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新教育 第八章 儿童的心理畸变
心理畸变的原因
实践表明,在儿童正常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所有被普遍认为属于儿童的特点都消失了。这不仅包括那些被称为儿童缺点的特点,比如邋遢、叛逆、懒散、贪婪、自私、易怒,而且还包括一些儿童的优点,比如想象力、喜欢听故事、对大人的依恋、爱玩游戏、顺从等等。此外,还包括一些科学研究认为属于儿童独有的特点,比如模仿、好奇、善变、注意力分散等等。这说明,人们迄今为止所了解的儿童的天性不过是一种表象,它掩盖了儿童真正的原始本性。
这个结论看似出乎人们意料,但却是一种普遍的事实,而且早已存在。自古以来,人被认为具有双重人格:一种是上帝创造人类时赋予的性格,另一种是人类堕落形成的性格。后者使人从一出生便带着最初的罪恶,即原罪。原罪本身微不足道,但是却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意味着对创造精神的偏离,对宇宙生存法则的背弃。自此,人就像一叶扁舟,随波逐流,没有能力克服生活中遇到的障碍和思想意识中产生的错误,人迷失了自我。
上述观念是一种人生哲学的总结概括,它可以为儿童的生命提供一个明确而且富有启示性的答案。即使是某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也可能造成儿童的畸变,但是这种变化却被成人以爱的名义粉饰,进而导致不易被人察觉。但归根结底,这一切源自于成人内心深处的愚昧以及隐藏在他们潜意识中的自私之心,而其强大的力量给儿童造成了极其消极的恶劣影响。然而,儿童常常能够更新自己,重新焕发活力,继续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儿童的发展模式也决定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一个正常的儿童应该是把自己与外界环境联系起来,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活动之上。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所有儿童心理畸变的根源是唯一的,那就是在他通过肉体化身成人的时候,外界环境妨碍了他精神的发展。
儿童尚处在生命的早期阶段,还只是一个精神胚胎。上面归纳出的这个简单而清晰的原因正是导致儿童心理畸变的唯一且又不易察觉的原因。
心理畸变的几种表现
(一)神游
我们可以用“肉身成人”的理念去知道我们理解儿童心理畸变的本质。所谓的“肉身成人”指的是儿童必须通过运动进行肉化,塑造各种心理特性,进而构成整体的个性。如果由成人代替儿童进行运动,或者儿童所处的环境之中缺少运动的因素,就不可能实现身心的统一,那么就会造成心理发展和身体发育分道扬镳,由此产生了所谓的“人格分裂”。在自然状态下,任何事物都不能创造自我,也不可能消灭自我,心理的发展也是如此。如果儿童心理偏离了这个自我这个中心,就会游离于精神之外,畸变因此产生。心理产生畸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失去了目标,因而陷于空虚、模糊和混乱。心智本应在运动中形成,但却四处逃避现实,最终落入了“幻想之城”。
开始时,这些行走在逃避路上的心智也会去寻找目标,但却无法找到,于是它们在表现和符号之间游荡徘徊。因此,活泼的儿童开始无法安静下来,他们好动,且混乱无序,漫无目的。他们刚刚开始做一件事情,还没有完成就放弃了,因为他们无法把自己的心附着在一件事情之上。但是,成人一方面会惩罚这些毫无节制、行为暴躁的儿童,另一方面却又将这些幻想理解为儿童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表现。众所周知,福禄贝尔发明了许多鼓励儿童发挥想象力的游戏。他将不同样式的积木和方块搭建成各种图形,让儿童想象成为马、城堡或者火车。事实上,儿童对符号的认知会引导他们打开思维的闸门,产生出各种奇思妙想。他们会把一根棍子当作一匹马,一把椅子想象成为宝座,一支铅笔就成了飞机。这个事实让我们明白了儿童为什么喜欢玩具,因为玩具让他们能够进行活动,但是这种活动却让儿童产生了幻想,而且这是一种对现实不完整和徒劳无益的想象。实际上,玩具带给儿童的一种无益的环境,儿童在其中无法集中精神,表现的漫无目的,思维在歧途上渐行渐远。那些可以勾起儿童活动欲望的玩具就像轻轻一吹就可以燃起掩藏在灰烬之下的火苗,但是火苗会马上熄灭,玩具也被弃之一旁。尽管如此,玩具仍然是成人能够为儿童心理发展而制作的唯一东西,是成人为儿童进行活动提供的一种手段。
事实上,成人给予儿童的活动自由只存在于游戏之中,更准确地说儿童只有在玩玩具时才能自由地活动,而且成人深信在玩具的世界里儿童会得到快乐。尽管儿童很容易就厌烦了一种玩具,而且经常破坏玩具,但是这种自信根深蒂固,以至于成人会表现得更加的大方和慷慨,将送玩具作为一种习惯。玩玩具是成人在儿童宝贵的童年时代,也是他们奠定未来生活基础的时期,给予他们的唯一自由。因此,这些“分裂”的儿童在学校表现得非常聪明,但却自由散漫,毫无纪律性。
然而,在学校里,我们却看到他们会立刻集中精力在一种劳动上,幻想和混乱无序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安静平和投身于现实的儿童,他通过劳动实现自我发展。于是,一切步入正轨,正常化得以实现。儿童的运动器官在内心引导之下脱离了混乱的状态,并最终成为认识世界、获取智慧的工具。于是,曾经飘忽不定的好奇心变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动力。
心理分析已经认识到不正常的幻想和对玩具的过分迷恋是一种病态,并明确把它们界定为:“心理逃避”,即在想象和游戏中逃避现实。逃避是一种心理的游离、躲避或者说隐藏,它代表着一种自我保护的潜意识,其目的是为了逃避痛苦或者危险,把自己的真实面目隐藏在面具之下。
(二)心理障碍
在学校里,老师们发现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并非像人们认为的那样也是成绩优秀的孩子。相反,这些儿童学习成绩一般,甚至可以说毫无成就可言。但是,没有人会认为这些孩子的智力出了问题,而是以为不过是富有创造力的智慧无法融于实践罢了。出现心理畸变的孩子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智力的退化,也就是说他们无法支配自己的心智,也无法引导他们智力的发展。这不仅表现在企图通过幻想逃避现实,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智力发展或多或少受到了抑制和打压,使儿童丧失了勇气,陷入自我封闭。因此,与心理正常的相比,这些儿童的平均智力较低。这个现象源自于心理畸变,心灵离开了原来的位置,因而需要精心的呵护才能使其复原。但是,成人在教育过程中更多采用的却是一种压迫强制的方法,通过外力企图纠正儿童的心理畸变。然而,外力的强制对畸变不仅没有作用,而且还触发了心理的自我防卫。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防卫并不是一种真正的抵御,即针对外部行为的反抗,而是完全失去意志控制的心理保护。它意味着潜意识拒绝接受外界赋予的想法,因此也拒绝理解那些强加的观念。心理分析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障碍”。
教师们必须认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儿童的心灵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使心理的发展失去方向,变得盲目。这就如同灵魂在潜意识里说:“你们随便说,我就是不听;你们不停地说吧,反正我听不见。我无法建造自己的世界,因为我正在修建一座拒绝你们进入的城堡。”
这种心理的自我保护缓慢而持久,使儿童失去了成长的活力,因此也就无所谓愿不愿意的问题了。老师认为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天生愚钝,或者对于某些科目智力低下,比如数学或者拼写改错。如果心理障碍在许多科目,有时甚至是全部科目的学习上都有所反映,那么这些聪明的儿童就会被认为有智力缺陷,而且在他们多次留级之后,最终会被当作弱智儿童。通常情况下,心理障碍会造成理解事物的困难,同时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我们有时会看到儿童因为不喜欢某一个科目而对学习,甚至包括学校、老师和同学深恶痛绝。此时,爱心和热情已经无影踪,儿童由于害怕上学而最终离开校园。
童年时代形成的心理障碍会伴随人的一生,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一部分人终生都反感数学,他们不仅无法理解数学,而且一提到数字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尚未开始学习就已经对数学产生了厌倦。我认识一个聪明的意大利女孩,从她的年龄和文化水平看,她的拼写错误简直令人难以理解,而且无论如何纠正都是徒劳,错误越来越多,即使让她阅读经典名著也无济于事。然而有一天我惊讶地看到她书写了一手漂亮又正确的意大利文。至于她改变的细节我在此不再赘述,但可以肯定的是,她本来完全可以做到正确的表达方式,但是却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所压制,导致她错误连篇。
人们不禁会问,神游和心理障碍这两种心理畸变哪一个更严重。根据我们在“儿童之家”的观察,胡思乱想和沉溺于游戏的逃避症更容易治愈。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因为在某个地方找不到他需要的东西而逃走,当环境发生变化,已经可以为他提供需要的东西时,就可以召唤他回来了。
事实上,在学校里我们可以经常看到那些任性和暴躁的儿童很容易发生转变,似乎突然之间从遥远的世界归来一样。他们的转变不仅表现在从混乱无序到专心致志工作的外在改变,还表现在他们在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满足和平静。心理畸变的消失是一种自然的变化,如果畸变在儿童时代没有得到根除,就可能伴随一个人的终生。许多被认为想象力丰富的成年人,实际上对于所处的环境只是模糊的感觉,而且仅仅停留在感官层面上。这些所谓富有想象力的人没有秩序感,他们多愁善感,总是喜欢赞美阳光、天空、色彩、花朵、风景、音乐,他们对生活中事物的感知就像是在阅读一部小说。他们并非真正热爱口中赞美的阳光,甚至不会驻足片刻去感受光线的抚摸;星星虽然赋予了他灵感,可是他没有仰望星空的激情,甚至不具备基本的天文知识;他声称爱好艺术,但却创作不出任何作品,因为他们没有深入地体验生活。他们经常不知道该用双手做些什么,可是又无法克制自己,神经质般地乱摸东西,很容易打碎物品,心不在焉地扯碎他们赞美的花朵。他们创造不了美好的事物,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也无法找到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如果没有人拯救他们,他们就会迷失自我,因为他认为自己感官功能的衰退和能力的丧失是一种正常情况。在生命早期,他们的思维产生混乱,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误入歧途,而且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行越远,最终畸变的心理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另一方面,心理障碍更难克服,即使是年龄尚小的儿童也是如此。心理障碍在内心筑起了一道屏障,将心灵禁锢其中,以防受到外部的伤害。这堵高墙也将外界美好的事物阻隔在外,失去了幸福的源泉,而高墙之内正在上演一幕幕讳莫如深的悲情故事。高深的科学、充满奥秘的数学,以及精美的语言和迷人的音乐都成为“敌人”,被排斥在外。一些能力得到了畸形发展转化为无知和愚昧,本应充满爱和活力的生活失去了颜色。学习成为一件令人厌倦的事情,进而导致对整个世界的反感,而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世界。
障碍!这个词语发人深思,使人联想起在尚未获得生理卫生知识,不知如何健康生活时,人们先把自己保护起来,避免接触阳光、空气和水,生活在密不透光的高墙之内,一天到晚都紧闭窗户。人们厚厚的穿着就像一层又一层的洋葱外皮,使皮肤的毛孔与纯净的空气隔绝。因此,生命的发展与外界环境完全隔离开来。
从社会的角度看,也存在着同样的障碍。为什么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孤立?为什么每个家庭要自我封闭?家庭之间的相互远离并不是为了自我欣赏,而是为了与他人拉开距离。这种屏障不是为了保护爱,因为它是封闭和难以逾越的,比任何墙壁都要坚固。社会阶层和民族之间的隔离也是如此。矗立在不同民族之间的障碍并不是为了区分出一个个统一和同质的群体,而是为了维护自由和安全。但因为相互孤立和敌视产生的焦虑反而加剧了各民族之间的隔阂,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产品的流通。如同文明因交流而产生,世界将会怎样?我们是否可以把民族之间的隔阂看作是因饱经痛苦和遭受侵害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呢?伤痛已深入人心,并且在不断地弥漫和叠加,使障碍变得更加牢不可破,从而使国家变得僵化,削弱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
(三)依赖性
有一些听话的儿童没有足够强大的心理,因而往往依附于成人,而成人又常常用自己的行为取代儿童的活动,最后儿童成为成人的附庸。这样的儿童无法意识到自己生命发展的需求,因此总是满腹牢骚。他们不停地抱怨,总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让人以为他们是多愁善感的孩子。他们总是莫名地烦恼,于是向其他儿童、成年人求助,因为他们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烦恼。他们依赖于他人,仿佛自己的生命力完全取决于别人。他们要求成人给予帮助,希望成人和他们一起玩耍,给他们讲故事、唱歌,不能离开半步。在这样的孩子面前,成人成为奴隶,这是一种奇怪的位置互换,表面上看成人和儿童之间相互理解又亲密无间。这些儿童不停地问为什么,然而仔细观察后发现他们要得到的并非答案,而是你的回答。貌似旺盛的求知欲实际上是儿童希望成人留在自己身边的一种手段。
这样的儿童可以接受成人的任何指令,可以为了成人的命令而放弃自己的活动,于是成人可以轻而易举地代替儿童的意志,儿童也乐于接受,这似乎是两相情愿的事情。如此发展下去,儿童的感情将会出现“惰性”,对一切事物都表现出冷漠无情。但是成人却非常愿意接受这种情况,因为这不会妨碍他安排自己的活动。而实际上这却是儿童心理畸变的极端表现。
“惰性”是一种精神的压抑状态,如同人患上重病,身体状况严重衰退一样。反映在心理领域,就是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下降。天主教认为惰性是七宗导致灵魂濒临死亡的罪恶之一。
成人将自己凌驾于儿童之上,拒绝接受儿童的心灵,替代儿童的活动。然而,成人却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帮助都是无益的,他们其实是在熄灭儿童的心灵之光。
(四)占有欲
每一个幼小的儿童或者正常化的儿童都会有一种本能的冲动,引导他们采取行动。面对外界环境,他们不会铁石心肠,而是用充满活力的爱去体会。我们可以将此比作饥饿,饥饿使人产生寻找食物的冲动,这与逻辑无关,就像人不会说:“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吃东西了,如果再不吃饭我就没有力气活下去,所以我必须找到吃的东西。”饥饿是一种痛苦,会使人们无法抑制获取食物的冲动。儿童也有这样的饥饿感,驱使他们在周围环境中寻找能够满足他们心理需求的东西,从中汲取成长需要的养分。
“我们是新生的婴儿,热爱精神的乳汁。”正是这种冲动,即对于环境的热爱才真正体现了人的特性。把儿童的这种热爱理解为激情是不准确的,因为激情是暂时、一时的冲动,而这种爱却蕴藏着对生命的无限渴望。
儿童对周围环境的热爱使他们产生动力不停地活动,热情的火焰不停燃烧,如同身体元素与氧气接触后燃烧一样,发散出生命的温度。一个健康的儿童让人感觉到他生活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之中,离开这个环境他就无法实现自我。如果没有一个适合心理成长的环境,儿童会变得非常脆弱,出现心理畸变和自我封闭,变成一个无动于衷、难以捉摸、空虚、无能、任性、令人厌烦和脱离社会的人。如果儿童没有找到自己发展的动因,那么他只能看到“物”,并且想要占有它。当获取和占有变得易如反掌,那么智慧之光和爱将失去作用,儿童心理的发展也会偏转方向。一个儿童看到一块金表,虽然他看不懂时间,也会说:“我要。”另一个儿童也说:“我也要。”即使他占有了这块表,也会随时丢掉它,不会使用它。于是,人们就在这样的相互争斗中开始了竞争和破坏。
当在爱和占有之间第一次进行抉择,不同的选择会导致截然相反的两条道路,几乎所有的道德偏差都产生于此。儿童就像章鱼一样伸出触角,征服或者毁灭那些他们急切想要抓住的东西。他们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占有欲望,并像保护自己一样保卫它。
一些强壮、强势的儿童为了保护自己的东西甚至会和其他前来争夺的儿童发生打斗。他们之间不断地争吵,因为他们都想要同一样东西,或者都想要别人的东西。因此,他们不可能表现出友好的态度,展示爱和友谊,完全是为了毫无意义的东西在争斗。但是这个现象并非无足轻重,相反对儿童而言非常重要。这反映出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儿童的本性被某些东西所蒙蔽,心理发展发生了偏差。因此,占有欲与物品本身没有关系,而是儿童的心中产生了一个恶魔。
成人一般会对儿童进行口头的训诫,从道德层面教育他们要尊重别人的财产,不能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可是当越过雷池,欲念滋生,儿童只想获得别人手中的东西,他们就离正常的心理生活越来越远了。占有的欲望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进入了儿童的心灵,让人以为这不过是儿童的本性而已。
即使是那些听话的孩子也同样对外界事物,对那些毫无价值的东西充满了兴趣。只不过他们占有的方式不同,他们不会大吵大闹,也不会去抢夺其他人的东西。他们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收集起来然后藏好,而成人却以为他们喜欢收藏。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收藏需要专业知识,并对物品进行分类,而儿童收集的物品之间毫无关联,只是喜欢把所有的东西聚集在一起。从病理学角度看,这是一种毫无逻辑和实质内容的收藏,是一种心理反常造成了怪癖。不仅精神病人会有如此行为,而且那些活泼顽皮的孩子口袋里总是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小东西,性格温顺、胆子小的孩子也有着类似的收藏。人们把这一切视为正常现象。如果有人企图拿走他们的东西,儿童会奋不顾身保护自己的物品。
心理学家阿德勒幽默地将这种现象比作成人的吝啬,认为这是儿童时代出现的萌芽。心理失衡之花结出的恶果就是人总是迷恋很多东西,即使这些东西毫无用处,他们也会视若珍宝,难以割舍。父母一般会认同孩子保护私有财产的行为,把这视为儿童处理社会关系的起点,认为是人性的正常表现。那些喜欢收集和保存东西的儿童也往往被社会看作属于正常。
(五)支配欲
另外一个与占有欲密切相关的心理畸变是支配欲。每个人都有一种本能的力量驱使他们去支配周围的事物。但是如果这种力量只是为了攫取财产,而不是表达对自然的爱意,用于个性的创造,那么就是心理的畸变。
在心理畸变的儿童眼中,成人可以拥有一切,无所不能。他们感到通过成人之手,自己的力量也将变得异常强大。因此,儿童开始学会利用成人,从成人那里获取他们没有能力得到的东西。这个现象非常普遍,几乎发生在所有的儿童身上。看起来这似乎可以理解,因为一个处于弱势地位的人能够说服强势一方为自己争取利益是很自然和合理的事情。但是对儿童而言这是一种任性的表现,而且很难纠正。儿童不断地试探,寄希望于通过成人替自己去做那些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事情。儿童不断幻想,一刻不停地提出要求,让“超人”一样的父母去实现他们那些眼花缭乱的梦想。
在很多描写儿童心理的童话故事中对儿童的这种感觉有着细致的描述。在故事中儿童对他们的幻想感到亢奋,沉迷于自己幻想的世界,求助于仙女获得恩赐、财富以及超越常人的能力。仙女是儿童世界中成人的化身,她们形态各异,有好有坏、有美有丑、有穷有富,生活在森林里、魔幻城堡中。年龄大的仙女是奶奶,年轻美貌的是妈妈,衣衫褴褛是穷妈妈,锦帽貂裘的是富妈妈,她们都很爱自己的孩子。
成人在儿童面前总是显得那么强大,因此现实生活中儿童学会了利用成人,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冲突由此而生。为了让孩子高兴,成人一般都乐于让步,满足他们的要求,刚开始的时候矛盾并没有激化。然而,当取得第一次胜利后,儿童会争取第二次、第三次,不断地变本加厉去索取,成人不断退让,而儿童却得寸进尺。成人幻想着儿童满足的样子,可梦想之后却是苦涩的味道。幻想是无限的,而物质是有限的,最终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儿童为所欲为,成人的灾难如期而至。这时,成人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承认是自己宠坏了孩子。
那些顺从的儿童也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说服成人,他们会表现出热情、哭泣、哀求、悲伤以及可爱,希望赢得成人的同情。成人不断让步,直到无路可退,此时儿童会被惹恼,认为自己正常的要求被忽视,因而心理发生了扭曲。成人应当为儿童的这个恶习承担责任,因为正是他们的一再忍让鼓励了儿童的欲望。
然而,众所周知,劝诫和惩罚无助于纠正儿童的人性,人们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改掉恶习。这就如同对一个正在发高烧、神志不清的人讲话,告诉他健康非常重要,如果不退烧就要惩罚他一样。成人的让步不但宠坏了孩子,而且阻碍了孩子的发展,无形之中把孩子的心理发展引向了歧途。
(六)自卑感
在成人眼中,孩子都是漂亮完美的,他们为此感到骄傲,并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然而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表现出了“蔑视”。
成人内心潜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不仅使他们认为儿童“一无所知”或是“生性顽劣”,需要他们为儿童灌输思想、矫正行为,更使他们表示出了对儿童的不屑。成人面对的是柔弱的孩子,而在孩子看来,成人却无所不能,甚至有权在儿童面前展现那些他们在其他社会成员面前羞于表达的情感。成人心中隐藏的是贪得无厌和唯我独尊。在家庭中,成人以家长的名义不断地侵蚀着儿童的自我。比如,当看到儿童移动茶杯时,成人就会担心杯子被打碎。此刻,贪婪驱使他将茶杯视作珍宝,为了保护茶杯而阻止孩子的行为。也许这个成人非常富有,并且相信他的财富会不断增长,他的孩子会更加富有。但是,在那一刻,他认为茶杯价值连城,因此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它。同时,他会想:“我已经把茶杯放好了,孩子为什么还要乱动它呢?我难道没有权力按照自己的意愿摆放茶杯吗?”他在心底里愿意为孩子做出任何牺牲,他望子成龙,盼望着将来孩子出类拔萃、声名显赫。但是,在那一刻,他心中涌动的全是专横跋扈,为了一个毫无价值的东西浪费感情。事实上,如果是仆人打碎了杯子,他会一笑了之;如果是客人打碎了杯子,他也会马上安慰客人无关紧要,不足挂齿。因此,儿童会在不断的失望之中认为他自己就是那个惹是生非的人,只有自己不能触碰那个茶杯,自己甚至还没有一个茶杯重要。
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将儿童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其发展。儿童不仅要接触事物,将外物作为工具,并且遵循一系列行为规则来完成任务,这对儿童内在个性的发展极为重要。成人可能不会在意自己日常行为的顺序,因为这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变成了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他早上起床,他知道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对此已经驾轻就熟。如同呼吸和心跳一样,行为的连贯性几乎已经自动完成了,他们不需要再进行任何思考。
然而,儿童同样需要这样的行为准则,但是他们却始终无法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行为。当他正在玩耍,成人会告诉他散步的时间到了,于是为他穿上衣服,带他出门。或者他正在往桶里装石子的时候,妈妈的朋友来了,于是妈妈会让他停下手头的工作,带他去见客人。成人总是在不断地干预儿童的生活。作为强势一方,成人从来不会询问或者考虑儿童的感受。他们认为儿童的行为毫无意义,总是在支配儿童。但是,在孩子面前当成人请求其他人,甚至佣人帮忙时,他一定会用“请您”或者“如果可以”之类的话打断别人,表达歉意。这会让儿童感到他的地位不如其他人,因而产生自卑的心理。
如上所述,预先设定计划,并据此开始工作,保持行为的连贯性对儿童至关重要。总有一天,成人要告诉孩子他们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承担责任的前提是儿童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去分辨不同行为之间的关系,对行为的意义做出评价。成人经常抱怨说他无法唤回孩子的责任感和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而事实上,正是他在一步步地破坏儿童在体会生活中形成的行为连贯性和自尊感。因此,儿童感觉到了自己的卑微和无能。要让孩子承担责任意味着对自己要充满信心,坚信自己是行为的主宰。
成人总是告诉儿童这些事情不能做,那些事情不能做,这让他们感到灰心丧气。可以设想一下,让残疾儿童与一个身手敏捷的正常儿童赛跑,他肯定会感到羞辱;如果让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个头矮小的人与一个身材魁梧的职业拳手比赛,他肯定会感到绝望。尚未迈出第一步,努力的愿意就已经灰飞烟灭了,尝试开始之前已经丢掉了信心。成人不但挫伤了儿童的自信而且使儿童感到自己的无能,儿童心灵激发的火花被一次又一次地扑灭。其实,成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他会说:“你不能做这件事情,无论如何也做不成。”如果是一个没有修养的成人,可能会脱口而出:“笨蛋,你怎么会想着做这件事呢,你没看到自己做不到吗?”这种做法不仅阻碍了儿童行为的自主性和连贯性,而且还对孩子造成了深深的心理伤害。
成人的做法让儿童以为不仅自己所做的事情毫无意义,而且自己还是一个无能的人。因此,儿童变得沮丧,失去了自信心。如果是一个势力强大的人阻止我们,我们可能会退缩,但是如果是一个弱小的人阻止我们,我们会去反馈。当成人不停地向儿童灌输他是一个无能的人,儿童的心灵就像蒙上了一层乌云一样,心生胆怯和恐惧,开始变得对一切都漠然无视,久而久之形成了心理障碍。心理学称之为自卑感,这种感觉可以持续一个人的一生,让他总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凡事都无能为力,不敢去迎接任何挑战。自卑通常表现为害羞、犹豫不决、在困难和批评面前屈服,以及通过哭泣发泄自己对境遇的不满等等。
与之相反,那些正常的儿童则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总是对自己的行为充满了信心。“儿童之家”的儿童们就很好地表现出了这一点。当有客人因为假期来学校拜访感到失望时,即使老师不在,孩子们也会打开教室,召唤小伙伴们像平常一样非常自然地劳动。这些孩子非常了解自己的能力,表现的沉着冷静,自信而不失风度。因为孩子们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能够把握整个活动的进度,因此能把事情办得恰如其分。
当意大利王后请一个小男孩用可以活动的字母拼写“意大利万岁”的时候,大家以为小男孩会出于尊敬马上停下手头的工作,立刻按照王后的指示行动。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按照惯例把正在使用的字母放回原处,把所有字母整理一遍之后才拼出了“意大利万岁”。整个过程没有一丝惊慌,从容不迫。而他只是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却已经能够主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面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可以从容应对,做任何事情都显得充满自信。
(七)恐惧
恐惧也是一个心理畸变的表现,但往往被人们视作儿童的天性。提到恐惧,人们一般认为是在非正常外力作用下儿童产生的心理畸变,如同羞怯一样,把它视为儿童的共性特征之一。有些性格温顺的孩子似乎总是被一种恐惧的气氛所笼罩,表现的畏首畏尾,即使是那些活泼的孩子时常可以勇敢地面对危险,但有时也会表现出某些神秘的、无法解释和难以克服的恐惧。这些恐惧可以解释为某些事物在儿童大脑中留下的强烈印象,比如害怕过马路,恐惧猫躲在床底下,害怕小鸡等等。这种情况类似于精神病学上的成人恐惧症。这些恐惧在对成人有着极强依赖性的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而成人又往往利用这一点,为了让儿童服从自己,强加给儿童许多莫名的恐惧。这是成人迫害儿童的最卑劣的手段之一,黑夜本来已经充斥着各种可怕的影像,成人又加重了儿童对黑夜的恐惧感。
消除儿童恐惧心理的正确做法是让他们接触世界,感受各种事物,帮助儿童理解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在“儿童之家”我们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帮助儿童克服了潜意识中的恐惧,也就是让儿童不表现出恐惧感。
我们学校里有一个来自西班牙家庭的小女孩,她有三个姐姐。每当晚上下雨打雷,小女孩是姐妹中唯一不害怕的,而且她还会带着三个姐姐穿过房间来到父母的卧室,让她们躲在父母的身边。小女孩没有表现出任何恐惧,成为姐姐们的心理支柱。每当晚上姐姐们感到害怕的时候,她们就会跑到妹妹那里寻求安慰,摆脱内心的焦虑。
这里谈到的恐惧并非人在危险面前处于自我保护的本能而表现出的恐惧。与成人相比,这种正常的恐惧心理在儿童身上出现的情况比较少,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儿童经历的危险比我们少,而且当面对危险时,儿童常常会表现出比成人更大的勇气。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比如在城市的道路上儿童与车辆擦肩而过,在农村儿童攀爬高大的树木或者陡峭的山坡,不顾一切地冲到河流和大海里学校游泳等等。而且,儿童见义勇为,解救遇险同伴的英雄事迹更是不胜枚举。有这样一个故事,加利福尼亚的一个孤儿院发生了火灾,人们在遇难中看到了一些孩子,他们不顾危险跑到盲童的宿舍试图解救他们的盲人同学。在儿童协会的各类报纸上,经常可以读到儿童类似的壮举。
或许人们会问,一个心理正常发育的儿童是否会激发出性格中的英雄主义因子。从我们的教学实践看,我们没有见到过任何英雄事迹,最多不过是一些崇高的愿望,与真正的英雄行为相去甚远。在我们的学校里,谨慎是儿童的共性特征,这可以让他们避免遭受各类危险,比如在用餐时使用刀叉,点火柴照明、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在水池边游玩,穿过城市的马路等等。总之,在我们的学校儿童能够把握自己的行为,避免鲁莽行事,平和而自信地生活。因此,一个拥有健康心理的儿童可以学会谨慎行为,避免将自己推向危险的境地,即使遇到危险也可以从容应对。
(八)说谎
心理畸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就像一棵大树长出了多余的枝杈,但其根源却是相同的。只有抓住了畸变的根源,才能够找到回归正常道路的途径。然而,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看来,这些多余的枝杈不过是个别现象,而且彼此之间没有关系,应该分别对待和研究。
说谎是心理畸变的一个重要特点。谎言就像一件外套,将心灵包裹其中,当衣服越来越厚,说明谎言也越来越多,而各种不同的谎言都有着不同的意义。说谎可以分为正常的说谎和病理性的说谎。早期的精神病学对狂躁性谎言,也就是无法自控的歇斯底里的撒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当一个人的心灵被谎言占据,那么他所说的每一句都夹杂着谎言。精神病学注意到在少年法庭上儿童可能出于潜意识而作伪证。这不得不令人深思,儿童几乎是纯洁的代名词,他们纯真善良,却可能因为在潜意识作用下做出虚假的证言。犯罪心理学家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他们认为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儿童真诚本质的判断,外界事物造成了他们情绪的波动,进而使他们心理紊乱才导致撒谎。
这种谎言用虚假代替真实,无论是偶然为之还是一贯如此,都与我们谈论的儿童为了自己我保护、掩盖自己的真实企图的谎言不同。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正常的儿童也有可能撒谎,但这与自我保护没有关系。
谎言可以是故意编造出来描述幻想的。这样的谎言并没有欺骗的目的,也没用掺杂个人企图,很容易取信于人。它就像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如同演员在扮演某个角色一样。比如,有一次,几个孩子告诉我妈妈为了保证健康饮食,在请人吃饭时做了一道天然而美味的菜品,赢得了客人们的赞赏。故事听起来非常有趣,于是我让母亲们告诉我如何做这道菜。但是,母亲们却告诉我,她们从来没有这样做。看来,这一切都是儿童的想象,他们的谎言就像在演绎一个故事。他们只不过是在讲故事,没有恶意。这种谎言与不知道真相、因为懒惰不求甚解以及蓄意编造的谎言性质完全不同。
有时谎言是小聪明的表现。我认识一个5岁的小男孩,母亲临时把他送到了一所寄宿制学校。他的班主任是一位年轻的老师,责任心很强,对他关怀备至。一段时间之后,小男孩开始向母亲抱怨班主任过于严厉。于是,小男孩的母亲向校长询问情况,却发现班主任对他非常亲切,总是热情地照顾他。于是,母亲叫来孩子问他为什么说谎。孩子说:“我不喜欢校长,可是我不能说啊。”看来小男孩说谎不过是权宜之计,因为不敢指责校长,所以才把怨恨转嫁到了班主任身上。
狡黠的孩子们总是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去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那些乖巧的儿童说谎就像是条件反射,谎话脱口而出。这种谎话总是充满了天真,甚至不符合常理,因此一眼就能识破。然而,成人们在揭穿孩子谎言的时候总是忘记了谎言背后的东西,他们的谎言往往没有恶意,纯粹是为了保护自己,防范外部的侵扰。那些自卑的儿童更容易说谎,因为面对成人的指责,内心软弱、性格羞怯的他们会选择通过撒谎逃避成人对他们的羞辱。
谎言是智慧的一种表现。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儿童的心智也随之发育和健康,并且成为生命重要的组成部分。智慧就像衣服一样,对人而言不可或缺,可以让人表现出端庄得体和美观大方。在“儿童之家”,经过我们的教育,孩子们摒弃了许多社会恶习,以一种真实、自然的形象示人。
但是,谎言并不会奇迹般地自行消失,我们需要帮助儿童再造一颗真诚的心,让他们去深入现实生活,解开精神的束缚,用正确的态度去理解世界,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但是,如果我们回到现实,放眼望去会发现生活里到处充满了谎言,如果不去改良,我们社会将会沉沦。事实上,在学校里有很多孩子被认为性格倔强或者叛逆,原因只是他们没有养成向谎言妥协的习惯,与其他孩子相比敢于更真诚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已。教师们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社会关系之中交织着谎言,我们崇尚的道德流于表面,而且被确定作为教育的基础,而真正的善与美却被认为是颠覆了我们的道德观念,站在了道德的对立面。
心理学对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将谎言解释为一种潜意识的适应性。可以说,并非儿童的谎言而是成人的虚伪给人类披上了一件可怕的伪装,就像鸟儿漂亮的羽毛、野兽精美的皮毛一样掩饰了斑斑劣迹。虚伪的掩饰不过是自欺欺人,是对感情的亵渎,但这不失为一种生存之道,当纯洁的感情与世间的邪恶发生碰撞,可以通过欺骗以求自保。当生活中弥漫着冲突,当谎言无处不在,我们的心也就在潜移默化中适应了这种生活。
成人用一种特殊的虚伪方式对待儿童。他们牺牲儿童的利益满足自己的需要,但由于内心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因此不得不诉诸谎言。成人使自己相信他们对于儿童享受着天赋的权力,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童。当儿童反抗时,他们不是去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而是武断地把儿童的表现当作任性或者是坏习惯。慢慢地,本来就十分微弱的正义之声彻底消失,真理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义务、权力、责任等等被成人用来包装他们虚伪的神话,这种虚伪笼罩着光环,被世人所敬仰,而本质上却不过是成人自导自演的一出闹剧。
“我心已死,凝固成一块透明闪烁的坚冰,一切的对抗都被打得粉碎。”“我心如磐石,打它,受伤的却是自己的手。”在《神曲》地狱篇里但丁把爱和恨分别描写为流水和坚冰,而恨就隐藏在地狱之中。成人把社会上的惯例和习俗用谎言进行装饰,将最可怕的谎言隐藏在潜意识中,用这些谎言去适应社会生活,而最终孩子心中那流淌的爱凝固成恨。
心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心理畸变可以通过身体的反应表现出来,但是有一些反应往往被人们忽视,认为和心理没有关系。现在,医学研究已经证明许多疾病都存在着心理原因。即使是某些看上去仅仅是生理原因造成的坏习惯,也有着深刻的心理根源。其中一些特点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营养失调。一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容易贪吃,很难通过劝说以及讲解健康知识使其节制饮食。这些儿童胃口很大,造成饮食过量,但却往往被成人高兴地认为是“胃口好”。这种习惯会造成儿童营养过剩和消化不良,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从古至今,暴饮暴食都被认为是一种恶习,有悖于传统的道德观念,认为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个习惯造成了人超越自身的食物需求,使得人体对于食物的正常感觉逐渐萎缩,而这种需求如同动物为了肌体健康而去寻觅食物一样是出于本能需要。动物对于食物的需求是有限度的,这由本能决定,也是动物的显著特征之一。大自然赋予动物一种本能,能够让它们根据自己物种的需要决定摄取的食物量。
只有人对于食物有着无尽的贪欲,人不仅吃下过量的食物,甚至吸食有毒物质。因此,人一旦出现心理问题,保护自身健康的本能就会退化。心理畸变的儿童就是很好的例证,在他们身上经常发生营养失调的情况。各种食物以其色香味刺激着人的味蕾。而当心理生活偏离正轨,儿童就会丧失味觉的敏感,对生存的感觉也在一点点退化。在我们的学校里,可以看到那些心理回归正常的儿童不会再发生贪吃的情况,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仪表以及如何健康饮食。实际上,儿童可以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恢复自己的活力,有人就举出了这样的明证。用餐时,面对诱人的饭菜,孩子们却在用心整理餐巾,摆好刀叉的位置,或者去帮助年龄更小的孩子。他们一丝不苟,有时甚至连饭菜都放凉了。有一些孩子因为没有被安排为大家上菜,只是让他们坐着吃饭而感到伤心。
心理因素与饮食习惯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些乖巧听话的孩子特别容易患上厌食症,而且很难治愈。一些孩子拒绝吃饭,而且态度坚决,这让家长和老师们一筹莫展。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那些贫困以及瘦弱的孩子身上就会更加令人不安,因为他们本可以抓住所有的机会摄取食物补充营养。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就行成为一种疾病,严重损害儿童的体质健康。厌食与消化不良并不相同,消化不良是由于消化器官的病变导致食欲不振,而儿童厌食主要是心理原因造成的。有时,儿童拒绝吃饭是出于自我保护,比如当成人强制喂他们吃东西,或者强迫他们按照成人的节奏加快吃饭速度。儿童专家对此表示认同,而且他们还注意到儿童吃饭的节奏比较慢,中间会有很多次停顿,不会一次吃完所有的食物。处于哺乳期的婴儿也存在着同样的情况,他们吃奶的时候不会离开奶嘴,即使离开奶嘴也是为了休息一下,然后继续吃奶。这就是他们的慢食节奏。
我们可以看出,当违背自然规律强迫儿童进食,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儿童会进行反抗。除此之外,当儿童对身边的一些人产生强烈依赖时,就会失去吃饭的欲望。他们脸色苍白,没有活力,无论是治疗还是阳光、大海抑或是户外活动都无法激起他的食欲。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儿童远离压抑他们的人,给他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消除他们对这些人的依赖。人们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认识到,心理因素与那些看似与精神没有任何关系的生理现象,比如饮食问题存在着关联。事实上,贪吃也是精神麻痹的恶习之一。托马斯·阿奎那对此作了精确的阐述,他认为贪吃和智力存在着因果关系,贪吃削弱了人的辨别力,使人无法正确认识现实。对于儿童而言,问题恰恰相反,心理造成了厌食。
基督教把贪食作为七宗罪之一,认为贪食违背了支配世间万物存在秩序的神秘法则,会造成精神紊乱,导致精神的死亡,最终人类自取灭亡。此外,现代心理分析学通过科学的研究证明了因为厌食导致生存需求感觉消失的现象。心理分析学从另外一个角度将这种现实解读为“死亡的本能”,即当一个人感觉到死亡将不可避免地到来时,就会千方百计地缩短死亡到来的时间,甚至用自杀迎接死亡。人从酒精、鸦片、可卡因等毒品中寻求安慰,而且积重难返,越陷越深。此时,人没有对于生的渴望和自我救赎的决心,而是呼唤死亡,将自己送上不归之路。这也正反映出每个人都有这种对于生存的本能需求,当他的心理遭受破坏,对生的感觉逐渐消失,最终导致灭亡。我们甚至可以说,每一种心理畸变都可能导致人走向死亡,自愿去摧毁自己的生命。这种可怕的习性在儿童时代已经初见端倪,但却一直未被人们察觉。
疾病的背后都有心理的影子,因为生理和心理总是密切相关,不正常的饮食为疾病的侵入打开了方便之门。有时,疾病只是一种表象,完全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有时候,一个人显示出生病的样子,只是他在心理作用下臆造出来的而已。心理分析学家指出一个人可能在疾病中寻找到心灵的庇护。当一个人体温升高或者功能失调,甚至出现更严重的情况,也并不表明他生病了。这是一种逃避,心理的紊乱导致病症的出现,支配生理的规律。儿童通过疾病逃避令其不适的处境,除非把他从困难的现实中解救出来,否则无法依靠医学治疗治愈这种病。因此,只有让儿童生活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之中,正常地进行活动,才能治愈各种疾病或者病态。如今,很多儿科专家把“儿童之家”当作“健康之家”,将那些患有用一般方法很难治疗的功能性疾病的儿童送到我们这里,而且治疗的效果非常明显,甚至可以说令人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