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那么猛的文字

(一)

欧洲和东南亚国家外长在德国开会,新加坡外长在会上说:“我们亚洲人有足够的科技和资金去长期发展经济……,冷战结束后,欧洲人试图外销他们的文化价值。我们可以接受其中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双方必须学习去尊重对方的不同。”龙应台不同意这套说法,在台湾报上写了一篇短文《还好我不是新加坡人》,说新加坡外长至少“没资格代表我这个台湾人,而我可是地道的亚洲人。”龙应台对新加坡政府的许多措施大为不满,毫不客气指出“不喜欢自以为比我聪明的人告诉我我的文化价值是什么。给我再高的经济成长,再好的治安,再效率十足的政府,对不起,我也不愿意放弃我那一点点个人自由与尊严。”这篇文章新加坡《联合早报》转载了,终於惹起风波,引出不少回应文章:《我很庆幸自己是新加坡人》、《我想成为新加坡人》、《还好她不是新加坡人》,都说龙应台的批评不是出自一个“负责任、真诚而且冷静的知识分子”的批评。不过,有新加坡人认为龙文正好让新加坡人自省,可以引之为深层文化反思的问题。最后,《联合早报》政论家刘培芳给论战做了总结,肯定这场“龙卷风”是好事,她说:“只要我们拥有一个主旋律,那么,包含不同音阶、音色及音域的合唱曲,会不会更优美、更好听呢?”

(二)

龙应台一向烈性子,台南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比我晚十年,是我的师妹。她的文字像野火那么猛,越烧越远,从《野火集》烧到现在还在烧。她嫁到德国去之后,有一次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港住了几天。她总是一边照应孩子,又哄又抱,一边跟我谈政治、谈文学。我看她太劳累了,老是担心她瘦小的身子熬不住;其实她精力跟脑力一样过人。在这位师妹面前,我们几个老同学都认老了,心中只惦念着台南杜小夜的担担麵,大冷天里可以吃五六碗,比新加坡的排骨茶好吃。

(三)

欧洲外销过来的文化价值老百姓是全部接受或者接受其中一部分,最好让老百姓自己决定。亚洲国家只要教育办得好,政府开明,民智开放,做官的不必担心子民受人蒙蔽,是非不辨。萧乾先生在《大公报》上写龙应台燃起的这场论战,他的结论说:“现在,让我这个中国大陆人——而且是个饱经忧患的人,也来插上一句:丰衣足食与民主自由并不是鱼与熊掌之间的选择问题。教我饿着肚皮去享受民主,我不干——也无从享受;把我喂得饱饱的,可是不给点民主自由,那么这一来我和牲口——即便是作为宠物的家畜,究竟还有什么区别?”饱经忧患的萧乾先生从《人生採访》一直到现在,一字一句始终那么冷静、坚毅。我的师妹一定同意萧先生维护的“那一点点个人自由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