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胜利之师厉兵秣马鸭绿江边 一、光辉的历史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追寻它的历史足迹,更可以发现它所走过的每一步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它是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烽火中诞生的。日本帝国主义通过“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我国东北全境后,又于1937年7月7日策动了卢沟桥事变,对我国发动全面进攻,企图灭亡全中国。刚刚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在此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迅速组织红军部队和派遣大批红军干部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开展抗日斗争。在红军部队奋力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同时,广大红军干部则深入各地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暴动,建立武装队伍和抗日根据地。抗日群众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武装暴动此起彼伏,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武装队伍一批一批的建立起来。这些通过暴动建立起来的队伍,虽非中央红军,但是,它是中央红军的火种,在党和红军干部的组织领导下,完全按照毛泽东建军思想和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红军传统和作风的队伍,确立了人民的军队、革命的军队的性质并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这密集如林的暴动队伍中,有两支队伍分别活跃在鲁中地区和冀东地区。这两支队伍就是后来我们这支胜利之师的前身。
鲁中的队伍是于1937年底至1938年初由山东泰安、新泰、莱芜、长山、寿光、潍西等县人民在徂莱山、黑铁山、牛头镇、蔡家栏子等地武装暴动的队伍组成。冀东的队伍是于1938年7、8月间由河北迁安、滦县、丰润、玉田、遵化、昌黎、乐亭等县并遍及全区暴动的队伍组成。
这两支队伍从一诞生就在各自所在的地区同日本帝国主义展开了殊死的斗争。他们从游击队逐渐转变为成建制的部队,从游击战逐渐发展到同敌人打具有相当规模的运动战、攻坚战。他们反围剿、反扫荡、参加大反攻,攻城夺地、扩大解放区,协助建立民主政权,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过无数次的战斗,创造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战绩,出现过众多的英雄模范。顽强坚持抗战八年,直至日本侵略者投降,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党中央的命令,除留守原地的部分外,其余部队分别经海路和陆路向东北进发,受降日军,收复失地。鲁中的部队经山东龙口、滦家口乘木帆船渡海至辽宁新金、庄河一带登陆向辽东半岛挺进。冀东的部队经河北山海关长城一线由陆路出关沿辽西走廊向沈阳挺进。两支部队,一路进发,一路战斗,受降日军,剿灭伪军,于1945年底在辽阳、鞍山一带会师。两部队会师后,随即根据上级命令于1946年1月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辽东第三纵队。纵队下辖三个旅,分别为第7、8、9旅,每旅又下辖三个团,分别为第19团至27团。但旅的名称于同年7月改为师,由此旅被师取代,师下仍为团。1947年11月19日,中央军委命令将东北民主联军改名为东北人民解放军,它也就成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三纵队。
两支部队合编为第三纵队后,如虎添翼,立即投入战斗。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它曾参加保卫辽阳、保卫本溪、保卫四平、保卫通化和四保临江等战役以及1947年夏、秋、冬季对敌三次攻势,都大量歼灭了敌人,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对全面扭转东北战局,由防守转入大规模反攻,立下了丰功伟绩;特别是在东北的最后决战即全国解放战争最后三大战役之一的辽沈战役中,它在完成扫清外围之敌的任务后,是光荣的进攻锦州的主攻部队之一,英勇顽强,浴血奋战,终于与兄弟部队一起攻下了锦州,从而结束了东北全境的解放战争。在东北解放战争血与火的考验中,它无愧于是一支著名的主力部队,是一支东北猛虎。
东北全境解放后,它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所辖第7、8、9师分别改为第118、119、120师,各师所辖各团分别改为第352团至360团。接着,在第四野战军的指挥下,挥师入关,参加三大战役的另一次战役——平津战役。它在北平前线,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战略决策,对平津两地之敌“隔而不围,围而不打”,防敌南逃,在逼迫北平之敌接受和平条件,和平解放古都——北平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役结束,军所辖第118师部队全体及各师代表光荣地举行入城仪式开进了北平城。
随后,即挥师南下,驰骋中原,过黄河,渡长江,追歼逃敌,参加解放湘、桂、粤之战。最后,以海南一战结束了挥师南下的历史性使命。在南下的最后一战——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它与兄弟部队第43军紧密配合,乘风破浪,用木船横渡琼州海峡,创造了以木船打败敌人兵舰的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并一举登陆成功,歼灭凭籍海峡天险而据守的十多万国民党敌军,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解放了全岛,向祖国人民报捷。解放海南岛战役胜利的事实,证明它是降伏海上妖怪的南海蛟龙。
在整个祖国解放战争中,这支部队以东北长白山麓为起点,历经吉林、辽宁、河北、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广西、广东九省,行程万里,一直打到海南岛海角天涯,参加主要战役、战斗有329次,消灭敌军16万余人(其中俘虏敌人12万余人),缴获各种枪械9万4千余支,各种火炮2千余门,各种汽车1044辆,坦克13辆,飞机25架以及大批军用物资等。它是一支功勋战士和战斗英雄辈出的队伍,计有25800余名指战员为人民立功受奖,有经军以上机关命名的连以上英雄单位16个、个人战斗英雄50名。它从东北猛虎又成为南海蛟龙的光辉战斗历程和战绩,不仅雄辩地证明了它是胜利之师,同时也雄辩地证明了它是英雄之师。
它为什么能从东北猛虎变成南海蛟龙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这里只能选择简单的答案:就是因为它是按照毛泽东建军思想和建军原则建立起来的军队;它是人民的军队,进行的是人民战争;它的所有指战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战役、战斗中充分开展和发扬军事民主、群策群力,再加上充分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所有这些因素就造就了它在任何艰难险阻和强大敌人面前都有智慧、有力量,勇猛顽强、前仆后继,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我必须坦言,我只是1949年才加入到这支英雄部队里来的一名新兵。如上所介绍的这支英雄部队的那些具体历史情况,实际上是在撰写本文文稿时才从它的军史资料中摘取的。当然,通过这次翻阅它的军史资料,使我的心灵再次受到震撼,重新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但是这并不是说我过去对它的军史一无所知,事实上,自1949年我加入到这支队伍里来以后,就经常受着它的军史教育,只不过这种教育是从各级领导和老战士们的口头讲述中而来的,虽然没有文字记载那样系统和具体,但也知之不少。那时许多老领导和老战士经常讲述这支部队的历史。例如:在抗日战争初期,他们如何在共产党和老红军的领导下,分别在山东、河北举行暴动,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消灭汉奸日寇,并逐步发展壮大;在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山东的队伍如何乘渔船渡海到达辽东、河北的队伍如何从日寇手中夺取山海关到达辽西,两支队伍到达东北后如何迫使日军向我军投降,两支队伍在辽阳合编为第三纵队后,如何参加保卫辽阳、保卫本溪、保卫四平、保卫通化和四保临江以及1947年发动夏、秋、冬季攻势等;在解放战争的决定性阶段,他们如何参加辽沈战役、攻打锦州,如何浩浩荡荡挥师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光荣进入北平城,以及接着南下跨黄河渡长江,等等。他们讲述的既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历史又是生动有趣、活灵活现的故事。例如,在东北解放战争中,他们形容纵队所属三个师各自作战的特长时说:“七师打,八师看,九师围着敌人转”(七、八、九师即118、119、120师)。乍一听让人觉得只有七师会打仗,八师九师都不会打仗,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说七师善于进攻、打攻坚战,八师则善于防御、打阵地战,九师则善于包围敌人、打包围战。因此,他们讲述得十分引人入胜。这时我就觉得自己也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了,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它激励我也要像那些老战士一样投入到血与火的考验中,接受战争的锤炼与洗礼,为这支队伍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