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第1节:钱理群序:北大失精神

钱理群序:北大失精神

本书以《寻找北大》为题,初读以后,却觉得似乎有些"题不对文"。因为书中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清晰而具体的北大,何需"寻找"!如一位作者所说,这是"个人亲身感受到",个人心灵中拥有的"北大",一百个北大人就有一百个"北大"。我读本书,最感兴趣的,就是本书包容了几代人(从"30年代后"到"80年代后")的北大记忆,不用说描述的北大生活大相径庭,各异其趣,就是叙述的语言,语调,方式,都是绝不雷同,色彩纷纭的。"北大的伟大在于其丰富":这话说得一点不错。

但我们确乎又要"寻找北大":这几乎是面对北大一百一十周年校庆,每一个老北大人,新北大人共同的心愿,真实,沉重,而执著。

这是为什么?这意味着什么?

这首先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我们经常想起鲁迅的沉痛之言:"北大失精神"。这背后更隐含着"中国失精神",以及"我们自己失精神"。这是北大之痛,更是中国之痛,也是我们每一个北大人、中国人之痛。因此,我们要从历史的记忆与现实的搏击中,唤回已经消逝和正在消逝的北大精神。

这同时也是对理想,信念,以至信仰的追求。那是一代又一代的百年梦想。一个人,不能没有梦。一个民族,特别是民族的年轻人,如果没有一个可以做梦的精神净土、圣地,那是可悲的。

北大,是每一个北大人,所有的中国人的精神梦乡。

如我们的"校歌"《未名湖是个海洋》所唱--

"就在这里,就在这里

就在这里,就在这里

我的梦

就在这里。"

第2节:编后记:拒绝"意淫"北大

编后记:拒绝"意淫"北大

1996年第4期《中国青年》杂志曾发表一篇流传一时的名文《北大:魂兮归来》。文章开头引证这样一个新闻来提醒人们注意北大的危机:南京大学的SCI(科学引文索引)排名已经数年超过了北大而居第一位。"SCI排名"这一指标似乎是从这一事件开始大规模影响教育管理者的心态,各高校竞相大力抓论文发表数量。中国大学教育进入一个更为严格的"量化考核"阶段,"发表论文数"成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但很少有人追问,这些论文的真实价值究竟如何)。大学教育出台了各种各样的细则,拟订了各种各样的评分标准,划分了各种各样的级别,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排行榜,"表格化管理"越来越深入(但很少有人肯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有很多根本性的价值是无法量化和统一的)。与此同时,我们的社会生活也在迅速规范化,"麦当劳化",千人一面,受制于同一评价标准。城市建设患上相似的"高尔夫球场魔症",相似的生活逻辑以水波状扩散的方式从中心城市向广大城乡复制粘贴。无论是形形色色的"表格"还是城市里密密麻麻的住宅楼--它们有着相似的几何外表--都意味着社会生活对"人"的分割和宰制,都在努力使人个性泯灭,成为一架庞大机器上的部件,一条规模空前的流水线上的复制品。

帕斯卡尔说,"人只是一棵脆弱的芦苇,但却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人类的高贵和尊严在于他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他是自己精神生活的主人;而我们面对的"现代化"的事实却是,"人"越来越成为"物"和"规范"的奴隶。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之本源";而在我们的现实中,"金钱"成为惟一强大的价值标准,"多数人"的选择成为一种暴政,它冲垮一切对于"不同"、"自我"的坚守,使每个人都汇入一片盲目的大合唱--在"解放"的旗帜下,我们似乎陷入了一种更为隐蔽的专制。

我们需要抵抗这种现实,我们需要重新建立个人主体精神生活的尊严--其实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在使自己"不是东西"。蔡元培校长确立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宗旨成为北大的立校之本,而这何尝不是理想的社会生活的指标?我们选择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一十周年校庆之际"寻找北大",我们寻找的不仅是一种教育精神,也是一种社会运行精神,一种个人生活态度。"寻找北大",其实是寻找一个美丽的梦境,梦中有刘文典先生在月光下向学生讲《月赋》的场景,有法律系某生"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喝二锅头、啃猪蹄,醉乎梁启超先生墓前,咏而归"的理想,有曾昭抡教授"生活里边有个东西,比其他东西都重要"的对信念的坚持。这是自由舒展的生命形态,而不是龚自珍笔下横遭删削的病梅。

北大并非某所具体的大学,而是一个造梦之地,无论具体地点是在沙滩红楼还是未名湖畔,它独立、自由、担当的精神气质是那些最深层的理想主义者相互辨识的标记。近年来关于北大的批评性报道不断见于报端、网络:进北大校门查证事件,"未名湖大酒店"事件,拆除三角地布告栏事件……这些具体事件往往被提升到抽象的层面予以批评,可见北大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实际意义,它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验证某种关于"好"的标准。这些批评体现了在一个剧变的时代里,人们本能地对某种"丧失"的警惕,而发出最严厉批评的,往往是北大人自身。"寻找北大"不是沉浸于"意淫"的氛围中,而是一个严厉的提醒,一次对无孔不入、一统天下的"现代化"逻辑的反省和抗争。在看似平民化的现实中,可能隐藏着更紧密的绳索;在貌似奔向解放的途中,可能潜伏着更深的牢笼。因而,"寻找北大"便不能不成为一种必要,以应对这场看似无形却异常残酷的战争。

本书讲述了一些故事,提示了一种已经消逝和正在消逝的大学精神。本书的写作者,年龄大者已逾七十,年龄小者二十出头,他们的大学岁月分布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每一个十年里,他们关于北大的记忆跨度与共和国的历史长度相当。在他们或激动、或遒劲、或昂扬、或低徊的叙述中,我们总能辨认出一点相似的向往:生命的枝条自由朝向无垠的蓝天。

钱理群老师(我们更愿意称呼他为"老钱")慨然允诺出任本书主编,这是我们尤其感动的--他是一个一直坚定着我们对北大的信心的不妥协的长者。当然,本书存在的一切不足,毫无疑问应由我们具体操办者负责。

第3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所北大

精彩书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所北大

书评人:舒白

年来校友同学相聚,谈起母校北大,每每有这样的叹息:北大越来越不像以前的北大了。三角地的拆除,26号楼的拆除,大张旗鼓的本科教学评估,还有一个个老先生先后的逝去,让我们无法阻挡地感受到一些弥足珍贵的东西正在消失。现在走在校园里,光鲜亮丽的新楼房随处可见,然而这却似乎只能增加我们对已经消逝的风景的怀念。

在北大110周岁生日到来之前,说起这些未免有些丧气。其实类似的话一直都有人在说,比我们更早的师兄师姐和老师们,在十年前乃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对北大的变化表达过他们的不满。对北大的不满似乎已经成为北大人的一种传统,虽然他们在外人面前又要极力维护北大的形象与声望。无论如何,我们常常习焉不察的却是,这种不满背后的批判精神和理想情怀,正是北大赋予我们的呵!

这也正是为什么北大人在表达他们的不满的同时,却又会如此深情地用文字写下他们对北大的忆念。这并非简单的怀旧,而是要以文字的方式,去小心翼翼地摸索、爬梳和整理北大留在他们生命中最深刻的印迹,去点亮那些火种,让微弱而温暖的光芒照亮他们前方的道路。这是每个人心中的北大,看上去有些虚无缥缈,或者琐碎零乱,不免夹杂着个人的想象,和有意无意的对某些事物的放大,然而却如此真实、确凿,比那些光鲜亮丽的楼房更加真实,因为它已然化入到每个北大人的生活之中。

《寻找北大》提供给我们的正是这样的北大,编者是和我同年入学的朋友,作者中也多是自己的同学和师长,读起来令人感到无比亲切。如钱理群老师在序中所说:我们确乎要"寻找北大",这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是对理想、信念以至信仰的追求。北大在哪里呢?其实北大就在每一个北大人的心中,在这本书的每一篇文字中。或许每个人心中的"北大"各有其不同,但更多的时候却是在相互印证和生发的,让阅读时每每有"实获我心"的惊喜和惬意。这是每个人自己的"北大",却又是属于每一个北大人的。

这是北大的魅力,北大独有的气质,每一个曾经身处其中的人几乎都能清晰、准确地捕捉到它,识别出它。在我看来,这无法形诸可见的物体而只能诉诸于文字的"北大",乃是北大绵延不绝的精魂所在。校园的变迁,风景的消逝,乃至种种打着其他名义而让北大人为之痛心的事件的发生,都不能毁坏它,只会让我们更加珍惜它。这是书写北大、忆念北大的意义之所在,我至今仍然记得十年前年阅读《北大往事》时内心产生的激动,这是文字的力量。即使有一天北大真的变得面目全非,人们仍然可以借助于这些文字,寻找到那个真实的、充满着理想光辉的北大,并借着它的光芒来照亮周边的黑暗。

北大人历来有书写北大、忆念北大的传统,它们往往是不同于校方典章的个人叙述,但毫无疑问,北大的光荣和生命是在这里。这本《寻找北大》乃是这个传统的最近的生成,相信每一个读者--无论他是北大人或不是--都可以从中找到真正的北大,真正的北大精神。

第4节:目录(1)

本书连载内容

目录

树犹如此

北大最美的十棵树 王立刚

三角地 丛治辰

依依柳岸 谢冕

北大需要荒凉感 冯永锋

草坪音乐记忆 胡续冬

48楼o大教室o师兄弟 陈顺馨

古来三五个英雄

纪念与反思 涂骏

"严"上还要加"严" 洪子诚

多情最数王怜花 孔庆东

先生 陈恒舒

昌平园,实验品,两个人 石一枫

我的老师们 严绍璗

燕燕于飞

一个迷局 清平

我的年日窄如手掌 何蕴琪

底气 侯桂新

失踪的爱情 吴光富

煮鹤焚琴记 文珍

算诗人最相得

只有一种生活的形式 吴晓东

侠义北大 王政

迟到的异端 朱靖江

北大醉魂 朱靖江

逃课记 蒙木

梦入少年丛

我的"化学情结" 叶永烈

第5节:目录(2)

一点往事 洪子诚

燕园絮语 赵振江

喜欢阅读 黄子平

融入我的大学 吴福辉

宿舍杂说 武弘麟

吾道悠悠

北大是一篇散文 张一?#91;

未名湖是个海洋Ⅲ 许秋汉

致中文系07届毕业生的一封信 温儒敏

在边缘重返自身 王光明

同属于北大的理性与激情 马丽华

去而复归 戴锦华

承担,独立,自由,创造 钱理群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