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决战之前的华北战场 一、西柏坡

在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所率领的中共中央机关,在1948年3月21日离开了生活13年之久的陕北高原,向东进发,东渡黄河,停停走走,走走停停,于1948年的5月27日到达了他们的目的地——华北解放区的西柏坡。

这时的华北解放区,已经将原来的晋察冀、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除了少数大城市之外基本上都为我军所控制,在大城市中也有我党的强大地下组织和广大支持者。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将原来的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根据地领导班子进行合并,成立了中共中央华北局,由刘少奇兼任第一书记,薄一波、聂荣臻分任第二和第三书记。成立了统一的华北军区,由聂荣臻任司令员,薄一波任政治委员,徐向前、滕代远、萧克任副司令员,赵尔陆任参谋长,罗瑞卿任政治部主任。成立了华北行政委员会(后改称华北人民政府),由董必武任主席。这时的华北野战军已发展到11个步兵纵队,连同地方部队共有46万多人。

西柏坡位于今石家庄西北平山县的一个小村庄,西靠太行山脉,东望华北平原。在它的后面,是长满树木的山冈;在它的前面,是不断流淌的滹沱河。这个小村庄当时只有50多户人家,幽静而隐蔽,而且是我党的老根据地,以朱德和刘少奇为首的中央工作委员会早已住在这里。

我军当时华北地区最高军事指挥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和日后的华北军区司令部就在附近的阜平县城南庄。当毛泽东等人来到这里之后,中央的“五大书记”即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全都会齐于此,这里就成了中国共产党指挥全国革命的总指挥部。

毛泽东对这个有山有水的宁静小村庄十分满意,他对已在这里工作的刘少奇说:“你们选择的这个西柏坡,是个理想的总指挥部。”

对于这个总指挥部的情况,童小鹏同志有这样一段回忆:

为适应指挥重大战役的需要,在靠近朱德、周恩来的院内,由行政部门建了一栋五间房的军委作战室,这是中央和军委机关最大的办公室。由于前委、工委、后委(按:前委、工委、后委指中共中央在1948年3月和4月间转战陕北时的一次重要分工,决定由刘少奇、朱德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前往太行地区,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主要是指导各根据地建设和土地改革,一般简称“工委”,工委后来的工作地点就在西柏坡;由叶剑英和杨尚昆率领的中央机关大多数工作人员组成中央后方委员会,暂驻晋西北,在临县地区统筹后方工作,一般简称“后委”;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则留在陕北转战,组成中央前方委员会,主持中央工作,指挥陕北和全国的战争,一般简称“前委”)的参谋人员十来人都集中了,作战部就分为作战、情报、战史资料等科,都围着几张大木桌,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四周墙上挂满了各个战场的军用地图,值班参谋将每天敌我军的位置分别用蓝色和红色的小旗子插在地图上,朱德、周恩来、杨尚昆(叶剑英到石家庄办军校去了)经常到这里向参谋们了解敌情和战况,同他们研究作战方案。……在周恩来亲自领导下(按:这时的周恩来不仅是中央“五大书记”之一,还是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军委作战部的同志们,以严肃、紧张、准确、有效的工作作风完成了任务。

周恩来除了每天将战况用书面报告毛泽东外,还经常到毛泽东的平房里当面报告、商谈。毛泽东有时也走到周恩来的小办公室里商谈战局。

就是在这个只有50多户农家的小村庄里,周恩来说过这样的一番话:

我们这里可能是全世界最小的司令部,却指挥世界上少有的大仗。我们这个司令部,一不发枪,二不发人,三不发粮,就是天天发电报,叫部队打胜仗。

就在这个“全世界最小的司令部”里,在指挥了远方的两个大战役之后,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领导者们,把目光放到了他们的身边,放到了他们所在的华北战场。用周恩来的话说,“是要解决傅作义的时候了”。

这时的华北战场,是泾渭分明两军对垒,一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华北军区所属的各部队,一方是国民党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所属的各部队,双方已经打了3年。

华北地区在抗日战争中是抗日前线,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抗日根据地最多的地区,八路军的总司令部就长期设在这里。八路军一一五师建立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曾经被毛泽东和中央军委赞誉为“模范根据地”,八路军一二九师建立的晋冀鲁豫根据地和八路军一二零师建立的晋绥根据地是另外两个大型的抗日根据地。在这三大根据地以及其他抗日根据地培育出来的人民武装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解放战争时期的华北军区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基础。

由于华北地区根据地较多,部队编制有过好几次变化,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华北军区主力部队编制的大致变化,进而了解战争进程时不致发生混淆,这里把华北军区的主力部队情况先做一个简单介绍。

华北军区主力部队大部分是原晋察冀军区的部队,也有原晋冀鲁豫军区的部队。早在1945年10月,晋冀鲁豫军区在成立4个二级军区的同时,就将原来的冀鲁豫军区、冀南军区、太行军区、太岳军区的主力部队分别编为4个野战纵队。具体是由杨得志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委的第一纵队,由陈再道任司令员、宋任穷任政委的第二纵队,由陈锡联任司令员、彭涛任政委的第三纵队,由陈赓任司令员、谢富治任政委的第四纵队。二纵、三纵和四纵就是后来的中原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主力,而一纵则根据当时全国的斗争形势,奉中央军委的指示北上,准备进入东北,开辟东北解放区。一纵在11月10日出发北上,到达晋察冀地区后,因形势变化而留在了晋察冀军区。12月,一纵的杨得志同志根据中央决定留在晋察冀军区工作,一纵的大部分部队由苏振华率领南下归还晋冀鲁豫军区的建制。

1945年10月,根据当时战争的需要,中央军委决定将晋察冀军区的主力部队编为两支野战军。第一野战军由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直接指挥,其下辖3个纵队,即杨成武纵队、郭天民纵队、陈正湘纵队。第二野战军由萧克任司令员,罗瑞卿为政委,其下也辖3个纵队,即刘道生纵队、黄寿发纵队、赵尔陆纵队。这两支野战军就是后来华北军区主力部队的基本力量。由于当时第二野战军在热河地区和辽西地区作战,所以中央决定成立冀热辽中央分局和冀热辽军区,冀热辽军区仍由萧克任司令员,晋察冀第二野战军也就改名为冀热辽第二野战军。

1946年3月,中央军委要求各军区执行整军方案,晋察冀军区由聂荣臻担任司令员兼政委,萧克任副司令员,刘澜涛和罗瑞卿任副政委,唐延杰任参谋长,朱良才任政治部主任。所属部队除若干个独立旅分属于二级军区之外,原来两支野战军的主力部队全部编为4个野战纵队,组成晋察冀野战军,司令萧克,政委罗瑞卿,参谋长耿飚,政治部主任潘自力。其下4个纵队负责人是:

一纵司令员杨得志,政委苏振华,参谋长卢绍武,政治部主任崔田民。

二纵司令员兼政委郭天民,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韩伟,政治部主任向仲华。

三纵司令员杨成武,政委李志民。

四纵司令员陈正湘,政委胡耀邦。

根据战争的需要,1946年12月,晋察冀野战军的编制撤销,前方作战由军区领导直接指挥。1947年6月,中央又决定重新组建晋察冀野战军,也就是第二个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杨得志,第一政委罗瑞卿,第二政委杨成武,参谋长耿飚,政治部主任潘自力。其下有3个纵队,各纵队领导干部如下:

二纵司令员陈正湘、政委李志民,副司令兼参谋长韩伟,政治部主任向仲华。

三纵司令员郑维山、政委胡耀邦,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文年生,政治部主任魏震。

四纵司令员曾思玉、政委王昭,参谋长唐子安,政治部主任李昌。

1947年11月,聂荣臻司令员等军区领导人联合发布命令,将原来各二级军区的一些部队扩编为3个野战纵队,其番号与负责人如下:

一纵司令员唐延杰、政委王平,副司令员肖永久,参谋长张开荆,政治部主任张连奎。

六纵司令员文年生、政委向仲华,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萧新槐,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王紫峰。

七纵司令员孙毅、政委林铁,副司令员周彪,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漆远渥,参谋长李波。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晋察冀军区和晋冀鲁豫军区合并成立华北军区,由聂荣臻任司令员、薄一波任政委,徐向前、滕代远、萧克分别担任第一、第二、第三副司令员,赵尔陆任参谋长兼后勤司令员,王世英任副参谋长,罗瑞卿任政治部主任,蔡树藩任政治部副主任,黄敬任后勤部政委。在司令部之下,成立两个兵团。1948年8月,又决定将第二兵团分为第二兵团与第三兵团,一共3个兵团,其负责人如下:

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徐向前,副司令员兼副政委周士第,参谋长陈漫远,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后勤部部长严俊。在第一兵团之下,有由王新亭任司令员兼政委的八纵,由韦杰任司令员、徐子荣任政委的十三纵,由刘忠任司令员、袁子钦任政委的十五纵。

第二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委罗瑞卿,参谋长耿飚,政治部主任潘自力,后勤部部长董永清。在第二兵团之下,有由郑维山任司令员、王宗槐任政委的三纵,由曾思玉任司令员、王昭任政委的四纵。

第三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政委李井泉,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天焕。在第三兵团之下,有由唐延杰任司令员、旷伏兆任政委的一纵,由陈正湘任司令员、李志民任政委的二纵,由文年生任司令员、向仲华任政委的六纵。

除了以上三个兵团之外,还有军区直属的由孙毅任司令员、林铁任政委的七纵,由甘渭汉任司令员兼政委的十四纵。

除了以上主力野战部队之外,华北军区还有冀南军区、冀中军区、北岳军区、冀鲁豫军区、太行军区、晋中军区的地方部队。

这时的华北战场上,国民党华北军队的最高统帅,也是华北地区国民党军政的最高长官傅作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