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推理文库之海伦·麦克洛伊系列导读
海伦·麦克洛伊1904年出生在一个纽约家庭。她的母亲海伦·渥勒尔·麦克洛伊是一位作家,父亲威廉·麦克洛伊则是纽约报纸《夕阳》的编辑。良好的家庭文化背景,使海伦·麦克洛伊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写作天赋。她从十四岁就开始在《波士顿晚报》发表文章,十五岁又在《纽约时报》发表诗作。1923年,麦克洛伊远赴法国求学,就读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一年后她完成学业,留在法国为多家报社做通讯记者,后于1931年重返美国。
现实主义推理小说的一个最典型特征是,把故事设置在现实的场景(经常是场所)之中,其中不乏对场景具体而细致的描述,使人读起来身临其境。海伦·麦克洛伊便是如此。
1938年,海伦·麦克洛伊发表了以心理医生拜佐尔·威灵为主角的推理小说处女作《死亡之舞》,正式踏上推理文坛。该书一经发表,便引起了世人瞩目,好评如潮。麦克洛伊再接再厉,随后几年陆续发表多部拜佐尔·威灵系列小说,以及数部以“二战”为背景的非系列小说。
1959年,海伦·麦克洛伊以海伦·克拉克森为笔名,发表了题为《未日》的非推理小说,描绘核冬天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此外,1952年海伦·麦克洛伊和她的丈夫布瑞特·哈勒岱,曾一同编选短篇合集《二十个优秀的谋杀故事》。
身为一个女作家,海伦·麦克洛伊能够在作品中,运用这么多的科学知识,无疑是难能可贵的。和早年理查德·奥斯汀·弗里曼、亚瑟·瑞夫开创的“科学侦探”不同,拜佐尔·威灵医生从不使用奇怪的科学仪器(《月光下的男人》的测谎仪除外),也不把科学实验,当成是一种常规的侦破手段,而只是用知识来进行推理,这一点非常接近我们即将阐述的直觉主义流派。
由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海伦·麦克洛伊的作品,确实在很多方面,带有现实主义的烙印。不过,我们在后面亦将看到,麦克洛伊和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有所不同——她的作品覆盖面广,既涵盖了传统的侦探、间谍,又囊括了新潮的悬疑、惊悚,经常同时具备现实主义和直觉主义的双重特征,并附带她本人的创造性发挥。她的早期和晚期作品,系列和非系列作品,都存在较大的风格差异。
现实主义侦探(无论是警察还是业余侦探)都喜欢按照一定的程序破案。从勘察现场到搜集线索,从整理证言到审问嫌疑犯,每一步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相比推理而言,他们更强调证据,尤其是实物证据,比如足印、鞋印、轮胎印、手印、烟头、烟灰、火柴、手帕……海伦·麦克洛伊的一些早期作品,很明显属于这种“单线式”破案,比如中篇小说《无名线索》和长篇小说《妖怪市场》。物证在海伦·麦克洛伊的早期作品里,占有很大比重,比如《月光下的男人》里的打字机、《无名线索》里的黑色硬纸盘、《谋杀提示》里的凶刀、《妖怪市场》里的酒瓶和蜡烛印、《恐慌》里的非人类足迹,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至后期作品方才有所减少。
海伦·麦克洛伊写作生涯的晚期,逐渐脱离了传统的推理小说,改而创作心理悬疑小说。身为女性作家,她擅长在作品中刻画女性心理,尤擅描写女性独处时那种焦虑、惶恐的心情。她笔下的女主人公,经常一个人在空旷的大房子里过夜,夜里听到奇怪的声音,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这样的例子包括《请勿打扰》《恐慌》《独行女》《未完成的犯罪》《恐惧的背后》和《梦游人》。这种“空宅孤女”的设置,似乎源自美国女作家玛丽·罗伯茨·莱因哈特。
从破案技术上来说,海伦·麦克洛伊的作品里,强调科学知识的运用,很明显是受到理查德·奥斯汀·弗里曼和亚瑟·瑞夫创立的“科学侦探”的影响。而其早期作品《死亡之舞》和《谋杀提示》,都使用了“列表”这一辅助工具,那是弗里曼·威尔斯·克劳夫兹的最爱。
海伦·麦克洛伊一生荣誉众多:1950年她当选美国作家协会(MysteryWritersofAmerica,简称MWA,麦克洛伊的丈夫哈勒岱,是四位创始人之一)主席,成为该协会有史以来的第一任女性主席;1953年,她因为推理小说评论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埃德加·爱伦·坡奖”;1990年,麦克洛伊荣获美国作家协会的最高终身成就奖——“大师奖”。
“直觉主义”流派的一个标志性产物是“不可能犯罪”,意指那些表面上看来,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的罪案,比如凶手从密闭的房间里消失。“不可能犯罪”小说的解谜趣味,不只在于找出谁是凶手,更在于破解凶手的作案手法。海伦·麦克洛伊有多部作品涉及“不可能犯罪”,兹列举如下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死亡之舞》中,作者讨论了毒药引起身体变热的科学依据;《月光下的男人》中,威灵医生通过某种金属的特殊化学性质,推断出死者生前从事的秘密的化学研究;《致命的真相》《谁的电话?》和短篇《无辜的窃听》中,拜佐尔·威灵医生都运用了关于人体感官的生僻知识;《谋杀提示》中的一条核心线索,涉及某种特殊的疾病;非系列作品《恐慌》和《冒名者》中,作者相当专业地讨论了多种密码学算法;《三分之二只鬼》的知识竞赛,涉及医学和文学的生僻知识,后来成为破案的关键线索;而《时间的问题》里,凶手的心理诡计,其科学基础干脆就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心理学实验。
1946年,海伦·麦克洛伊和著名侦探小说家布瑞特·哈勒岱结为伉俪。婚后两人育有一女,平时合作从事编辑工作,但仍然独立发表推理小说。1961年,两人结束了长达十五年的婚姻。此后,麦克洛伊的创作逐渐从传统推理小说,转向心理悬念小说。1980年,麦克洛伊完成了她的第二十七部长篇推理小说,也是最后一部拜佐尔·威灵医生小说——《烧毁》。1994年,麦克洛伊辞世,享年九十岁。
总的来说,在欧美推理小说名家当中,海伦·麦克洛伊是极为多元,颇难归类的一员。这是她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是她的作品好看的地方。基于这些原因,我不提倡“一刀切”的分法,简单地把她归类至现实主义流派。
她的作品多以真实环境为背景,比如《月光下的男人》的学校、《谋杀提示》的剧院、《妖怪市场》的小岛,无一例外给人以可信的现场感。海伦·麦克洛伊还特别钟爱战争这一现实主义题材。她有多部作品以战争为背景,融合侦探、间谍、追捕、动作等多种元素,展现出20世纪的时代风貌。典型的例子包括早期作品《月光下的男人》《妖怪市场》《恐慌》《跑掉的那一个》以及晚期作品《广义身体》《冒名者》《烟镜》等。
●《分足先生》(1968)一吵闹鬼(poltergeist,传说中发出声响,把家具弄乱的小鬼)、监视下的密室杀人。
海伦·麦克洛伊一生共创作了二十七部长篇推理小说,其中包括十三部拜佐尔·威灵医生系列作品和十四部非系列作品。其写作生涯的第一阶段(1938-1951年)相对侧重推理,第二阶段(1952-1980年)相对侧重悬疑
●《时间的问题》(1971)——密室中的惊吓杀人。
综上所述,海伦·麦克洛伊的作品,在欧美侦探文学中,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她以严密的逻辑为基础,广博的学识为底蕴,塑造出“心理侦探”这一前所未有的侦探模式,为侦探小说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也使她成为继范·达因和艾勒里·奎因之后,美国解谜推理的又一座高峰。
海伦·麦克洛伊的密室“不可能犯罪”,大体可分为“机械密室”(凶手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制造出密室)和“心理密室”(凶手通过某种心理诡计,使人产生密室的错觉)两类,其中心理密室比机械密室更加出色,尤以《犹在镜中》和《分足先生》为然。这两部小说都是公认的“不可能犯罪”杰作,均以古老传说为基础(“分身”和“吵闹鬼”),故事中渗透着浓郁的超自然气氛,到最后所有看似不可能发生的现象,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就这一特征而言,海伦·麦克洛伊可谓是继承和发扬了约翰·狄克森·卡尔的风格。
●《恐惧的背后》(1967)一一密室盗窃。
在这二十七部长篇之外,她另有二十余部中短篇作品,一些被收进短篇集《惊奇!惊奇!》(1965)和《〈快乐的剌客〉与拜佐尔·威灵医生的其他案件》(2003),另一些则发表在《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和其他的零散杂志上。其中《惊奇!惊奇!》因其在推理小说史上的里程碑式地位,得以入选《埃勒里·奎因精选》
和拜佐尔·威灵医生锐利的心理洞察力相对,小说里的凶手,也经常采用心理方面的诡计。最典型的是恐吓诡计,代表作有《犹在镜中》《唱歌的钻石》《时间的问题》。此外《分足先生》的心理密室和《烧毁》里凶手对狗的听觉操纵,也都属于心理诡计。
后人评价一位推理小说作家,最重要的是看他(她)对推理小说这种类型文学,做出了哪些发展和创新。我认为,海伦·麦克洛伊对推理小说的最大贡献,就是创造出“心理侦探”这一崭新的侦探模式,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实主义的侦探和嫌疑犯,因剧情需要而经常繁忙移动,所以,“不在场证明”便成了案情关键。海伦·麦克洛伊的很多早期作品,尤其是非系列作品,经常充斥着复杂的人物移动,比较典型的有《妖怪市场》《请勿打扰》《独行女》《未完成的犯罪》,但她从不刻意强调不在场证明。
此外,诸如《谁的电话?》也讨论了“吵闹鬼”这一超自然主题。《月光下的男人》里消失的子弹、《恐慌》里的非人类足迹,亦可算做边缘化的“不可能犯罪”。
●《死亡之舞》(1938)——死者在大雪天中暑身亡。两个人喝下同一杯毒药,一个人死亡,另一人却安然无恙。
强调心理学的推理小说不少,但像海伦·麦克洛伊这样持续、稳定地采用心理线索和心理诡计的作家则不多见。这是她和传统推理小说的分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海伦·麦克洛伊的拜佐尔·威灵医生系列作品,在古典推理小说中是独树一帜的。
关于心理学在推理小说中的应用,可以一直追溯到埃德加·爱伦·坡的《莫格街凶杀案》(不同的人对房间里的声音有自己的想象)和《失窃的信》(心理盲点),但是,那些都是短篇作品,分量稍嫌不足,而且心理分析并非侦探的主要工具。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心理推理小说,恐怕要数查尔斯·戴利·金于1932年发表的《海上的庸人》。在该书中,作者将船上发生的一桩命案,命名为“心理学家的谋杀案”,并独具匠心地安排四位心理学家,对案情逐一进行推理。可惜的是戴利·金虽然本人是心理学家,却没有把这一模式发扬光大,而海伦·麦克洛伊却从1938年的《死亡之舞》开始,完整建立起了“心理侦探”这个模式。
●《跑掉的那一个》(1945)——密室杀人。
拜佐尔·威灵医生经手的大多数谋杀案,核心线索往往是一条生僻的知识。
心理线索不只局限于人,还可以推广到动物。《分足先生》里鹦鹉转述的死亡留言、《恐慌》中狗的异常行为,都是动物留下的心理线索。此外,海伦·麦克洛伊还特别喜欢“涂鸦”这种线索。一般是受害者或者凶手,在纸上胡乱留下奇怪的记号,含有某种隐晦的意义,一旦它得以破解,案情也就明晰了一大半。涂鸦本身是物质线索,但它反映出的,却是受害者或凶手当时的思想,因此也可算是一种心理线索。《妖怪市场》中,死者生前留下的由饼和方块构成的神秘图形;《跑掉的那一个》中,由E、I、R三个字母组成的圆圈;短篇《飞来飞去的虫子》中,电话簿上的无形状涂鸦,都是典型的涂鸦线索。
所谓“心理侦探”是相对于“物质侦探”而言。传统意义上的古典推理小说,热衷于收集指纹、烟头一类的物质线索,到了拜佐尔·威灵医生这里,则更看重嫌疑人的话语、感觉、思想、行为等一系列看不见、摸不着的非物质线索
就欧美古典推理小说而言,和“现实主义”相对的流派是“直觉主义”(intuitionist)。“直觉主义”强调侦探的天才推理,而不是办案程序和物质证据。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家是黄金时期的“三巨头”——阿加莎·克里斯蒂、约翰·狄克森·卡尔和埃勒里·奎因。古典推理小说作家或多或少,总会受到这三巨头的影响,海伦·麦克洛伊同样不能例外。譬如《谁的电话?》当中的一条核心推理,就和克里斯蒂的短篇小说《巧克力糖盒》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