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贝编:佛法记 鉴宝

据说现在是收藏的时代。其实,在唐朝时收藏古玩字画就已是风尚了。《酉阳杂俎》中记载了一则这样的故事:

翊善坊保寿寺,本高力士宅,天宝九载,舍为寺。初,铸钟成,力士设斋庆之,举朝毕至,一击百千,有规其意,连击二十杵。经藏阁规构危巧,二塔火珠受十余斛。河阳从事李涿,性好奇古,与僧智增善,尝俱至此寺,观库中旧物。忽于破瓮中得物如被,幅裂污坌,触而尘起,涿徐视之,乃画也。因以州县图三及缣三十获之,令家人装治,大十余幅。访于常侍柳公权,方知张萱所画《石桥图》也。玄宗赐高,因留寺中,后为鬻画人宗牧言于左军,寻有小使领军卒数十人至宅,宣敕取之,即日进入。先帝好古,见之大悦,命张于云韶院。

长安翊善坊保寿寺是唐玄宗时的宦官高力士的旧宅。在讲发生在该寺院的故事之前,需要先说说高力士,力士本广州人,武则天时期入宫。武后末期,宰相张柬之发动“神龙革命”,恢复李唐江山,中宗李显即位,在此期间,力士认识了英姿飒爽的临淄王李隆基。后中宗皇帝为其妻韦后所弑,李隆基发动诛杀韦后、安乐公主的政变,力士参与其中,是为智囊。从此,高力士对李隆基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追随。以至后来,我们提到唐玄宗李隆基时,不得不顺便提到另外两个人,一是杨玉环,另一个就是高力士。在我们的印象中,作为内庭宦官的高力士,善于揣测皇帝的心意,深受宠信,其人也飞扬跋扈,专权于开元、天宝年间。其实我们误会了。力士确实深受唐玄宗宠信,其本人也有骄纵时,但他与历史上那些真正专权的、干涉政治的宦官是有本质区别的。作为皇帝身边最被宠信的宦官,力士虽也有翻看大臣奏章的记录,但从不恶劣地对政治进行直接干预,他只知道忠心耿耿于他的皇帝。这从他的死上可以看出来。安史之乱后期,作为太上皇的唐玄宗和高力士从成都还长安,此时的皇帝是肃宗李亨,肃宗身边的专权宦官是李辅国,这可不是个善茬儿,大权独揽,跋扈到可以处决当朝皇后的地步,早已将皇帝架空。在李辅国的指使下,唐玄宗后来不被允许再见他的皇帝儿子肃宗,随后李辅国又借故将一直侍奉唐玄宗的高力士流放南方,后力士遇赦北还,途中闻唐玄宗死去,悲痛不已,终绝食而死。可以这样说,宦官高力士和皇帝唐玄宗是一对很好的合作伙伴。高力士本人,是古代宦官的一个好榜样。

开元、天宝年间,是高力士人生的辉煌期,既是皇帝身边的红人,那么就挡不住人家富贵长安了。当时,宦官人家有一个习惯:将宅子施舍为寺。大约在天宝九年,高力士将自己在翊善坊一处地产施舍为寺,即后来的保寿寺。据说,保寿寺建成之初,寺钟铸成,高力士在寺内设饭局庆贺,朝中大臣都来了,按照潜规则,大臣们不管是谁,只要击一下新钟,就要现场施舍成百上千的铜钱。有大臣知道了高力士的小计,于是撞起那钟没完,以过手瘾,反正不管击多少下都得扔下一堆钱呗。从这一点上看,高力士有点贪财。

书中所讲的故事就发生在该寺。唐朝中期,在河阳郡做文书工作的李涿,爱收藏古玩,曾居长安,与该寺僧人智增友善,而游览该寺,无意间在其仓库的破瓮里发现一卷东西,上面满是尘土。李涿仔细观看,竟是一幅画。他知道该画不俗,定有来历,于是用其他物件与看守仓库的僧人宗牧交换,得该画而去。装裱之后,李涿带该画去拜访大臣、书法家柳公权,后才知道那画是盛唐时著名画家张萱的《石桥图》,可谓价值连城。当初,唐玄宗将其画赐于高力士,因此留于寺中。李涿很是愉快,但高兴了没多长时间,就有官差找上门来:

官差:听说你最近在保寿寺得到了一幅画?

李涿:正是,你们是……

官差:承认了就好,把画交出来吧!

李涿:为嘛?我是收藏……

官差:少废话,我们是带着圣旨来的。

原来,那叫宗牧的僧人后来觉得不对劲,于是将事情报了官,说被换走的有可能是一幅皇家名画,于是发生了上面的一幕。无论如何,这是令人愤怒的一幕。可怜的李涿不得不把心爱的画交出来。而皇帝看到张萱的《石桥图》后,也喜欢得不得了,把玩一番,叫人将其张挂于云韶院。这是哪个皇帝,我们不太清楚,但可以介绍一下张萱。张是大唐开元年间著名的皇家宫廷画师,以画仕女画著名,代表作有我们熟知的《捣练图》和更为著名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同时,又擅长绘画风景,《石桥图》即是其代表作。

上面说的是识宝的,但也有不识宝的。《酉阳杂俎》中还记载了另一个故事:平康坊有菩提寺,在宰相李林甫宅之西,李林甫每至生日,多请寺僧为之设斋。有僧曾为其颂经,得赏马鞍一具,卖后得七万钱。又有一僧,奔着赏物也去了,但李林甫只给了他一朽钉般的物件,长约数寸。其僧归来,很是失望,带到长安西市,被一胡商发现,惊道:“你从哪得到的?我一定得买下,不还价!”僧人想了半天,说:“一千钱吧?当然,如果你觉得高,我们还可以商量。”胡商笑:“不是呀!这样吧,我给你五千钱!”僧人大喜,遂把那物件交给胡商,后者拿到手后,说:“此为佛之宝骨,价值一千万钱。”那自以为得了便宜的僧人,想必只有愣神儿的份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