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函·金石家沈筱庄
荐函·金石家沈筱庄
沈君筱庄,精于篆刻。所作诸品,古气盎然,直似秦汉。其尤擅长者,能于方寸之间,作二三千字。棘端削猴,不是过也。诚为中国美术界之特色。前游京师,大受都人欢迎。今以事旋沪,寓四马路萃秀里普记栈。同人服其绝技,敬为揄扬,以志钦佩。
瑟楼伯英喃喃同启
觉龛诗庵息霜
书刊介绍(二则)
《中国实业杂志》
是杂志为李道衡君独力经营。李君旅日多年,任东京高等商业学校教师,于三年前创刊《南洋群岛商业研究会杂志》。年刊数册,体例完善,材料丰富,久为海内外所欢迎。自今年改为月报,定名《中国实业杂志》,并专聘商学大家主持笔政,编辑精工,记载翔实,广告一门尤具特色,印刷亦精致,不愧为吾国模范杂志云。
总发行所日本东京府下千驮谷盯八四四。
按:李道衡即李涛痕(原名李文权),是李叔同在日本创办春柳社、共同演出《黑奴吁天录》时的好朋友,当时任东京商业学校的教师,后来从事商业工作,创办了《中国实业杂志》,在南洋一带影响很大。1912年4月初,来上海考察商业,与李叔同欢聚,李叔同在《太平洋报》上发表了李文权先生来沪的消息,并刊出了李文权的相片。并且在广告栏上用多种样式刊出了《中国实业杂志》的广告。此文是李叔同向读者介绍《中国实业杂志》的内容的一篇短文。
《天籁阁四种》
《天籁阁四种》,娄江宋梦仙女士贞着。一、文、诗词若干首;二、画稿十余帧;三、印玩一卷;四、城南草堂倡和集一卷。女士为云间许幻园君德配,幼师天南遁叟,善诗词,兼工绘事。《城南草堂题咏图》一首,和者多知名之士,许君□□□□□□□□□□□四种,昨承见示。诗词清新俊逸,朗朗可诵。洵可传之作也。
按:《天籁阁四种》的作者宋贞(宋梦仙)是许幻园的妻子,工诗善画。李叔同在城南草堂居住的时候,宋贞和李叔同的母亲往来非常亲密,所以李叔同从不称其为“许夫人”,也不称其为“盟嫂”,而直以“大姊”称之。
宋贞病逝之后,许幻园将其所作收集保存,共成四种,合成一编,以宋贞书斋天籁阁为书名,刻印出版,名《天籁阁四种》,即以一部赠李叔同,李叔同于是写了推荐文章,介绍给读者。
汉长寿钩钩铭题记
右汉“长寿”钩钩铭二字。阮元案,铭作阴款。揣其制,当更有一钩,文必阳识。古人合之以当符券也。
癸丑五月十四日。丏翁同学二十八年诞辰,摹此以祝丏翁长寿。
当湖老人息翁
难得
命以八字为表,五星为里;课以八卦为体,六壬为用。故推命必须由表察里,庶无顾彼失此之虞。占课更明体达用,始有如响斯应之妙。然欲兼通其义者,近世罕见。山阴修竹轩主人始下董帷,旋游莲幕。以曩昔余暇,得精是术。大马路萃泰等布号,各宾主数十人,无不向求指教,因而避咎趋利者,固不一而足。而余蒙教益,更获奇中。视彼仅谙八字、八卦者,不啻仙与凡矣。
惜主人久耽于市隐,拟返稽山镜水间,作避暑计。盖相与日久,余闻之,若有所失,并为吾辈未获针指者憾焉。故不吝布闻,愿欲明休咎者,勿交臂失之也。
寓宝善街新申福即椿久路。
润资,起码四角,逐年成本两元。余列仿单。
当湖李漱筒谨识
文坛公鉴
本社创办伊始,资本微弱,撰述乏人。故第一期材料简单,趣味缺乏。至为负疚。自第二期起,当竭力扩充,并广征文艺,匡我不逮。凡论说、杂着与新撰唱歌、诗词、谣曲等,倘蒙赐教,至为欣幸!(惟已登入报章或刊入书籍者毋再寄来。)他日登出后,当以李叔同氏水彩画、油画或美术、音乐书籍等奉酬。(寄稿限五月底为止。)
征求沈叔逵氏肖像
沈氏为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久为海内所钦仰。今拟将沈氏肖像登入本杂志。如诸君有收藏此肖像者,请付邮寄下。他日登出者,赠水彩画一张,第二期杂志一册,日本唱歌一册。其它未登出者,亦各赠第二期杂志一册,日本唱歌一册。其肖像无论用否,他日必一律寄还。(期限至五月底为止)
征求滑稽讽刺画稿
用浓墨画于白纸上,张幅不宜太大。信面注明“滑稽讽刺画稿”字样,交本社三层楼广告部收。
(甲)一等,送阅本报二个月,送登新式小广告一星期(地位不定);
(乙)二等,送阅本报一个月,送登新式小广告三日(地位不定);
(丙)选外佳作。
以上等次、姓名,皆随时发表,登入本报第三页角。
以上甲、乙、丙三种,于发表后,续登入石印附张。
画稿无论入选否皆不检还。
征求小学校中学校女学校学生
征求小学校中学校女学校学生诸君毛笔画
来稿须注明:某地、某学校、第几学年生、姓名、年龄等。入选者酬谢如左:一等赠阅本报两个月,精美书籍两册;
二等赠阅本报一个月,精美书籍一册;
三等赠阅本报一个月;
大小不拘,画体不拘。入选姓名随时发表。来稿交本社三层楼广告部收。
征求学生毛笔画新规则
1.来稿以学校成绩为限,每幅一角,须盖学校印章,能由学校长或教员寄来方妥。
2.寄稿须证明学校第几年级及年龄、姓名、住址。
3.寄稿以高等寻常小学校为限。
4.寄稿不符以上规则者不录。
入选者酬谢如左:
一等,赠本报两月、书籍两种;
二等,赠本报一月、书籍一种;
三等,赠书籍一种。
入选姓名随时于本报第三页角发表。
画稿交本报三层楼广告部。
按:6月10日,李叔同在《太平洋画报》上发出《征求学生毛笔画启事》以后,投稿者很多,但有超出规定者,如年龄过大,或稿源不明者,因此又补发了这则《启事》,对投稿对象作了严格规定。
醾纨阁李漱筒润格
书例,篆隶行楷同例。
堂幅,八尺,四元。
六尺,三元。
四尺,二元。
横幅:楹帖同堂幅例。
屏条照减半。
名刺,半元。
纨折扇,半元。
双行小楷、写金女扇加倍。
以上点品,均照加倍
篆刻例,石章每字四角半,余另议。
件交四马路大新街口书画公会报馆。
李漱筒重订书例
鄙人自入南洋公学以来,事务冗忙,日鲜暇晷,索件者有应接不暇之势。兹特重订润例,并一切限制如左:
折扇名片,每件一元。
楹联,均三元,大小同例。
屏幅四尺以内,每条一元。
凡寿屏,碑志诸大件均鲜暇不应。
取件以七日为限。立索加润不应。
索书之件并润资均托春江花月报馆代收。润不先付,概不加墨。
李漱筒启
李叔同书例
名制,一元。
扇子,一元。
三四尺联,二元。
五尺以上联,三元。
横竖幅与联例同。
三四尺屏四幅,三元。五尺以上屏四幅,六元。四幅以上者照加。
余件另议,先润后墨。
件交太平洋报馆广告部。
李叔同和上海格致书院征答题
一、格致书院己亥夏季课题(己亥年八月二十三日)
问:三十年来,吾华人崇尚各种西艺,近今更甚于前,有先学习其语言文字以为阶梯者;有专赖译成华文之书籍,以资考索者。或谓:日本仿效西法,已尽得其奥窍。如先学日文,以为学西艺者先路之导,则不啻事半功倍也。其说然否?试比较其迅速、利弊、得失之所在,而详告之。
十月三十日截止,余照旧例。
格致书院已亥夏季课案(庚子十月二十一日)
超等16名(略);特等20名(略);一等(28)名。其中第22名为李成蹊,即李叔同(下同)。
二、格致书院壬寅年十月份课题(壬寅十月初一日)
策论:1)中英商约业经妥定画押。闻尚有后言,至民教不和之案更难处置。其如何使之相安?试条议以对。
2)拟黄黎洲、卢梭合传。
格致书院本年十月课案(十一月十五日)
策论20名,第七名为李成蹊。
三、格致书院壬寅十二月课题(壬寅十二月一日)
策论:1)中国文字极繁。近时翻译西书,知尚不敷用。问以何法添补,得弥其缺?
2)拟陈子昂对利害三事。
去年十二月中西书院课案(二月十五日)
策论12人,第二名李成蹊
四、上海格致书院癸卯四月份课题(癸卯四月二日)
策论:1)中国汉三杰与近今所称意大利三杰,其勋业、品行优劣若何论?
2)拟中国殖民政策。
上海格致书院癸卯四月份课案(癸卯五月十五日)
策论53名,第十九名,李成蹊
五、上海格致书院癸卯五月份课题(癸卯五月一日)
策论:1)西比利亚铁路告成,与中国市政有何关系?
2)中西字学源流考。
上海格致书院癸卯五月份课案(癸卯闰五月十五日)
策论第三名李成蹊
六、宁绍台道官课课题(癸卯闰五月四日)
策论:1)元诏各道廉访使《作成人才以备选举》论。
2)泰西与中国交涉,动云利益均沾。而中民之商于外国者,节节受制。宜如何申明约章,参证公法以卫远商而维政柄策。
卷缴上海虹口中西书院,限月终截止。
上海格致书院癸卯夏季课案(癸卯七月十四日)
夏季格致书院课卷业已由宁绍台道评定甲乙,发案揭晓
超等16名(各有奖洋);特等24名;一等111名,第42名,李成蹊各奖三角。
七、上海格致书院癸卯南洋大臣特课题(癸卯八月一日)
策论:1)张骞、苏武论。
2)广开蒙学以豫人材根本策。
苏松太道癸卯上海格致书院特课案(十一月二十五日)
超等20名第十八名李成蹊
特等30名一等130名
八、上海格致书院癸卯九月份课题(癸卯九月一日)
策论:1)子产治郑,孔明治蜀,均不下赦令。其故安在?
2)拟《管子·轻重篇》:“问乘马补亡。”
上海格致书院癸卯秋季天津道课案(十二月一日)
超等10名第一名李成蹊
九、上海格致书院癸卯十月份课题(癸卯十月一日)
策论:1)近有赛珍会,又名博览会,肇于何时?始于何国?其旨意何在?可析言之欤?
2)太史公《游侠列传》书后。
上海格致书院癸卯十月份课案(癸卯十一月十五日)
策论77名第三名李成蹊
十、上海格致书院癸卯十一月课题(癸卯十一月一日)
策论:1)苗疆改土归流,中国垂为定制。乃当时如赵文定、张文敏诸人訾为非策,其说可足证欤?
2)论合群与自治之意义与权限。
上海格致书院癸卯十一月课案(十二月十六日)
策论54人第三名李成蹊
十一、上海格致书院甲辰九月份课题(甲辰九月一日)
策论:1)日俄战事胜负尚难逆睹。将来结局如何为上策?试推论之。
2)夷齐让国说。
上海格致书院甲辰九月份课案(十月十五日)
策论:72名第五名李成蹊
十二、上海格致书院甲辰十月份课题(甲辰十月二日)
策论:1)汉唐宋明党祸论。
2)上海格致书院藏书楼序。
上海格致书院甲辰十月份课案(十一月十五日)
策论:166名第十八名李成蹊
以上论文仅存题目及得奖情况,文章已佚。
朽道人传
道人姓陈,名衡恪,字师曾。义宁陈伯严先生长子也。风雅多能,工诗词,善书画、篆刻。中年以后,技益进,名满都下。执政教育部十年,不为俗习所溺,人以是多之。子封可,亦善画,能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