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三十六计 第三计 借也杀人

原文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译文

敌人已经明确,而盟军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盟军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力量。

按语

敌对的征象已经显露,而另一股势力也正在扩展,还将起到重大作用,应当立刻借用这股势力去消灭敌人。

西周末年,郑恒公想乘郐人不备袭击郐国,发兵之前,他先探听郐国有哪些豪杰英雄与优秀的大臣,哲人,列了一张名单,注明要把郐国的哪些良田分送给他们,准备封他们什么样的官爵;又在广场上筑起祭坛,把这些名单埋在下面,样鸡宰猪,举行了十分隆重的仪式,仿佛订了什么庄严的盟约似的,郐国国君知道后,以为名单上的人叛变,就把他的优秀文武大臣都给杀了。结果郑恒公乘虚而入,一举占领了郐国,又如诸葛亮联吴抗魏,大破曹操于赤壁。还有蜀国大将军关羽围困魏地樊城、襄阳,曹操想迁都,以避开关羽的威胁,司马懿和蒋济劝曹操说:“刘备、孙权表面上是亲戚,骨子里疏远的,关羽如果得志,孙权是不愿意的,可派人劝孙权攻击关羽的后方,并答应把江南地方分给孙权,这样,樊城的围困自然会得到解救,”曹操采纳了他们的意见,结果关羽被擒。

本计的核心要点是:借他人的手来除掉某个对手,引诱别人杀人。

利用间接的方法去伤害别人,自己却不抛头露面。

利用自己以外的人或事达到目的,借的刀不一定是人,也可能是一种物或一势力。

此计原属于腐朽的封建官僚之间的相互利用、尔虞我诈的一种政治权术,在历代官场上这种相互倾轧,勾心斗角的色当屡见不鲜,在十年文革中,林彪,四人帮一伙利用借刀杀人之计,将许许多多的老干部、老革命,卓有成就的文学家、艺术家打成反革命,然后置于死地,当时,笔者记得,他们用的杀人最多,最得心应手的刀,便是未涉世事、混沌未开的学生,他们用红卫兵这柄杀人的利器,把全国几乎所有的领导都罢了官,所有的党组织都陷于瘫痪,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许多身处高位的干部以至国家领导人都被无故关押,批斗,乃至摧残之死,这个沉痛的教训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

此计应用到军事上,就是强调要善于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包括制造和利用敌人营垒中的矛盾,古代兵书上说的“借”,内容是多方面的,如诱敌就范,以逸待劳;以借兵力,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部别之间的错觉,互误为敌,互相残杀;以借兵刃,取之于敌,用之于敌,以借敌财物,离间敌人将领中的矛盾,令其自斗,以借敌将,知其计而将计就计;以借敌谋等。

大卫借刀杀夫夺妻

圣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

2000多年前,以色列人在其国王大卫,雅各布国王的鼓动下,侵入亚扪人的国土,并且包围了他们的国都拉巴城。

消息传至耶路撒冷,大卫十分高兴,这天晚上,大卫酒足饭之后,离开王庭,走到王宫的平台上散步,月色如水,王宫周围的林木,这中殿似披上了一层皎洁的银光,这时,大卫突然发现王宫前的小河里有人洗澡,他步出王宫,悄悄走了过去,眼前的景象顿时使他心动神摇。

灿基银河的流水里,一位仙子般的美丽的女人正在水中上下浮动,她肤色洁白,体态优雅,两只眼睛比天上的星辰还要明亮,面容比高悬的明月还要动人,大卫被这个女人迷住了,久久不肯离去。

事后,大卫王派人跟踪要听,才知道这个女人叫巴示芭,是自己的大臣乌利亚的妻子。

怎样才能把巴示芭弄到手呢?大卫冥思苦想,一个借刀杀人的之计在他心形成了。

这一在,大卫王把乌利亚召上殿,亲切地对他说:“前线的战事正紧,我有一封密信需要你尽快送到前线,亲手交给正在指挥作战的约押元帅。”

乌利亚不疑有诈,装好信,骑上马,快速如飞地向前线跑去。

约押元帅收到这封密信后,感到非常奇怪,信里是这样写的:“……派乌利亚到敌人最凶猛的地方去打仗,如果敌人冲过来,你们便后退,让他被杀死,在战场上结束一个有罪的灵魂,对他来说是最好的结局。”

约押看看乌利亚平静如常的脸,始终猜不透其中的含义,便照信中说的做了。

第二天,双方交战的时候,约押便把乌利亚派到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当敌人冲过来时,约押便率领大军后退了,只剩下几相士兵和乌利亚在一起,结果乌利亚和那几个士兵一道战死在疆场上。

乌利亚的妻子听说自己的丈夫战死,非常伤心,大卫王便份做一个体贴下情,慈祥可亲的国君,经常去看望巴示芭,每次去都带上十分丰厚的礼物,马示芭对大卫王十分感激,不久,便成了大卫王的王妃,后来还为他生了一个儿子。

《圣经》在此章最后一节中,对大卫的这一计谋的使用表示反对。“上这十分不悦,他派先知拿单去斥责大卫王为什么要做这种可憎的事情?你借亚扪人的刀,杀死了乌利亚,然后夺去他的妻子,这实在太可恶了,由于你的行为,使上帝的敌人有了亵渎主的理由,所以马示芭为你生的这个儿子将会死去。”

尽管大卫十分喜爱这个儿子,苦苦向上帝祈求,可是上帝的预言还是应验了,没过多久,大卫的儿子便死去了。

借刀杀人之计虽然在现实目标上或者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古巴队常常在道德法庭上受到良心的审判,最好的办法,便是借敌人的刀去杀敌人 。

晏子二桃杀三士

晏子,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政治家。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便是借刀杀人的典型范例。

春秋时代,齐景公手下有三个勇士,即:公孙捷、田开疆、古治子。他们力大过人,悍勇无匹,空手可以隆龙服虎。只因他们自恃功高盖世,力大无比,故而骄横跋扈,趾高气扬,从不把别人看在眼里。

一天,齐国的正卿晏子在一次酒会上碰到这三个武士,可他们连眼皮都不抬一下,更不可能像其他官吏一样离开座位向晏子施礼。晏子对这三位能干的骄横早有所闻,今日一见,果然不虚,心中暗忖:如不将这三人除去,将来他们必然恃勇而不服管束。

晏子转身便来见齐景公,陈述了自己的看法。“……这三个人勇而无礼,目中无人,一旦到了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还能指望他们对内制止暴乱、对外勇敢杀敌吗?所以,我建议,应该设法除掉他们,越快越好。”

齐景公听完晏子一番话,长长地叹了口气,面露难色地说:“寡人早知此三人恃功自傲,难以管束,但他们都是屡立战功英勇盖世的英雄,给他们定罪处罚难以服众,让别人去杀死他们,却根本找不到打得过他们的勇士,这可如何是好?”

晏子思索片刻,胸有成竹地说:“我有个主意,派一个使者,带两只桃子给这三人,并告诉他们,三人计功而食桃,谁的本事最大,谁就可以得一只桃子,三人有勇无谋,且又颇讲义气,必然为争桃殉义而自寻死路。”

齐景公狐疑不决地望着晏子,他实在难以相信,两只司空见惯的水蜜桃可以除掉三个比虎狼还要凶猛的勇士。

晏子看透了齐景公的心思,宽慰着说:“这事请你放心,看我如何施展妙计。”

三天后,齐景公在宫内大宴群臣,席间,有一使者上殿,说:“有人前来为景公贺寿,特献上仙桃两只。”

齐景公故作惊喜,大声对君臣说:“座下文武可以自陈功劳,谁的本领最大,功劳最高,即可奖仙桃一只。”

三位勇士果然中计,开始各言其功。

公孙捷首先说:“有一次,我空手制服了一头野猪,另一次我捉住了一猛虎。凭我的本事,我应该得到一只桃子。”

齐景公赞叹地说:“勇士果然无下无敌。”便赏给他一只桃子。

田开疆不服气地说:“有两次,我手持长矛,打跑了一整队的敌人,先我的本领,也应该得一只桃子。”

齐景公便也赏赐给他一只桃子。

古冶子看到两只桃子都被别人拿走,怒气冲天地说:“若论功劳,还是我的最高,主公,还记得吗?有一次,我随您渡黄河,一只巨鼋抢走了我的左骖之马,然后窜进湍急的河水中,我潜入河底,逆流九里,最后终于找到了巨鼋,将其杀死,救回了左骖之马,当我左手提着骖尾,右手拎着鼋首,从水中跳上岸上来的时候,围观的人都以为我是河神呢!就凭这一件事,就该赏给我一只桃子吧,难道你们两个没有想到把桃子让给我一只吗?”

这时,公孙捷、田开疆看到古冶子发怒了,不由得感到愧疚,他们说:“我们的勇猛比不上你,我们的功劳也不能和你相提并论,可是我们地拿到桃子,这说明我们有贪心。今天若不以死来表达我们对贪心的忏悔,那我们岂不是胆小鬼吗?”

两人说完,把桃子拿出来,然后拔剑自刎而死。

古冶子面对两位伙伴的尸体,内心受到强烈的谴责,他痛心地自言自语地说:“两个伙伴都已死了,只有我还活着,这是不仁用言语羞辱他人而吹嘘自己,这是不义,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厌恶而不去死,这不是勇,似这等不仁、不义、不勇之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古冶子说完,扔掉手里的桃子,然后拔剑自刎了。

晏子未动一兵一卒,即除掉了三位最勇猛的武士,后人有诗叹道: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治地理。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斯威夫特星相“杀人”

18世纪初,在英国伦敦,有个名叫马尔特利日的占星家。诡计多端,常常明目张胆地骗钱害人,偏偏许多人还相信他的骗术,甘愿受他的欺骗,当时英国著名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对这些骗术十分厌恶,对那些被巴尔特利日大把大把地骗去钱财的人们深抱同情,于是决心拆穿他的把戏。

斯威夫特知道,直接去当面顶撞,说明他是如何骗钱的,这种办法显然不灵,斯威特夫想了好久,决定采用“以子之矛攻子盾”的方法。来揭穿他的谎言。

于是,斯威夫特便仿效巴尔特利日的占星计算方法,编写了一本“预言”历书,在这部书中,他预言巴尔特利将于某年、某月、某日半夜11点钟得病死亡,到了这个时间,他又编写了巴尔特利日死亡的病情报告,随后,又在报纸上发表了殡葬的消息。

这样以来,满城的男女老少都知道了这位星相家去世的消息,有许多人还为些惋惜。

巴尔特利日从报纸上看到自己死亡的消息,大为恼火,无可奈何,只好到处辟谣,说明自己还活着。一怒之下,便向斯威夫特提出了挑战,然而斯威特夫却向公众说明,他是按巴尔特利日占星计算法得出的结论,即使不能应验,错误也在于巴尔特利日的荒谬星相术,弄得巴尔特利日狼狈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