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侵略注定要失败(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 01.城头变幻大王旗

丢掉了发家的地儿

随着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了第二战场,德军陷入两线作战的泥潭。尤其是德军为了实施阿登战役,抽调大批精锐部队反击西线盟军,使东线苏军的压力减轻。

1945年1月13日起,苏军白俄罗斯第二、第三方面军以及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一部,在波罗的海舰队的配合下,实施了东普鲁士战役,重创了东普鲁士和波兰北部的德军。

东普鲁士是德国最靠东边的一块土地,条顿骑士团时期为普鲁士公国,后为普鲁士王国的一个省,1871年被并入德意志帝国。东普鲁士是霍亨索伦王朝发家的地儿,在德国贵族心中的地位非常神圣,历代普鲁士国王都在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登基加冕,很多容克地主的庄园都在那儿。从地理上看,东普鲁士是护卫首都柏林的屏障。这地方要是丢了,柏林也就危险了。

因此,围绕东普鲁士,苏德两军展开了激烈争夺。苏军为此投入了包括波罗的海舰队和两个空军集团军在内的陆、海、空三军共约167万兵力,建立了强大的突击集团,保证了兵力上对德军的压倒性优势。双方激战近四个月,苏军终于拿下了东普鲁士的大部分地区,还攻占了波兰北部部分领土,扫清了进军柏林的道路。

德军丢失东普鲁士后,丧失了一个重要的国家经济区。而且,德军有25个师被歼,12个师遭重创,大大削弱了本已捉襟见肘的兵力。苏军攻占东普鲁士后,波罗的海舰队把战斗力量转移到了波罗的海西南部,破坏了德军的海上交通线。

在东线战场,随着德军的节节败退,纳粹德国在东南欧召集的几个附庸国,都被推向战争前沿,他们面临着苏军即将攻入本土的压力。在纳粹德国即将覆灭之际,这些国家的命运如何呢?其实这些国家已经没有选择。这些国家之中,有的已被吸收合并,像奥地利、捷克;有的虚与委蛇,被迫与德国合作,如保加利亚;其中跟德国跟得最紧的是罗马尼亚和匈牙利。

走上了不归路

罗马尼亚自安东内斯库建立了亲纳粹的集权统治后,内外政策都在追随德国,甚至连称号也在模仿希特勒。安东内斯库自称“元首”,他还建立了一个法西斯组织,叫作“铁卫军”,宣布“铁卫军”为全国唯一的合法政党。他到处设立监狱和集中营,用极端残酷的手段迫害反对派。安东内斯库还追随希特勒迫害犹太人,二战期间,有50万罗马尼亚犹太人遇难。

安东内斯库刚刚上台的时候,就同德国签订一系列协定,规定罗马尼亚要按照德国的需要和希特勒的“欧洲新秩序”来发展本国经济,改造本国交通,聘请德国专家管理经济,降低罗币同马克的比价。安东内斯库都照单全收。

这还不算,在安东内斯库的同意下,德国军队进入罗马尼亚,占领了罗马尼亚的石油矿区和最重要的战略据点。1940年11月23日,罗马尼亚正式加入德、意、日三国轴心。从这个时候起,安东内斯库在半年内前后四次拜见希特勒,向他保证罗马尼亚将无条件参加对苏战争。果然,同年6月22日,罗军即随同德军进攻苏联,罗马尼亚军队从此走上了火中取栗的不归路。

安东内斯库推行的内外政策,严重违背民意,支持者很少。安东内斯库曾经说过,只有他的弟弟支持他的决定。但罗马尼亚主要的政党国家农民党和国家自由党,在德国压力面前,不得不容忍并支持安东内斯库,这使得他的政权得以巩固。

罗马尼亚共产党一直反对安东内斯库,尤其是在罗马尼亚参加反苏战争后,罗共中央立即发表谴责对苏战争的声明。

1943年2月,德国和罗马尼亚军队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惨败。6月,根据罗共的倡议,罗马尼亚秘密成立了反希特勒爱国阵线。这个时候,随着整个战局的转变,纳粹德国的失败已见端倪,罗马尼亚的主要政党越来越把希望寄托在英美等西方盟国身上。

1944年3月,经安东内斯库同意,罗马尼亚密使前往开罗,与英美代表秘密接触。4月12日,苏联代表把事先与盟国商妥的停战条件交给了罗方密使。按照这个停战条件,罗马尼亚必须转入反法西斯联盟,对德国作战。

随着战争的进行,国际形势越来越有利于罗马尼亚人的反法西斯斗争。1944年5月1日,罗共同社会民主党达成协议,建立了工人统一战线。6月20日,国家农民党和国家自由党的领导人非常担心自己的政党被排除在新国家政权之外,只好勉强同意与罗共合作。

1944年6月20日,罗马尼亚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国家农民党和国家自由党的代表,签署了成立民族民主同盟的协议。协议规定:立即同苏英美缔结停战协定;转到反希特勒同盟一边;解放祖国,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等。这个同盟的建立,标志着罗马尼亚反法西斯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真实版的越狱

早在1944年春天,罗共就已经着手建立爱国卫队,从罗军军火库和爱国军官那里购买武器弹药。罗共领导人也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清楚没有军队参加,起义很难成功,因此,他们加强了在军队中的工作。而战争的形势,也促使许多爱国官兵参加起义。

1944年6月13日深夜,在罗共中央委员会的秘密驻地,举行了共产党、爱国军官和宫廷代表参加的会议。这次会议非常重要,敲定了武装起义的具体计划,准备举行武装起义,推翻安东内斯库的专政统治,使罗马尼亚转到反法西斯联盟一边。起义的主力是驻扎在国内的罗马尼亚军队,有74万人,接近当时罗马尼亚现役军人的三分之二。

8月9日夜,共产党人装扮成政府军军官进入集中营,使用伪造指令,帮助罗共领导人乔治乌成功越狱。乔治乌出狱后,立即直接参加了起义的领导工作。

8月21日,苏军攻占雅西,开始向罗马尼亚腹地推进。与此同时,罗马尼亚王宫召开了有国王和军事委员会的高级将领参加的会议,确定在8月26日发动起义。

到了这个时候,安东内斯库还在做梦。他在8月23日召开政府紧急会议,建议实行全面动员,要把罗马尼亚全国变成一个大战场。为了使总动员显得名正言顺,安东内斯库还打算在下午前往王宫会见国王米哈伊,由国王发表《告全国人民书》。

但此时的国王,早已抛弃了安东内斯库,并立即将此事转告给了罗共。根据这一情况,罗共当机立断,决定趁机逮捕安东内斯库,提前发动起义。当天下午,当安东内斯库乘车抵达王宫时,宫廷卫队当即将他逮捕。接着国王以召开王宫会议的名义,将政府的军事部长、内务部长及其他高官召进王宫,一一逮捕,整个过程非常顺利。安东内斯库政权就这样垮台了。接着国王发表声明,宣布废除法西斯专政,停止对盟国的军事行动。当日夜间至次日凌晨,罗马尼亚成立了一个由军人、技术人员组成的政府,参加民族民主同盟的各政党也相继派代表参加了新政府。

安东内斯库被擒成为武装起义的信号。当天夜间,罗马尼亚军队和爱国卫队闻讯后,纷纷发动起义。成千上万的工人也拿起了武器,加入起义行列。最搞笑的是,安东内斯库的警卫团在当天就加入了起义队伍。可见安东内斯库有多么不得人心!

老大成了阶下囚

希特勒得知安东内斯库政权被推翻的消息后大为震惊,立即命令南乌克兰集团军采取一切手段,恢复罗马尼亚秩序,将国王和发动政变者一网打尽。

起义最激烈的战斗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进行。这里驻有德军的指挥部。为镇压起义,德军首先开炮轰击,继而出动空军和摩托化部队向起义军发动猛攻,但起义队伍进行了顽强抵抗,顶住了德军的攻势。起义队伍号召罗马尼亚居民奋起保卫首都,很快得到首都工人的积极响应,一些获得自由的苏联战俘也积极参加战斗。这个时候,德军真正是“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没有捞到便宜,很快就被起义队伍打垮了。

到28日,起义队伍已击溃并歼灭了布加勒斯特及近郊的德军,还俘虏了德军6700人,其中包括7名将军和358名军官。昔日的老大,现在成了阶下囚,不知德军做何感想。

在布加勒斯特进行激烈战斗的同时,罗马尼亚其他地区的起义也在进行中。到8月31日,罗马尼亚三分之二领土上的德军已被清理干净,活着的当俘虏了,不当俘虏的被打死了。在起义队伍的打击下,德军差不多损失了6个师的兵力,被俘5.3万多人,其中有14名将军和1124名军官,5000余人被击毙。

8月29日,罗马尼亚新政府派出代表团去莫斯科,与苏、美、英等盟国举行停战谈判。9月12日,罗马尼亚与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将派出12个师参加对德战争。

9月7日,罗马尼亚对法西斯独裁者霍尔蒂统治的匈牙利宣战。10月初,罗军与苏军一起推进到了罗马尼亚边境。10月25日,罗马尼亚全部光复。

在这之后,罗马尼亚军队又乘胜前进,参加了解放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战斗。从8月23日起义之后,罗马尼亚军队共派出54万余人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约有17万官兵英勇牺牲。后来,8月23日被定为罗马尼亚的国庆日。

罗马尼亚光复后,德国的另一个“小兄弟”保加利亚在9月8日晚爆发起义,新政府很快也加入了反法西斯阵营。

下士训斥上将

匈牙利虽然早在1939年初就加入了轴心国集团,但在二战初期还是比较中立的。等到德国击败法国后,霍尔蒂认为匈牙利应该参战了,这样可以在战争中捞点好处。

1941年4月,匈牙利派出12个旅配合德军入侵南斯拉夫。在进攻苏联的问题上,霍尔蒂有所犹豫,但在希特勒的不断催促下,他决定赌一把。于是,25万匈牙利军人被派到了苏联战场,其中包括霍尔蒂的大儿子。

到了1943年,战争的形势趋于明朗,德国开始显露败象。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匈牙利第二集团军几乎被全歼,这使霍尔蒂非常震惊。他几次向希特勒要求撤回匈牙利在国外的部队,均遭到希特勒的坚决反对,并指责霍尔蒂搞背叛。无奈之下,霍尔蒂只好偷偷联系同盟国,希望尽快议和,使匈牙利退出战争。

但是,德国的情报机构很快就知道了这位元首的“坚定盟友”的出格行为。希特勒本人对此大为恼怒,但他还不想丢掉霍尔蒂这张牌。于是,霍尔蒂被请到德国,接受希特勒苦口婆心的劝阻和歇斯底里的训斥。希特勒训人时有个特点,总是滔滔不绝,不给人喘息的机会,平时在匈牙利呼风唤雨的霍尔蒂根本无法忍受。要知道,霍尔蒂当上将时,希特勒还只是一个下士!最终,会谈不欢而散。

希特勒的手段一向阴狠,在霍尔蒂还在德国时,就不失时机地派出大量党卫军,控制了匈牙利全境。等到霍尔蒂回到匈牙利后,郁闷地发现,他的国家已经被德国人“保护”起来了。

到了1944年10月,整个欧洲只剩下匈牙利还是纳粹德国的“盟友”。这个时候,霍尔蒂再也坐不住了,他不能让匈牙利给德国陪葬。霍尔蒂频频派出密使和盟国联系,谋求和谈。

希特勒知道这一情况后怒不可遏,立即召见了大名鼎鼎的斯科尔兹内,让他马上前往布达佩斯阻止霍尔蒂。要知道,这个时候,匈牙利对德国来说太重要了,德国30%的石油由匈牙利供给。

10月11日,霍尔蒂接受了盟军的停战条件。15日,霍尔蒂在电台宣布了匈牙利的停战声明。跟希特勒打了这么多次交道,霍尔蒂对希特勒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知道希特勒很可能会采取极端行为,于是提前派亲信掌控了军队。

但斯科尔兹内不是吃素的,于16日凌晨便率领突击队,突袭霍尔蒂的大本营布尔格堡。仅仅花了20来分钟,斯科尔兹内就制服了霍尔蒂的卫队,活捉了霍尔蒂。突击队只付出了牺牲4人的代价。德国党卫军和匈牙利法西斯政党“箭十字”党控制了布达佩斯的要害地段。

此时的霍尔蒂见大势已去,不得已发表了辞职声明,将政权移交给“箭十字”党头目费伦茨。随后,这位统治了匈牙利24年的摄政被押上开往德国的火车,从此再也没有踏上过故土。

到德国后,霍尔蒂作为“元首的客人”,被软禁起来,直到第三帝国灭亡后被美军俘虏。霍尔蒂出席了纽伦堡审判,他是作为证人,而不是战犯。因为在二战中,匈牙利军队涉嫌在南斯拉夫屠杀了几万人,南斯拉夫强烈要求以战争罪引渡霍尔蒂。不过在美国的影响下,法庭没有这么做。1946年,霍尔蒂被无罪释放。

此后,霍尔蒂辗转到了葡萄牙居住。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写了一本传记,名为《为匈牙利的一生》。在书中,他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抨击了一战后协约国对匈牙利的宰割,并为自己跟随希特勒进行战争做了辩解。

1957年2月9日,霍尔蒂在葡萄牙去世。值得一提的是,霍尔蒂晚年对1956年发生的“匈牙利事件”耿耿于怀,他声称,只要还有一个俄国兵留在匈牙利,他的身体就不回祖国。霍尔蒂的后人执行了他的这一遗愿。1993年,当俄罗斯从匈牙利撤出最后一批士兵后,霍尔蒂的遗体才被送回家乡安葬。

谈判桌上的筹码

匈牙利法西斯政党“箭十字”党上台后,组成了新一届的亲德政府——这是纳粹德国控制下的最后一个傀儡政权。同时,匈牙利军队的最高司令部,完全受制于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11月4日,“箭十字”党党魁费伦茨被任命为国家领袖。这样一来,匈牙利继续被绑在纳粹德国的战车上,向毁灭的深渊驶去。

1944年10月6日,苏军开始向匈牙利发动大规模进攻,意图歼灭在匈牙利境内的轴心国部队,一举占领匈牙利。经过近一个月的激战,苏军夺取了匈牙利东部的大部分领土,并于10月底抵达首都布达佩斯附近。

在斯大林眼中,布达佩斯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战利品。如果苏军能够迅速拿下布达佩斯和维也纳,这将是他在即将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上的分量很重的谈判筹码。斯大林甚至暗示丘吉尔,苏军肯定能在圣诞节前拿下布达佩斯。于是,10月28日,斯大林下令苏军“务必在最短的时间”里攻克布达佩斯。

担任进攻布达佩斯任务的,是苏联乌克兰第二方面军。10月29日,乌克兰第二方面军趁德军在布达佩斯附近尚无重兵之际,突然发起进攻。到11月2日,苏军进抵距布达佩斯15公里处。但这个时候,德军增援部队赶到,苏军的前进受阻。11月11日,苏军发起第二次进攻,经过16天的战斗,仍然未能取得预期战果。12月5日,苏军发起第三次进攻,收获依旧很小。

圣诞节早上,苏军集中炮火对德军的“统帅堂”装甲师进行毁灭性轰击。至12月26日,苏军完成了对布达佩斯德军集团的合围。

1945年1月,德军猛烈突击合围圈,企图击溃乌克兰第三方面军,解救被围的部队。经过几番激烈战斗,苏军粉碎了德军的突击。一位新闻记者目击了当时的景象:“这是一场可怕的战斗,在斯大林格勒之后,我们已经再也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象了……街道和庭院布满了尸体,整座城市仿佛都被罩在一块灰尘和烟雾的巨型斗篷下。”

1月14日,匈牙利步兵和突击炮部队在东区火车站与罗马尼亚第七步兵军展开血战。虽然在整个布达佩斯战役中,匈牙利军队的表现比较消极,但是这次在与匈牙利世仇罗马尼亚的战斗中,匈牙利人打得十分英勇。战斗从一条铁轨打到另一条铁轨,从列车上一直打到候车大厅。16日,数量占优的匈牙利守军在已经坍塌的火车站废墟中与疲惫的罗马尼亚军队展开了白刃战。筋疲力尽的罗马尼亚人最后被赶到了多瑙河畔,罗马尼亚第七步兵军伤亡了11000人。

布达佩斯之殇

1月18日,苏军攻占了布达佩斯东部的佩斯。到1月底,布达佩斯之战已经变成了一场令德国人绝望的战斗:已少得可怜的空中补给几乎完全中断,士兵们手中的枪支由于缺少弹药而失去作用。一名德军士兵不无嘲讽地说:“我们活像中世纪的骑士那样挥舞着没子弹的步枪,把它当成长矛向俄国人戳去。”疲劳、疾病和营养不良开始在前线和平民避难所中蔓延。匈牙利军队的士气也发生了动摇,开始有大批士兵丢下武器,逃向苏军阵地。

2月5日,白热化的战斗已经蔓延到了德军的最后堡垒——城堡山上的布达皇宫地区,这里部署着德军的最后一支炮兵。苏军战士高喊着“乌拉”,不顾一切地在防线上撕开了一个缺口。此时,巷战激烈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党卫军士兵甚至撬开了公墓里的墓穴,挖出棺材,再把一切可以找到的物品围在墓穴四周,作为“战壕”负隅顽抗,直到战死为止。进攻“墓穴散兵坑”阵地的苏军士兵,只能以墓碑当掩体,一步一步地向前挪。苏军士兵将手榴弹砸向德军据守的墓穴,德国人捡起冒着烟的手榴弹再扔回去,手榴弹爆炸后横飞的弹片不断造成伤亡。杀红眼的苏军甚至跳进墓穴和党卫军士兵展开肉搏,双方挥舞着枪托、刺刀和工兵铲在狭小的空间内厮杀,直到墓穴再次被党卫军或者苏军士兵的尸体填满。

仗打到这个程度,德军已经没希望胜利了,但希特勒就是不让德军突围。要知道,守卫布达佩斯的德军,主要是党卫军和精锐的“统帅堂”装甲师,都是希特勒手中的精锐部队。但希特勒就是不让他们突围,要让他们在布达佩斯做无谓的牺牲,最多只能消耗苏军的有生力量罢了。

在这种情况下,守军司令维登布鲁赫党卫军上将违抗希特勒的命令,于2月11日下令突围。但为时已晚,最终,7万余守军,只有785人逃出包围圈,守卫布达佩斯的精锐部队全军覆没。

在布达佩斯战役中,受战火荼毒最深的是匈牙利平民,平民的伤亡数字高达76000人左右!一位当时年仅20岁的匈牙利女子在日记中记载:“我们的邻居,一位怀有5个月身孕的老师,在光天化日下被5个俄国士兵轮奸。这个不幸的女人最后切断了她的动脉……想保护自己妻子的丈夫们,被俄国人像狗一样打死……德国人赤条条的尸体布满街道,俄国人从尸体上剥掉了一切可用的东西,坦克和卡车毫不减速地从这些尸体上轧过……”据统计,截至1945年3月底,在布达佩斯地区共有约5000名匈牙利妇女被强暴致死或自杀。

战火不仅给匈牙利人民,而且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无尽的创伤,这是布达佩斯历史上15次被围中遭受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市内75%的建筑被损毁,布达皇宫、国会厅、国家剧院等众多著名建筑几乎全部被毁。匈牙利为摆脱希特勒的统治,付出了惨重代价。

最后一个秘密

2004年底,也就是捷克政府在准备庆祝首都布拉格从纳粹德国统治下解放60周年之际,捷克官员披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个秘密”:布拉格并非像过去历史教科书中所写的那样,是被苏联红军解放的。解放布拉格的其实是一支背叛了苏联的军队,这支军队的首领正是苏联著名的叛将弗拉索夫。

布拉格起义之前,丘吉尔曾向领导起义的捷克全国委员会许诺,将向他们空投武器。但斯大林不赞成丘吉尔这样做,因为如果捷克人自己解放了布拉格,苏联就会失去对这块土地的控制。而在美国政府高层眼里,布拉格对于美国没有太大的政治意义,所以,布拉格及捷克和整个东欧一样,都将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

1945年4月,希特勒认定苏军向柏林挺进只是摆出一个佯攻姿态,真正目标是攻占布拉格。尽管这时纳粹德国即将覆灭,希特勒活在世上的时间已不到一个月,他还是向布拉格增派了三个党卫军装甲师。

在德国即将灭亡的时刻,也就是1945年4月底,捷克斯洛伐克爆发了反法西斯武装起义,首都布拉格很快被起义军占领。但是,当时无论英美盟军还是苏军,距离布拉格都有相当长的路程。由于得不到有力支援,起义者遭到了无情镇压,德国党卫军大开杀戒,布拉格笼罩在一片腥风血雨之中。

关键时刻,领导起义的捷克国家委员会饥不择食,满世界寻找能够对布拉格伸出援手的人。最后,他们将眼光瞄准了弗拉索夫领导的“俄罗斯解放军”。

“俄罗斯解放军”此时的驻地与布拉格只有半小时车程。起义军领导人派代表找到“俄罗斯解放军”第一师。师长布尼亚琴科认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反正”良机,他劝说弗拉索夫帮助起义者,认为如果他们帮助了起义者,今后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为表示感谢,会向“俄罗斯解放军”提供政治庇护,或者在盟国面前为他们说情。

此时,弗拉索夫也在谋求战后的生路,他对布尼亚琴科的说法深表赞同,于是他命令“俄罗斯解放军”的部队立即开赴布拉格,调转枪口,和德国人作战。

把功臣扫进垃圾堆

1945年5月5日,兵强马壮的“俄罗斯解放军”开始进入布拉格。当时起义军正与德军浴血奋战。5月7日晚,“俄罗斯解放军”攻占了城市的主要部分,遭到内外夹击的德军被迫从布拉格撤退。

斯大林得知“俄罗斯解放军”在布拉格的所作所为后,立即向新成立的捷克政府施加压力,同时命令苏联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加速开往布拉格。同时,由于来自苏联方面的压力,艾森豪威尔否决了美国第三集团军巴顿将军关于立即夺取布拉格的建议。

在这种情况下,捷克政府迫于压力,撕毁了刚刚与“俄罗斯解放军”签订的协议,背叛了危难之时向他们伸出援手的恩人。5月9日,苏军如潮水般涌进布拉格。入城后,苏军击溃了弗拉索夫的军队,向外界宣称“解放”了布拉格。

由于这段历史是由战胜国苏联撰写的,所以真正的功臣弗拉索夫就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这样一来,弗拉索夫只好率领“俄罗斯解放军”向西方逃窜,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1945年6月,弗拉索夫率领“俄罗斯解放军”向美军投降。然而,根据1945年2月11日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雅尔塔签署的协议,美、英军队将无条件地把俘虏到的苏联公民,尤其是身着德军服装的苏军俘虏交还给苏军。

结果,弗拉索夫及其部下就被遣送回苏联,这对斯大林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斯大林曾经试图除掉弗拉索夫,努力在“俄罗斯解放军”内部寻找刺客,却没有成功。这次,美国人把弗拉索夫送上门来了。

于是,苏联军事法庭判决弗拉索夫犯有叛国罪。1946年3月10日,将弗拉索夫和“俄罗斯解放军”其他领导人处以绞刑。

末日即将来临

提起奥地利,人们一般都会想起19世纪强盛的奥匈帝国,以及二战后在奥地利和匈牙利之间的那道“铁幕”。二者都折射出奥地利在文化上介于东西欧之间的特殊性,维也纳素有“欧洲文化熔炉”之称。漫步奥地利城市的街头,或是走进维也纳的酒吧,如果细心辨别,人们就能发现奥地利的这一文化特征。另外,奥地利96%的人口都讲德语这一事实,告诉人们奥地利和德国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当时,奥地利数量众多的德裔居民要求奥地利加入德意志帝国,但在《凡尔赛条约》中被禁止。1938年,在希特勒的胁迫下,奥地利被并入德国版图,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一部分。纳粹德国的军队开进奥地利的时候,受到了奥地利民众的热烈欢迎,所到之处都是欢声雷动,人山人海。

战争进行到1945年,德军大势已去。维也纳战役开始于1945年3月16日,结束于4月15日。在一个月里,苏军击溃德军及其盟军32个师,俘敌13万余人,解放了匈牙利西部和奥地利东部地区。维也纳的战斗是一场激烈的巷战,苏军号召市民坚守岗位,帮助苏联军人,防止德军破坏城市。4月13日,苏军经顽强战斗后攻克维也纳。

奥地利被苏军攻占后,成为苏联占领区的一部分。当年苏联曾设想,将奥地利变成如匈牙利、捷克那样的亲苏国家,只是后来在与西方国家的谈判中放弃了。二战后,奥地利同德国一样,被苏、美、英、法四国占领。

1955年5月,四个占领国同奥地利签订条约,宣布尊重奥地利的主权和独立。10月,四国占领军撤出,奥地利重新获得了独立。10月26日,奥地利国民议会通过永久中立法,宣布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不允许在其领土上设立外国军事基地。

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这些国家陆续被解放的时候,纳粹德国真正成了孤家寡人,末日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