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与文 68、塞利米耶清真寺

建筑曾是奥斯曼卓越艺术的体现,而阿德里安的塞利米耶清真寺(Selimiye Mosque)更是其巅峰之作。上个世纪70年代,我在伊斯坦布尔学建筑,沉迷于伟大的奥斯曼古迹所体现的建筑原理,特别是思南(Sinan)设计的那些建筑。我曾前往阿德里安,只为瞻仰这座古迹。清真寺依然同我记忆中十岁那年和父亲第一次来时见到的一样。它那伟大的单穹顶从大平原上高高耸起,数英里以内独揽风骚。奥斯曼时期任何其他的宣礼塔再没有像它一样,为城市打上它的形象烙印。尽管阿德里安随处可见风格独特的历史建筑,但是,摆在这座清真寺和它的穹顶旁,它们都显得那么渺小。从1569到1575年,正值奥斯曼军事和文化的鼎盛之际,思南为塞利姆二世建造了这座清真寺。16世纪,随着奥斯曼苏丹初次侵入欧洲,这座如今已被遗忘的首府,成为了当时帝国的中心与标志。

帝国愈强盛,就愈需要确立一个中心。塞利米耶清真寺以其特有设计体现了奥斯曼寻求中心的欲望。思南的所有杰作,甚至一切奥斯曼时期的宗教建筑都体现了这一特点:梦想建造一座清真寺——不论从内还是从外欣赏——它都是一个整体,由一个穹顶统领全体。早期奥斯曼帝国伟大的清真寺,比如思南的早期作品,都是由数个小穹顶和半穹顶构成,其美感体现在若隐若现地矗立在中央的大穹顶与环绕在它四周的半穹顶、尖塔以及扶壁之间交相辉映的和谐上。而随着被思南称为自己最高成就的塞利米耶清真寺的出现,雄踞一切的野心促使单个巨大穹顶替代了原来纷乱多顶的建筑风格。二十多岁我学习建筑时,同学们和我都发现,对中央穹顶的渴求,总是与帝国的残忍集权政治和经济机器有着某种联系。但在思南的朋友,诗人塞以思南之名所写的一本书里,思南声称,其建筑灵感,来自于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环绕塞利米耶清真寺四周的,是四座伊斯兰世界最高的宣礼塔。它们也反映出相同的智性关怀,对清真寺设计颇有影响:即寻求中心,讲求对称。其中两座宣礼塔内有三个完全分开、没有交错的楼梯,分别通往三座天台,这一和谐的杰作体现了该建筑永恒的几何构造。该建筑外部过分奢靡的对称美,会给人以眼花缭乱之感,但其内部简朴、纯净的对称却让人感到震惊。这震惊揭示了所有奥斯曼建筑理念的奥秘:不朽的外部建筑是为了赞美奥斯曼帝国的富足、权力以及苏丹永恒的伟大,但它理应与坚信和安拉进行直接交流的纯净的内部空间相结合。如同所有奥斯曼时期的清真寺,塞利米耶清真寺内部建筑的魔力,不是源自其绘画和装饰,而是基于其整洁、简练的线条。进入其中,你就会忘记一切奥斯曼帝国的权力、决议、财富、神奇技艺以及众多的苏丹,而慑服于从无数扇狭小的窗户中透射出来的神秘光线。这是在欣赏光与影的交织,从中还能感悟到人类的渺小。但这种建筑风格,并非以那种压制灵魂的垂直型建筑给人带来慑迫感,而是一种肯定人类统一性的圆形建筑风格,是一种希望,它表现了生与死的质朴。置身于思南的建筑杰作中,眼前所见是明显而又含蓄的对称性。是清真寺崇高的几何构造以其纯洁、有感染力的穹顶,裸露的石块以及八个纤长的立柱,体现了安拉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