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性格之白沙码头1

在长江的上游,在白沙码头这个镇子里,慢慢地长大了一群孤儿。

这些孩子来自四面八方,出身也是五花八门,有码头工人的、郊区农民的、职业盗贼的,也有教师的医生的小有名气的艺术家的------

孤儿们明白自己是孤儿。他们喜欢呆在一起。

不知道在哪一次安排的过程中,一个工作人员抓住一个个头较大也很粗壮的小家伙,叫道哎呀大师兄你给我过来嘛。另外的大人笑起来。后来人们就叫这个孩子大师兄。

后来就有了二师兄、三师兄-------十七十八师兄。当然也有就叫老三,老四,或者九弟、小二十之类的。

没有任何地方只把姓名当符号的。但白沙码头是。

众师兄弟从小就听惯了一句话:你们的命是捡来的。到后来他们自己也说惯了一句话:我们的命是捡来的。

八师兄还没有被排序为八师兄的时候,是一个用功学琴的学龄前儿童。他的学琴,是被一个右派教授发现了才华。

有一天下午,八师兄从这个镇子最外边的小屋旁边路过,听见里面传来叮叮咚咚的琴声,非常好听。不觉就站定了门外,听。一直到天黑,那琴不弹了,还不甘心,垫起脚往里张望。

门开了,一个胖胖的小老头出来,把他叫了进去。

小老头说,你还能够听这么久噢,不简单。

八师兄问是你弹的吗?你再弹来我听听。小老头就把刚才弹的那把琴拿了起来。那琴象个瓢,上面有很多弦。

八师兄又问这是什么乐器?

小老头说嘿,你还知道问——乐器。这个叫曼陀铃琴。

是外国的吧?小家伙问。

对。你怎么知道是外国的呢?

我猜的。

小老头很高兴,说你这个小孩很聪明噢。我来测试你一下。我弹一句,你看你能不能把它哼出来。他拿起拨片,拨出一串音。

八师兄立刻哼了出来——多-----米------索------多。

小老头大吃一惊。你还哼得出唱名来!不得了不得了。你跟谁学过吗?

没有。他如实回答。

小老头又弹了一句。这一句比刚才的复杂一点。但八师兄还是准确无误的哼了出来。

小老头很激动,把头低下了,嘀咕着:你这种小孩子,不学音乐,太可惜了。然后问他,愿不愿意跟着他学乐器。

八师兄说愿意。就这样。八师兄的一生就这样开始了。

开始八师兄以为小老头要教自己学曼托林琴,但小老头说,这种乐器在中国派不上多少用场。就让他学了小提琴。

小老头还是先拉了小提琴,问喜不喜欢听这种乐器。八师兄说我早就喜欢,这是小提琴,上面国防厂的文工团有很多人拉,但是我觉得他们都没有你拉得好。

小老头笑了起来,说我原来就是专门教这个的呀!你为什么觉得我比他们拉得好呢?

你拉出来的声音好听些嘛!

你能不能说得出他们拉的,同我拉的,有什么不同?

八师兄大大地睁圆儿童晶莹的眼睛,半晌,说,他们拉出的声音,没有你拉出的干净。停了停,又补了一句:你拉出的声音,一颗一颗的,象浸在江水中的鹅卵石。

小老头弯下腰,将还没有上小学的孩子举向半空,又放到地上。一言不发,眼里噙满泪水。

慢慢的,八师兄知道了小老头的一些情况。他是上海人,抗战期间迁来重庆。他后来成了上海音乐学院教小提琴的教授。再后来给打成了右派,又回到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