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重访边城〉的过程
宋以朗/文
〈重访边城〉是怎么样发掘出来的?这件事是我经手的。
首先,我要介绍自己。我的名字是宋以朗,我是宋淇〈林以亮〉和邝文美的儿子。根据我家里人说,我父母与张爱玲早在五○年代结交好友。当时我年纪太小,所以我没有任何回忆。在一九六一年秋天,张爱玲先访台湾,再到香港。在香港期间,有几个星期,张爱玲是住在我们家里的,我记忆中的张爱玲,是一个高高的贵雅的上海女士。一九六八年,我放洋读书,其后定居美国东岸,从此没再见过张爱玲。
一九九五年,张爱玲过世,我父母告诉我,张爱玲留了遗嘱,将所有财产赠予他俩。当时我也没有多想;一九九六年,我父亲过世。二○○二年十二月,我母亲中风。二○○三年一月,我返回香港长期照顾母亲。
回香港后,我发现家里面有一箱箱的张爱玲资料,包括书信、文稿、日常观察、语录、签语、证件等等。但那些资料没有经过整理,所以我也不大明了内容情况
二○○七年,李安的电影「色,戒」上映,我这才重新阅读家里的张爱玲资料,找出有关〈色,戒〉的部分,并提供给媒体发表,我也因此逐渐明了张爱玲资料的大致状况。这期间,香港大学要求提供有关「张爱玲,〈色,戒〉与香港大学」的资料,当时我从一堆三十四页非常混乱的资料中,才找出一页描述香港大学校园的资料。
二○○七年十一月,母亲逝世,我开始正式细心整理张爱玲的资料。当我重新阅读那份三十四页稿子的时候,我发现它其实是一篇完整的游记──〈重访边城〉。文中作者提到坐飞机刚到台湾,有一个穿西装的人问她:「妳是李察.尼克森太太?」我想起在张爱玲资料中看过英文版:〈You are Mrs. Richard Nixon? 〉原来那篇英文游记是在一九六三年三月二十八日于美国杂志《The Reporter》刊出的〈A Return To The Frontier〉。我小心比较〈A Return To The Frontier〉与〈重访边城〉,发现后者不是从英文版直接翻译的,因为它新加了很多文字。
〈A Return To The Frontier〉在当时台湾的文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回响,主要是因为张爱玲到台湾短期旅游,她会见了王祯和,白先勇,王文兴,陈若曦等人,一般反应对〈A Return To The Frontier〉不是什佳,也许大家对「祖师奶奶」期望太高了,但仅仅一个星期的短期旅游,不大可能启发出什么高知卓见,而且英文写作也显示不出张爱玲中文的真正功力。
母亲在去年过世后,我现在是张爱玲文学遗产的执行人,担负着该不该让〈重访边城〉出版的责任。第一个考虑的,应当是作者的意愿。张爱玲的资料里面,没有提到过有关〈重访边城〉的事,所以我只能臆测:〈A Return To The Frontier〉在一九六三年刊出,而〈重访边城〉推断是一九八二年以后才开始撰写(因为文中引用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光华杂志》中关于鹿港龙山寺的部分)。张爱玲也许知道了当年台湾读者这方面对〈A Return To The Frontier〉的反应,耿耿于怀,以至二十年后再用中文还原原意,等于是回应当年台湾反应的一段情结。所以我是倾向出版。
第二个考虑是文学价值。 〈重访边城〉的原稿有些混乱,可能因为还是初稿,未经修饰,不宜出版。我不是文学专家,所以我交给皇冠编辑,因为他们跟张爱玲合作四十多年,一定清楚「祖师奶奶」的标准。基于文学价值与历史价值,他们对出版的态度是肯定的。这些就是〈重访边城〉公诸于世的原因。
(※按:《皇冠》二○○八年四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