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是摄影记者,按传统不该写文章。海湾战争中,由于战时法规对摄影采访的诸多限 制,逼得一人独居虎穴的我不得不另辟蹊径,在拍照、冲洗、放大、传真之余操起钢笔,想 不到因此受到新华社总编室通报表扬、万千读者的欢迎而势成骑虎。其实我写得很臭,只不 过代表12亿中国人在恰当的时间到了一个恰当的地点,偶作蛩鸣而惊天下。如果没有新华 社摄影部不停地踢我的屁股,我绝不可能趴在吉普丰的引擎上,蹲在长途采访的旅途中以膝 代案,一篇一篇地炮制战地飞鸿。

由于斯巴达式的身体健康、生活简单和心情上的海阔天空,海湾战争爆发前,我被选作 新华社越境作战的“伞兵”单枪匹马派往巴格达,从此成为战时涉足国家最多的中国人。只 可惜我资质愚钝,不得不倾全力于战事而无暇他顾。我到过伊拉克没游览空中花园,到过以 色列没拜谒伯利恒,到过约旦没游死海,到过埃及却不知金字塔为何物……聊以自慰的是, 作为最后一批撒离伊拉克的中国人,我坚持用“新华社巴格达”电头发稿到最后一刻,使我 的国家及时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

在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行完吻腮礼之后,我又戴起纸叠的犹太帽与以色列国防军并肩缩 在“爱国者”阵地后等“飞毛腿”,从而幸运地成为往来交战双方并与这时宿敌同食共饮的 唯一者,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使用以色列特拉维夫电头发稿的中国人。

回到北京,我国唯一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战地采访的新闻界老前辈萧乾先生 鼓励我将战时激情扩写成一本小书。可我生来有个坐不住的尖屁股,没干三天就泄了气。关 键是我已失去了战时的激情。我深知,一个人只有面对死亡时,才能表现出超凡脱俗的品质 和能力。呆坐灯前,昔日的记忆无比奇妙:血汗、梦想、死亡、荣誉……夜静更深,我日复 一日徒劳地等候再赴前线的军令。

多亏一帮朋友软硬兼施地逼我,几经增删,这算做完了这份比打仗还折磨人的功课,从 而使我这个世纪之战的见证人得以将个人的所见、所闻、所触、所感看似慷慨地拿出来与更 多的人分享。我不要求本书成为一部既有注释、又有索引的鸿篇巨著,我只想把我那点儿不 掺假的玩艺,老老实实地奉献给大家,以对得起我所经历过的历史,并以此感谢帮助过我的 同学、同事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