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盗宝记

湖边的猎人把假雁放在水里再躲进芦苇丛中,

天上的雁群便以为有迷途的同类而纷纷降落。

经过玉门关、汉长城遗址。下午三点,小吴夫妇终于到了向往已久的阳关。

车子停在一座古城墙的外面,买了票进去,才知道是个新建的汉唐文化城。好多观光客租了古装,跟穿着盔甲的“唐军”摄影,还有个官员打扮的人坐在一头办文书。导游过去报出小吴夫妇的名字,官员抬头瞟了一眼,低头在两张纸上书写一番,还拿着大铜印,当的一声,盖下去,交给导游,再由导游交给小吴夫妇:

“这是牒,古时候经过阳关去西域都得申请的,作个纪念!表示您二位也到了阳关。”接着带两人从旁边一扇门出去。外面放眼一一片荒野,停着几辆怪怪的车。

“请上,载咱们去阳关。”导游说。

车子存颠簸的路面前进,左转右转再往高处爬,爬上一个大上坡,远远看见几个亭子和连接其间的长廊。

“这就是长亭。”导游笑道,“长亭一瓢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义指指远处山头一个大上堆,“瞧!那就是阳关遗址,太远了!看不出什么,但是据史学家考据,那就是阳笑。”

小吴夫妇止上亭子远眺。上面是阳关,下面是河谷,灰灰黄黄,就像一路经过的戈壁沙漠。

“瞧!那边是西,以前出阳关的人就往那边走。”导游正说呢,突然一阵大风卷起黄沙,从北边滚滚而来。

“糟了!又起了沙尘暴。”导游赶紧叫二人上车。

车子往土坡下疾驰,当然不及那团黄沙快,一下子,活像神话电影里的妖风,黄沙就把车子罩住了。

天哪!这车子是四边透空的。芹得连词机、导游在内四个人,一下子全成了黄泥人儿。

匆匆忙忙冲进文化城,进洗手间把脸洗了又洗。

“您:位还算走运呢!前几天才真是沙尘暴,几十里都看不清。”导游一边擦脸一边笑,“不过这儿的人都欢迎沙尘暴,沙尘暴才过去,火家就往烽火台、古长城的附近跑。”

“为什么?”小吴问。

“有好东西啊!”导游神秘地扬扬眉,“这飞沙走石把地面刮掉一层,好多藏在下面的古董就露出来了。还有人捡到汉玉和金币呢!那金币我见过,纯金!而且是外币,搞不好是罗马的!可见那些出阳炎的人可能旅行到了意人利。”

小吴夫妇听得眼睛都直了。

走出洗于间,导游又带二人去个石头的展览厅。

全是沙漠里发现的奇岩怪石,好多“硅化木”,还有因为亿万年飞沙走石的打磨,形成的“风砺石”。

小吴最喜欢收藏石头了,一个一个地看,也不管太太站在门口催。

“您要不要看好东西?”突然听到个颤抖的声旨,小吴回头,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有个小老太婆站在背后。

小吴本能反应地摇摇头。

小老太婆好像没看见,低声继续说:“前天沙尘暴,新发现的宝贝。”说完偷偷瞄了瞄站在远处的导游一眼,就碎步往后面走去。

小吴脑里一闪:“沙尘暴?宝贝?”想起导游才说的话,赶紧跟着小老太婆。

原来展览厅旁边有扇门,通往一个破破烂烂的小院。只见小老太婆一闪,钻进院后的小树丛,又倒退着出来,怀里抱着一个布包,一面往四周张望,一面慌乱地把布包掀开一角,露出个陶罐。急促而且有点发抖地问:“好东西!汉长城下头挖的,要不要?八千块!”

小吴一边看,一边说:“八千块?太贵了!”

小老太婆直发抖,东张西望地沉声问:“有多少?快!”

小吴掏出皮夹子,数了数,一共才三千块。

“没多的了?”小老太婆又沉声问。

“没了!”小吴亮亮皮夹子。

“拿来!给你!算你走运!”小老太婆一把将小吴的三千块抓过,一把将陶罐塞在小吴怀里,人一晃,从小院后面消失了。

“可真是个好东西!”小吴坐在车里,不断地偷偷把布包打开一角,往里看那陶罐,还直扯太太的袖子,“你看哪!”

“我不看!你被骗了!”太太冷冷地回答。可是进旅馆之后,却抱着罐子左看右看,露出一副喜滋滋的样子,只是还嘴硬:“我看哪!连三十块都不值!”

第二天要上飞机,两口子先把箱子腾出一大块地方,将那陶罐塞进去,但怕压坏了,只好又拿出来,想手提着,可是手提着总得有个盒子保护才行,而且如果过关,被搜出来……

想到这儿,两个人的心都往下掉:“听说倒卖占董是要关监牢的。怎么办?”

还是吴太太聪明:“我去楼下工艺品店弄个装工艺品的盒子吧!被搜出来,可以说是仿制的东西,在工艺品店买的。”

接着吴太太量量陶罐的大小,就下楼了。

可是没过几分钟,又上来,拉小吴一起去。

走进工艺品店,真热闹,有“反弹琵琶”和“飞天”的塑像,有唐三彩、端砚、玉雕、丝绸、地毯……

还有一架子的陶瓷器。

吴太太指指架子最下层,一排一模一样的陶罐:

“我说的没错吧!连三十块都不值!”

以诈止诈

小吴看到那些陶罐必定会大惊失色。

因为那跟他在阳关花三千元人民币买的一模一样。

问题是明天早上就要上飞机了。

他能回头,再包车穿过几百里的戈壁,回阳关找那小老太婆吗?

就算找到又如何?他能证明有那笔交易吗?

就算证明了,拿回了钱,算算车钱、多一天的旅馆钱,加上时间、体力的支出,他还是损失。

所以碰上这种事,多半的人只好认栽。

吃亏是福?活该上当!

话说回来,如果当天晚上吴太太没去楼下工艺品店,他们夫妇会不会一路战战兢兢,把陶罐抱回家高高供着,成为传家之宝,一辈子都沾沾自喜,认为自己赚到了呢?

不是我泼冷水——这世上绝大多数自以为“因缘际会”捡到便宜的人,如果能发现真相,那真相都是“上了当”。

上了当,还沾沾自喜。

喜什么?

喜自己占了便宜。

占谁的便宜?

占无知农民的便宜、跳蚤市场摊贩的便宜、某大户后代不肖子孙的便宜……

占无知者的便宜、占可怜人的便宜,对吗?像小吴,如果才花三千,真买到了汉代的古董,他不是占了小老太婆的便宜吗?而且那出土文物应当属于国家,小吴还违法。

这样的人,就算被骗了,又有什么值得同情?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多半上当的人,都是以为“只有自己聪明,别人不聪明”,而且存了占便宜心理的人。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骗子们也就看准了这种“占便宜”和“自以为聪明”的弱点下手,由于常常一本万利,甚至可能一群人联合设局。

举个例子:

有一天你在旅馆大厅看到刻图章的摊子,上面摆了各式印石,后面坐了位“金石家”,于是过去看看?正看呢,外面进来一位农民装扮的人,靠近你小声问(就像前面故事中那小老太婆一样):“有刚出土的古董,你要不要?”

你犹豫了一下,那农民已经从背包里掏出个东西给你看。

这时那位金石家也从后面绕出来,看了两眼,手一挥:

“去!假古董,别拿到这儿来骗人。”

那人赶紧把东西收起来,狠狠地瞪金石家一眼,转身溜了。

于是金石家与你攀谈起来。

想想!他是搞金石篆刻的,后面书架上一堆金石专书,前面牌子上一片他的“印拓”。他当然是专家!而且听他一点一点分析那古董为什么假,真是头头是道,让你听得点头如捣蒜,佩服得五体投地,也感激他,若非他拔刀相助,恐怕自己已经上了贼船。

隔天,你要出门,才下电梯,又被一个人拦住了,问你要不要买价值连城的好东西。

正说呢,金石家又过来了,先呵斥那人走,但是眼角瞄到那人包里的“东西”,一怔,把人拉过去,叫他拿出来,更怔住了,眼睛直发亮。

你好奇,问:“怎么样?”

“好东西呀!”金石家小声说,“这件可是真的,而且少见。”又把你拉到角落,“您如果不要,我就要了。”

自大一点就是臭

好!故事说到这儿,想必你已经猜到结局,这观光客花了大把银子,搞不好还特地跑一趟银行提钱,买下“价值连城”的出土文物。

说不定还为了谢谢那位“贵人”,买下金石家摊子上的两方“鸡血石”印章。

只是,直到多年后,碰上真正的专家,才发现非但古董是假的,连鸡血石也是合成染色的。

告诉你!甚至有台湾真正的金石名家,都买了假东西回来:连画坛宗师,都买了“木版水印”的复制画回来。

为什么?

一、因为他们见猎心喜,心中一狂喜,就失了准儿。

二、因为卖的地方灯光昏暗,容易看走眼。

三、因为他们太自大,自大得认为别人不敢骗他。

四、因为他们低估了现代科技。当“魔”已经进步到十丈高的时候,他们还以为魔高一丈。

什么叫“巧夺天工”

可不是嘛!

现代科技用碳,在高温高压下制造的钻石已经百分之百等于天然钻石。

现代科技用贝壳做“心材”,外面加上由贝壳提炼出来的覆材(coating)制造的珍珠,连专家都难分辨。

现代科技用寿山石粉压制出来的石雕,能做到不但带有石材的“节理”,而且镂空、巧雕。完工之后用人工把模子的痕迹刮掉,再加几刀真的雕刻,你怎么看都不信“他们办得到”。

现代科技用天然玉石,经过化学处理,并注入高聚酯,做出来的翡翠,晶莹剔透,连宝石专家都称它为“B货”,不说是“假货”。

不信,你到玉器市场去买一条两千块钱的翡翠项链,跟那国际拍卖市场上展出的两千万块一条的比比。几乎一样颜色。

不找专家用仪器鉴定,你能随便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