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滕文公章句下 打人不打脸,那,打动物呢?
赵简子找来王良,笑呵呵地说:“王师傅啊,以后我就派你给嬖奚当司机了,嬖奚可一个劲儿地夸你呢。”
王良一愣。
赵简子接着说:“嬖奚现在正是我跟前的大红人,权势熏天、炙手可热。你这次给他当司机,以后少不了提拔的机会。”
王良摇了摇头:“我不干!”
“啊?”赵简子很奇怪,“这是多好的机会啊!那么多人巴结嬖奚还愁巴结不到呢,你怎么反倒不愿意呢?我跟你说啊,你要是答应,以后那些巴结嬖奚的人一大半都得先巴结你,到时候别看你只是个小司机,可论权力、论财富,谁也不敢小看你!”
王良还是坚持:“您听我讲讲这两次给嬖奚开车的经过就能理解我了。第一次我给他开车的时候,我是完全按规矩开的,结果整整一天也没打到一只猎物。第二次开车我就不管规矩了,结果只一个早晨就打到了十只猎物。可《诗经》里说:‘开车要遵守规矩,射箭要一箭穿心。’我不愿意给小人当司机,请您给他另外派人吧!”
——这故事需要解释。为什么王良按规矩开车就打不到猎物呢?为什么不按规矩开车就打到很多猎物呢?这规矩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也像现在的交通法规那样吗?可这和打猎又有什么关系呢?王良引的那两句《诗经》莫名其妙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王良所谓的规矩当然不同于现代的交规,说到底还是礼制之一种,是关于打猎的礼仪。还是先看看他引的这两句诗吧。
“不失其驰,舍矢如破。”出自《小雅·车攻》。咱们先换换脑子绕绕弯,看一首李白的名诗,这诗可能很多人都很熟悉: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是李白的《别友人》,五律,八联里边颔联、颈联、尾联全是名句,真是太厉害了!可我这里要说的是最后一句“萧萧班马鸣”,这一句其实并非李白原创,而是有所本的,把别人一首诗里的一句加了一个字而已。原来的这句是“萧萧马鸣”——怎么是四个字啊?那看来九成是出自《诗经》了?
不错,正是出自《诗经》,而且就是出自现在王良引用的这篇《小雅·车攻》: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
田车既好,四牡孔阜。东有甫草,驾言行狩。
之子于苗,选徒嚣嚣。建旐设旄,搏兽于敖。
驾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会同有绎。
决拾既佽,弓矢既调。射夫既同,助我举柴。
四黄既驾,两骖不猗。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徒御不惊,大庖不盈。
之子于征,有闻无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据说这诗描写的是周宣王会合诸侯一起打猎的场面。这是很生动的资料啊,我们看看当时的打猎场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诗题《车攻》,并不是战车列队攻打敌人的意思,“攻”字是说“坚固”,“车攻”就是说“车子很坚固”。(王良能飙车,车子不坚固怎么行呢?)
王良引的那两句现在就能看到了,就在诗的第六段里。好了,现在我把全诗来翻译一下:
我的车子是新款,我的马儿真正点。
四匹马儿全是公,拉着车子跑向东。
打猎还得大吉普,四驱V8赛猛虎。
东边地里野草多,冬天打猎来开车。
我王当初夏猎中,挑选跟班闹哄哄。
竖起龙旗龟蛇旗,扑击野兽在敖地。
驾驶四驱越野车,四匹雄马会拉车。
诸侯穿着讲名牌,挨个朝见我王来。
扳指护具全戴好,弓的准星不能少。
弓箭手往一块儿凑,堆柴放火赶野兽。
四匹黄马驾着车,骖马如同方向舵。
司机开车不出错,开弓就把十环射
(这两句就是王良引的“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马儿马儿叫萧萧,旗帜旗帜飘又飘。
步兵、车兵稳当当,山珍野味满厨房。
我王打猎正归来,兵丁人马好乖乖。
我王这人还OK,打猎没有白受累。
对《诗经》的解释历来一向众说纷纭,这首诗也不例外,不过大意还是差不太多的。这诗写的是天子狩猎,动静儿比较大,连玩儿带会见各路诸侯,顺便也练练队伍,有点儿像后来康熙在木兰围场搞的那套。
天子和诸侯的打猎活动可不像有人想象的那样仅仅是种娱乐,当然,即便仅仅就是娱乐,这娱乐也被赋予了深刻的政治意义。那时候的社会,《左传》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说国家最要紧的只有两件事:打仗和祭祀。而打猎既有为打仗练兵的意义,又有为祭祀准备祭品的意义,两件大事全沾边。草民们要是看见王公贵族们玩儿打猎玩儿得不亦乐乎,可千万别骂他们腐化堕落、只顾自己享乐而不管人民死活,要知道,人家那可不是玩儿,那是在忙工作——咱们来见识一下“革命还是猎狐射雁”。
如果从“革命”意义上说,按规矩,天子和诸侯在太平无事的时候一年打猎三次,打来的野味有三种用途:一是“为干豆”,这和豆子没关系,是说把野味做成肉干,类似于我们超市里卖的各种牛肉干,可人家的肉干更神圣些,是祭祀用的;二是“为宾客”,这就可以顾名思义了,是请客用的;三是“为充君庖厨”,就是进了国君的厨房了。
既然打猎是件如此神圣而重要的工作,那自然不能随便就打,是要讲究不少规矩的,这些规矩都是礼制的组成部分,王良所谓的开车要守的规矩便是指此而言。
嬖奚的打猎没有一点儿神圣性,纯属个人娱乐,但王良认为即便这样也不能坏了神圣的规矩。
王良所谓的规矩具体是哪些呢?首先是开车不能横冲直撞,得有个四平八稳的劲头,马蹄扬起的尘土不能大了。这就好像现代的跳水比赛,运动员入水的姿势再高难度,如果入水那一刻溅起的水花太大,那就要扣分的。射箭也不能见动物就射,别看一样是把野兽射死,可这里边有着上杀、次杀和下杀三个档次。上杀是古龙小说式的杀法,蓝光一闪,生死立现,小李飞刀一刀穿心,动物还没看清人的动作呢,突然产生一种奇怪的感觉,低头一看,只见自己的影子在心脏的位置竟然有一个小小的圆点透着阳光,动物想:这是怎么回事?而在神经系统还没来得及把痛觉传到大脑的时候,动物就已经死了。这种被“上杀”的动物是等级最高的,肉质最好,可以被做成肉干用作祭祀。中杀是说一箭没有正中心脏,动物挣扎了一阵才死,所以肉质就差了些,不能被做成肉干用作祭祀了,只能退而求其次,给客人们来吃。下杀是金庸和梁羽生小说式的杀法,人来一招“荡箭式”,动物招架一招“飞龙在天”,人再仔细一看,对手是只野猪,连忙变招,来了个“破猪式”,野猪玩儿了一手“见龙在田”避了开去,双方你来我往,大战三百合,终于,降龙十八掌挡不住独孤九箭,野猪中了一箭。野猪见势不好,连忙点中伤口附近的几处穴位止住流血,施展凌波微步落荒而逃。人一看野猪逃得太快,恐怕追赶不及,忙从怀中摸出一支蛇焰箭来,射上天空。远处还有几个打猎的人,一见东方天空有蛇焰箭的信号,知道是同门求援,赶紧施展轻功赶了过去。那野猪跑啊跑,心想:我是受伤晕倒然后被美女救活呢,还是跌落悬崖找一本武功秘籍重新修炼呢?可野猪跑了两个小时,既没遇到美女,也没遇到悬崖。野猪急了,退而求其次:难道连神秘黑衣蒙面人也没有吗?
追兵围拢了,倒霉的野猪放弃了希望,深沉地说:“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人气喘吁吁地说:“别怨我,谁叫你不幸生在森林!”
野猪伤感地说:“只有面临虚无,我们才会想到存在。”
人很吃惊:“不会吧,连它都读海德格尔?!”
野猪听人说出了“海德格尔”这个名字,眼睛里又生出了希望,商量着说:“要么,就看在存在主义的分儿上,饶我一命吧!萨特不是说过吗,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人在冷笑:“人道主义和野猪没什么关系吧?嘿嘿,萨特还说过‘存在先于选择’呢,你既然以野猪的面目存在,又选择了野猪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那你就接受萨特的另一句名言‘他人即地狱’吧!”
野猪丧失了希望,它低头看了看自己的伤口,鲜血狼藉一片,当下回光返照,很贞洁地说:“你们就算吃得到我的肉,也别想吃我的豆腐!”
“啊——”人一时没听明白,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它是说血都流光了,做不了血豆腐了。”
野猪终于“咕咚”一声倒在地上死去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磨难,肉质也不好了,皮毛也伤痕累累了,既不能用来祭祀,也不合适招待客人,那就下厨房好了。
打猎要讲究“上杀”,还有不少规矩,比如,不是从任何方向都可以射击的,人一定要在动物的左边,要追杀,而不能迎着动物来个对冲,也就是说,从左后方射击在右前方的动物,箭要从动物的左大腿一带射进,穿过心脏以后再洞穿出来。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打动物也不能打脸,如果动物的脸被射伤了,那就是“非礼”了,这个野味趁别人不注意自己偷吃还行,拿出手是没可能了。所以说,如果野猪和你面对面,那可不能射它,这属于没规矩。
横着射也不行,那样会把动物的皮毛搞坏,也是“非礼”,没规矩。
《周易》的“比”卦里“九五”爻的爻辞有一句“王用三驱,失前禽”,前半句是当时很规矩的打猎方式:把猎场三面包围,留出一面,从三个方向一起追捕动物。而“失前禽”这句,很多注家都说是放走从“留出一面”的那个方向(前方)逃走的动物——如果只解释到这一步,倒是合乎当时的狩猎规范的,但还有人继续说“射杀迎面而来的动物”,这就不符合当时的规矩了。郑康成的解释值得参考:所谓“失前禽”,是说不射杀迎面而来的动物,也不射杀从旁边跑走的动物,只射杀那些背对自己逃走的动物。
看看,不过是朝动物射一箭而已,讲究可真多呢!
王良第一次跟嬖奚去打猎,就是规规矩矩地玩儿,结果嬖奚一无所获。第二次的时候,王良干脆敞开了让嬖奚玩儿,结果嬖奚也不管什么是“合礼”,什么是“非礼”,见活物就射,只一个早晨的工夫就射了十只野味。嬖奚这属于“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可王良却认为嬖奚是个小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或者根本就不知道礼制为何物,所以王良很看不起他,不愿意给这种人当司机。
王良的态度很儒家。后来宋朝有个张九成,《宋史·张九成传》说有权贵托人给他送钱,有意拉拢他,说:“跟我干吧,我帮你走走门路,包你能当大官。”真是个很大的诱惑哦!可人家张九成不屑地说:“当年王良不屑给嬖奚当司机,如今的我也不攀您那个高门槛。”张九成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杨时,杨时当年向程颐求学,留下个“程门立雪”的故事,这个成语现在还被人用着,而杨时讲学的地方到明朝又被顾宪成他们翻修成了东林书院,一群知识分子“风声、雨声、读书声”,“家事、国事、天下事”,折腾出好大的动静,这都是大家熟知的内容了。
这些儒门风采的根源都在《孟子》这里呢。孟子给陈代讲完了王良和嬖奚的故事,接着说:“王良耻于和嬖奚搭伙,就算搭了伙能打到野味堆成山,王良也不会干。这两年不是流行什么‘小故事,大道理’吗,从我说的这个小故事里你有没有体会出什么大道理呢?”
陈代想了想,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混到连小人都不怕得罪,就一定要掌握过硬的技能。”
“嗯——”孟子很奇怪,“这是怎么推论出来的啊?”
陈代说:“如果王良不是天下第一车手,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得罪嬖奚啊,嬖奚动个小指头就能把他灭了,赵简子也不可能会罩着他。”
“唔,倒有几分道理,”孟子点了点头,“可这不是标准答案,你再好好想想。”
陈代搔了搔后脑勺:“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做小人应该阴险狡诈,而不能心直口快,嬖奚就是太心直口快了,结果遭到了王良的有力反击。”
孟子摇头:“不对,再想!”
陈代又想了想,说:“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做小人应该看人下菜碟。王良那么大的能耐,你嬖奚知道他以前是谁的司机啊,九成就是人家赵简子的司机,领导的司机和秘书那是万万不能得罪的!嬖奚栽就栽在这上了。”
孟子摇头:“不对,再想!”
陈代一张苦瓜脸:“还想啊!嗯,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做小人应该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置人于死地,所谓‘打虎不死,反受其害’,嬖奚既然要进王良的谗言,哪能那么没组织、没计划的,应该等待最佳时机,一句话就把王良打入十八层地狱,再踩上一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孟子摇头:“不对,再想!”
陈代眼珠乱转,半晌又说:“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哎,这个故事实在太有启发意义了,能告诉我们这么丰富的人生哲理!嗯,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做小人应该——”
孟子怒喝一声:“你怎么总跟小人没完啊?出发点全在嬖奚那里,你就不会想想王良?”
陈代连忙肃然起立,低头称是。
孟子看着他,看了好半天,最后才用颤抖的声音说:“我怎么现在越看你越觉得浑身发冷呢?”
陈代犹豫了一会儿,这才怯生生地说:“老师,这不怪我,昨天居委会贴通知您没留心,说是今天管道检修,要停暖气呢。”
孟子气哼哼地叹了口气:“我怎么教出你这么个学生呢!好了,不跟你废话了,我直接给你讲讲这个故事的意义吧。”
陈代应了一声,恭恭敬敬地打开本子,准备抄笔记。
孟子说:“这个故事其实告诉我们的是,做小人不能只懂溜须拍马,也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嬖奚一个早晨能打到十只野味,就算王良开车不讲规矩,什么都就着嬖奚来,那也说明了嬖奚箭术了得。所以说,好比你毕业以后出去应聘,如果你有了一技之长,又善于察言观色、溜须拍马,这才更容易得到领导的赏识。如果你只会溜须拍马,大家都不服你,你面对的困难无疑就多了。”
陈代边听边赞叹:“老师,您这话实在是至理名言,发人深省!这见解太高深了!”
孟子很得意:“学到东西了吧?”
陈代诚惶诚恐:“学到了,学到太多了!我要是早学到这个道理,嘿嘿,早把公孙丑他们几个踩在脚下了,整个儿孟家学派,您是万岁,我就是九千岁!”
“住口!”孟子恨恨地骂了一声,“我都被你给绕糊涂了,嘿,我说你怎么尽以嬖奚为出发点呢,敢情你自己就是个小人!好了,刚才的解释不算,我重新说!唉,王良,这个故事的意义在于王良。”
孟子接着说:“这个故事真正告诉我们的是,我们应该像王良一样坚持原则,不能不顾原则而去诸侯那里上门推销。况且,如果你一开始就不按正道来走,又怎么能够把别人引上正道来呢?小子,你明白了吗?”
陈代坚毅地说:“我明白了!”
陈代随即振臂高呼:“像王良同志学习!向王良同志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