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可无的赘疣

12.1应务本

前面说过,佛法是一种人生之道。道,大别很多,小别更多。快乐主义是一种道;悲观主义,甚至歌颂自杀,也是一种道。除了“不识不知,顺帝之则”的道和与之近似的道以外,道,都有明显的目的,或说理想,有实现理想的办法,还有说明并支持理想和办法的理论。这理论,常常系统化,表面化,表现为语言,为文字,这说的、写的人就成为一种道的宣扬者,列入诸子百家。由这个角度看,释迦及其后继人也是一种道的宣扬者,应列入诸子百家。

但佛法又是宗教,因为它相信神异,相信他力(超常的可依赖的什么),而且有信徒的组织。可是传入中土,繁衍为各宗,其中南宗禅后来居上,情况有了很大变化。最明显最突出的征象是可以呵佛骂祖,这就教说本来是不允许的。所以会这样,也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这水源是相信一切有情都有佛性,加上南宗禅的自性清净。既然自性是清净的,那修持之功就非常简单,无非是明自性,识本心;能明,能识,自然就可以立地成佛(顿悟)。这样说,关键在内不在外,念佛看经就成为次要的,甚至不必要的,可以放松。这还是小越轨。小越轨顺流而下,就会成为大越轨,觉得念佛看经会扰乱明自性,识本心,不如一古脑儿清除出去,于是而说释迦老子是干屎撅,达磨是老臊胡,看经只是为遮眼。

这说得未免过了分,因为佛这种道,确信人生是“苦”,苦由于“集”,应以“道”“灭”之,总是佛祖传授的。事实上,即如以呵佛骂祖出名的德山宣鉴,也是“精究律藏,于性相诸经,贯通旨趣”,“住澧阳(龙潭崇信处)三十年”。

(《五灯会元》卷七)行谨语放,是表示南宗禅的确信己力必能胜天的精神,这比锲而不舍更进一步,是勤勉有了无尽的原动力。我们翻阅禅宗典籍,可以看到,有不少信士弟子确是这样做的;而因为信,就确能有所得,虽然这种信(自性清净)是否有心理学的根据,我们常人是会存疑的。

这里单说这种信,站在禅林的立场,应该承认有大用,其极也是能够以自力变认识,变情怀。因为相信清净,进而喜爱清净,染污(与苦有不解之缘)就会相对地减少,以至于灭。染污减少,至于灭,不管是否来于顿,说是已悟总是不错的。

如果真是这样,则悟或顿悟就主要是由自己的心力来,其间并不杂有神秘。至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南宗禅可以算作已经扔掉宗教的束缚,因为既可以不要神异,又可以不要外力。这是佛教中土化的一种重要的表现,简直像是只强调良知良能,而不必念“揭帝揭帝,般罗揭帝”了。

可是这种趋势没有彻底,而是留了相信神异的尾巴,如还讲说各种神通等就是。由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信念看,这种种来自原始宗教的神异是多余的,甚至会降低自性清净的价值,所以这里说它是赘疣。赘疣还有一种,是顺应世俗,或者说,不是全力求出世间,而是靠近世间。学佛的是人,不能离开世间,上一章已经谈过。这里是就心说,佛家以出世为理想,即使不能离开世间,也应该“心远地自偏”。有些禅师,尤其到后期,像是不是这样,而是受了世俗风气的感染,也以赐紫、能作诗等为荣。这说重了是身出家而心未出家,也许比相信神异更糟。就是轻些说,也是一种赘疣,为了容止,不如去掉。以下举例说说这方面的情况。先说神异。

12.2.1生有异相

神异有多种表现,由出生说起。这自然也是古已有之。教外的同样很多,翻翻史书的帝王将相纪传,随处可见。这里只说教内的,由释迦牟尼起就是:“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涌金莲华,自然捧双足。”这个神异传统,强调自性清净的南宗禅本来可以不继承,可是继承了,或者说,没有用呵佛骂祖的精神轻视而抛弃它。如:

(1)南岳怀让禅师——于唐(高宗)仪凤二年四月八日降诞,感白气应于玄象,在安康之分。太史瞻见,奏闻高宗皇帝。帝乃问:“是何祥瑞?”太史对曰:“国之法器,不染世荣。”(《五灯会元》卷三)

(2)睦州陈尊宿——生时红光满室,祥云盖空,旬日方散。目有重瞳,面列七星,形相奇特,与众夺伦。

(同上书卷四)

(3)酒仙遇贤禅师——母梦吞大球而孕,多生异祥。

貌伟怪,口容双拳。七岁尝沉大渊而衣不润。(同上书卷八)

(4)云居了元禅师——诞生之时,祥光上烛,须发爪齿,宛然具体,风骨爽拔,孩孺异常,发言成章,语合经史。(同上书卷十六)

这些表现,以常识衡之都说不过去。用南宗禅的理论衡量就更说不过去,因为这是强调前定,与有情皆有佛性、明心见性可以成佛的看法是不调和的。

12.2.2各种神通

学佛,禅悟,有目的,依据原始的四圣谛法,也只是灭苦。前面多次说过,灭苦的唯一有效办法是无所求(除极少量的维持生存的事物以外),即不再动情,不再有欲。由迷转悟,就是由有情欲经修持而变为无情欲。这变,无论原因或历程,都是心的内功,与神异无涉。这是说,于断情欲之外,用不着还有什么超常的能力。说有超常的能力,是由宗教那里接受了不必要的装饰。这装饰,种类繁多,下面随便举一些。如:

(1)六祖慧能大鉴禅师——又问:“后莫有难否?”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六祖坛经·付嘱》)

(2)五台隐峰禅师——唐(宪宗)元和荐登五台,路出淮西。属吴元济阻兵,违拒王命,官军与贼军交锋,未决胜负,师曰:“吾当去解其患。”乃掷锡空中,飞身而过。两军将士仰观,事符预梦,斗心顿息。(《五灯会元》卷三)

(3)黄檗希运禅师——后游天台逢一僧,与之言笑,如旧相识。熟视之,目光射人。乃偕行。属涧水暴涨,捐笠植杖而止。其僧率师同渡,师曰:“兄要渡自渡。”彼即褰衣蹑波,若履平地。回顾曰:“渡来!渡来!”师曰:

“咄!这自了汉,吾早知当斫汝胫。”其僧叹曰:“真大乘法器,我所不及。”言讫不见。(同上书卷四)

(4)睦州陈尊宿——巢寇入境,师标大草屦于城门。

巢欲弃之,竭力不能举,叹曰:“睦州有大圣人。”舍城而去。(同上)

(5)药山惟俨禅师——师一夜登山经行,忽云开见月,大啸一声。应澧阳东九十里许,居民尽谓东家,明晨迭相推问,直至药山,徒众曰:“昨夜和尚山顶大啸。”李(翱)赠诗曰:“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同上书卷五)

(6)龙湖普闻禅师——至邵武城外,见山郁然深秀,遂拨草,至烟起处,有一苦行居焉。苦行见师至,乃曰:

“上人当兴此。”长揖而去。师居十余年。一日,有一老人拜谒,师问住在何处,至此何求,老人曰:“住在此山。

然非人,龙也,行雨不职,上天有罚当死,愿垂救护!”师曰:“汝得罪上帝,我何能致力?虽然,可易形来。”俄失老人所在,视坐傍有一小蛇,延缘入袖。至暮,雷电震山,风雨交作。师危坐不倾,达旦晴霁,垂袖,蛇堕地而去。有顷,老人拜而泣曰:“自非大士慈悲,为血腥秽此山矣。念何以报斯恩?”即穴岩下为泉,曰:“此泉为他日多众设。”今号龙湖。(同上书卷六)

(7)瑞岩师彦禅师——一日,有村媪作礼,师曰:

“汝速归,救取数千物命。”媪回舍,见儿妇拾田螺归,媪遂放之水滨。(同上书卷七)

(8)普净常觉禅师——有比邻信士张生者,请师供养。张素探玄理,因叩师垂诲。师乃随宜开诱,张生于言下悟入。设榻留宿,至深夜,与妻窃窥之,见师体遍一榻,头足俱出。及令婢仆视之,即如常。(同上书卷十四)

这些灵迹,由我们常人看都是不可能的。还会有副作用,是遮掩自性清净的光,显得不那么明亮了。

12.2.3超常的尊崇

这是指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一类。如:

(1)嵩岳破灶堕和尚——隐居嵩岳,山坞有庙甚灵。

殿中唯安一灶,远近祭祀不辍,烹杀物命甚多。师一日领侍僧入庙,以杖敲灶三下,曰:“咄!此灶只是泥瓦合成,圣从何来?灵从何起?恁么烹宰物命!”又打三下,灶乃倾破堕落。须臾,有一人青衣峨冠,设拜师前。师曰:“是甚么人?”曰:“我本此庙灶神,久受业报,今日蒙师说无生法,得脱此处,生在天中,特来致谢。”师曰:

“是汝本有之性,非吾强言。”神再礼而没。(《五灯会元》卷二)

(2)西园昙藏禅师——诘旦,东厨有一大蟒,长数丈,张口呀气,毒焰炽然。侍者请避之,师曰:“死可逃乎?彼以毒来,我以慈受。毒无实性,激发则强。慈苟无缘,冤亲一揆。”言讫,其蟒按首徐行,倏然不见。

(同上书卷三)

(3)永明延寿禅师——总角之岁,归心佛乘。既冠,不茹荤,日唯一食。持《法华经》,七行俱下,才六旬,悉能诵之,感群羊跪听。(同上书卷十)

(4)径山宗杲禅师——寻示微恙。八月九日,学徒问安,师勉以弘道,徐曰:“吾翌日始行。”至五鼓,亲书遗奏,又贻书辞紫岩居士,侍僧了贤请偈,复大书曰:

“生也只恁么,死也只恁么。有偈与无倡,是甚么热大?”掷笔委然而逝。平明,有蛇尺许,腰首白色,伏于龙王井栏,如义服者,乃龙王示现也。(同上书卷十九)

灶神,大蟒,群羊,龙王,也知尊师重道,这又是宗教,中土诸子都不这样说。

12.2.4预知死期

这种神异的表现,禅宗典籍记得最多,只举一些突出的。

如:

(1)天皇道悟禅师——(唐宪宗)元和丁亥四月示疾,命弟子先期告终。至晦日,大众问疾,师蓦召典座。

座进前,师曰:“会么?”曰:“不会。”师拈枕子抛于地上,即便告寂。(《五灯会元》卷七)

(2)瑞峰志端禅师——(宋太祖)开宝元年八月,遗偈曰:“来年二月二,别汝暂相弃。烧灰散四林,免占檀那地。”明年正月二十八日,州民竞入山瞻礼,师尚无恙,参如常。至二月一日,州牧率诸官同至山,诘伺经宵。二日斋罢,上堂辞众。时圆应长老出问:“云愁雾惨,大众呜呼,请师一言,未在告别。”师垂一足,应曰:“法镜不临于此土,宝月又照于何方?”师曰:“非君境界。”应曰:“恁么则沤生沤灭还归水,师去师来是本常。”师长嘘一声,下座归方丈。安坐至亥时,问众曰:“世尊灭度是何时节?”众曰:“二月十五日子时。”师曰:“吾今日子时前。”言讫长往。(同上书卷八)

(3)首山省念禅师——(宋太宗)淳化三年十二月四日午时,上堂说偈曰:“今年六十七,老病随缘且遣日。

今年记却来年事,来年记著今朝日。”至四年,月日无爽前记,上堂辞众,仍说偈曰:“白银世界金色身,情与非情共一真,明暗尽时俱不照,日轮午后示全身。”言讫,安坐而逝。(同上书卷十一)

(4)五祖法演禅师——(宋徽宗)崇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上堂辞众,曰:“赵州和尚有末后句,你作么生会?试出来道看。若会得去,不妨自在快活。如或未然,这好事作么说?”良久,曰:“说即说了,也只是诸人不知。要会么?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珍重。”时山门有土木之役,躬往督之,且曰:“汝等勉力,吾不复来矣。”归丈室,净发澡身,迄旦,吉祥而化。(同上书卷十九)

自知死期,(2)是早到半年以前,(3)是早到一年以前,这不只离奇,而且近于违理,因为,如果能有这样的神力,为什么不另辟一天地(如涅槃、净土之类),真了所谓生死大事呢?佛家,或说一切宗教,总是惯于站在地上说天上事,这使教外人不能不感到:耳闻,天花乱坠,眼见,还是种瓜只能得瓜,种豆只能得豆,想象与实际合不拢,即使不说是可叹,也总是可怜了。

12.3顺应世俗

佛家以出世间为理想,看法和办法是以逆为顺。这逆顺也应该包括是非好坏的评价,具体说,是世俗以为荣的,最好弃之如敝屣,至少是视之如浮云。中土道家就颇有这种精神,如庄子是宁曳尾于途中;表现为隐士生活也经常是如此,如段干木避魏文侯,是越墙而走。佛门这样做的当然更多,如寒山、拾得,受到地方官的尊重,埋怨丰干饶舌之后,也是逃走。更甚者是逃入深山,与鸟兽同群。这都是理想与实际同一条路,做得对,表示想得也对。可是翻开禅宗典籍看看,所记的有些事,表现的评价观点,不像是佛家的,而像是世俗的。这是佛教中土化,不得不在某范围内向世间让步,可是过了头。其表现呢,也是各式各样,如也推崇忠孝就是重要的一种。同性质的还有一些,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2.3.1近权贵

权贵的最上层是皇帝。皇帝,古往今来无数,说到为人,一言难尽。但有个共同点,是权大到一手可以遮天。有权而不滥用,不以霸道逞私念的,古今有几个人呢?这里只说与这里有关的,是他既与压迫苦难有不解之缘,又与荣华富贵有不解之缘,因此,站在佛家的立场,应该远远地躲开他;即使不能时时做到,处处做到,也应该外圆内方,时时记住,这是不得已,心里应该是厌恶的。可是禅宗典籍所记,有时不是这样。如:

(1)荐福弘辩禅师——帝(唐宣宗)曰:“何为佛心?”对曰:“佛者西天之语,唐言觉,谓人有智慧觉照为佛心。

心者佛之别名,有百千异号,体唯其一。无形状,非青黄赤白、男女等相,在天非天,在人非人,而现天现人,能男能女,非始非终,无生无灭,故号灵觉之性。如陛下日应万机,即是陛下佛心,假使千佛共传,而不念别有所得也。”……师是日辩对七刻,赐紫方袍,号圆智禅师。(《五灯会元》卷四)

(2)育王怀琏禅师——皇祐中仁庙(宋仁宗)有诏,住净因禅院。召对化成殿,问佛法大意,奏对称旨,赐号大觉禅师。后遣中使问曰:“才去竖拂,人立难当。”师即以颂回进曰:“有节非干竹,三星偃月宫。一人居日下,弗与众人同。”帝览大悦。又诏入对便殿,赐罗扇一把,题《元寂颂》于其上。与师问答诗颂,书以赐之,凡十有七篇。至和中乞归老山中,乃进颂曰:“六载皇都唱祖机,两曾金殿奉天戚。青山隐去欣何得,满箧唯将御颂归。”帝和颂不允,仍宣谕曰:“山即如如体也,将安归乎?再住京国,且兴佛法。”师再进颂谢曰:“中使宣传出禁围,再令臣住此禅扉。青山未许藏千拙,白发将何补万几。霄露恩辉方湛湛,林泉情味苦依依。尧仁况是如天阔,应任孤云自在飞。”既而遣使赐龙脑钵,师谢恩罢,捧钵曰:“吾法以坏色衣,以瓦铁食,此钵非法。”遂焚之。中使回奏,上加叹不已。(英宗)治平中上疏丐归,仍进颂曰:“千簇云山万壑流,闲身归老此峰头。余生愿祝无疆寿,一炷清香满石楼。”英庙依所乞,赐手诏曰:

“大觉禅师怀琏受先帝圣眷,累锡宸章。屡贡诚恳,乞归林下。今从所请,俾遂闲心。凡经过小可庵院,任性住持,或十方禅林,不得抑逼坚请。”师既渡江,少留金山、西湖。四明郡守以育王虚席,迎致九峰。韶公(九峰鉴韶)作疏劝请,四明之人相与出力,建大阁,藏所赐诗颂,榜之曰宸奎。翰林苏公轼知杭时,以书问师曰:“承要作《宸奎阁碑》,谨已撰成。衰朽废学,不知堪上石否。”(同上书卷十五)

(3)惠林宗本禅师——元丰五年,(宋)神宗皇帝下诏,辟相国寺六十四院为八禅二律,召师为慧林第一祖。

既至,上遣使问劳。阅三日传旨,就寺之三门为士民演法。翌日,召对延和殿问道,赐坐,师即跏趺。帝问:

“卿受业何寺?”奏曰:“苏州承天、永安。”帝大悦,赐茶。师即举盏长吸,又荡而撼之。帝曰:“禅宗方兴,宜善开导。”师奏曰:“陛下知有此道,如日照临,臣岂敢自怠。”即辞退,帝目送之,谓左右曰:“真福慧僧也。”后帝登遐,命入福宁殿说法。以老乞归林下,得旨任便云游,州郡不得抑令住持。(同上书卷十六)

(4)龙牙智才禅师——因(宋)钦宗皇帝登位,众官请上堂。祝圣已,就坐,拈拄杖卓一下,曰:“朝奉疏中道,本来奥境,诸佛妙场,适来拄杖子已为诸人说了也。于斯悟去,理无不显,事无不周。如或未然,不免别通个消息。舜日重明四海清,满天和气乐升平。延祥拄杖生欢喜,掷地山呼万岁声。”掷拄杖,下座。(同上书卷十九)

在帝座下称臣,是不得不如此,可以谅解。至于说陛下心是佛心,以得赐紫、赐号为荣,甚至建阁藏皇帝手书,并请名人作碑文为记,可以不山呼而山呼万岁,心情就离出世间太远,离世间太近官是比皇帝低一些的权贵,一般说,也是与压迫苦难和荣华富贵有密切关系。依照佛家以慈悲对人、以淡泊对己的立身标准,对于这类人,也应该畏或恶而远之,至少心情应该是这样。可是事实并不都是这样。最突出地表现在残唐五代及其后,许多禅师是遵官命住某山某寺,并像是以有此因缘为荣。如:

(5)长庆慧棱禅师——(唐哀帝)天祐三年,泉州刺史王廷彬请住招庆。开堂日,公朝服趋隅,曰:“请师说法。”师曰:“还闻么?”公设拜。师曰:“虽然如此,恐有人不肯。”……闽帅请居长庆,号超觉大师。(同上书卷七)

(6)保福从展禅师——(后)梁(末帝)贞明四年,漳州刺史王公创保福禅苑,迎请居之。开堂日,王公礼跪三请,躬自扶掖升座。……闽帅遣使送朱记到,师上堂提起印曰:“去即印往,住即印破。”僧曰:“不去不住,用印奚为?”师便打。僧曰:“恁么则鬼窟里全因今日也。”师持印归方丈。(同上)

(7)化城慧朗禅师——江南相国宋齐丘请开堂,师升座曰:“今日令公请山僧为众,莫非承佛付嘱,不忘佛恩?众中有问话者出来,为令公结缘。”僧问:“令公亲降,大众云臻,从上宗乘,请师举唱。”师曰:“莫是孤负令公么?”(同上书卷十)

(8)风穴延沼禅师——依止六年,四众请主风穴。又八年,李史君与阖城士庶,再请开堂演法矣。……师后因本郡兵寇作孽,与众避地于郢州,谒前请主李史君,留于衙内度夏。普设大会,请师上堂。……至九月,汝州大帅宋侯舍宅为寺,复来郢州,请师归新寺住持。至(后)周(太祖)广顺元年,赐额广慧。师住二十二年,常余百众。(同上书卷十一)

像这样的出家生活,虽然是客观情势使然,但总嫌官府气味太浓,山林气味太淡了。

12.3.2念故旧

前面引过《后汉书·襄楷传》的话:“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这话也说得很精,可谓一箭中的。我常常想,佛家主要是理想主义者,根据想象,分明是难之又难的,他们却认为,用大雄之力,并不难做到。但在有些方面,如考究心理或洞察人情,他们又很实际。这集中表现在对付苦的方面。他们知道苦是来于情欲,所以想灭苦,就必须无所求,不动情。三宿桑下会生恩爱,就是动了情,或说将有所执着,有所求,其结果必会引来苦。不三宿是保持彻底舍的精神,贯彻于行为就是一切世间的什么都看作无所谓。其实所谓禅悟,也不过是,已经能够彻底舍,能够看一切世间事物为无所谓。用这个标准衡量,有些禅师的有些做法,表现还不能忘情,就近于俗而远于道了。如:

(1)清凉休复禅师——(后晋高祖)天福八年十月朔日,遣僧命法眼禅师(清凉文益)至,嘱付讫,又致书辞国主,取三日夜子时入灭。国主令本院至时击钟。及期,大众普集,师端坐警众曰:“无弃光影。”语绝告寂。

(《五灯会元》卷八)

(2)石霜楚圆禅师——(宋仁宗)宝元戊寅,李都尉(驸马都尉李遵勖)遣使邀师曰:“海内法友,唯师与杨大年(杨亿)耳,大年弃我而先。仆年来顿觉衰落,忍死以一见公。”仍以书抵潭帅敦遣之。师恻然,与侍者舟而东下。舟中作偈曰:“长江行不尽,帝里到何时?既得凉风便,休将橹棹施。”至京师,与李公会月余,而李公果殁。临终画一圆相,又作偈献师:“世界无依,山河匪碍。大地微尘,须弥纳芥。拈起幞头,解下腰带。若觅死生,问取皮袋。”师曰:“如何是本来佛性?”公曰:

“今日热如昨日。”随声便问师:“临行一句作么生?”师曰:“本来无挂碍,随处任方圆。”公曰:“晚来困倦。”更不答话。师曰:“无佛处作佛。”公于是泊然而逝。仁宗皇帝尤留神空宗,闻李公之化,与师问答,加叹久之。师哭之恸,临圹而别。(同上书卷十二)

(3)天童正觉禅师——(宋高宗)绍兴丁丑九月,谒郡僚及檀度,次谒越帅赵公令詪,与之言别。十月七日还山。翌日晨巳间,沐浴更衣,端坐告众,顾侍僧索笔,作书遗育王大慧禅师,请主后事。(同上书卷十四)

(4)昭觉克勤禅师——(宋徽宗)崇宁中,还里省亲,四众迓拜。(同上书卷十九)

死前向故旧辞行,回家省亲,甚至“哭之恸,临圹而别”,这在常人的圈子里,是“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富有人情味,值得当作美谈说说。可是移到禅师们的圈子里就大不妥,因为这表示已经三宿桑下,生了恩爱,不是“精之至”了。

12.3.3重诗文

提到这一点,也是春秋责备贤者之意。专说诗,出家人作诗,自然也是古已有之。偈颂用的是诗体(有别于长行),虽然内容说的是无常苦空之类。唐五代出了不少诗僧,早的有王梵志、寒山、拾得,晚的有贯休、齐己、可止等。这里的问题不是诗体可用不可用,而是用旧坛子究竟装什么酒。按照中土的传统,诗是志之所之也,这志既包括意,又包括情,还有,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能写是荣誉,于是诗就不能不带有浓厚的世间气。出家人写诗,也平平仄仄平,而想完全抛掉世间气,不容易。可惜的是,禅的后期,有不少禅僧写诗,恐怕不是想抛掉,而是乐得享有一些这样的世间气。这样的作品,禅宗典籍里收了不少,举一些为例:

(1)善权法智禅师——上堂:“明月高悬未照前,雪眉人凭玉栏干。夜深雨过风雷息,客散云楼酒碗干。”上堂:“三界无法,何处求心?惊蛇入草,飞鸟出林。雨过山堂秋夜静,市声终不到孤岑。”(《五灯会元》卷十四)

(2)圆通守慧禅师——上堂:“但知今日复明日,不觉前秋与后秋。平步坦然归故里,却乘好月过沧洲。咦!

不是苦心人不知。”(同上书卷十八)

(3)白杨法顺禅师——上堂:“鸡啼晓月,狗吠枯桩,只可默会,难入思量。看不见处,动地放光;说不到处,天地玄黄。抚城尺六状纸,元来出在清江。大众!分明话出人难见,昨夜三更月到窗。”上堂:“风吹茅茨屋脊漏,雨打闍黎眼睛湿。恁么分明却不知,却来这里低头立。”因病示众:“久病未尝推木枕,人来多是问如何。山僧据问随缘对,窗外黄鹂口更多。”(同上书卷二十)

(4)资寿尼妙总禅师——慧(径山宗杲)见其语异,复举岩头婆子话问之,师答偈曰:“一叶扁舟泛渺茫,呈桡舞棹别宫商。云山海月都抛却,赢得庄周蝶梦长。”(同上)

还有说绮语的,如:

(5)中竺中仁禅师——上堂:“九十春光已过半,养花天气正融和。海棠枝上莺声好,道与时流见得么?然虽如是,且透声透色一句作么生道?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上堂,举狗子无佛性话,乃曰:“二八佳人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可怜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同上书卷十九)

(6)报恩法演禅师——上堂,举俱胝竖指因缘,师曰:“佳人睡起懒梳头,把得金钗插便休。大抵还他肌骨好,不涂红粉也风流。”(同上书卷二十)

这些诗,虽然依禅门的习惯,可以指东说西,但这样费力随着近体诗的格律走,总是迁就世俗太多了。

还有不是指东说西的,如宋朝一个著名的和尚惠洪(也称洪觉范)著《石门文字禅》,卷十有一首题为《上元宿百丈》的七律:

上元独宿寒岩寺,卧看篝灯映薄纱。夜久雪猿啼岳顶,梦回清月在梅花。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归心未到家。却忆少年行乐处,软红香雾喷京华。

吴曾《能改斋漫录》有关于这首诗的一段记事:

洪觉范有《上元宿岳麓寺》诗,蔡元度夫人王氏,荆公女也,读至“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乡心未到家”,曰:

“浪子和尚耳。”这位王荆公的小姐评得并不过分,因为既然出了家,修出世间道,“忆少年行乐处”总是不应该的。一般作诗或者没这么严重,但乐世俗人之所乐,总当是好事不如无吧?

这种随着世俗走的写作风气,还扩大到诗以外。常见的是骈文。如:

(7)石门元易禅师——上堂:“皓月当空,澄潭无影。

紫微转处夕阳辉,彩凤归时天欲晓。碧霄云外,石笋横空;绿水波中,泥牛驾浪。怀胎玉兔,晓过西岑;抱子金鸡,夜栖东岭。于斯明得,始知月明帘外,别是家风;

空王殿中,圣凡绝迹。且道作么生是夜明帘外事,还委悉么?正值秋风来入户,一声砧杵落谁家。”(同上书卷十四)

(8)大洪法为禅师——上堂:“法身无相,不可以音声求;妙道亡言,岂可以文字会。纵使超佛越祖,犹落阶梯;直饶说妙谈玄,终挂唇齿。须是功勋不犯,影迹不留。枯木寒岩,更无津润;幻人木马,情识皆空。方能垂手入鄽,转身异类。不见道,无漏国中留不住,却来烟雾卧寒沙。”(同上)

骈四俪六,这是费心思雕龙,与破执的精神是不能调和的。

12.3.4防微杜渐

上面所说禅师们顺应世俗的一些表现,都近于小节。推想在简略的典籍记载之外,即禅师们的全面生活中,一定有超过小节的。佛家以逆为顺,命定会遇见,顺应世俗,至多只能顺应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这在原则上容易说,是可以任野草生长,只是不得侵入畦内。就是说,言行可以伸缩,只是不得违背教理的基本。基本是什么?可以用四圣谛法(有明确的看法和办法)来代表。譬如说,人生是苦,所以应该想法灭苦,灭苦的办法是舍,主要是舍情欲,这些就是基本。

如果言行违背了这个基本,譬如说,认为世间也有可取的乐,那就一切修持办法,以及所求的禅悟,都完了。顺应世俗的小节,哪些不至触动基本,哪些会触动基本,情况很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是这种趋势如果任其顺流而下,总会渐渐地甚至越来越多地触动基本。禅的后期,有不少禅师成为社会的另一类名流,甚至如古人所传的山中宰相,用教理的基本衡量,总当不是可喜的。这个问题,从佛教传入中土就有,后来,尤其南宗禅发荣滋长以后,情况是越来越清楚,越来越严重。它牵涉到佛教的存亡(实存实亡),是信士四众应该常常想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