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张思德、彭雪枫、陈宗尧、郑文道、李白、洪振海 086、名将领泽被长淮——记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

二十年来,为了人民为了党,

你留下的功绩辉煌:

首战长沙城,八角亭光荣负伤;

乐安事变,荣获红星章;

雪山草地,百炼成钢。

在豫东燃起抗日烽火;

在淮北粉碎敌寇“扫荡”。

对党忠贞,对民赴汤;

英勇善战,机智顽强,

是我们的榜样。

……

1944年9月11日,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彭雪枫,在率部收复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英勇殉国。继任该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的张爱萍,所作的《彭雪枫同志挽歌》,概括了优秀军事家和政治家彭雪枫一生的英雄功业和高尚品质。

彭雪枫,原名彭修道,1907年9月9日诞生于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一户贫苦农民之家。1918年至1925年,先后在镇平县高等小学、天津南开中学、冯玉祥创办的陆军第十六混战旅军官子弟学校、北京育德中学就读。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被推举为该校学生自治会会长。1926年夏,彭雪枫入北京汇文中学读书,10月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往来于北平、天津、烟台、开封、上海等地,秘密从事学运、兵运、农运工作。

1930年5月,彭雪枫奉中共中央军委之命,到达鄂东南,参加工农红军,先后担任红五军第五纵队三大队政治委员、红八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红八军第六师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四师政治委员、江西军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红军大学(亦称郝西史大学)政治委员、中革军委作战局第一局局长、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长、十三团团长,红一军团第四师政治委员等职。

1935年2月18日至28日,红军在长征中二渡赤水、强攻娄山关、再占遵义城,彭雪枫指挥的红三军团第十三团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打硬仗的先锋团之一。

1936年11月下旬,任中共中央代表、北方局联络局书记的彭雪枫抵太原,与阎锡山晤谈商定:在太原建立中共和红军驻晋秘密联络站。为便于工作,彭雪枫化名彭玉峰,公开身份为上海某公司的副经理。

在西安事变期间,彭雪枫向阎锡山转交了毛泽东关于希望阎在“宁军(指国民党中央军)攻陕甚急时,出以有力之调停手段”的信件,并针对阎力求自保的心理,建议他以民族利益为重,同意中共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逼蒋抗日的主张。由于中共的努力争取和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阎锡山在解决西安事变过程中保持中立立场,对红军准备迎击亲日派何应钦进攻的行动不予干预,使红军在三原、西安等地顺利集结。

1937年8月,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后,红军驻晋秘密联络站正式改称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彭雪枫任八路军总部少将参谋处长兼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向阎锡山及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有关方面交涉、协商了八路军出师入晋的路线、渡河日期、地点、船只、粮食、运输列车等事宜。党中央同意按彭雪枫所提意见行动。从8月31日开始,八路军主力由陕西韩城县芝川镇渡过黄河,陆续开赴山西,顺利到达指定地点。彭雪枫被誉为八路军的“先行官”、“好参谋”。

1938年2月,中共驻武汉代表、长江局副书记周恩来赋予彭雪枫新的任务:在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积蓄力量,训练干部,组建部队,发展与扩大党的力量。彭雪枫在党内担任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对外以八路军总部参谋处长名义开展统战工作。他到达竹沟后,为组建抗日武装与开展地方党的工作,日夜忙碌。

1938年9月2日,中共中央长江局负责人周恩来、叶剑英致电彭雪枫:“把你们的工作重心移向豫东,创造苏鲁皖边新局面,与八路军冀鲁豫活动部队(徐向前、陈再道)联系起来”。9月27日,彭雪枫等将在竹沟创建的两个新兵连,编为第二大队,加上由延安派来的一批干部,共373人,装备4挺机枪,190枝短枪,组成新四军游击支队,彭雪枫任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震任参谋长。

10月27日,游击支队东渡新黄河,且战且进,在淮阳东北的窦楼镇击退日军第十四师团骑兵百余人的进攻,击毙日军骑兵少尉林津。1939年1月10日晨,攻击占领亳县东北芦家庙的伪军一部。

游击支队东进9个月,进行较大的战斗30次,毙敌700余人,俘敌1165人,支队由进入豫东皖北时的3个大队,发展成为拥有3个团和一个随营学校的一支战斗力较强的抗日武装。1940年2月,新四军军部命令游击支队正式改番号为新四军第六支队。

1940年6月,八路军第二纵队第三四四旅(缺六八七团)及新二旅共5个团到达涡阳县北新兴集,与新四军第六支队会师,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率部活动在豫皖苏(包括睢杞太)地区。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重建军部后,八路军第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任师长兼政治委员,张震任参谋长,肖望东任政治部主任。

淮北根据地日益巩固和扩大。这年11月,建立中共淮北区委、淮北军区,邓子恢任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彭雪枫任区党委常委兼军区司令员,共同担负华中敌后一个独立战略区的领导工作。

11月14日,驻徐州日军第十七师团、独立混成第十三旅团各一部及伪军第十五、二十八师等部共6000余人,由泗县、宿迁、淮阴、盱眙、五河等地出动,向淮北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彭雪枫等指挥根据地机关分别转移,跳出敌之包围圈;地方党政干部带领群众坚壁清野,领导地方武装就地坚持游击战争。主力大部在外线向敌伪侧翼和后方进攻,袭击、调动敌人,先后三打青阳镇,四打马公店,袭击金锁镇、归仁集、屠园圩、老韩围子等据点。12月9日,驻宿迁南朱家岗的四师九旅二十六团,同日军精锐平林第十七师团清水旅团千余人激战,经反复肉搏,将敌击溃。四师即乘胜扩大战果,拔敌据点,收复失地。至此,粉碎了日伪军历时33天的大“扫荡”计划。

1944年8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发河南,控制中原的指示,彭雪枫、吴芝圃、张震等率四师主力5个团进军津浦路西,恢复了萧县、永城县、宿西县和15个区的民主政权,发展了千余地方武装,初步打开了抗日局面。

9月2日,顽军汤恩伯调动34个团的兵力,分4路对四师西进部队进行围攻。9月6日,新四军军部决定:路东路西部队统一归彭雪枫指挥。11日凌晨2时,四师主力继续西进,于夏邑县东八里庄包围了顽、伪、匪三位一体的第二十八纵队二支队李光明部1000余人,拂晓时分,向大围子发起攻击,残顽突围逃窜时,被四师骑兵团拦截砍杀,死伤甚众。该部第三营500人自动反正,俘顽军支队长李光明、副支队长李良玉等以下官兵500余人。当彭雪枫登上大围子南门围墙,居高临下,直接指挥这场即将胜利结束的战斗时,不幸胸部中弹,以身殉国。时年仅37岁。

淮北殉名将,中原丧栋梁。1945年2月2日,淮北军民7000余人前往洪泽湖畔,恭迎彭雪枫灵柩;沿途群众,设案致祭。2月7日上午,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彭雪枫追悼大会,中共中央挽联云:

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

打日寇,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

(兰州军区政治部组稿石魁、晓音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