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品评价

过去贾平凹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方言特色,但这部新长篇小说在保留地方韵味的前提下,叙事更明快、流畅;在结构上,形式出新,分为多个小节,有的短节不足百字,有的短节就是一封情书。

《带灯》是贾平凹文学创作上的又一部颠峰之作,故事素材源自一位深山中的乡镇女干部的短信讲述。贾平凹曾多次收到莫名短信,短信中以诗般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生活感受与工作故事,起初贾平凹读到短信多随手删除,后来发现这位女干部语言生动、故事有趣,就渐渐以笔抄录,后来又前往寻找这位主人公,体验山村生活,终成此部小说。

这部小说我感觉语言风格稍有变化,过去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方言特色,但不是每个读者都能读懂,现在这部长篇小说在保留地方色彩情况下,读起来明快、流畅,具有语言美,在叙事上有变化。我觉得这是老贾有意为之,是为了让更多读者接受它。——《收获》杂志执行主编程永新评价说。

茅盾文学奖评委李星和谢有顺读后一致认为,《带灯》表现出了贾平凹空前的尖锐:这部作品表现了当代农村社会问题,作家以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呼吁对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深刻且犀利,标志着贾平凹的文学创作又迈上新的高度。

《带灯》是贾平凹带给文坛、带给读者的又一惊喜,作品不仅保持了作者以往的艺术特点,更是达到了新的文学高度。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带灯”的女乡镇干部,她原名叫“萤”,即萤火虫,像带着一盏灯在黑夜中巡行。这个名字也显示了带灯的命运,拼命地燃烧和照亮,却命里注定地微弱无力,终归尘土。带灯是镇综合治理办公室的主任,她容貌美丽、孤芳自赏却又有那么一点不合时宜,主要负责处理乡村所有的纠纷和上访事件,每天面对的都是农民的鸡毛蒜皮和纠缠麻烦。农村的琐事让人心烦又让人同情,带灯在矛盾中完成着自己乡镇干部的职责,她既不愿意伤害百姓,又要维持基层社会的稳定。带灯从一出场,就浮现着与众不同的超然脱俗,她有丰富的内心和丰沛的情感,她更愿意在乡间的山风树谷中寻找安宁。她每天面对最让人无法摆脱的杂乱,内心却不短向上飞升,带灯在现实中无处可逃的时候,她把精神理想寄托放在了远方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