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3 总有些无伤大雅的泪花,是生活的笑意 你的世界怎能没有我

咚咚出生那天,第一个对她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的,是爸爸。

在此之前,书呆子爸爸还没学会新手机的录像功能该怎么用,产房里,就见他急得一脑门子汗,跟在正忙着给新生儿称体重的助产士们身后乱转——于是今天,我们能看到的那段关于咚咚出生时的录像里,起码有一半片长,屏幕上出现的都是晃动的地板。

到叮叮出生的时候,爸爸自诩已经“业务很熟练”,得意扬扬地去拍照,结果忘了关手机闪光灯,只见快门一按、白光一闪,我差点从产床上跳下去找他拼命——给新生儿拍照竟然敢用闪光灯!你疯了吗!死书呆子!我儿子的眼睛万一受到影响,我恨你一辈子!

幸而,出院时做体检,医生表示叮叮的视力没问题,爸爸松了口气,下楼开车把母子俩送去了月子会所。按照既定计划,为了不让一岁九个月的咚咚觉得弟弟的出生影响了自己的受关注度,故而只留妈妈和叮叮在会所里,而爸爸每天下班后会回家陪咚咚,逢周末再带咚咚去看妈妈和弟弟。于是每到周六上午,都能看到会所门口有一大一小两个兴冲冲的身影走进来,一眼看见客厅沙发上摆着四个婴儿提篮,里面躺着四个几乎一样大的小宝宝……叮叮爸和叮叮姐就集体沉默一下,然后叮叮爸先开腔:“这里面……哪个是我们家的?”

正坐在一边聊天的新妈妈们闻言爆笑,笑声里我们的咚姑娘淡定地走到一个小提篮旁边,伸手去摸里面的小人儿——看吧,连咚咚都认识那条自己盖过的、有灰色条纹的小包被,可是爸爸都反应不过来。

大约,爸爸们在小婴儿面前,和在工作状态下相比,智商都会大幅度下降?

网上有个段子,说:“爸爸”就是闲来逗你耍,哭时抓头发,饭时稳坐吃,拉时叫喳喳,闹时扔给妈,睡时躲沙发,忙时不回家,全交姥和妈……手机电脑两手抓,张口闭口特爱娃!

叮咚爸呢,你是不是这样?

叮咚爸,也就是传说中的阿呆哥,他很忙。

如果说咚咚出生后阿呆哥还算是在医院照顾了媳妇几天的话,那么到叮叮出生时,下午迈出产房,第二天一早他就正常上班去了。他几乎每天都加班,基本没有双休,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连“单休”都没有。所以就有那么一段时日,早晨叮咚睡醒时,爸爸已经上班去了;晚上叮咚又准备入睡时,爸爸还没有回来……姐弟俩不会知道,深夜,当爸爸推开家门,第一件事就是悄悄潜入他们的卧室,趴在小床边,小心翼翼地亲吻他们的脸蛋。

直到那一堂意外的早教课。

说起早教课的源起,其实是因为彼时九个月大的咚咚开始“认生”:看见陌生人便表情紧张,出了家门就一句话都不说。想来想去,还是决定给她报个早教班,不为长知识,不为学双语,只要多和人群接触,壮壮胆子便好。考察了很多家早教机构,最后选择了一所离家不远的、有蒙氏幼儿园的早教班。当时想得很简单,不过是觉得如果咚咚适应得好,或许可以在这里继续上幼儿园,毕竟场地熟悉、老师熟悉,有主场优势,大约能战胜一些入园初期的分离焦虑。只不过意料之外的是,才上了没几节课,叮叮来了。

因为叮叮的意外降临,孕早期的妈妈显然不再适合抱着咚咚上蹿下跳地上课。于是,爸爸开始争取在周日下午赶回家,带咚咚去上课。话说那可真是早教园一景:音乐声里,老师带着一串妈妈和宝宝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沿一圈白线慢慢地走。妈妈们乐感真好,手牵着自己的宝宝好像跳舞一样踩着拍子往前走。却只有咚咚爸爸,他时快时慢,忽而左脚错了多迈几步,忽而右脚错了踩一下自己,于是,透过教室窗户看进去,这条队伍啊,它一会儿排成“一”字型,一会儿排成“人”字形……

我在窗外看着看着就笑出声来了,可是笑完了低头看看身边——宝宝爸爸们都坐在教室外面专心致志地玩手机,趴在窗户上往教室里面看的多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顿时又觉得,在教室里走成“人”字形的叮咚爸爸,其实也挺可爱的。

那时并没有想到,也就是这么一节课,咚咚突然萌生了对爸爸的无限崇拜——或许,那是小女孩第一次发现爸爸的胳膊不仅是在抱自己上楼的时候才有力气,爸爸还会端着咚咚“荡秋千”,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在老师喊拍子的声音里,爸爸荡得比所有宝宝的妈妈都要高!爸爸还会搂着咚咚在地上侧滚翻,因为爸爸的胳膊比妈妈有力气多了,一边撑着一边翻,不仅压不着咚咚,还比别的宝宝的妈妈都翻得快!还有那个把宝宝放在脚踝上、仰躺抬腿“开飞机”的游戏,妈妈总是累得气喘吁吁,没几节就歇菜,而爸爸却可以连做八个八拍后表示“So easy!”

哇哦,咚咚开心极了!从那天起,一直鲜少参与女儿成长的爸爸开始变成咚咚十分依赖的角色,她只要看见爸爸回家就兴奋得不得了,喊着要“荡秋千,再荡,还要荡”,一边荡一边乐得哈哈笑。大约是“被需要”的感觉太美好,爸爸十分有成就感,开始坚持在每天晚上加完班回家后,只要咚咚没睡着,就带她荡秋千。再后来有了叮叮,爸爸左手搂叮叮,右手搂咚咚,一起“荡秋千”!咚咚一边笑一边帮爸爸喊拍子:“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九二三四,十二三四……”妈妈无语……你果然识数儿了,咚姐……

当然,“荡秋千”只是一个开始——伴随着孩子们越来越崇拜爸爸,他们开始诚邀爸爸和自己一起玩玩具,找爸爸给自己讲故事……到这时,忙碌的呆哥虽然回家的时间仍然不够多,但胜在有个“专心”的优点,可以确保他在有限的陪伴里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孩子们的游戏中,哪怕只有半小时、一刻钟,但这样专心的陪伴很快就被孩子们感知并信任。渐渐地,咚咚再拿着玩具电话过家家时,会煞有介事地说:“喂喂,是爸爸吗?你在上班吗?”而叮叮会摊开小手小脚躺在床上悠悠地叹息,告诉我:“我想爸爸了。”恰好此时门铃响,两个人一跃而起,火箭一样冲向门口,大喊:“爸爸回来了!是爸爸回来了!我给爸爸开门!”

于是,被需要、被喜爱、被依恋的爸爸再接再厉,无论去哪儿都想带着这两只——逛商场,要求“带上孩子们吧,我帮你抱一个”;走亲戚,反复问“叮叮不方便吗?那带咚咚去玩玩呗”;就连看电影都惋惜,叹口气说“咚咚不能看吗?其实也没事儿吧”……偏偏又遇上一个“爱谁就要支使谁”的咚姐,无时无刻不要求:“我要爸爸给我拿勺子!”“我要爸爸给我擦屁股!”“我要爸爸给我穿衣服!”渐渐地,爸爸会给宝宝穿衣服了,会换纸尿裤了,会哄他们睡觉了,而且每次都做得兴高采烈、喜气洋洋的!

尽管,在观察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变化上,爸爸仍然不会像妈妈那么经验充足,甚至爸爸能用来陪伴孩子们的时间依然少得可怜,但叮咚很幸福,妈妈很知足。

知足的妈妈公然表达这种欣慰——春节假期,妈妈、咚咚、姥姥、姥爷一起围在饭桌前吃饭,被叮叮黏上的爸爸却不得不中途从饭桌上撤离,转战卧室哄儿子睡觉。过了一会儿,咚咚吃口菜,扭头问妈妈:“爸爸怎么还不来?”妈妈答:“叮叮还没睡着呢。”三岁九个月的咚咚像小大人儿一样叹口气,“唉,太慢了。”妈妈撇撇嘴,“知足吧,将来你要是能嫁一个让你先吃饭、自己去帮你哄孩子的男人,就真赚到了。”咚咚姥姥听这两人谈心谈得百无禁忌,忍不住“扑哧”笑出声。

其实我说的真的、真的是实话。

你一定知道的,许许多多育儿专家都说过父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那些果敢、坚毅、大气、豁达的品质,以及亲子过程中不断增长的彼此信任、相互亲近、沟通无碍……的确都是受用终身的事。但他们都未提及父亲参与育儿过程的另外一个好处,那便是家庭的稳定与和谐、爱人的感念与坚守。

毕竟,在这快节奏的时代里,绝大多数女性除了照顾家庭还要奔波事业,最初的欢笑来自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但未必能敌得过日复一日辛苦家务与烦琐公务的消磨。绝大多数女人,她不要你时刻相陪,也从没指望你变为“家庭煮夫”,她只要你因为体谅而搭把手、因为心疼而有关切,便已足够。

说白了,我的女儿,你要知道,幸福的婚姻里,应该有那么一个男人,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从你手中接过扫帚、抱过孩子,以分担的姿态,和你一起面对忙碌琐碎却也温情的生活;而我的儿子,我希望你在爸爸身边长大,日日目睹这份陪伴,了然于爸爸妈妈对彼此、对你们的爱,并能怀揣这样细致入微的情怀,去爱别人家的姑娘、爱你未来的儿女。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了我曾经给你们买的那两件款式很简单的工字背心。

白色工字背心,一件粉色,一件白色,图案倒是相同,都是在前胸的位置画着两个抽象图案的小人,他们肩并肩站在一起,旁边还标注着一句话:你的世界怎能没有我?

到货那天,我第一时间就给咚咚套上比试,爸爸站在一边看,一边指着那两行字告诉咚咚:“你的世界怎能没有我?”

咚姐眨眨眼,笑了,她拿起属于叮叮的那件小背心,快速跑到正在隔壁房间玩的叮叮身边,一边把手里的小背心扔到叮叮脑袋上,一边站在叮叮面前,指着那行字,大声地、一字一顿地念给弟弟听:“看,叮叮,你——的——世——界——怎——能——没——有——我!”

看着咚咚得意的表情和叮叮仰望姐姐时那满眼崇拜的目光,我、呆哥、育儿嫂和奶奶都笑翻了,一起鼓掌。

是的,宝贝,你们的世界不能没有彼此,且,总有那么一段时光,你们的世界也不能没有妈妈和爸爸。而我们今天所有这些对你们人生的参与,无非是为了将来有一天,你们的世界里,可以没有我、我们……

从襁褓中的那个小小婴儿开始,一场旷日持久、推陈出新的“斗智斗勇”便拉开序幕,日日考验着妈妈们的智商与反应速度,累积我们的耐心与爱。那是世上最温存的“斗智斗勇”,是孩子们的幸运,更是我们自己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