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对决

1

第二天早上十点。

中原揉着惺忪睡眠,和京子一块来到码头,迎接即将从东京赶来的伊丹。

海仍然呈着茶褐色,对那种薰人臭味,不知不觉地竟也习惯了。

渔夫们仍是老样子,把小舟驶出海湾垂钓。看来,就好像非这么执意不可以的。

龙宫号误点约十分钟抵达靠岸。

伊丹下了船,伸伸懒腰,这才左右看了一下海水说:

“比想像中更脏呢。”

“船驶近了以后,海水的颜色就变了是不是?”中原说。

龙宫号上好像有一些观光客,但没有一个在这里下船,似乎都是要到七浦经以南的地方。

伊丹和京子也是熟人,“哟,怎么没有带一束花来呢?”他向她这么说着,缩了缩肩膀。

当三个人正要离开码头时,突地从对岸码头上传来了乐队的奏乐声。

三个人站住了,往那边看过去。那边平时都有庞然巨物的油轮靠着,今天倒稀奇地空出来了,盛装的乐队队员在那里排成队伍,也有不少上了年纪的绅士们。想是街上的要人和名流吧。也有抱着花束的和服小姐。

“好像有什么大人物要来。”

中原刚说完,引擎声也远远地传过来了。仰头一看,一架大型直升机从沼津的方向飞过来。

草绿色的机腹有一排字,渐渐飞近了,这才看出来,是“冬木调查团”几个字。

直升机在码头上空缓缓地绕了一圈才下来。出迎的要人们慌忙地伸手压住飞扬的头发、衣裾。

直升机静止后,调查团的人们在乐队的演奏声中下来了。和服的小姐上前献花。

“哇哈,”伊丹大模大样地缩缩肩说:“真是不得了,贵客从天而降嘛。我可是自己掏腰包买票搭船来的呢。相差真不只十万八千里啦。”

“人家是官厅差谴的。”

中原也禁不住苦笑了。

码头上,开始了欢迎仪式、正在讲话的矮胖男子,好像是锦浦市市长先生。欢迎词致完后,调查团的列位大人分乘两辆高级轿车离去了。听说本市只有一家高级的观光饭店,八成是到那儿去了。

“我呢?难道没有车子来接?”

伊丹依然满脸浮着笑。

“旅馆很近嘛。”

京于回答。

三个人朝旅馆那边走去。运土车从路上,边撒落着土砂轰然开过去。伊丹伸出手在鼻子前拂了拂。

“这样子,活像美国的机械化部队和穿草鞋的解放阵线之间的战争啦。”

“听说越南解放阵线,打得很结实呢。”

中原应了一句,伊丹马上又表示:

“那是因为民众都向着他们那一边。”

伊丹说着环视了四下街道又问:

“这里呢?人们到底怎么个看法?”

“我也不太明白。傍晚时分,那位高中教师会来旅馆,相信他会告诉你大概的状况。”

“得想想办法,让本地的居民信任我们才行。他们有权在两个调查团中选一种,对不对?”

“刚刚我们都看到了。照那种郑重其事的欢迎方式看,街上的要人们会给冬木调查团全面性支持的。”

中原说着又看了一眼码头那边。那架大型直升机,仍然停放在那儿。

“我看……”伊丹脸上又露出了讥诮说:“倒不如说,这里的大人物们都希望调查报告是零污染吧。”

“错不了。市长和那些要人们,不用说是曾经为了争取在本市设相关产业工业区,尽了最大力气的。如果因而造成公害,那对他们可是致命伤呢。”

问题在乎一般居民,他们究竟对调查团期待着什么呢?

回到旅馆后,中原把吉川的公害日记给伊丹看。不是那种小册子,而是三年间不间断地记录下来的一叠厚墩墩的东西。

封面写着“锦浦高中公害研究所”,字体充满自负。是学生们辛苦的成果。

伊丹细心地翻看。喜欢说笑的他,这时居然缄默着。

“怎么样?”

中原探过头问,伊丹抬起眼睛叹了一口气说:

“服啦。”

“什么?”

“看到这种一点一滴查出来的东西,会想到自己自以为是地在大学里教的东西,实在太渺小太可怜。会叫人惭愧死的。在大学里,不管怎么讲公害问题,实际上的公害还是在那儿,真正能够消灭公害的,是像写下了这种日记的、真正地、默默地在努力的人。”

“呀,你也会谦虚了?”

中原笑了笑,可是伊丹倒一本正经起来说:

“在真实面前,我还能不谦虚吗?”

中午稍过后,市府的宣传车开到马路上,用高了几个音阶的声音播音。

本市的父老兄弟姊妹们,大家午安。今天,从东京来了了不起的学者专家们,来调查公害。下午六点起,他们要在市民会馆举办演讲会。请大家互相招呼,一块来听讲。六点正开始,欢迎大家光临。

宣传车来回走了几遭,反覆播音。

“干得不错嘛。”

伊丹从窗口往下看着说。

中原想,对手也在拚命呢。但是,这样一搞,岂不是不利吗?因为在有心人眼里,很容易地可以看出冬木调查团与市里的高层部,是勾结在一块的。

四点稍过,吉川带一个瘦高个子的汉子来到旅馆。这个背部微驼的人就是吉川提过的教生物学的教师馆林。

馆林说起话来,带点关西腔。中原指出这一点,馆林表示那是因为在大阪的一家高中教了三年的缘故。

馆林还说:

“是东住吉的高中。前年冬天,有俩醉鬼把烟蒂扔进附近的一条河流里。不想河水忽然起火烧起来了,大家吵成一片。是有废油不知从哪里流进河里的。当然是公害啦。换来这里的高中,还是有公害。我觉得老是有公害紧紧跟住我下放。”

馆林说着笑了笑,那样子,真像个好好先生。

伊丹极口称赞公害日记,吉川便和馆林互相看了一眼说:

“如果那东西有点用处,那全是同学们的功劳。这次,他们也表示在不妨碍功课的范围内,让他们帮助。”

中原听了这番交谈,总算松了一口气。看样子,团队精神是不用担心的。

“你们知道今天晚上,冬木调查团要在市民会馆举行演讲会吗?”

中原问两位教师。

吉川说已经知道了,是市公所给学校通知的。

“那你们打算去听吗?”

“我一路上和馆林兄谈的就是这个。”

伊丹看着大家说:

“咱们大伙都去吧,看看冬木调查团究竟会讲些什么话。也许可以猜出他们将来会写出怎样的调查报告,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居民对调查团的心情。”

没有人反对这些话。馆林满脸浮着笑说:

“这就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吧。”

在旅馆吃过晚餐后,五个人连袂来到市民会馆。

和市立医院一样,市民会馆也是很够气派的三层楼房,二楼的大厅差不多已经客满了。这种情形,是不是显示出居民对公害的关心呢?或者只不过是一份好奇心,想看看来自东京的了不起的人物而已?这不是外来者如中原,所能判断的。

当一行人在末尾席位坐下来的时候,香取昌一郎挨过来了,向吉川打了一声招呼。他胸口上别着-朵人造花。

中原看到吉川的面孔微微僵硬着。香取虽然也瞥了中原一眼,却故作冷淡,对吉川略带得意似地说:

“我也被拉下海啦,参加这个调查团。”

“也要演讲吗?”

“是最后一个。当然,我是说如果那时候还有听众。”

“亚矢子小姐怎样了?”

“她很好。”

“你们还不结婚吗?”

“她好像愿意,可是我这边还不太想……”

香取又微微一笑,再招呼一声就往讲坛那边走去。中原猜到亚矢子可能就是在香取家门口碰到的女子,是冬木教授的掌珠,可是这种事又未便向吉川问,便默然不响。

“有点肉麻兮兮的,这家伙。”

中原身边的伊丹,啧!地响了一下舌头说。这种说法真令人发嘘,中原禁不住笑了。然后问京子:你觉得呢?她想了想说:

“是有点肉麻,不过在女人看来,倒很吸引人。”

第一个上台的是安全工学的樋口教授。

是有一头漂亮白发的老人。中原曾经在电视上看过两三次,不过是什么节目,倒想不起来。而对他那种极富自信的说话方式,印象颇深。

“我是以冬木调查团的成员来到贵地。但是,并不是因为这里发生了公害才来的。这一点,首先要请各位不要误会。”

樋口教授的嗓音清亮,以徐缓的动作喝了一口水。

“我来到锦浦之后,第一件感觉到的,是这个市街充满活力,各位的气色也都好极了。市长告诉我们,自从企业到本市来设厂以后,地方的收入猛增,道路都已完哎了铺装,下水道工程也要在今年内全部完成。我还参观过完美的市立医院。我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充满活力,大家气色这么好,原因就在这里。

“最近,有些地方常常因为害怕公害,反对企业设厂。这是一项错误。我想报告一件很好的例子。

“东北地方的F县,有个小村子叫Y村。三年前,那里有过设厂的计画,因为大家害怕公害,所以在村民大会上否决了。

“两个礼拜前,我到这个小村落去,那里的悲惨模样,着实使我吓了一跳。年轻人因为没有工作,全跑到都市去了。三年前超过一千的人口,如今只剩下一半多的六百人,道路都没有铺装,下雨后一夜之间成为泥巴。说出来简直叫人惊异,那里一年间的税收只有三百万元,这一点钱,当然什么也不能做了。还有,医生不愿意去,到如今依然是个无医村。我猜想,不久这Y村可能会成为一个没有人的废村。如今村民懊悔没有争取企业来设厂,可是已经迟了。

“这一点,锦浦地方可以说是做了非常明智的抉择。很多人总是在嚷着公害,其实靠日本的高水准技术,没有事情是不能解决的。拿锦浦来说,至今还没有听过发生了公害。我们来这里从事调查的工作,我相信查不出公害来的……”

听众都似乎一头的雾水。想来是大模大样地开进来的冬木调查团第一个演讲,竟然是这么乐观的说法,使大家都哑然的吧。

“这算什么演讲嘛,真是莫名其妙。”

当伊丹这么自言自语似地喃喃的时候,忽然大厅中央部位有一个年轻人突然站起来大吼了一声:

“混蛋!!你在放臭屁,有一个人死啦!”

那年轻人吼罢,猛然冲向讲台。这突如其来的事情使得台上台下的人全愣住了,没有一个人适时地去制止他。

青年一纵就跳到台上,老拳一挥,狠狠地揍了一把樋口教授。

“你,你,住手!”

樋口教授拚命地嘶叫。这时台上的几个要人们才恢复了自我,纷纷起身拦阻青年。这当儿,青年的拳头已经接二连三地袭过去,把樋口教授击倒。

警官赶来,好不容易地才把青年制服。整个演讲会场陷入混乱,后面的演讲也取消了。

“一场精采的客串演出呢。”

伊丹向中原说着耸了耸肩。听众们也个个莫名其妙地相继涌向大门出去了。

中原这一行人也跟着群众出去,出到门外,京子一脸严肃地向中原说:

“律师,那个被警察带走的年轻人……”

“他?他怎么吗?”

“我不是告诉过你,梅津由佳有个爱人吗?我猜想也许这年轻人就是他。我在七浦听过人家提起他,好像很像……”

“嗯,年纪也好像十八岁吧。”

中原说着回过头看看市民会馆,又问:

“叫什么名字来着?”

“铃木晋吉。”

“我去警局问问看。”

“如果是,那我们怎么办?”

“保出来。”

“可以吗?”

“小姐,你难道忘了我是律师吗?”

中原开了个玩笑,这才离开一行人,自个儿前往锦浦分局。

从市民会馆走了大约五、六十米就来到警局,前面停着两辆吉普车改装的警车。车祸好像不少,警局前的公告牌上列有昨天死者一、伤者五的字样。

中原递了名片,要求见分局长。留有小胡子,年约五十出头的分局长表示在报上看过中原的名字。

“在市民会馆大闹一场的年轻人,现在怎样了?”

分局长苦笑着回答:

“带来局里以后平静下来了。”

“是不是叫铃木晋吉?”

“您怎么知道的?!”

分局长惊奇地瞪圆了眼睛。京子那女性特有的感觉,又猜中了。

“他还不认识我。他就是自杀的梅津由佳的爱人。”

“原来如此,所以才会那么激动啊。”

“差不多吧。我想保他,可以吗?”

“这个吗?”

“请问他的罪名是什么?我想,不外暴行和妨碍公务吧?”

“嗯,大概是,不过樋口教授已经说过不控告他了,而且他也没有前科、所以我们也正在考虑开释。”

分局长说得相当轻松自在,结果是释放了。

铃木晋吉被一名警员带出来,比在市民会馆里看到时,样子更像孩子。晒得黑黑的,脸上有粉刺突起。不错,正是十八岁的脸。

“这位先生愿意当你的保证人,所以这次饶了你。向他道谢吧。”

晋吉倒警戒似地瞟了中原一眼。

“我不认识他。”

“我可认识你哩。不瞒你说,我也认识梅津由佳小姐。”

晋吉再看了他一眼,眼光缓和了些。

出去后,中原说明了提出告诉的事。晋吉默默地听着。最后叫喊似地说:

“温温吞吞的,没用。”

“为什么?”

中原故作轻松地问。晋吉呸的一声吐了一口口水。

“打了官司,公司的人们也不会认账的。一个钱也不会给。”

“听你说,好像以前也有过这种事是吗?”

“官司倒没有人打过。可是由佳小姐的妈妈得了气喘,也是因为工厂。由佳当然也是。可是工厂的人都说是由佳和妈妈不对。请假就要扣薪,还恐吓说要开除。所以由佳才会自杀。”

晋吉突然让眼泪连串地淌落。中原领略到这孩子的愤怒是货真价实的。十八岁男孩的愤怒,总是显得那么纯粹,也因此更令人担心不知会干出什么事来。

“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是像你今天那样用暴力,也不能解决什么。必须从理论上来证明由佳小姐和妈妈的病是公害造成的。这么做,也是为了以后还可能出现的被害人。所以我才告了企业和县府的负责人,我们已经有了几个伙伴,准备查查锦浦的公害问题。怎么样,可不可以请你也帮帮忙?”

中原还告诉他有关吉川和高中生的事。

可是晋吉那暗淡的脸色却未见改变。

“我不干。”

他说得好干脆。稍停,又加了一句:

“我有我的方式。”

“把人家揍了,心就可以平吗?”

“这不关你的事。”

“公害可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锦浦的事。这样下去,第二、第三个牺牲者-定会出现。光去找人揍,根本无济于事。这一点,希望你能了解。”

“我不懂这些艰深的事。我也不喜欢麻烦的事。我想怎么办就怎么干。”

晋吉说罢退后两三步,然后身子倏然一转,走进暗夜里去了。十八岁的年轻人,步子真快。中原放弃追了。

他回到旅馆。

京子在房间里,却不见其余的人。

“伊丹他们呢?”

京子让中原看看桌上的传单说:

“刚刚有一群高中同学来了,大家一块发这传单去了。”

“到哪儿去发?”

“听说整个街路都发。他们说每个家庭都要发到,气势如虹呢。”

“伊丹也去了?真不得了。”

中原笑了笑,他知道伊丹一向来都是懒得劲的人。

他衔了一枝烟,这才看看小册子。油墨未干,该是刚印好的。

给亲爱的乡亲们:

我们锦浦的公害,终于造成了一个年轻女性的自杀者。这件事被报纸报导出来,惊动了通商局,今天派遣了一个由各界权威人士所组成的调查团到我们这里来。然而这个调查团一到,竟然在市民会馆的一场演讲会上,那么明显地暴露出他们是和企业一鼻孔出气的,他们根本不会为我们大家着想,而且还歌诵企业在本地设厂,直斥担心公害是愚不可及。这种情形和战时军部直斥高喊和平、反对战争的人为“叛徒”毫无二致。各位都熟悉锦浦的海被污染了。也熟悉支气管喘息的病人越来越多。公害已经发生,亚硫酸瓦斯的浓度也超过了安全度。这样下去,锦浦恐怕要沦为死亡都市。我们绝不能让锦浦成为第二个四日市或田子浦。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必须拒绝和企业勾结,成为通商局走狗的冬木调查团。因为无可怀疑,冬木调查团必定作成有利于企业和政府的报告书,隐匿使我们大家受苦受难的公害。

为了我们大家,由我们自己来调查,务必查明公害的实态。因此,我们决定组成一个新的调查团,来揭发冬木调查团的欺瞒性。我们诚恳希望各位父老兄弟姊妹参加我们,给我们协助。

为居民全体组成的锦浦公害调查团

中原觉得文章有点生硬,不过今晚在市民会馆里发生的事,那么迅速地就给写进去,这一点倒是令人惊叹的。他们只有这种手写油印的幼稚传播手段,却反而更能掌握时效。如果想印成彩色的漂亮传单,即令有印刷机,也不可能这么迅速地把市民会馆里发生的事写进去吧。

——这就是解放战线吧。

中原想起了伊丹说的话,为此莞尔一笑。

十一点稍过,伊丹才一脸疲惫地回来。

“太久没有骑脚踏车了,腿和屁股都痛死了。”

伊丹说罢就在榻榻米上躺下去。

“脚踏车吗?”

“是一个高中同学借给我的,我骑着它去发传单。他们还在发呢。他们嚷着要在今天晚上发到每个家的信箱。那种活力,真不得了。这么一来,明天一早锦浦的全部市民都会看到这份传单了。”

“观光饭店呢?”

“当然发了。他们要让冬木调查团的老先生们也看到。”

伊丹快活地笑起来。

“那明天开始怎么调查呢?”

伊丹匍匐着点燃了香烟回答:

“明天是星期六,已经有二、三十个高中同学说要从下午起过来帮忙。”

“工具呢?”

“主要还是空罐子吧。而且端午节也快到了。”

“端午节跟调查公害有什么关系?”

“是跟鲤鱼旗有关。家家户户都从箱底找出鲤鱼旗升上去,用这东西就可以测风向。如果查二百家鲤鱼旗,便可以明了二百个地方的风向。想想便知道,这种鲤鱼旗,和一般测风向的旗子是完全一样的,他们说这是学生想到的点子,确实妙透了。是很庶民化的想法,不是吗?”

伊丹说着低笑了几声,然后又向正在一旁重读传单的京子说:

“对不起,可以请你帮我揉揉腿和屁股吗?哎哎,明天还得再踩一整天脚踏车呢。”

“腿是可以,可是屁股不行。因为伊丹先生常常放……”

这话使伊丹笑弯了腰。

这当儿,中原却在回想着在东京时香取说的话。中原是不欣赏他,可是他说的,倒很令人在意,那就是如何测量上空的气温和风向的问题。绝不能够把鲤鱼旗升到一百米二百米那么高吧。

“另外也还有非测量不可的吗?”

中原向伊丹发问。

“当然有。”

“那要怎么调查呢?鲤鱼旗和空罐子不行吧。”

“不错。老实说,我要来的时候就想到,也许器材的不足,会是一项致命伤。但是,和两位老师,还有那些同学们谈过了以后,我这才明白担心是多余的。我真从他们那儿上了一课的。例如空气的温度也需要查。明天,同学们每个人都会带温度计来。三十个同学,有三十只温度计,可以量到三十个地点的温度。”

“可是上空的温度、风向,也得量量吧?”

“那当然。”

“怎么量一百米两百米高的地方呢?鲤鱼旗升不了那么高吧,难道要用气球把温度计升上去吗?就算把温度计升上去,可是为了记录温度把它放下来,度数又恢复地面上的了。”

“你猜猜他们打算怎么弄?”

“这我就不懂了。我猜冬木调查团会用无线气象采测器,我们当然不可能有这东西。”

“我们有山呢。”

“你说山?”

“对,山。我们幸运的是这锦浦四面环山。我们没有无线气象探测器,但是有腿。也知道山的高度。我们是不用无线采测器,只带温度计和小小的鲤鱼旗便够了。爬到二百米的山上,便可以量到二百米高的风向和温度。一百米的山就是一百米高的风向、温度。这也是两位老师与同学们想到的。”

“克难战法嘛。”

“对。据说参加解放战线的知识阶级,从农民那儿学到很多东西,我也来到这里以后学到了不少。”

伊丹倒一本正经起来了。

2

第二天一早,中原被直升机的引擎声吵醒。

起身开窗看看,昨天那架大型直升机在上空盘旋着。

这时,从机上掉下了烟幕弹,好像是在查海湾上的风向。中原看着看着,禁不住苦笑了。这和鲤鱼旗,真是相去十万八千里啊。

傍午时分,冬木调查团用卡车运来了四架亚硫酸瓦斯的自动测定器,在街路上的四个地点装设。这便是香取说的每台值五十万元的东西。

机器旁边也安排了强壮的管理员,却不知是通商局雇的,还是锦浦市府派来的。也可能是企业方花的钱。总之,这么郑重其事,深深吸引了市民们的瞩目。

午后,吉川、馆林两位教师率领了好几个学生来到旅馆。吉川还说明,另外还有二十来个同学,已经四出展开了调查活动。

“自动测定器也装好了,看到没有?”

伊丹问。馆林掏出皱巴巴的手帕,一面揩脸上的汗一面吐露了内心的话:

“刚刚在路上看到了。正是他们学校希望拥有的东西。”

接着又笑着表示:刚才为了看个清楚,伸手想摸摸,不料差一点被管理员揍一顿。

吉川也一脸的不在乎,看样子,冬木调查团运来的自动测定器并没有给了他冲击,还微笑着说:

“是很好的机器,可是只有四架。比较之下,我们的空罐头战法虽然只能算是蹩脚货,不过在数量上占了压倒性优势。我们已经有五十个同学,人手一只,在自己的屋檐下吊上了。换句话说,测量地点有五十处,几乎把整个市区涵盖进去了。”

“往后六天,我们必需耐心地反覆做同样的事。”

馆林用关西腔加了一句,又说:

“风向、温度、瓦斯浓度,加上海湾里的水质,都要每天测量,还规定每天量多少次呢。”

“水质检查在哪里做?”

伊丹插了一口,吉川便回答:

“我们校长同意我们使用学校的实验室,所以就在那里做。虽然实验用具谈不上好,安摩尼亚、磷酸、钠等都可以检查出来的。”

“很够了。这个让我来。借用两三个同学吧。”

伊丹提出了要求,吉川马上选出了三个同学。同学们个个兴致勃勃,其中一个还交出了自己的脚踏车。

“又是脚踏车。”

伊丹苦笑一阵,不过也还是和三个同学踊跃上路了。

“那我该干吗呢?”

经中原这么一说,吉川和馆林相对一看。吉川把手掌按在额角上说:

“该请你做什么好呢?”

同学们哄然笑起来。中原知道他们没有恶意,可是实在觉得自己不行。总不能拿着温度计到处跑,连中学生还不如。京子在一旁禁不住地笑起来说:

“从来没看到过您这么窘的。”

“好吧。我不管什么都干,行吧。”

“咱们请中原先生当游击手如何?”

馆林提议。

“游击手十那是干嘛的?”

馆林又用手帕擦了擦汗说:

“冬木调查团的先生们都是可敬的,可是说老实话,他们不能叫人信任,所以请你监视他们会不会干出什么不正当的事。如果大家堂堂正正地对抗,我相信我们不会输给他们,但是就怕他们作弊。”

“你认为他们会吗?”

“表面上当然不会。”吉川说:“凭他们的地位,他们也不致于。可是一旦出现了对企业方不利的事实,便可能隐瞒了,而且本市的大人先生们也可能妨碍我们。万一双方有了冲突,那时我们又不懂法律,便可能束手无策了。所以请中原先生必要时才出来。”

“好吧。”中原点头了。

吉川和馆林于是带领学生们去了。

“我们也该走了吧。”

中原催京子,京子莫名其妙地看看他说:

“咦,律师,您不是游击手吗?”

“我想看看街路上的情形。有件事叫人担心。”

“什么事?”

“是铃木晋吉。我们最好能够找到他。”

“不是回七浦去了吗?”

“如果是,那就好。可是照昨天的样子来看,很可能待在这里。我知道他干不了什么事,可是那对他不好,对我们的调查也不利。”

中原和京子往街路上走去。

阳光很强烈。京子抬起头,吃惊地叫起来。

“看,今天天空这么蓝。”

真的,那么沉重的烟雾都不见了。中原第一次看到这里的晴空。原来,馆林老是擦脸,是因为阳光太强烈的缘故。

再往太阳石油的烟囱看过去,直到昨天还猛喷火焰的,这一刻却只剩下一缕轻烟而已。其他各厂的烟囱也莫不如此。整个锦浦相关产业工业区好像死了,静悄悄的。

中原脸上那么自然地爬满了苦笑。

“以后六天,也许天天都可以看到蓝天了。”

“这么一来,还有什么可以调查的?”

京子嘟起了那只小嘴。

“那些厂商也在拚命呢。”

“这是骗局。只有调查团来的时候才不冒烟,这算什么嘛。”

“在他们来说,这是一场生死之战,什么卑劣手段都使得出来的。不过住在这里的人们是骗不过去的。而且吉川老师他们从三年前起就有记录了。我相信这记录会发生力量。”

还有呢。锦浦湾里的海水,必定也不会消失。亚硫酸瓦斯的浓度尽管一时冲淡了,那污浊成茶褐色的海,绝不可能让它变清的。

街路上依然热闹着,却和平时好像有所不同。天空变蓝,也许也是原因之一,此外就是零星可见的过早被升起来的鲤鱼旗。

那些鲤鱼旗,以蓝天为底,正在招展。

——干上了呢。

中原禁不住微笑起来。

那鲤鱼旗下面,都会有一个中学生,为了记录每个小时的风向而苦守着。

每一个街角也都可以看见中学生的影子。他们多半把脚踏车放在一旁,或者瞧瞧温度计,或者瞄瞄表,做着记录。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应有尽有,这也引发他的微笑。女学生的温度计,有的还是可爱的娃娃型。

有不少同学,想必手拿温度计上山去了。中原本想爬到山上去看看他们的情形,不过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他自知外行,去了也只能妨碍人家的工作。别小看他们还是念高中的毛头小子,个个都是和公害搏斗了三年之久的行家呢。

于是他决定到海边去瞧瞧伊丹他们的作业情形。边走边留心察看,却都没有能看到铃木晋吉。那个年轻小伙子,究竟跑到哪儿去了呢?

来到码头,刚好龙宫号靠在那里,正要开往七浦。中原忽然想到一件事,连忙告诉京子:

“劳驾你,再到七浦跑一趟好吗?”

未经说明,京子也察觉到他的用意了。

“是要我查查铃木晋吉有没有回去七浦是不是?”

“对。我好担心。到了那边,一有消息就打电话到旅馆。”

京子搭上去,船便开走了,中原这才找找伊丹他们。

起初,他们是被一艘正在钓鱼的小舟遮住,等到小舟移开,乘在-只橡皮筏上的伊丹和三名中学生便出现了。

“喂——”

中原摇摇手喊,可是没有听见。野儿、是在专心工作的吧。

过了一会,橡皮筏驶回来了。挨近码头,伊丹才看见中原,喊了一声。

橡皮筏里有好多装了海水的小瓶子。使中原吃了一惊的是伊丹他们都浑身湿透了。

“还不到游泳的时候吧。”

中原开了一个玩笑,伊丹微笑以应。一个同学用毛巾揩了揩脸说:

“渔夫很紧张呢。”

“咦,是渔夫干的吗?”

“可不是吗?”伊丹说:“船挨近,忽然就把海水泼过来。”

“他们对公害还是那么过敏吗?”

“也有……”

伊丹说着顿了顿,看一眼正在把小瓶子搬上脚踏车的学生们,这才又说:

“后天,茜虾就要解禁了,所以才特别紧张的。”

“茜虾?”

“一种小虾,听说是这里才有的特产。淡红色,只有三公分长。”

“我吃过。”

中原想起来了。那是一种美味的海产,不过他一直不晓得那种虾叫茜虾,也下知道是锦浦湾的特产。

伊丹把同学们遣回去,然后和中原并肩在海滩上坐下来。

眼前的海水还是一片污浊。即令太阳石油和其他厂家暂时停上了操作,这种污浊是不可能澄清的,锦浦是在五年前开设了相关产业工业区的,这就是说,五年来它们不停地污染海水。

想在六天内就消除污染,未免太天真。

伊丹脱下了打湿的上衣和衬衣,裸露上半身。瘦棱棱的。中原想起学生时代,他就有个浑名叫“排骨”,禁不住地又微笑了。

“那种茜虾,在这样的脏水里,怎么不会死光呢?”

“听说每年都在减少,不过直到去年,总算还可以捞。同学们告诉我,去年傻瓜贝多得一塌糊涂,所以尽管茜虾又减少,渔夫们还是聚过来了。”

“今年会怎样呢?”

“后天才知道。听说县府水产课方面认为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难道他们没有看见海这么脏了?”

“你问我,我问谁?”伊丹笑笑说:“茜虾好像价格昂贵,是这里的渔夫们最大的一笔收入。如今解禁的日子到了,难怪他们这么紧张。”

伊丹还转述了同学们的话:每逢茜虾的渔捞期,在工厂做工的青年们也会请假,乘船出海。

“奇怪。”中原把手伸到额角边遮遮阳光,往海上望了望说:“冬木调查团呢?好像没看见。”

“大约半个钟头前,搭一艘大型汽艇出海去了。我看到一面旗子,写着‘冬木调查团’几个字。”

“跑到哪儿去了呢?”

“这我就不知道了。”伊丹笑着讥诮地说道:“说不定是去曳钓去了。老先生们都喜欢钓鱼。”

3

傍晚时分,大伙都到锦浦高中的化学实验室相聚。

扮演主角的,依然是吉川他们师生。中原默默地坐在一角,看着他们做一些统计,以及海水的分析。

北起都市的中学,这实验室似乎小了些,实验器材也好像贫乏。但是,这一刻却洋溢着下定决心要靠自己的能力来究明公害实态的热力。

其中也有三个女同学,作业告一段落,她们使用实验瓦斯炉煮了开水沏了茶。

中原想起馆林是教生物的,便问了问有关茜虾的事。

“依你看,今年茜虾多不多?据说县水产课方面认为比去年多。”

“这个嘛……”馆林多么美味似地啜了几口热茶说:“因为我也很关心这个问题,所以去找了水产课的报告看了看。简单说,他们是用鱼群探测器查过的,结果发现到几个地方有了好像是茜虾群的反应。至于是不是茜虾呢?他们也没办法确定。因此,非到实际下网,是增加或减少,无法断定。”

“我是外行人,实在搞不懂海水都那么脏了,茜虾怎么不会死呢?”

“其实这一点,专家也还不清楚。目前知道的是茜虾靠海里的微生物成长,产卵期在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间,每尾可以产下大约两千只卵,就这些而已。至于对海水的污染有多少抵抗力,还完全不明了。听以目前非常需要彻底研究茜虾的生态,同时锦浦湾的海水,也非把每一个角落都查清楚不可。可是很遗憾,我们没有资金,当然也没有器材。”

馆林还苦笑着表示:以前就已经向县水产课提出过几次申请书,但是-点效果也没有。

“在这里的渔民们来说,茜虾是支撑他们生计的重要收入来源,可是在整个县或全国来说,恐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事吧。”

馆林最后这么说。听那口气,是那么沉静稳重,正像他的为人,不过细细一想,似乎也含蕴着强烈的讥刺。

伊丹和吉川都透露了有关今天的作业的意见,同学们也分别说出了自己的感想。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出来的是这一天的状况,确实和平常不同。有一个同学还一脸深刻地说:

“我觉得像今天这样子,各工厂都在自我抑制,查出来的结果恐怕是毫无意义的。而且明天是礼拜天,大部分的工厂都休假,更不可靠了。如果把这样的数据当做锦浦的现况报告出来,都是很糟糕的事。”

他们没有一个人愿意信任冬木调查团。当然,他们对冬木调查团每一个成员没有任何认识,他们的想法是发自年轻人独特的直感。

也许面对着日益污浊的乡土,不知不觉地就产生了对权威的不信任感吧。

为大家倒茶的女生之一,一脸愤懑地说出了她的心情:

“平时根本不会想到锦浦的人们,偶尔来到这里做做样子,当然他们会认真查的吧,不过也只是一个礼拜罢了。这样怎么能查出真实的情形呢?我是不懂那些老先生有多么了不起。”

另一个女生还说明了如下的一件事:今天她在锦浦大饭店附近量气温,刚好有一个调查团的人出来了,便告诉他已经从三年前起就调查这里的公害情形,并请他写调查报告时,参考一下她们的记录。

“没想到他居然回答说:我们调查团基本上打算写出正确而客观的报告书,所以第三者的意见,我们不准备采用。哎哎,他们把我们当成杂音呢。”

这位女学生让圆脸微微涨红着说。

伊丹一脸的微笑,吉川倒有点困扰似地哄她,要她不要太激动,并说:

“冬木教授是我的恩师,我打算去见见他,说明锦浦的真实情形。我和你们一样地对调查团不满,但是,我在想,如果可能,应该尽可能避免对决。万一对决,那就会使对决本身被浮突出来,公害便可能被压下去了。”

希望避免对决,这表示出吉川这位青年教师还保有一份仁厚的心,然而是否对决,主要在乎冬木调查团将来可能采取的态度。冬木调查团成员之一已经向女学生说要写成正确、客观的报告书,这种学究式的想法本身,已经是落伍的,而且分明是错误的,中原想。

中原还知道,最近有关痛痛病的官司,已经有了患者胜诉的判决,可是仍有部分学者主张痛痛病的原因并不在镉。这位教授力主为了证实镉病源说,必需有长期的人体实验。这位教授的见解,从某一个观点来说,应该也是正确的。

然而,现实上痛痛病已经发生了,患者不用说,连家属也都在痛苦里挣扎,想到这里,这位教授的主张显得那么不近情理。

再进一步想,公害问题究竟可能有绝对正确的结果吗?当有人主张说:要把镉认为是痛痛病的原因,仍存着若干疑问的时候,那在学问上也许是正确而客观的见解,但是同时也成为企业的免罪符,结果只能增加病患的痛苦而已。

冬木调查团说不定也会刻意地去走这条路呢。

4

中原回到旅馆,接到京子来自七浦的电话,说铃木晋吉依然行踪不明。中原吩咐她再住一天,好好地查他的行踪。

次日逢星期日,锦浦相关产业工业区各厂,完全停止了操作。

根据旅馆服务生的说法,过去假日,太阳石油也从未停工过。

“那只烟囱,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冒烟的。”

这位微胖的服务生,多么奇异似地指了指那只修成黑白相间的太阳石油厂的烟囱。

蓝天好像又比昨天更蓝了些。

就在那蓝天上,冬木调查团的直升机正在飞翔盘旋。

伊丹仰头看了一眼那只在他们头上扬威耀武的直升机,朝中原露出一个苦笑。

“今天的记录,不知他们会如何运用呢?”他说:“如果想证实工厂停工,亚硫酸瓦斯会减少多少,那对突现公害的实态是极有效的。可是,如果为了降低平时的平均数值,那就不得了。把今天的记录放进六天里平均,那会产生可怕的误导。”

“他们会这样做吗?”

中原也看看烟雾消散后的蓝天问。不过这话,倒毋宁说是表露了他心中的不安来得更恰当。

“我相信会。平均值通常都有奇异的魔力。”

伊丹脸上,笑已经不见了。

中原很明白伊丹的意思,有一个词常被使用:“平均的日本人”,这里的“平均”两字,往往被当做“代表”。光这些还不算严重,可怕的是“平均”有时也代表“正确”。

伊丹心中的不安,不外也是指这一点吧。

尤其事关公害,平均值是毫无意义的,有时甚至还是危险的事。因为它不仅不正确,还会把公害的实态掩蔽掉。

例如一个礼拜当中,亚硫酸瓦斯的浓度有五天是○·三PPM,超过了政府的规定,但是如果其他两天是零,那么平均一下子就降到○·二PPM了。不用说,这只是极端的例子,但谁能保证冬木调查团不会形成类似的状况呢?

吉川、馆林两位教师和同学们,这一天也和昨天一样,在街路上为了测量与记录而奔忙。伊丹则仍然承当了海湾上的水质调查。

这和冬木调查团所做的是一样的事,不过吉川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拉低数值,而是为了证明平常的污染是如何地严重。

中原仍然当一名游击手。

近午时分,在七浦的京子有电话来了。依然没有铃木晋吉的踪迹。中原命她今天再查一天,如果还是没有结果,即可回锦浦来。

中原搁下话筒正想走出旅馆时,东京新闻的记者日下部忽然闯了进来。用手帕猛揩着汗说:

“我来跑冬木调查团的新闻。”

中原把他请进房间,吩咐服务生送冷饮。

“奇怪,怎么比上次来的时候热了这么多?”日下部苦笑着又说:“听说伊丹也来了?”

中原点点头说:

“嗯,是我把他请来的。这一刻正和本地的几个高中生做水质检验。”

中原把所有的情形简单地向日下部说明。日下部不住地嗯哼着,好像深感兴趣。听完才说:

“妙极了。这是脚踏车和直升机的对决嘛。简直跟解放战线和美军一样。”

这种说法,几乎和伊丹说的一模一样。看样子,好像人人都有类似的感觉。中原禁不住笑了笑说:

“不管你怎样看法,如果你真要报导,那就不光把冬木调查团的事写出来,吉川老师和同学们也一定要写才好。”

“喂喂,你老兄好像更信任空罐头调查团这边呢。”

“我也是其中一员嘛。你只要看看事实,必定也会更信任我们这边的。”

这一点,中原倒是蛮有自信的。

日下部表示休息一会之后,再去跑空罐头这边。

接着,两人一块从旅馆出来了。

头上一片蓝天。太阳光令人眩目。从前,锦浦都是这样的。

“在龙宫号上,碰到了一个美女。”

日下部边走边说。这话说得有些唐突,因而中原讶异地呃了一声。

“给人冷冷的感觉。通常,观光客都避开锦浦,跑到七浦以南的地方上,可是她和我-样,要到锦浦,所以聊了聊。真惊奇,你猜她是谁?”

“我怎么知道嘛。”

中原又苦笑了。日下部压低嗓音说:

“冬木亚矢子。就是冬木教授的独生掌珠啦。”

“……”

中原想起了香取昌一郎和在他公寓里碰到的年轻女性。当然,同时也想起了吉川。

“聊了些什么?”

中原想了半天才又问。

“没啥特别的。她说是来看她父亲。是个很聪明的女孩。”

“有没有提到父亲以外的名字?”

“咦,你这是什么意思?”日下部好像忽然被触发了兴趣地问:“听你口吻,好像知道一些有关她的事。”

“不算知道。只不过……”

中原一时拿不定主意,片刻才又说:

“上次见过的高中教师吉川,他是冬木教授以前的学生。”

“哎唷,那不成了师生对决啦?”

“他是想尽可能避免对决。不过有一次和他谈的时候,偶然提到了教授的千金,我一直记挂着那时他脸上痛苦的表情。”

“爱上了恩师的女儿,对吗?”

日下部这话居然带上一抹鄙俗的味道。

中原禁不住又苦笑。

“这一点我倒不清楚,不过可以确定冬木亚矢子在他,的确是苦恼的原因。所以我在想,见到他的时候,也许不要提她也来了,比较妥当。”

“OK。不过说不定他们是相爱的呢。她来这里,也可能表面上是看父亲,骨子里是来会吉川的。”

“如果是这样,那就好了……”

中原支吾着,心里却兀自想:恐怕不是吧。他想起了香取那运动选手般的晒黑的脸庞。这一刻,他以冬木调查团一员身分住在锦浦大饭店。冬木亚矢子八成是来会他的。

以她为中心,香取和吉川之间究竟有过什么样的纠葛呢?,中原当然不知道,而现在,他也并不想知道。

但是,中原心中却难禁一抹不安。他担心由于冬木亚矢子的出现,一件严重的事——锦浦公害调查——会不会由俗气的三角习题取代?

企业的防卫本能,强烈得超出想像之外。万一吉川他们那种草根性的调查受到认同,使得冬木调查团的报告无法发生隐蔽公害实态的效果,那时企业方说不定为了引开居民的批判,而利用这项三角习题也未可知。例如运用谣言攻势,说吉川是因为失恋才煽动学生,并与冬木调查团敌对。

这当然可能想像过度,但身为律师,不得不想到这一点。

“你怎么啦?怎么忽然想东西起来了?”

日下部窥伺般地看了看中原。

5

这天傍晚时分,忽然有了个消息:冬木调查团要举行中间报告。

调查团来到这里还只是第三天,并且实质上从事调查,只有昨天、今天两天而已。

在这样的当儿要来个中间报告,未免太急了些。可是此举好像不是冬木调查团本身的意思,而是为了应渔民们的强烈要求。

明天起,锦浦湾一带的茜虾将告解禁。在渔民们来说,这是攸关生计的最大宗收入。万一因为有了公害,遭到杀价,那么渔获量再多也没用。也许是这样的不安,使得他们对冬木调查团施加了压力。

渔民们希望在茜虾收获前,从极具权威性的冬木调查团那儿获得一纸零公害的保证。锦浦的污染情形,没有比渔民们更清楚的了。可是他们硬是需要没有公害的证明。这事说奇实在是最奇的了,然而这情形正好也说明了锦浦公害问题的深刻性。

中原他们也前往市民会馆。

大厅里早已挤满了听众,与前几天的情形如出一辙。唯一的不同是大厅一角成堆的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渔民的晒黑了脸的男子们。他们的太太好像也在一块。

中原微感今天这一场报告会,恐怕不会平安过去吧。

新太阳化学的人事课长、太阳石油的公关课长也都在座。两人并肩在讲坛上后面,不时地在交头接耳,相视而笑,充满自信的模样。那种面孔,好像深信不疑冬木调查团的中间报告,不可能对他们不利。

——说不定……

中原不免又疑惑了。企业高层人员,是不是事先知道中间报告的内容呢?两人的样子是那么轻松自在,收放自如。

中原在厅内四下细看,希望能找到冬木亚矢子和铃木晋吉,但是没有能找到。

冬木亚矢子不在场,也许该为吉川高兴吧。但是,找不到铃木晋吉,却又重新使中原感到不安。那个年轻小伙子,这一刻到底跑到哪儿去了呢?

日下部不愧是新闻记者,这时跑到那些面孔黝黑的渔夫们那里去了,正在这个问问,那个谈谈,不多一会便也回来了,低声向中原耳语:

“不太稳呢。”

“可以想像得到。”

“如果报告说锦浦被污染了,可能会闹出人命来。”

“这一点,渔民和企业是利害一致的。这真是奇异的事。”

中原说着,无可如何地缩缩肩。其实,利害应该是不一致才是。加害者与被害者,利害怎么可能一致?只要看一眼海湾里那污浊的海水,便知利害一致只不过是幻想而已。但是,渔民们什么时候才会知道是幻想呢?

冬木调查团的大人物们进场,嘈杂的周遭忽然静下来。

讲坛上竖着一面烫金的屏风,调查团团员在其前并排落座。尽头的一个,正是香取昌一郎。

主持的市长一本正经地致词。

“现在,请冬木调查团的先生为我们做中间报告。”

就在这时,厅里的一角爆起了一阵粗鲁的掌声。正是那一堆渔夫们。中原觉得,这掌声是在期待着有利于他们的报告,不,宁可说,是在强烈要求着。

“拜托啦!”

也有一名渔夫大声嚷叫。

冬木教授移步到麦克风的时候,掌击又起。

冬木有点困窘地等着掌声停止。

会场静下来后,冬木从内口袋掏出小本子,缓缓地掀开。

“那么,我来向大家报告两天来的调查结果吧。”

冬木简单一句之后就开始念起一大堆数字。

这些数字,吉川他们可以懂,可是由于念得快,一般听众都无法了解,大多数都茫茫然呆坐着。

“不要光念数字,说些让我们听得懂的吧。”

一个渔夫的破嗓子插了一口。

冬木举手制止了一下,这才说:

“我刚刚念了一堆数字,是因为想先表示一下我们的调查是正确的。我相信这一点大家都明白了,下面就来谈谈具体的。首先是锦浦湾海水的污染状况,两天来,我们从总共十六个地点打了海水,进行水质检查,结果证实没有发生足可让生物受害的污染。还有,我们也下了两次网,采集了鲹鱼、鲒鱼等八种鱼类来解剖,查不出有任何异状。顺便报告,我们把这些鱼做成炸鱼片吃了,味道非常好。从这些结果来判断,可得一个结论,就是锦浦的海没有污染,同样地鱼类也没有受到污染。”

冬木的话说得极快。中原无法判断,这是他的习惯呢,还是因为内疚于心才如此。而有-件事是无可置疑的,那就是他在撒谎。如果不是在撒谎,那便是冬木和他的调查团太过乐观了。事关公害问题,过份乐观应该是罪恶。

但是,渔民们却齐声欢呼起来,也有人高喊万岁。锦浦渔会的会长,一个五十上下的男子还急步跑到讲坛边向冬木伸出手握了握,这才跑到中原身旁的日下部那儿亢奋地说:

“记者先生,请一定把团长刚才的话刊在东京的报纸上。这样,我们抓的茜虾一定可以卖到好价钱的。您一定知道,它本来就是最好吃的一种虾。”

“当然,冬木调查团的中间报告,我会发表的,还有另一个调查团的也是。”

日下部冷静地说,可是会长却勃然变色。

“另一个,是指哪一个呢?”

“是这里的高中老师和同学们组成的调查团。你也晓得吧。”

“记者先生,难道那些神经病搞的,您要当真吗?”

“你说神经病?”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是神经病吧。”

会长不屑地说了这些,就在这时,坐在前方的吉川突地站起来了。

“我有话要请教调查团的先生们。”

冬木的眼光往发言的吉川这边扫过来。他的脸上倏地闪过了-抹困惑,那是因为发现到对方是自己从前的学生的缘故吧。

“不许问无聊的话!”

有个渔民大吼一声。吉川没有理睬,向讲台上的冬木教授说:

“我对锦浦的海水没有污染的结论,实在无法信服。那脏得成茶褐色的海,还有臭味,相信调查团各位先生都看到嗅到了,怎么能够说那是没有污染呢?根据我们的调查,锦浦的海已经因为工厂的废液,完全受到污染。尤其油轮靠岸的码头附近、锦河河口附近,因为加上废油污染,氧气已接近零,我们已经查出了这个数据。请问:调查团分析的是哪里的海水,在哪里撒网采取鱼类标本?”

吉川的嗓音微颤着,不过语调却是清晰的。

好像要补充这一番质疑般地,伊丹也站起来了。这回可是更不客气的发言。

“我也调查了两天锦浦湾的水质,从我的结果来看,你现在列出来的数字和没有污染的结论,根本不能置信。锦浦的海完全污染了。水银、镉、氰等的数量超过了东京湾。换一种说法,东京湾已经被称做”死海“,而这里的海水此东京湾的还糟。你们究竟分析了哪里的海水呢?”

“我们检验了锦浦海面十六个地方的海水。”

冬木没好声气地反覆了前面的说法。

“那就请在地图上标示地点。”

吉川也不客气地说了,伊丹大声加了一句:

“就在你说的十六个地方,让我们一起再来做一次海水分析吧。一定可以看出你们是造假的。”

冬木的脸好像牵扯了一下,就在这时,农会会长和一个渔夫扑向吉川和伊丹两人。

中原和馆林想上前制止,接着又有几个渔夫冲过来,于是会场内就乱成一团。

中原也挨了几记拳头,他当然不甘示弱,亦以拳头相向。有孩童的惊叫声扬起,怒斥声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