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社会(芝加哥)的显微镜与解剖刀
——《谋杀鉴赏》简介
芝加哥,这个美国第三大都市,工商业、金融业高度发达,繁华热闹,灯火辉煌,但种族、劳工、政治三大问题盘根错节,使其社会不公、贫富悬殊,成为帮派林立、罪案频发之地。本书让你亲身领略由芝加哥体现的美国社会诸多方面的细节,把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融为一体,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美国当代女作家莉比·费舍尔·赫尔曼(Libby Fischer Hellmann)的《谋杀鉴赏》(An Eyefor Murder)是一部难得一见的佳作,让我们能看到美国中产阶级和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美国政治与经济制度的种种无法克服的弊端。
给人的感觉是,作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为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才创作此书的。
这是一部严谨的现实主义力作,力求以尽可能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反映民生、直面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充分显示了作家的社会使命感。表面上看是惊险悬疑小说,实际上对美国当代社会现实给予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社会画面广阔,发人深思,艺术表现手法独特、严谨、深入而精致,直击读者心灵,具有极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笔者读此书时心灵体验之强烈,只有青少年时代读巴尔扎克、狄更斯等才有。
作者在主题、题材、表现手法、遣词造句方面都力求创新;
主题:反恐,但恐怖分子不是塔利班、基地组织、伊斯兰国那类的,而是美国国内的白人新纳粹组织,并且与二战时的德国纳粹有关,但其基本理念又与塔利班等类似。
题材:业余女侦探破案,但主人公既不是福尔摩斯、波洛那样的专业侦探,也不是因为爱好侦破案件而当起私家侦探,只是因为偶然卷进了谋杀案,而警方根本就不介入,结果被迫成了业余侦探;……整个过程犹如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遭遇,不经意地遇到了种种现象,引起了怀疑,就去调查取证,最后把他们拼接起来,才有了些眉目,到了最后才真相大白;
美国评论界赞其“精致”“缜密”,细节丰富、逻辑严密。就可读性而言,作者称本书主人公为“融《24小时》与《绝望的主妇》之主人公于一身”。
内容方面特点如下:
1、当代美国的世态百相:三教九流,各色人物轮番登场;
2、美国社会文化小百科:涉及大量影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及商标品牌,与当代美国人的生活与思维及用语息息相关;
3、战后一代美国人的社会心理:种种负面情绪的历史根源;
4、中年离异女人的童话:什么样的童话,你懂的。
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具有下列特征:
1、真实、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品,力求以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所以大量的事件、人名、地名、甚至芝加哥的街道名都是真的。叙述描写极具真实感,这种真实感超过连狄更斯、巴尔扎克的作品,很实在,没有传统西洋小说那种详尽细密的环境、景物描写与心理描写,但又比我们传统的白描要详细,详略刚好符合当时的情景。心理活动是意识流的手法,但这意识的流动有迹可循,与人物当时的环境、动作水乳交融。这样就给人以极为真实的感觉,读者与主人公一样的心跳、一样的呼吸;读完本书,读者将会经历一场真切而深刻的心理与情感体验——这才会体会到,为什么有了影视作品,小说还有存在的价值。
2、影视的表现手法、画面感很强。往往一个画面跳到另一个画面,期间的过渡性介绍往往省略。因为主人公是影视专业人士,作品又是用的第一人称,其中的事物都是通过她的眼睛、她的观察表现出来的,这也才符合她的特征。但又不是影视文学的写法,兼具传统小说与影视文学之长,而避开了二者之短。
3、环境、情态与心理描写简洁传神、水乳交融,使读者身临其境、可触可感,读者将经历一场深刻的心理情感体验。
3、叙述与描写用语最大限度地使用鲜活的口语,处处都体现出不很连贯、简省、跳跃性的特征;人物对话以外,叙述语言也极少使用书面语词汇,极少见到长句、好像没见到过从句之中套从句那样的句子,更没有那种一个主句、四五个分词短语再加上几个定、状语从句的,既像是作者的回忆性独白,又像是给人讲自己的亲身经历。
描写真切、深刻,直击读者心灵,而且用语求新,虽是日常口语,却新鲜活泼,用法极为灵活,极少陈词滥调。因而读起来不大可能“一目十行”,常常要被一些独特的用法吸引而停下来思考,领会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中文版在保证汉语读者可以理解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持原著这个特色。
初读以为本书属于通俗文学畅销书,以故事情节的离奇曲折、惊悚刺激见长,是消闲类快餐性作品,单凭故事就可以吸引大量读者。现在看来错了。故事固然不错,但其最大优点则是:思想深刻,画面广阔,场景真实、语言个性极为鲜明而又处处凸显其真实自然,好像是生活中自然而然发生发展的,这才是本书真正的长项。短时间内,可能不会畅销,但其生命力将相当长久,有可能成为传世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