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助为幸福之本

 

  另一位为善不欲人知的中学女孩,在SARS疫情蔓延期间,捐出零用钱及原本计划购买母亲节礼物的预算,委托爸爸妈妈购买专业医疗用的口罩,特别隐匿地以"小学女生"的名义捐给站在医疗最前线的抗疫英雄。经过新闻媒体追踪报导,这位十分有爱心的女孩才公开面对采访,分享她捐赠口罩的过程。

  在这个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思考的时代,距离"助人为快乐之本"的价值观已经有点遥远了,所幸我们总能在报端小小的角落,以不太明显的标题,发现微微的人性光点,依然明亮。

  上述这两个故事的主角都是平凡百姓,他们并不是为了找到生活中的快乐,才决定奉献自己。他们只不过是很单纯地想要帮助别人而已,但很多人还是不肯相信,天下有这系单纯的事。

  不特别为了什么目的而付出,动机十分单纯,直达心灵

  有一位长辈,很热心参与公益,想尽心尽力帮助别人,不过他身边的人都感觉到好奇,不停询问他的动机。

  捐出自己的财物帮助别人,做这些好事的目的,究竟为的是什系呢?传统的教育思考有标准的回答:"快乐!"但是这种逻辑跟某些宗教的讲法非常近似,很容易和"预先购买死后能够进天堂的门票"有殊途同归的效果。

  回教《可兰经》、基督教《新约》、佛教《金刚经》等,许多章节都鼓励信徒"帮助穷人"。

  英国乐斯坦区的伊斯兰教教士杜比指出:"帮助穷人、打扫清真寺、种植花草树木、穿覂简朴,这些都是侍奉真主的方式。"我听过基督教里有个故事说:"帮助穷人等于是借钱给上帝一样。"仿佛是预先累积在天上的财富。而佛教则主张:"布施,可以消孽障、积福气。"

  这些鼓励行善的宗教语言,当然都是正面而善意的。但是,其它对"天堂"有不同认知或不存在渴望的人们,愿意捐献钱财行善,可能还有不同的动机。

  荣膺数年"全球首富宝座"的Microsoft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曾经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六十分钟"节目中表示,他与妻子梅琳计划捐出大部分财产,只留给自己的每个孩子约一百万美元的财产。对自己拥有如此大的一份资产,他感到"多少有些内疚"。

  根据美国《财富》杂志的数据显示,比尔?盖茨名下的财产总数超过四百亿美元以上。后来证实,他以基金会的名义捐出了三十一亿美元,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艾滋病、改善医疗和教育条件,以及推动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最近他又到非洲去参观访问,继续奉献爱心。

  以全球首富之名,说出"多少有些内疚"的感言,贩夫走卒如我之辈,势必很难感同身受。但仔细用心体会之后,也不难理解,无论财力雄厚到什系地步,只要良心未泯,总会因为感恩之心,而有具体的回馈行动。

  心灵入场券,不保证上天堂,但它可以让我们更了解自己

  从这些实例看来,有钱或没钱,并不是有没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条件,比钱财更重要的先决条件,其实是动机。为了快乐、为了心安、为了回馈,甚至为了节税……都可能是捐赠财物或奉献心力的动机,但还有一种不特别为了什系目的而付出的单纯动机,我把它称之为"捐给自己一张心灵的入场券"。

  正如同"帮助别人,其实是帮助自己"的道理一样,捐献给别人,其实是捐献给自己。捐给自己的这张心灵入场券,虽不保证可以通往"天堂",但它可以让我们更了解自己。我一直相信:惟有愿意付出和割舍最喜爱的东西,才会知道自己生命的底线究竟到哪里。

  至于,这张心灵的入场券是否附赠"快乐"呢?通常是的,在不被预期的前提下,它会免费附赠"快乐";但是如果本末倒置,一心坚信"助人为快乐之本",偶尔它也会失灵。"意外"的情况不多,只是为了提醒你别太在意"好心,就会有好报"这种传统结局。

  如果,你很在乎"好心,就会有好报"这样正向循环的结果,也并非缘木求鱼。企业化的经营方式,可以提供借镜。《经济学人》杂志曾经刊登一篇标题为《贫穷的利润》(Profit in Poverty)的报导,描述南非的"标准银行"(Standard Bank)和一家"相互保险公司"(Old Mutual),为了帮助穷人,同时也和穷人做生意,特别规划"少额低息"的金融产品。

  银行给这些贫穷顾客的最低存款限额是八美金,并附加简单的"防盗止付"功能。在此之前,这些南非低收入户常把钱存在家里的饼干盒。《经济学人》很有人情味地评述说:"虽然,银行给他们的利息很低,但他们的饼干盒给的利息更少。"

  保险公司对贫穷顾客的策略是"群体保单",不是只保一个人,而是保家庭里从老到少的一家子人。他们赚穷人的钱,但也帮助穷人,达到彼此双赢的局面。

  在家庭收入中规划固定比例捐献,让家人更容易感觉幸福

  我常听中年朋友在闲聊时提到金钱观,看似洒脱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已经成为陈腔滥调。谁都知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关键是生和死中间这一段拥有财富的过程,如何分配钱财、运用资源。

  对很多重视理财的现代家庭来说,在家庭总收入中规划固定比例的捐献,是家人间亲密地感觉到幸福的一种秘诀。"虽然我的收入不多,但一个月少唱两次KTV,就可以响应'每天捐二十元,帮助贫穷的小朋友上学'的活动,让我觉得活得有意义。"这是一位年轻的上班族的心声。

  《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行于布施。"真正的布施,是不求对方报答,也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优越感、或虚荣心。佛教勉励信众向菩萨看齐,学习菩萨以度众生为己任,就是要训练自己,把帮助别人变成很自然的生活习惯。

  除了金钱之外,能给别人的东西还有很多。宝贵的时间、特殊的专长、稀有的智慧……只要对方需要,都是可以帮助别人的资源。"圣母玛利亚学院"是位于比利时的一所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每周花至少一个小时帮助穷人或伤残人士,否则不得升级。"校方认为参与慈善工作,若只是捐钱并不足够,而要求学生每周至少花一个钟头对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并建立友善的关系,例如:跟弱智人士打篮球、替穷苦家庭的儿童补习或帮助老人家。

  据我知道,台湾有些中小学也要求学生这系做,但在"升学主义"观念作祟之下,常沦为家长想办法找关系,替小孩盖章,应付了事,实在很可惜。这些家长不但做了负面的示范,也断送了让孩子体验幸福的机会。

  从现在起,你也可以透过捐赠或奉献,触动自己心灵的幸福。

  发现幸福的奥秘

  因为没有长期占有的私心,

  暂时拥有的人才能有愿意割爱的勇气。

  拥有,而不占有,让人学会谦虚、不自满。

  心灵上永远可以挪出适当的空置,容纳其它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