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7 说出“我接受”,让心灵回归自由 学会接受自己
自由分很多种,有权利上的自由,有行动上的自由,也有人格的自由。权利和行动的自由很容易被限制,但人格的自由很难被禁锢。
人格的自由很重要,它是我们的独立之本、健康之泉,也是我们创造力的基石。
不过,我们很容易自大地以为,人格的自由是很容易获得的。譬如,我们以为可以随意左右自己的心情,可以轻率地进行各种各样的选择,可以轻易地建立一个亲密关系,也可以轻易地切断一个亲密关系……总之,我们把随心所欲理解为了自由。
实际上,这种自由是假自由,甚至是对心灵的禁锢。
譬如,遇到了重大的问题,你不面对,却认为不处理你也可以很快乐,那么这快乐一定是表面上的,那个问题只是被你压进了潜意识,继续像毒瘤一样破坏你的心灵。于是,你白天对着许多人微笑,到了夜晚,你只好独自呜咽。
譬如,为了彰显你的自由精神,你随意地作选择,又随意地逃离,你以为你可以轻松地结束你的任何事情,可以忘记一切烦恼,只留下快乐在记忆中。但实际上,任何事情一旦发生,都注定不可改变且不能被遗忘,它将永远对你发挥影响。
再如,你轻易地建立一个关系,又轻易地切断一个关系。你以为,这才叫自由。但实际上,任何关系都有生命,而且这生命起码与你的生命一样长,甚至还会在你的家族中遗传。
实际上,追求人格的自由,结束已经发生的事实对我们心灵的羁绊只有一条途径: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承认它已不可改变。
假若你做到了这一点,那么过去的事实仍然存在,它并未消失,也未被你遗忘,但你对它的纠结就结束了,而你也由此获得了自由。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一个人的人格就是这个人过去所有人生体验的总和。
从这一点上而言,任何过去发生的事情都不容否认,因为否认自己经历的任何事情,就是在否认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否认自己的一部分,就会或轻或重地导致人格的分裂。
并且,被否认的那一部分,绝对不会因此而消失,它只是被你压抑进潜意识而已,仍然在对你发挥影响。更糟糕的是,当它们发挥作用时,因为是来自潜意识,你的意识对它们一无所知,于是你对它丧失了控制能力。
一个人假若常常失去控制,那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把自己太多的事情压抑进了潜意识。
这是最简单的否认,即我们对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实置之不理,认为自己那样就可以摆脱它的控制了。
还有另一种否认。很多时候,我们会像小孩子一样,认为过去一些不好的事情不应该发生,一些人不应该那样对待自己。就好像过去那些事情还可以纠正过来似的。
这两种否认,都会令我们在不好的事情中越陷越深。我们本来是想摆脱这些不好的事情对自己的消极影响的,但结果适得其反,它们对我们的影响反而越来越重。
想结束这些不幸的事情对我们的影响,从而令自己的心灵获得自由,我们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接受!
所谓接受,即直面我们人生中的所有真相,深深地懂得,任何事实一旦发生就无可更改,而且不管多么亲密的人,我们都不能指望他们为自己而改变。
没有学会接受之前,我们都会把注意力放到别人身上,期望别人为自己改变一下,那么自己就得救了。但任何一个独立的人,都不会按照我们的要求去改变的。所以,这种期望注定会失败。
学会接受之后,我们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深深地懂得,自己才是自己问题的答案。由此,我们开始努力改变自己,并最终获得更大的自由。
接受过去
有一对什么样的父母,是我们最大的命运。父母,不仅是我们物质生命的给予者和保护者,也是我们心灵生命最重要的影响者之一。
好的父母,未必能很好地满足我们的物质需要,但一定会给我们健康的心灵。糟糕的父母,可能会很好地满足我们的物质需要,却会给我们留下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不过,糟糕的父母之所以会让我们形成心理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不愿意接受一个事实——我们的父母不够好,我们幻想自己应该有更好的父母,我们甚至会尝试去改变自己的父母。
然而,这种改变的努力注定会失败。因为,除非父母自己意识到,他们的教养方式有问题必须改变,那样改变才有可能发生。极少有父母会因为孩子要求他们改变而改变。
在采访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时,她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在她的蒙特梭利幼儿园里,几个三四岁的孩子开会,最后,他们得出了几个结论,其中两个是:
父母是不可改变的!
我们越想改变父母,他们就会越糟糕!
三四岁的孩子得出了这个结论,令我大为惊讶!我不禁感叹:天哪!要是我们小时候都得出过这个结论,而且将它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那么大多数心理医生可以改行了。因为,假若一个孩子坚守这两个信条,那么只要他的父母不是糟糕到会杀掉孩子的程度,那么这个孩子总能靠自己的力量得救的。
实际上,多数心理问题,就是因为我们小时候拒绝接受自己的父母,拒绝接受这个生命中最大的命运。相反,我们渴望改变父母。这种渴望注定会失败,于是我们将这个渴望深埋在心底,长大了,再按照这个渴望去选择配偶,并像童年渴望改变父母一样来改造配偶。
譬如说,有过一个暴虐老爸的女孩。她小时候,极可能产生过要改造暴虐的爸爸的愿望。但是,正如蒙特梭利幼儿园的那几个孩子得出的结论,她这个愿望一定会失败的,而且她越想改造爸爸,爸爸对她就越糟糕。结果,屡屡受挫的她,只好把这个愿望深埋在心底。
当然,这个愿望只是深埋在心底,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而不是消失。
结果,等这个女孩长大后,那些有暴力倾向的男子,会对她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他们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她接近他们、迷恋他们。同时,那些充满爱心的好男子,对这个女孩却缺乏吸引力。
这种吸引力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深埋在女孩心底的改造梦想。以前,她渴望改变暴虐的老爸,但失败了。现在,她渴望选择一个同样暴虐的男子,继续去实现她潜意识深处的改造梦想。
但是,她的意识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因为那个改造梦想是源自潜意识深处的。于是,这种有暴力倾向的男子对她的吸引力,她就只能用“迷恋”“激情式的爱情”“上天注定”等词汇来描述了。
然而,正如她童年时的改造梦注定会失败一样,她成年后的改造梦一样也会失败。这些被她的潜意识选中的男子,像她的老爸一样,首先是不可改变的,其次是她越想改变,他们就会变得越糟糕。
结果,她会带着满身的伤痕离开这个有暴力倾向的男子。接下来,她又投入另一个有暴力倾向的男子的怀抱。
这是很多好莱坞女明星的人生写照。譬如哈莉·贝瑞,她小时候有一个糟糕的黑人老爸,既不负责任,又常暴打她的妈妈。长大后,贝瑞的几次婚姻,都是选择了同样有暴力倾向的丈夫。结束第二次婚姻后,贝瑞伤心地说,她“不会再有婚姻”。
贝瑞要想结束她的这种强迫性重复,她就必须承认并接受自己的命运,像那几个三四岁的孩子学习,对自己说:父亲是不可改变的,有那样一个父亲,是我的命。
假若她能发自内心地做到这一点,那么她势必会号啕大哭几场,为自己那么悲惨的童年,也为自己那么悲惨的人生经历而悲伤。但正如《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中所诠释的道理那样,真而纯的悲伤,会帮助她告别——注意,不是忘记——悲惨往事。
如果做到这一点,她会发现,她喜欢的男子类型,好像发生了巨大改变。这只是因为,当她学会接受自己有一个糟糕的老爸的命运后,她潜意识深处的改造梦想也随之消失。没有了来自潜意识的病态渴望,那些暴虐男子自然就对她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了。
父母是我们最大的命运
当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在《在关系的镜子前审视自己,理解自己》中提到的刘涛,已50多岁,非常坚强,有无比丰富的人生阅历。但他在和我交谈时,仍然经常说:“如果我妈妈不那样做,就会……”“假如我妈妈做了什么,我就……”
显然,当他这样说的时候,他就是一个饱受伤害的小男孩,他的心理状态退行到了5岁前的时候。在这种年龄,他拒绝接受自己有那样一个妈妈的事实,他幻想可以改造自己的妈妈。
当然,正如蒙特梭利幼儿园的孩子所发现的道理那样,刘涛小时候的改造梦想注定会失败。妈妈不会满足他的改造梦想,甚至当他向妈妈说出自己的渴望时,妈妈反而会变得更糟糕。
结果,他也一样,把这种改造梦想深埋在心底。但是,等长大后,当碰到他所迷恋的女性时,这种改造梦想就会被强烈地激发出来。
25岁左右的时候,正在香港打拼的刘涛疯狂地爱上了一个当地女孩。他回忆说:“我不惜为她做任何事,她要什么我给什么。我挣的钱还算不少,但当时差不多都花在她身上了。甚至,我还想,为了她我可以去死。”
但是,刘涛疯狂的爱,是有一个条件的,那就是:她得爱他,不离开他。但最令他伤心的是,尽管他这么疯狂地付出,这个女孩还是离开了他。结果,刘涛的心理一度出现崩溃,后来花了10年时间才慢慢地找回自己。
这其实也是源自改造梦想。
当刘涛讲完他的爱情故事后,我请他回忆:“你有没有对另一个女人这样做过?慢慢回忆,别着急。”
结果,刘涛想了一会儿感慨地说,做过,那就是他的妈妈。他说,小时候,他曾经像对待那个香港女孩那样对待妈妈,拼命讨好妈妈,为妈妈做一切可以做的事情,但目的很清楚,就是为了赢得妈妈的爱,让妈妈像爱帅气的弟弟一样爱不够帅气的他。
但是,他失败了。不管他怎么做,妈妈都没有改变对他的态度。于是,他一方面深深地绝望,但另一方面把这个改造梦想深埋在心底。等遇到并痴迷上那个香港女孩后,他潜意识深处的改造梦想被强烈地激发出来,于是,在这个女孩的身上,他又完美地重复了一次童年时对待妈妈的那些方式。
要命的是,和童年一样,这次改造梦想也失败了。那个女孩,还是离开了他,嫁给了另外一个男人。并且,和童年一样,刘涛再一次深深地陷入了绝望。
这就是最常见的人生谜团:童年时所受过的苦,长大后我们会再受一次,不过,这次的受苦,目的是纠正童年的错误。
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成年后的这次受苦,居然成功了,我们从恋人身上完成了童年时没有从父母身上完成的梦想。不过,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并非是因为恋人按照我们的意愿改变了自己,而是恋人自己具备改变的意愿,他自己主动作了改变。
答案在你自己身上
但大多数的这种重复性受苦,最后都失败了。这种时候,一部分人会幡然醒悟,放弃了对迷恋式爱情的执着,而追求更平静的恋爱,并且不再对新的恋人或配偶产生改变的渴望。也有另一部分人,继续把这种愿望深埋在心底,于是要么去寻找新的恋人去追求自己的改造梦想,要么希望能改变配偶,让配偶满足自己的改造梦想。
譬如,刘涛的改造梦想,就蔓延到了刘太和弟弟刘洋的身上。有时,他会抱怨太太不理解他,“要是她能理解我并包容我,我就彻底好了”;有时,也会抱怨弟弟刘洋,“他要是小时候能帮帮我,让妈妈分一点儿爱给我,我也不会有后来那些心理问题”。
刘涛对太太和弟弟的抱怨,以前比较强烈,但现在越来越弱。因为,他逐渐意识到他才是解决自己问题的答案。并且,他也开始明白他那样抱怨太太和弟弟,其实是将他对妈妈的一些责难不公平地转嫁到了太太和弟弟身上。
等明白这些以后,刘涛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了问题的核心:他和妈妈的关系。
他说,他从理性上知道,放弃对妈妈的改造梦想是对的,接受自己有一个糟糕的妈妈这个事实是对的。但是,从感觉上,他觉得自己很难做到这一点,他能感受到自己对妈妈的强烈的抱怨。
这也是事实,是他此时此地的事实。我对他说:“不仅要尊重过去的事实,不与过去的事实作纠缠,接受自己有一个糟糕的妈妈这个事实;同时,也要尊重现在的事实,尊重自己的感受,接受自己暂时做不到完美状态的事实。”
很多时候,我们一看到解决问题的完美状态,就渴望自己立即抵达那个终极状态,当达不到的时候就谴责自己。这也是一种自恋,以为自己可以轻松拥有抵达完美状态的自由。但当这样想的时候,我们的自由度反而会受到损害,因为你谴责自己,其实就是你的一部分自我在谴责另一部分自我,而且一般都是“内在的父母”在谴责“内在的小孩”。但“内在的小孩”才是我们的动力之源,我们对它谴责太过,可能会让它生出不满,于是,它反而拒绝成长。
若想最快地获得自由,就要接受并尊重自己暂时难抵达最佳状态的事实。假若看到了自己的成长,那么也要接受这个事实。
譬如刘涛,他其实一直在成长。被那个女孩拒绝后,他尽管心理出现了一次严重的崩溃,但这次崩溃,让他暂时对迷恋式爱情失去了信心。就是说,他部分地放弃了改造梦想,把注意力从妈妈和完美恋人身上转移到了他自己身上。在那10年时间里,他努力反省自己,并养成了有节律的生活、经常锻炼身体等很多好的生活规律。
并且,他心灵现在的开放程度,要远胜以往。他说:“就好像又重新回到了黑暗的山洞,但手里多了一支蜡烛,于是不再像以前那么害怕。”
黑暗的山洞,可以理解为他的潜意识,手里的蜡烛,则可以理解为他的自知之明。他一个人拿着这支蜡烛回到了黑漆漆的山洞,意味着他正从自己的身上独自寻找答案。
接受当下
渴望改造别人,其实是一种自恋状态。
这不难理解,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是自恋的,而年龄越小,这种自恋就越严重。童年的自恋有两种含义:
好的事情,小孩子会认为是自己所导致的,假若爸爸妈妈关系很好,一家人温馨和睦,小孩子就会想,这是他造成的。
坏的事情,小孩子也会认为是自己导致的,譬如父母离婚,小孩子会觉得是他的错,假若他做了什么,也许父母就不离婚了。
好的父母,会把孩子安全地带出自恋状态。孩子最终会明白,什么事情是他的责任,什么不是。但糟糕的父母,有时会指责孩子,假若父母一方说,我们离婚都是因为你,那么这个孩子会遭到致命的打击,他可能会终其一生都有深深的内疚感,因为他相信是他让父母离婚了。
我们不只是在童年才自恋,长大了也一样会自恋。并且,童年越缺乏爱的孩子,长大后会越容易自恋。
这时候,我们会以为,自己特别强大,特别有力量,可以很自由地做很多事情。但是,当我们自恋地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会忽视很多重要的信息。
作为成年人,我们最容易自恋的一点是,既然悲伤、愤怒、内疚和恐惧这些消极的情绪那么伤人伤己,那么干脆“消灭”掉它们算了。
接受悲伤
于是,我们尽可能伪装得不悲伤。但没有悲伤,我们就无法与悲惨往事做一个告别。一个女子,丈夫突然出车祸去世,她忍住悲伤,极力地安抚公公婆婆等亲人,独自一人操办了丈夫的葬礼。为了不引起亲人的悲伤,她在丈夫的车祸现场和葬礼上都没有表现出深切的悲伤。之后,还为了公公婆婆,她强装笑脸,像一个模范儿媳一样,无时无刻不都在关注他们的感受,用各种办法逗他们开心,帮他们忘却悲惨往事。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自己的问题越来越重,她失眠、焦虑、忧伤,最终陷入了深深的抑郁。后来,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她好好回忆了一下丈夫出事前后的细节,肆意地、无比伤心地大哭了几场,才从这种状态中走了出来。
丈夫意外去世的事实已无可更改,这一点不容否认,她只有接受。那么,相应的,丈夫去世后,她无比的心痛和悲伤也是事实,这一点也不容否认,她必须接受并给予尊重。
实际上,悲伤是大自然对她的馈赠,只有借由悲伤,她才能从失去最挚爱的亲人的伤痛中走出来。其他任何办法,都做不到这一点。
接受愤怒
再如愤怒。愤怒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别人对你侵犯得太厉害了,你要告诉对方:停!你不能再侵入我的空间。
但是,因为愤怒是最容易伤害别人的,所以我们很容易拒绝愤怒。尤其是在家里,我们最容易抵制愤怒。因为,我们会想,既然你爱家人,怎么能对家人愤怒呢?
然而,无论多么至亲挚爱,假若另一个人不尊重你,经常指挥你、控制你的时候,你一样会愤怒。
一个女子说,她5年之内只回了两次家,因为“回家谁都不舒服,还是少回为妙”。但是,当我让她描述自己的家庭时,她的父母虽然不能说完美,但好像也没有做过严重伤害她的事情。那么,她怎么对父母这么疏远呢?
最终,我们一起找到了答案:她的妈妈太爱指挥她、控制她了。小时候,她的妈妈为她安排一切,已令她烦不胜烦。现在,她工作了,结婚了,都有自己的孩子了,她的妈妈还是要女儿听她的话,要是女儿不听,她妈妈就非常生气。
这位妈妈如此爱侵入女儿的空间,女儿不愤怒才怪。但是,妈妈是最亲近的人,按照规矩,她不能对妈妈表达愤怒,她也不能接受自己会对妈妈愤怒这个事实。但愤怒是天然产生的,不会因为我们不想愤怒就可以不愤怒。结果就是,她意识上不怎么愤怒,但潜意识却表达了极大的愤怒——5年内只回两次家。
假若这个女子想改善她和妈妈的关系,她就应当尊重自己的愤怒,并带着这种情绪与妈妈沟通和交流。这种沟通和交流,一开始一定是不愉快的,但它会把关系带向好的方向。因为,只有适当地表达出愤怒,她的妈妈才会适当停止对女儿的过分干涉,随后,女儿也会相应地亲近妈妈。
接受内疚
还有内疚。内疚,本来是一个信号,告诉你,某个关系的付出与接受已经失去了平衡,需要调整了。
但是,内疚的感受是如此不舒服,所以很多人渴望自己对亲朋好友一定做到“仁至义尽”,甚至还要求自己对所有人都做到这一点。
然而,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其实就是把你内疚的感受,转嫁给了你的亲人或其他人。
所以,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好得出奇的好人,却让我们避而远之。因为我们不想承受他们强加给我们的巨大的内疚。并且,这样的好人,因为他们离自己的内心太远了,你会感觉很难和他们建立更深的关系,因为从不内疚的他们,仿佛有一道厚厚的墙壁把你和他隔开。
一个心理学家说,拒绝某一种情感的人,势必会拒绝所有的情感。所以,那些从来都是“仁至义尽”的好人,因为他们拒绝了内疚,结果就是,他们也顺带着拒绝了所有的情感。
对他们而言,建立一个关系太可怕了。因为,若想深深地建立一个好的亲密关系,必须要深深地付出,也必须要深深地接受。一个关系,就是在相互的付出和接受的循环中不断发展的。假若一个人只付出不接受,那么他就不可能与人建立很深的亲密关系。
由此,我们不难见到,那些特别“仁至义尽”的好人,他们在社会上会享有很高的声望,但亲人会对他们怨声载道。如果你能深入地去看一下这些好人的生活,你会发现,亲人抱怨他,并不是因为他太爱帮人以至于不顾家了,而是因为亲人觉得离他很远。
接受恐惧
与悲伤、愤怒和内疚一样,恐惧也是一个非常不讨人喜欢的情绪。并且,它比其他的负性情绪更令人讨厌,因为它把我们打入了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
但是,最不讨人喜欢的恐惧,其实具备着最重要的价值。只有恐惧,才能强有力地打破我们的自恋状态,告诉我们:你,真的很渺小;你,必须放弃一些虚假的自大,而去寻找真正重要的东西。
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最令人讨厌的恐惧,其实就是在警示我们,人啊,你不能自恋到以为一个人就OK了,你必须寻找你的另一半,必须和另外的存在建立起深深的情感关系。
假若你一直自大而孤独,那么恐惧就会一直袭击你,直到你真正能听懂恐惧的提示,并向关系顺从为止。
接受关系
真而纯的情绪,是源自当下的情绪,它在提示我们,你现在欠缺什么,你现在应当弥补什么。
由此,不管这真而纯的情绪是什么,我们都必须尊重它、接受它,并听从它的指引,从而让我们走上心灵成长之路。
也有一些沉溺性的、歇斯底里的情绪,假若你经常失去控制地发泄情绪,那么,这种情绪一般都是在提示你,你的过去大有问题,你的潜意识大有问题。并且,你的情绪一定是在玩刻舟求剑的游戏,你现在发泄愤怒的对象,是被冤枉了的,你要回到船出发的源头,到那里去寻找答案。
自由与接受,看似是一对矛盾。因为我们一般的观念会认为,自由是积极进取的,是展现自己的力量,而接受是消极的。但是,积极的自由观很容易夸大个人的力量,而忽视我们存在的卑微性。
假若你明白了自己存在的卑微性,你会明白,你越懂得接受,你的心灵所享有的自由度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