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策划大师的时代

有一天,社区主任来找吴先生,说是为了丰富社区生活,想要发挥大家的专业特长,在周末开办各种特色班。他很早就听说过吴先生靠一个电话捧红明星表妹的传说,因而希望在社区里知名度最高的吴先生带个头。

古道热肠的吴先生对此当然义不容辞。这个周末,吴先生就开办了一次热门话题培训班。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次限制人数的培训中,他竟一下子就救活了十来个奄奄一息的社会名流。

第一个起来讨教的是一位作曲家:“我作了一首流行歌曲,但就是流行不起来。”

“首先你要有一个可以流行的大新闻,比如说,这首歌的歌词是你在西北的某个乡村客栈的土墙上发现的,现在你愿意出价一百万元寻找这位歌曲的词作者。”

“但那是我自己写的。”

“这不挺好嘛,你可以省下这一百万元。”

“可是如果真的有人硬说这是他写在土墙上的呢?”

“难道你不会对当今社会的坏风气表示你的极大愤慨吗?这样,你很快就可以为自己树立起一个正义者的形象。”

热烈的掌声之中,一位大胡子画家哭丧着脸说:“我画了二十年的油画,到现在还没有找到知音。”

“在市场经济中,人的价值首先是以货币的形态体现的……”

画家听得一头雾水。吴先生不耐烦起来:“你应该立即把你的画背到上海外滩,并标价一亿美元,少一分钱也不卖。”

“一亿美元?如果说有一百美元,我就给你30%的回扣。”

“傻瓜,你难道真的指望进账一亿美元?只要这样一炒,你的名声就上去了,人一著名,画不就同时著名起来了吗?”

画家听得热泪盈眶,几乎要跪下来了。这时,一位身强力壮者把他挤到了一边:“我们企业的品牌老是打不响,你能给想个法儿吗?”

“企业的品牌就像一个苹果,你说,什么样的苹果最好吃?”循循善诱的吴先生说。

“甜的苹果。”显然,这位企业家的智商很有限。

“错,是大家都来抢的苹果最好吃。如果有一家美国公司出价一亿美元收购你的品牌,而几乎同时又有日本和德国的公司愿意出更高的价格,你猜会出现一番怎样的激动人心的景象?”

“但是我到哪里去找这样的美国企业?”

“你不会自己到美国或德国或日本去注册一家公司吗,在那里注册一家公司就像到菜场买一株白菜一样容易。”

“如果真的被收购了……”

“错,你决不可以被收购,你应该经过了百番的讨论、研究之后,在董事会上一举否决‘外国人’的提议。很快,你的品牌就会成为一只国产名牌。”

一阵更热烈的掌声。这时,一个娇滴滴的声音越过所有嘈杂,打动了吴先生的心:“吴先生,我演的电影已经好久没有轰动了……”

“这已经不是新闻了,你为什么不让自己成为一个癌症患者?”

花容顿时失色。只听吴先生慢条斯理地说:“你应该知道,没有什么比同情心更具有票房价值了。”

“但如果我一直不死呢?”恍然大悟的女演员还有点心有余悸。

“那不正好吗?你每年可以炒它一把,你演的每一部电影都会成为自强不息的典范。”

接下去的是一位可怜的导演:“我有一部片子,卖了一年还没有出手一个拷贝。”

“这很简单。你可以让片中男主角突然失踪了,然后在每个电影院都贴上寻人启事。”

“听说这一招已经有人用过了。”

“那你可以请观众来修改细节。”

“这一招好像……”

吴先生咬了咬牙,看来他并不是唯一的策划大师,“那只有最后的一招了,你可请广电部封杀这部影片。”

“你还不如建议我自杀算了。”

“当然这只是传闻,当这一消息传遍了国内所有晚报之后,你便出来辟谣,并同第一个发布谣言的记者轰轰烈烈地打一场官司。”

导演若有所悟,但他还是不放心。“这不是坑了那位记者吗?”

“嘿,当今的记者谁不争着想当被告?炒来炒去,大家的知名度全上去了,你可千万不要把这个机会轻易让给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