平汉铁路,东边是保(定)蠡(县)公路,敌人在铁路、公路上都建立了据点,经常出来袭扰。张森林怀着满腔怒火,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春,张森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冉庄的第一名党员。不久,担任了村支部书记,即着手秘密发展党员,建立民兵连,抵制日伪军在本村成立伪村公所和派粮派款,抓夫抓丁。秋天,本村高振福因负伤从部队上复员回来,张森林立即请他当民兵连长,自己兼任指导员。过年前夕,张森林对高振福说:“鬼子不让咱过好年,咱也不能让他们痛快,得整治他一下。”

高振福一挥粗大的拳头:“行,你说咋办吧?”

“扒铁路,不让鬼子运兵、运物资。”

“行!”

两人组织了十几个民兵,连夜出发,午夜赶到平汉路,棍子橇,大镐刨,将铁轨扒下两根来,扔到河里。此后,张森林和高振福又带着民兵去破坏张(登)保(定)公路,剪割孙庄公路两侧的电话线,弄得敌人不得安宁。黑风口据点的日伪军十分恼怒,几次到冉庄、孙庄、白团等村偷袭,搜查捕人。有一天清晨,敌人包围冉庄抓他,因他外出开会,幸免于难。张森林回来后听家人一说,便寻思:要是让敌人堵在院里怎么办?凭着自己手里这支独撅枪突围是不容易的……想来想去,灵机一动:挖藏身洞。说干就干,他立刻揭开炕席,打开土坯炕挖洞。挖出的土趁夜暗垫进猪圈里,或打成土坯垒墙。干了七八天,藏身洞挖好了,一伪装还真看不出来。

说也凑巧,藏身洞刚挖好,就有了敌情。张森林便躲入藏身洞,家人赶紧盖上盖,铺上谷秸、炕席,又扔上些被褥。敌人来了,屋里屋外翻了个底朝天,哪里会想到炕席下有个洞,洞里藏着人。敌人没抓住人,打了张森林父母亲几枪托,骂骂咧咧地走了。张森林躲在又黑又暗的洞里,恨得牙齿咬得“格格”响,但想到自己武器简陋,地势不利,只得强压怒火,捱到敌人离去。

敌人走后,张森林找到民兵连长高振福,商量说:“咱大平原一望无际,咱村子又是个小村,敌人一来,咱们就没法跑,躲都没法躲。依我看,得发动民兵们挖些藏身洞。”

两人商量定,黑夜悄悄地把民兵和党员们召集起来开了个会,布置了挖洞任务,并规定:各家的洞口各自保密,互相之间,不许问,不许说。不久,挖藏身洞逐渐发展到一些基本群众家里。到了1940年秋,全村已挖藏身洞100多个,有的把洞口挖在了水井一侧,有的挖在牲口槽下。这些藏身洞,曾有效地应付敌人的“扫荡”和偷袭,保存了抗日力量。

1942年的一天,冉庄逢大集,驻耿庄炮楼的日伪军30多人到冉庄抢东西。晌午时,日伪军准备把抢来的东西带回炮楼。民兵李恒木找到张森林说:“咱们准备过年的东西被鬼子抢了,能让他们痛痛快快地走吗?”正说着,被派出去了解情况的民兵回来了,报告了敌人的人数和装备情况。张森林立即率民兵分两路追击刚要出村的敌人。敌人万万没想到屁股后面突然响起枪声和爆炸声,慌忙扔下抢到手的东西逃命。这次追击,击伤敌人4名。被抢的东西送归原主,全村一片欢腾。

这次战斗,揭开了冉庄人民利用村落武装对抗日伪军的序幕。冉庄抗日武装正式向外宣布:冉庄不成立维持会,不交粮交款,不为日伪军派夫。10月,本县任王力村发生了一起事件:任王力村也挖了不少藏身洞。一天,敌人在特务带领下包围了村子,从隐藏洞里抓走了县委书记苏冀、二区区委书记苏丙川、区长刘起等9人。这段时间,各村都有藏身洞的事儿被敌人发现。张森林经过思考,和党支部其他成员商量后,挖双口洞的活动,很快在民兵和群众中秘密展开。经过一段时间,很多单口洞改成了双口洞,还有的洞口直通村边,道沟,河岸。这样,形成了地道的雏形。

到1942年11月,地里的庄稼都放倒了,抗日军民的活动范围愈发缩小。敌人加紧向抗日根据地进行“蚕食”。张森林感到,现在的地道只能防,不能打,躲来躲去,迟早要吃亏。他同村干部和民兵连干部商定,由村政权出面,发动全村老少修筑能藏能打的地道,开展地道战,坚决粉碎敌人的“蚕食”进攻。

在张森林、村干部和民兵连的带动下,冉庄人民开始了大规模的修筑地道的群众运动。全村群众不顾天寒地冻,昼夜不停,在沟通原有隐蔽洞的基础上,完成了主要干线四五里长的地道。由于宣传组织工作做得好,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发动起来了,还互相展开了竞赛,看谁挖得快,质量高。妇救会主任李桂芬动员青年妇女20多人参加挖地道,她们和男人一样猫着腰,钻进洞里干,从李银虎家胡同一直挖到大街上的双庙工事。儿童团员们也上了阵,用小筐提土,在外面放哨。主要干线完成后,根据作战需要,借助过去的地道做基础,进行沟通、扩展,又顺东西街方向延伸支线11条,这些支线西通东孙庄,东北通姜庄的联村地道,向东通隋家坟,向西通河坡,全长约30里。

“三个臭皮匠,凑成诸葛亮”。大家集思广益,又在地道内设立油灯和指挥路牌;在十字街总指挥部北边三岔口设了陷阱,把中间带有活动圆轴的反板盖住井口,如敌人贸然下洞走到上边,立刻翻下去。地道与附近水井沟通,既可作气眼,又可以取水;总指挥部附近有储粮室、休息室、厨房、厕所等。而地道的出口,则设在不易被敌人发觉的隐蔽处,如屋内墙根壁、牲口槽、风箱下、炕面、锅台处。为了更有效地消灭敌人,全村重要路口先后修起了工事、地堡、观察点、暗室及墙角枪眼,各工事都与地道相通,既能观察敌情,又能冷枪杀敌。工事周围还埋有地雷,引线通入地道,拉雷非常方便。这样一来,冉庄的工事就具备了三通(高房、院墙、地道相通)、三交叉(高房、地堡、墙壁火力交叉)、四好(好打、好钻、好藏、好跑)的优点,使村落战、地道战、地雷战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地上地下一齐打”的战斗网。为搞好冉庄地道,张森林经常几天几夜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他带着几个“能人”挨个对地道进行检查,帮助核对方向,设计伪装;对工事则一一规划,和大家一起干。他说:“别看四处都是鬼子的炮楼,咱冉庄的红旗不能倒,咱的红旗不倒,这方圆几十里的乡亲就有抗日信心。”

张森林的心血没有白费。

不久,白团据点从保定增兵500多人,企图袭击冉庄。冉庄民兵和群众进行了积极的战前准备。这天清晨,敌人气势汹汹地包围了冉庄。枪声一响,村民们从容地钻入地道,老弱病残者在村干部和民兵的指挥下向外村转移,民兵们则纷纷进入战斗位置。民兵刘大雨和李恒标从十字街进入地道,向东急进,进入村头的五道庙地堡。从枪眼里一看,只见一股敌人已经扒着堵塞东街口的墙头向村内张望。敌人见没有动静,胆子大起来,有个戴钢盔的鬼子开始爬墙头,刘大雨瞄准戴钢盔的鬼子开了一枪,鬼子应声掉到墙外。敌人向地堡猛烈扫射。刘大雨和李恒标见火力很猛,很快返回地道,敌人对着地堡又是射击,又是扔手榴弹,折腾了好一会儿,见地堡没动静,估计里面的人八成是打死了,鬼子命令几个伪军去刨地堡。伪军正在刨,刘大雨和李恒标又悄悄钻回来,从枪眼向外一看,见穿黄裤子的腿走来走去,赶紧找着地雷绳,用力一拉,“轰隆”一声,地雷爆炸了,敌人扔下几个死尸和伤兵,慌乱地跑开了。

当敌人从村北口、村西口闯进村内时,梁连恒、赵金刚在十字街东北角工事内拉响了地雷,正在老槐树下东张西望的敌人当时就被炸倒三四个;与此同时,民兵李明贵在村十字街西南角拉雷炸死敌人2名;民兵高连水在村南大车店门口柜台下拉响地雷炸伤敌人3名。敌人本想中午在村里抢些东西做午饭,这时都吓得龟缩在一起不敢动了。午后,张森林率领区小队和附近的民兵前来助战,在村外打冷枪,放鞭炮,呐喊,使村里的敌人胆战心惊,再不敢待下去了,拖着死尸,抬着伤兵,逃出冉庄。

3个月后,伪绥靖军集团司令齐靖宇伙同伪县长丛殿墀,率领伪绥靖军十六团和一部分日军又来报复。这时,冉庄的地道、工事愈加完善,面对1000多敌人和30多挺机枪、两门大炮,冉庄民兵充分发挥了地道的优势,将敌人放进村后再打。敌人只见地雷炸,只听子弹飞,不见一个人影。到了下午,敌人越打越怕,终于狼狈逃窜。

张森林领导创建的冉庄地道战,为这一带抗日村民树立了光辉范例,附近很多村子也都开始挖地道;小股敌人再也不敢轻易到冉庄附近活动。他们对张森林恨之入骨,意欲置于死地而后快。

1943年秋末,上级来了命令,调张森林任清苑县大队政治委员。临上任前,张森林听说耿庄的敌军工作出了点问题,决定到耿庄,和有关人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傍晚,张森林正在耿庄一个“堡垒户”家吃饭时,不料被义和庄、段庄、耿庄三个炮楼的敌人包围。当他突围时,腿部负重伤被俘,被活埋在段庄村南。

冉庄人民凭借地道,同敌人不断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较量,用一串串消灭敌人的数字告慰张森林的忠魂。

(北京军区政治部组稿李金明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