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1945年深秋,因二战炮火阻隔羁旅德国十年之久的季羡林,终于有机会离开收获学术也历经轰炸炼狱与饥饿折磨的哥廷根,“怀着‘客树回望成故乡’的心情,一步三回首地到了瑞士”。1946年春天,经过法国和越南西贡到香港,坐船到上海,再从上海到南京。在南京接到北大的聘书,但因学校放假且战乱交通中断,只得在南京度过漫长的暑假,之后又折回上海坐船到秦皇岛,再经唐山、天津终到北京。离开故国十一年,到了北京已是“落叶满长安”的深秋时节。

经清华读书时的教授陈寅恪先生的引荐,1946年35岁的季羡林入北大文学院东方语言文学系执教任副教授,随即转为正教授兼系主任,主持东语系工作。

多年海外漂泊和历经几个月的各地辗转之后,季羡林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在北大东语系的轨迹基本是:每天六点起床,到图书馆研究室看书、写作,到系办公室去看看,出去吃饭,再回去看书,有时到街上逛逛旧书摊,再回来看书、写作……开始了一个学者的平静生活。1947年7月,暑假的季羡林终于有机会回到济南家乡跟叔父妻儿团聚并探访亲朋好友;9月初,暑假结束,季羡林又返回北京,继续大学教授的书斋生活。

本书内容包括的就是这一段时期季羡林先生的日记,我们按先生辗转各地的时间和旅程,将全书内容分为:香港、上海、南京、北平、济南等。蒙季承先生(本书中的“延宗”)信任,授权我们使用先生珍贵的手稿;又在本书出清样之后,帮助我们审读校勘。同样需要致以诚挚谢意的还有季羡林国际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散文家协会会长卞毓方先生,卞先生抽出宝贵的时间帮我们审读文稿并作序。二位先生所付出的心血,使本书内容最大程度上做到了准确和严谨。

季羡林先生为人朴厚、学问精深,说过很多既世故又天真的名言妙语,比如“不完满才是人生”、“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比如“要说真话,不讲假话。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先生生前有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日记即是先生内心的真实显露。本书的一大特点就是“真”。比如日记1946年9月29日写道:

……去看梁实秋先生,走进大门,一看门上糊了白纸,心里一惊,一打听,原来他父亲死了,我于是也没有进去。就到市场去,看了几个旧书摊,买了几本书,到润明楼吃过午饭,就步行回来……

日记1946年11月23日写道:

六点出来到市场润明楼吃晚饭,到东来顺去,任继愈请客,我不高兴吃,所以先吃了。看他们吃完,一同回来。

一个内心坦率、天真的青年学者形象跃然纸上。“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日记中随处可见先生勤学苦读、生活简朴、待人真诚的事例。比如1947年印度汉学家师觉月(Bagchi)来华到北大做访问学者期间,时任校长胡适将照管这位印度学者的事宜全权委托给季羡林,这一段时期日记经常可见作者帮Bagchi借书、印讲义、陪同演讲、游故宫北海天坛等照管Bagchi日常工作生活的记载。例如日记1947年3月29日写道:

九点到翠花胡同去找Bagchi。同他一同到故宫博物院去……我们一直逛到十二点……到润明楼,我请他吃午饭,结果每个人吃了两份……

先生爱书,可惜时值内战、物价飞涨,教授的每月工资也捉襟见肘,往往是遇到想买的书又买不起,又或者宁可饿着肚子也要多买几本书。比如1946年6月30日写道:

到旧书店里去逛,琳琅满目,只是自己没有钱,我买了一部《天竺字源》,用钱七千元。

1947年10月3日写道:

这是一条有名的旧书店街,我以前还没有来过,我因为钱已经不多了,不想再买书。但一看到书就非买不行,结果又买了两万元的书……四点到图书馆去看报,忽然看到《益世报》上登了一篇访问我的记录,我于是就到市场去买了份《益世报》,不由不到书摊上去看了趟,结果又买了一本。决意十天不上馆子,只啃干烧饼。

书中详细记录的这些日常生活,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一代大师的学术追求、日常交往、为人处世与内心世界,而且可以了解到抗战结束后到解放前这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因此这本日记不仅是研究季羡林先生的宝贵资料,更是珍贵的社会生活史素材。

由于日记写作时间是1946~1947年,我们将手稿中的繁体字全部转化为简体字;另外一些标点符号和汉字的使用与当前所要求的规范有所不同,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在编辑过程中酌情给予了修改:例如增加了书名号、英文句点“.”酌情改为逗号和句号;对于日记手稿中的错别字以“〔〕”进行修改,漏字以“<>”进行添加。然而先生读书甚广、钻研甚深,因时间和编辑能力所限,仍有可能出现纰漏,如有发现还请读者加以指正,以便我们重印时得以修改。

“此心安处是吾乡”是苏轼《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中的一句,原为抒发作者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作为本书书名,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作者历经十年海外漂泊、终于回到祖国;又经过香港、上海、南京等城市近半年的辗转,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真正心安的地方是祖国故乡的感受。

“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相信读者将会通过本书的阅读,领略到季羡林先生的纯粹、真挚和平淡,在淡然中获得启迪和感动。

编者

201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