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三十六计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原文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译文
地理位置受到限制,形势发展受到阻碍,攻取较远的地方就有害;攻取较近的地方就有利,火焰是上窜的,泽水永远是向低洼处流淌的,万呈发展变化全是如此。
按语
当局势混乱的时候,各种势力都不得陷入了联合或者分裂的频繁变换之中,都争取得自己的利益与发展,对比较远处势力不要去进攻,而要去结交;对邻近的若要去结交,反而会使变乱发生在肘这么近的地方。 战国时期范瞧的谋策,就是以地理位置的远近,作为结交或攻击的准则,其道理是很明白的。
远交近攻是结交远方的国家而攻取邻近国家的一种谋略,其目的是为了各个击破敌对国家。
古代封建割据的兼并战争里,以及近代列强实行扩张政策的战争中,远交近攻是谋略经常得以运用。
战国时期,齐、楚、燕、赵、韩、魏、秦七雄并立,由于秦昭王采纳并运用范瞧“远交近攻”的计谋,结果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国。
在隋王朝的统一战争中,杨坚为了避免两面作战,采取了一打一拉,先打后拉的方针,诱使长江以南的陈国求和。得逞后,乃集中对付阴山、贺兰山以北的突厥,迫使各部归附,然后又南下灭亡陈国,结束了自西晋以来近300年的长期分裂局面。实践证明,当时隋王朝杨坚运用的“远交近攻”和一打一拉的斗争策略是成功的。
日本对中国实行的也是远交近攻的政策,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前和战争期间,日本极力讨好美国,与美国的关系拉的很紧。美国在政治上纵容日本侵略中国。经济上援助日本。“七七”事变后,美国输入日本军事战略物资占日本全部消耗的92%。无怪于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在报道中承认:“美国的废钢铁在远东起了可怕的作用,日本用美国废钢铁在中国降血雨!”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前,日美谈判达60次之多,大量事实说明,日美妥协,牺牲中国,是为了形成反共反苏局面的东方慕尼黑。
苏德战争爆发以前,苏联对德国已有所警惕,斯大林已经预感到德国要向苏联发动进攻,苏联为了集中力量对付来自德国的威胁,避免东西方两面作战,与日本签定了《苏日中立条约》。从这里可以看出,苏联为了避免两面作战,地东方远交日本,在西方集中力量对付德国,苏联的政策体现了“无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方针。
上火下泽 张相国破纵强秦
战国后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对秦国形成了“合纵抗秦”的局面。
一日,秦惠王召来相国张仪,商议破敌之计。
张仪说:“大王欲为群王之首,统领齐楚等六国,可用远交而近攻之策。”
秦惠王大喜,说:“那朕就命你使用此计将合纵抗秦之势瓦解。”
公元前328年,张仪与齐、楚两国的相国进行会见,会见时,张仪向两国的相国赠送了大量的金银美女,还娓娓陈述秦国与齐、楚二国结交好处,至使齐、楚二国脱离了六国纵约。与秦和好,孤立了韩、魏。
几年后,魏、韩、赵、燕四国联合齐、楚,讨伐秦国,而实际上参战的只有燕、韩、赵、魏。四国军队在秦国的要隘函谷关遭到秦军的猛烈反击,大败而退。
第二年,秦惠王如今将领,共商伐韩之事,秦惠王说:“我们刚刚将六国纵军打败,可珍韩国未兴之时,起兵伐之。”
随即,秦国兴兵伐韩,并将韩军大败于修鱼。战后,秦国将俘虏的8万多韩军兵全部杀死,使各国为之震惊。
这时,张仪来到魏国,朝见魏襄王,并劝魏国向秦国屈服。他对魏襄王说:“魏国的土地不足千里,地势平坦,又无名山大川可以依恃。魏军不过30万人,还分别在与楚、齐、韩、赵接壤处守卫,用来对抗秦国的兵力不过10万人,再者说了,虽然六国达成合纵之盟。但亲兄弟同父母之间还因财产争夺而互相残杀,六国怎么能因苏秦几句话就联合起来呢。大王还是为自己想想。如果贵国不向秦国靠拢的话,秦国军队一旦出兵黄河,魏国就危险了。大王还是三思为好。”
魏襄王听后恐慌,急问:“依张相之言,敝国如何是好?”
张仪趁机说:“只有一个办法,与秦修好。”
魏襄王在联军惨败,韩军覆没之后,经不住这种恐吓之言,遂背弃纵约,请和于秦。
张仪回奏后,建议秦惠王再次伐韩,在岸门大败韩军,迫使韩宣王到秦国求和。
韩、魏二国屈服后,张仪又去拜访楚怀王,楚怀王设宴款待张仪,张仪对楚不王说:“大王,如果贵国断绝与齐国联盟,我将向秦王请求把商于之地六百里划给楚国,秦楚两国从此结为兄弟国家。”
楚怀王听后,十分高兴,立即答应。
大夫陈轸说:“大王不要高兴得太早了,依臣看来,商于之地不可能得到,机时楚齐联盟却可能因此转变为秦齐联盟。秦国之所以看重楚国,是楚国和齐国联合。今楚国与齐国断交。等于自我孤立,秦国哪里还怕已经孤立了的楚国。张仪回秦后必然毁弃诺言。我们楚国北绝齐交,西恨于秦,弄不好,齐、秦两国之兵都会打进来的。”
楚怀王闻言大怒:“朕意已决,决心绝约于齐,尔等不得再来胡言。”随即。派人随张仪去秦国接受商于之地。
张仪回秦后,装作从车上坠下来受伤。3个月没有露面,楚怀王见派去的人没有得到土地,以为秦国认为楚国绝齐不够,又派人到齐国边境痛骂齐王,齐泯王十分气恼,当即与楚国绝交。
这时,张仪才对楚国来要地的使者说:“你们怎么不来接受那六里土地?”
楚国人说:“我受大王之命前来接受六百里土地,怎是六里?”于是回国复命。
楚怀王大怒,立即宣布与秦国绝交,并派大军和打秦国,在丹阳,秦国打败了楚军,歼灭8万人,俘虏了楚将70多名。占领了汉中地区。楚怀王被迫割汉中郡向秦求和。
张仪又来到齐国,对齐泯王说:“那些劝说大王合纵好,无非是说齐国有韩、魏、赵三国作为屏障,并且地广民众,兵强士勇,即使有一百个秦国,也无奈齐国。可大王没有看到,实际上如今秦、楚两国互相嫁妇女娶归,结为兄弟;韩国则献宜阳结秦;魏国在黄河以外为秦国效命,赵王亲自去朝见秦王,并且割河间的土地给秦国,大王如果要与秦国对抗的话,那就坏了。”
齐泯王讲:“那将会怎么样呢?”
张仪说:“那样的话,秦国就会让韩、魏两国从南面进攻齐国。命令赵国渡过清河攻击齐国。那时,临淄和即墨就不属于大王您的了,如齐国一旦被攻,再想秦屈服,可就为时晚了。”
齐泯王无法,只好答应与秦国和好。
在赵国,张仪对赵武灵王说:“赵国的情况不太妙啊!赵国当年派苏秦合纵六国,至使秦军有15年不敢东出函谷关,这笔账,秦国是不会忘记的,如今楚国与秦国结为兄弟之国。韩国和魏国则在东面向秦称臣,齐国也主动向秦国献渔盐之地。这不等于切断了赵国的右肩。右肩断了还与人搏斗,这不是很危险吗?”
赵武灵王听了轻轻点头。
张仪又接着说:“秦国要是发出三军,一军阻塞午道,让齐军进占邯郸以东,一军屯驻成臬,驱韩、魏国之军从河外出兵;一军扼守渑池,会合上述各国军队发起总攻,必然会瓜分赵国土地。我瑞在为大王考虑,不如早与秦国结好,也成为兄弟之国。”
赵武灵王迫于当时形势,又加上张仪如此劝说,只得与秦国结为兄弟。
张仪最后来到燕国,对燕昭王说:“大王知道,如今赵王已经去朝见秦王,并且割河间的土地讨好于秦,大王如果不服从秦国,秦一旦出兵云中、九原,并且驱赵国攻燕,那么易水和长城就不是大王的了。”
张仪看了看低头沉思的燕昭王,又说:“像齐、赵这样的大国,对于秦来说,也只不过像一个郡县,不敢轻举妄动,如果大王肯和秦国友好相处,我肯定秦王会高看一等,不会让燕国像齐、赵国那样屈辱。”
张仪说得燕昭王心动,逐将恒山之尾的城市割让给秦国,以求与秦结好。
张仪终于以“远交近攻”之策,离间了六国,威逼六国争相割地贿秦,使秦国兵不血刃便取得了六国的土地,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基础。
远交近攻 希特勒长驱直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特勒企图吞并欧洲,称霸世界,建立一个“大德意志帝国”,但又担心欧洲诸国联合起来群而攻之。于是,在他的一系列政治外交伪装中,充分利用了西方盟国的绥靖主义政策,实行远交近攻。
1939年8月31日,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提出关于召开德、意、法、英四国代表会议的建议,9月2日意大利外长齐亚诺作为特使,就召开四国代表会议的条件问题,专程来到巴黎。
当时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积极推行反苏反共政策,拼命要把德国这股祸水推向苏联,因而热衷于对德国搞“绥靖”政策。与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德国的希特勒签订了反苏反共的“慕尼黑协定”。
苏联曾想联合英法共同对付德国,但被英法拒绝,苏联为了自身利益,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希特勒了解西方盟国和苏联再也举援助波兰,便在远交政策的庇护下,大胆行首先向东灭亡了邻国捷克、波兰,后向西北攻陷了丹麦、挪威,再向西南灭亡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并绕道貌岸然阿登山脉攻入法国,直趋英吉利海峡……
1941年,希特勒所采取的“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收到了预期效果,对苏联形成了半月形包围,灾难落到苏联人头上了。
为了麻痹和欺骗苏联,希特勒在外交上通过多种形式反复向苏联表示“友好”,积极同苏联签订贸易协定,甚至请苏联的军事代表团参观德国先进的航空技术,并同意卖给苏联新式战斗机。
1941年6月22日拂晓,德军从波罗的海至喀尔巴阡山脉之间,以三个集团军群(战争第一天共投入117师)在大量航空兵配合支援下,分为三路突然向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
苏军仓促应战,措手不及。有的部队没有带地图,有的兵团忘了带电台呼号。有些工事没有军队据守。甚至有的方面军司令部不知道他们的司令在什么地方。德军则很快突破苏军防线,长驱直入。
至7月9日,德军“北方”集团军群深入苏联国土约500公里;“中央”集团军深入苏联国土约600公里;“南方”集团军群深入苏联国土约400公里,苏联大片国土沦入敌手,大量苏军被德军围歼,许多城镇、农庄、工厂和学校遭到法西斯匪徒的血洗。苏联的战争初期陷入了非常困难的被动境地。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尽管苏联红军和苏联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但是战争初期所蒙受的重大损失却成为遗憾千古的历史教训。希特勒所采取的“远交近攻”的政策给世界人民造成的灾难是永远值得记取的。
利以近取 古耕虞连连得胜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古耕虞先生十分推崇战国时期叫白圭的商人。
在一次研讨会上,古耕虞先生对大家说:“白圭认为经商必须抓住时机,运用智谋,就像孙武用兵、商鞅行法一样,这也是目前我们应当仿效的经商思想。”
古耕虞先生早在50年前就曾应用白圭的经商思想,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审时度势,相机行使远交近攻之计,最终击败了强大的美国“孔公司”,使中国猪鬃销往世界各地。
50年前,中国对外贸易完全被买办资本控制着,那时古耕虞正主持着由民族资本创建的“古青记”猪鬃公司。为了摆脱洋行买办的控制,把自己的“虎牌鬃”直销往美国市场,古先生苦苦地争斗着,但因资金薄弱,“古青官”一时斗不过洋行买办。
古先生坐在桌前,细细思索,近攻不能得手,何不远交。他想到了自己生意中的美国伙伴,终于,他与美国号称猪油鬃大王的“孔公司”挂上钩。
在华盛顿“孔公司”的议事厅内,公司总裁杰克先生对古先生说:“经过董事会研究,我们决定向古先生提供100万美元的循环信用贷款,不知古先生是否满意?”
古耕虞微笑着对杰克说:“谢谢尊敬的杰克先生,对美国公司对我的支持我感激不尽,还希望我们的合作与日俱增。”
正是这100万美元,就使古先生获理了超出法行买办的资金周转优势。从此“古青记”的出口猪鬃不仅去年同期优而且价廉,在与洋行买办的竞争中很快跃升了中国猪鬃出口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然而,资本主义市场的合作恰恰意味着争斗,同床异梦更是司空见惯。
几年后一天,秘书推开古耕虞总经理的办公室,呈上一份调查情况报告。。古先生点着一支香烟,仔细地浏览着这份报告,原来,经过几年的合作,美国“孔公司”想甩开中方,独揽猪鬃的国际市场。“孔公司”想到中国买到比“古青记”更便宜的货,而“古青记”也想在美国找到比“孔公司”更好的买主。双方各不相让。
古先生猛吸了一口烟。走到窗前,他十分明白,此次争斗,决不能乞求迁就,畏首畏尾,如稍一不慎,就会被“孔公司”吃掉。
古耕虞先生在董事会上表示,“我决心亲赴美国与‘孔公司’打一声面对面的近战。”董事会研究决定“古青记”先下手。
10月份,古先生亲赴美国,凭“古青记”经营出口商品的实力,凭虎牌猪鬃的良好质量,古先生很快与美国另一家“美洲豹”公司建立了新的合作关系,组成了双方联营的“海洋公司。”
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海洋公司”开张营业了。
通过“海洋公司”,“古青记”在美国金融界取得了更多的低息信用贷款,使虎牌鬃在美国市场的售价逐年上升,正是这场在美国本土的逼近竞争,使“古青记”既赢得了丰厚利润,又迅速增强实力发展业务。
1944年,古耕虞先生在香港创办了分行,打开了猪油鬃出口的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