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挑战自我的智力游戏

——“字母女王”和金西·米尔霍恩探案系列

吴玲

一书一世界。作者在书中创造的那个世界,在很大程度上也许是作者的智力成果,但往往离不开现实世界。作者的个人生活经历将映射到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事件或场景上,或多或少地影响他(她)的写作。电影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剧本作者往往需具备较好的时空结构意识才能胜任。著名的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1957年曾进入长城电影公司任专职编剧,写过《绝代佳人》《兰花花》《不要离开我》《三恋》《小鸽子姑娘》《午夜琴声》等剧本,金庸的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继承中国古典武侠小说精华,开创一种形式独特、描写细腻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打下了基础。在国外,也有一位作者曾经做过电影编剧,后来成为畅销小说大家,她就是苏·格拉夫顿。

有着“字母女王”之称的苏·格拉夫顿,在英美侦探小说界可谓无人不知。她的金西·米尔霍恩探案系列从1982年开始推出,每部作品皆按英文字母的排列顺序命名,从第一部小说《不在现场》开始,迄今已创作了24部以金西为主角的小说。该系列的小说标题按照英文26个字母的顺序一路排将下来,从A is for Alibi、B is for Burglar、C is for Corpse、D is for Deadbeat……,到W is for Wasted,她也因此被侦探推理小说迷称为“字母女王”。有杂志评论说:“金西仿佛就在我们身边,外表坚强,内心如水,是一个过着群居生活的孤独旅人。”

格拉夫顿1940年生于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1961年毕业于路易斯维尔大学,获英语文学学士学位。格拉夫顿18岁开始写作,四年后完成了第一部小说,后来又写了六本小说,但都不成功,甚至还有两本没有出版,于是她转而去好莱坞写电影剧本。在好莱坞的15年工作经历没有给她留下愉快的回忆:“我在十天之内就学会了如何写剧本。从1973到1989年,我一直在好莱坞。我也很高兴自己出来了。那里真不是个好地方。”与好莱坞的亲密接触让格拉夫顿更加了解电影世界的内幕,这促使她做出了一个让旁人无法理解的决定:她不允许把字母系列小说改编成电影。“我绝对不会把金西·米尔霍恩卖给好莱坞,而且我让我的孩子答应我,在我死后也不会这样做。我们立下血誓,如果孩子们违反这个承诺,我会从坟墓里爬出来找他们算账。他们知道,这事儿我干得出来。他们还有一项任务,要把我的话传给孙辈,让他们也不要把金西·米尔霍恩卖给好莱坞。”

金西·米尔霍恩探案系列屡屡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该系列的首部作品《不在现场》曾入选美国推理作家协会评出的最经典的一百部推理小说,第二部《窃贼》和第三部《尸体》连续包揽两届安东尼读者票选最佳小说奖和夏姆斯奖。2004年,苏·格拉夫顿因为其作品显著提升了推理小说的文学水平而获得了罗斯·麦克唐纳文学奖;2008年,获得英国犯罪家协会授予的卡地亚钻石匕首奖;2009年,荣获爱伦·坡终身大师奖;2013年,获安东尼终身成就奖(其他获奖者包括李·查尔德、玛丽·希金斯·克拉克、杰弗里·迪弗等著名推理小说家)。她的小说风格轻快、细节丰富、角色生动、观察敏锐、故事技巧高超、结尾耐人寻味,受到世界范围内广大读者的喜爱,被译为26种语言,风行全球28个国家,苏·格拉夫顿也因此堪称侦探小说界的畅销大师。

应该说,格拉夫顿走上推理小说的创作之路,偶然因素占了很大的成分。20世纪80年代,这位小个子的南方女子因为离婚和子女抚养权的问题与丈夫闹得不可开交。这场历时6年的讼争让她经受了巨大的精神折磨。痛苦万分的格拉夫顿人生观因此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此前她一直坚信与人为善、善有善报,现在的信仰却发生了动摇。善待他人却招致恶行,她眼中的这个世界,一切都变得不那么友好。为了报复前夫,她想杀了他,或者至少将他弄成残废。在仇恨中煎熬的格拉夫顿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想着用各种方法杀死前夫,为此她制定了详细的作案步骤,设想了各种细节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她还将这些一一记录下来。但是她又知道,警察不是傻子,如果她真的付诸行动,法网恢恢,她肯定逃脱不了惩罚。那么,精心设想出来的那些谋杀的点子就这么浪费了吗?为什么不写成小说,出版后赚钱呢?

至此,好莱坞的那段工作经历派上了用场。创作剧本的经历让格拉夫顿在故事的谋篇布局、人物的对话设计和动作场景的连贯方面有了全新的心得体会,她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妥当,可以重操旧业,回到写作这个行业中谋求发展,侦探小说史上独树一帜的“字母系列”由此诞生。写《不在现场》的时候,格拉夫顿浑身充满了力量,没有任何思想负担的她无所畏惧,因为她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她没有想到这本书会顺利出版,更没有想到会畅销。在一次访谈中,格拉夫顿以玩笑的口吻说,“没想到杀人的冲动也可以变成好事。离婚对女人来说并不代表天塌下来了,别让前夫搅黄了你的生活,女人完全可以找一个全新的工作,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人人可能都有过做坏事或犯罪的冲动,但格拉夫顿顺势而为,将其用在了正道上。促使她创作字母系列小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来自家庭的影响:她的父亲C.W.格拉夫顿也写过推理小说,曾经用歌谣中连续的几行歌词来为系列小说命名。金西·米尔霍恩系列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父亲的这种做法。在昔日的推理小说界,往往是东尼·希勒曼、雷蒙德·钱德勒等男性侦探小说家一统天下,而多萝西·塞耶斯、阿加莎·克里斯蒂、P.D.詹姆斯和苏·格拉夫顿等女性侦探小说家的出现和成功,打破了阳盛阴衰的局面。由于苏·格拉夫顿在推理小说创作上的贡献,格拉夫顿和金西·米尔霍恩分别入选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的“最受欢迎的女作家”(排名在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多萝西·塞耶斯之后)和“最受欢迎的女侦探”之列。

小说的标题按照26个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是格拉夫顿的金西·米尔霍恩系列一大特色。但是,如果没有精彩的小说内容,那么这种标题形式上的创新也就空为一种噱头,读者绝对不会买账。纵观目前已经出版的24部小说的标题,绝大多数属于法律、犯罪方面的词汇,少数与潜在的犯罪场所相关。在大部分情况下,标题的确立并不困难,因为以那个字母开头的、适合做标题的单词很多,但也有麻烦的时候,比如O。由于以这个字母开头的单词较少,有些单词比如“轨道”(orbit)明显不适合做标题,将这个单词和小说的情节结合起来有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