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茫茫四(2)
开始他有些害怕,父亲就推搡他。“我不敢下去,不敢下去……”“怕什么?就像地上的村子一样,不过地上的村子有白天黑夜,地下的村子老是黑夜。”他们都穿了御寒的厚棉衣,扎了硬皮带,头顶的胶壳帽上还有一盏大灯。果然是黑漆漆的夜,夜色原来是垂直下落的,只一会儿就全靠灯照路了。不过这儿的夜色比地上的深得多,多么亮的灯都刺不透。街巷纵横交织,有宽有窄,没有狗叫声,却有各种各样让人胆战心惊的响动。街巷的小灯遥远渺小,就像星星一样。他揪着父亲的衣襟,踏着哗啦啦的积水往前走。这黑夜宽广无边,这街巷密如蛛网。再往前,小灯越发稀疏,人声也少了。他突然觉得孤单单处于荒野大漠,无限的惶恐从头顶直压过来。“爸爸,爸爸!”他连连呼叫,一双手乱抓乱抖。父亲的胶靴在水里嚯嚯响,头顶的灯像萤火虫。“我什么也看不见,看不见!”他觉得正走入一个绝境,他们将无以回返,永远留在无边的漆黑里。咔嚓嚓的断裂声响成一片,水从头上浇下来,一滴一滴,一瓢一瓢。父亲掏出一张黑面肉馅饼给他,他把惊吓、委屈掺着饼一块儿咽进肚里。我往哪里走?我往哪里走?他从此知道哪里的夜最黑,哪里的街巷最凄凉。不辨东西南北,连一丝风也没有。有的地方实在太窄了,他们不得不爬过去,伸直两手往前扒。这样走上一年也见不着太阳啊,哦哦,他忘了父亲的话了:这儿的村子永远是夜色茫茫……
这蒙蒙小雨的夜晚哪,街巷上只有一些小动物,没有其他的生命。他一个人也没有遇到,连暗中做伴的人也没有。小村里的人都在家里躲雨,这儿成了一座死寂的村庄。可是他心中的希望从来也没有像今夜这样旺盛。他一直往前走,走。这样走了一会儿,他果然准确无误地从夜色中识别了她——她真的像他一样在雨中奔走!而一个人在冰凉的雨丝中走向街头,心中必定有什么在炽烈燃烧。他拦住了她,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己的渴望。她站了一刻,接上就跑开了,牙齿碰得咯咯响。
这个夜晚他一直游荡到深夜,浑身透湿。
接着的几个夜晚虽然没有落雨,但夜露同样弄湿了他的衣服。所有的夜晚他都无法待在工区,那样他会变疯。母亲知道儿子已经到了夜间出巡的年龄,就为他做了御寒的厚绒鞋垫。他可以在白霜覆盖的小巷口上久久站立。他几次遇到了肥,但她差不多都像第一次那样跑开了。不知过了多久,肥才敢于停留一会儿;再后来,她可以像面对一个老熟人那样跟他说话了。他被一股火焰烤得昏头昏脑,只知倾吐心曲。而这一切在肥看来都不可理解,也不那么真实。她分手时对他说:“我可不信服你。”
他一辈子也弄不明白肥这短短一句包含了多少内容。他不知道这个小村的姑娘都要嫁在当村,就像一棵树上的枝丫,哪一个也不能折掉。小村是从远土移栽过来的一棵树啊。
与此同时,赶鹦经常来工程师家了。她的到来不仅没使一个家庭增添什么喧闹,反而使这儿一片沉默。她像换了另一个人似的,忘了美妙的《数来宝》。母亲忙着做针线,小心地把顶针套上中指。父亲尽量一声不吭,只偶尔咳一下。姑娘黑得发绿的眼睛盯着整洁的双人床,一下接一下抿嘴角。她坐久了,就起身去逗鱼缸里的金鱼。她站在那儿,长长的辫子从后背垂下来,辫梢搭在臀部下边,将整个身体一分为二。他觉得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她的臭气。母亲这会儿有些不耐烦,把针线和一块小布料随手放在赶鹦刚才坐过的椅子上,到院子里去取什么。赶鹦不逗金鱼了,一屁股坐下,又撕心裂肺地喊叫一声跳起来。原来椅子上的针尖是朝上的。母亲急忙跑进来抱歉,拍打安抚她。但他怀疑母亲故意把针放在那儿,险些笑出来。
这些天父亲只穿一件紫红色的毛衣,这是母亲与他热恋时亲手打的,他只在特殊时刻才穿上去。母亲沉浸于逝去的岁月,目不转睛地盯住她当年一个个结出的线扣儿,矮小的身躯颤动不停。她抚摸他粗壮的身躯,说:“你让我怎么办哪,你就永远长不大吗?”儿子在一边又想笑又想哭。母亲太不幸了。他由此又想到了肥,觉得如今世上最悲惨的少年就是自己了。他千万次地想象过与肥结合的情景,那时他将是世上最殷勤的男人。他爱她的黑发与眼睛,爱她的每一条筋络。母亲在这最艰难的日子里安慰了他。她说一个人可以放弃各种各样的事,就是不能不学会钟情,比如那个让学问烧光了毛发的人吧,从来不懂这个。那本是个热情澎湃的人,常人无法比拟,只可惜太让人失望了。她叹息着,用小手捏着儿子的胳膊,叙说着自己所有成熟的经验。她告诉儿子:只要真的爱上了,就永不反悔。儿子的泪水涌满了眼眶,他真想领上母亲去看看吧,告诉她这就是你伸手可以摸到的儿媳啊,瞧她多么好,多么好。夜晚,她有时手拿几块煮熟的地瓜走上街头,不慌不忙地吃,连红色的皮儿一块儿吞下。每逢看到肥吃地瓜,他就想伸手讨一块。有一次他真的这样做了。那是一个胡萝卜大小的地瓜,软软的。他吃下去,觉得像酒液一样一边燃烧一边流进肺腑。肥笑了。她可以站下来和他谈话了。而这个瘦削青年却站也站不稳,从脸庞直到小脚趾,全身每一部位都火热烫人。肥安静下来,那么从容温良。挺芳越发可怜巴巴,话语迟滞,手心渗出了汗,嘴唇暴起白皮。肥渐渐能够欣赏这个来自工区的奇怪青年了,觉得他的皮肤何等粗糙,也许是洗澡洗的——她多次听说工区有一个澡堂,里面是伸手不见五指的白色蒸气。人脱光了衣服,再让热气吞没,然后在滚烫的水池里几进几出。眼前这个青年的脖子向前伸出,肩膀尖尖,实在说不上好看。他如果到地瓜田里,一定是个最无能的人。再听他站那儿喘气,只有一个鼻孔发出蓬蓬的声音,另一个鼻孔永远是堵塞的。挺芳说:“肥,我不能不见到你,不能。”
这蒙蒙小雨的夜晚哪,街巷上只有一些小动物,没有其他的生命。他一个人也没有遇到,连暗中做伴的人也没有。小村里的人都在家里躲雨,这儿成了一座死寂的村庄。可是他心中的希望从来也没有像今夜这样旺盛。他一直往前走,走。这样走了一会儿,他果然准确无误地从夜色中识别了她——她真的像他一样在雨中奔走!而一个人在冰凉的雨丝中走向街头,心中必定有什么在炽烈燃烧。他拦住了她,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己的渴望。她站了一刻,接上就跑开了,牙齿碰得咯咯响。
这个夜晚他一直游荡到深夜,浑身透湿。
接着的几个夜晚虽然没有落雨,但夜露同样弄湿了他的衣服。所有的夜晚他都无法待在工区,那样他会变疯。母亲知道儿子已经到了夜间出巡的年龄,就为他做了御寒的厚绒鞋垫。他可以在白霜覆盖的小巷口上久久站立。他几次遇到了肥,但她差不多都像第一次那样跑开了。不知过了多久,肥才敢于停留一会儿;再后来,她可以像面对一个老熟人那样跟他说话了。他被一股火焰烤得昏头昏脑,只知倾吐心曲。而这一切在肥看来都不可理解,也不那么真实。她分手时对他说:“我可不信服你。”
他一辈子也弄不明白肥这短短一句包含了多少内容。他不知道这个小村的姑娘都要嫁在当村,就像一棵树上的枝丫,哪一个也不能折掉。小村是从远土移栽过来的一棵树啊。
与此同时,赶鹦经常来工程师家了。她的到来不仅没使一个家庭增添什么喧闹,反而使这儿一片沉默。她像换了另一个人似的,忘了美妙的《数来宝》。母亲忙着做针线,小心地把顶针套上中指。父亲尽量一声不吭,只偶尔咳一下。姑娘黑得发绿的眼睛盯着整洁的双人床,一下接一下抿嘴角。她坐久了,就起身去逗鱼缸里的金鱼。她站在那儿,长长的辫子从后背垂下来,辫梢搭在臀部下边,将整个身体一分为二。他觉得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她的臭气。母亲这会儿有些不耐烦,把针线和一块小布料随手放在赶鹦刚才坐过的椅子上,到院子里去取什么。赶鹦不逗金鱼了,一屁股坐下,又撕心裂肺地喊叫一声跳起来。原来椅子上的针尖是朝上的。母亲急忙跑进来抱歉,拍打安抚她。但他怀疑母亲故意把针放在那儿,险些笑出来。
这些天父亲只穿一件紫红色的毛衣,这是母亲与他热恋时亲手打的,他只在特殊时刻才穿上去。母亲沉浸于逝去的岁月,目不转睛地盯住她当年一个个结出的线扣儿,矮小的身躯颤动不停。她抚摸他粗壮的身躯,说:“你让我怎么办哪,你就永远长不大吗?”儿子在一边又想笑又想哭。母亲太不幸了。他由此又想到了肥,觉得如今世上最悲惨的少年就是自己了。他千万次地想象过与肥结合的情景,那时他将是世上最殷勤的男人。他爱她的黑发与眼睛,爱她的每一条筋络。母亲在这最艰难的日子里安慰了他。她说一个人可以放弃各种各样的事,就是不能不学会钟情,比如那个让学问烧光了毛发的人吧,从来不懂这个。那本是个热情澎湃的人,常人无法比拟,只可惜太让人失望了。她叹息着,用小手捏着儿子的胳膊,叙说着自己所有成熟的经验。她告诉儿子:只要真的爱上了,就永不反悔。儿子的泪水涌满了眼眶,他真想领上母亲去看看吧,告诉她这就是你伸手可以摸到的儿媳啊,瞧她多么好,多么好。夜晚,她有时手拿几块煮熟的地瓜走上街头,不慌不忙地吃,连红色的皮儿一块儿吞下。每逢看到肥吃地瓜,他就想伸手讨一块。有一次他真的这样做了。那是一个胡萝卜大小的地瓜,软软的。他吃下去,觉得像酒液一样一边燃烧一边流进肺腑。肥笑了。她可以站下来和他谈话了。而这个瘦削青年却站也站不稳,从脸庞直到小脚趾,全身每一部位都火热烫人。肥安静下来,那么从容温良。挺芳越发可怜巴巴,话语迟滞,手心渗出了汗,嘴唇暴起白皮。肥渐渐能够欣赏这个来自工区的奇怪青年了,觉得他的皮肤何等粗糙,也许是洗澡洗的——她多次听说工区有一个澡堂,里面是伸手不见五指的白色蒸气。人脱光了衣服,再让热气吞没,然后在滚烫的水池里几进几出。眼前这个青年的脖子向前伸出,肩膀尖尖,实在说不上好看。他如果到地瓜田里,一定是个最无能的人。再听他站那儿喘气,只有一个鼻孔发出蓬蓬的声音,另一个鼻孔永远是堵塞的。挺芳说:“肥,我不能不见到你,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