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精神胚胎 第二章 人类发展的奥秘
生物学的序曲
当沃尔夫发现生殖细胞的分裂时,他向人们展示了生命体诞生与成长的过程。同时,他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直接观察的方法,证明生物体中蕴含着一种本能的力量。他的结论彻底否定了莱布尼茨和斯帕拉尼的观点,即受精卵是生命体的雏形。
但是,在显微镜发明后,沃尔夫通过观察鸟类的胚胎,发现生命的形成源于受精卵细胞。这个细胞同其他细胞一样,由细胞核、细胞膜和细胞膜组成,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包含着生命的雏形。所有的生物,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从这个简单的原始细胞中发育而来。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们观察到的植物幼株实际上是一个胚芽,它同样是从胚胎细胞中发育而来,经过了成熟结果的阶段,发育成为种子,然后落地生根继续繁衍。
受精卵细胞与其他细胞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它会按照预定的指令快速地分裂。没有任何轨迹可以追溯到这种分裂,在细胞的内部,一个极小的东西——染色体决定着遗传特征。
通过观察可以看到,在动物胚胎发育的早期,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然后分裂为四个,依次分裂下去,直到形成一个称为“桑葚胚”的球体。然后这个内部中空的胚胎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具有双层细胞壁、开口朝外的原肠胚。这个胚胎继续进行一系列的分裂、内曲、增殖,最终发育成为各种结构复杂的组织和器官。
生殖细胞和其他细胞一样简单,唯一的区别就是它遵循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指令进行发育,如同一个忠实的奴仆熟悉主人的习惯,不需要任何书面的命令就会顺从地工作。这些指令正是体现在细胞这种不知疲倦的发育活动之中,除此之外,我们无法寻到它的任何踪迹。
所有哺乳动物的胚胎包括人的胚胎,第一个发育的器官是心脏。初期,胚胎的心脏只是一个细胞发育而成的囊泡,按照固定的节奏搏动,即母体的心脏跳动一次,它跳动两次。心脏永不停止地跳动为其他器官的形成提供养分,成为生命孕育的发动机。
胚胎的发育简直是一个奇迹,它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通过巧夺天工的手法进行造物。有的细胞发育成软骨,有的发育成神经,有的发育成皮肤,这些细胞按照不同指令沿着各自路径独立发育,形成不同的器官和组织,待生命诞生之后,这些器官和组织又分别行使着不同的功能。这种造物的奇迹被小心翼翼地裹藏起来,深埋在胚胎之中,待大自然打开时,一个新鲜的生命便来到世界上。
这个小生命并不仅仅是一个物质肌体,就像生殖细胞神奇的发育规则一样,它拥有自己的心理机能。新的肌体不仅是各种器官的运行,还含有其他既定的心理规则,比如本能就蕴藏其中。本能不能存在于单个细胞之中,只能存在于生命的活体之中。如同每个生殖细胞拥有各自不为人知的发展图谱,无论属于哪个物种,每个新生的肌体都拥有独自的心理机能,这种机能可以使他们能够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
每一种生命即使是低端的生物,比如蜜蜂,也具有不可思议的本能,本能可以使它们通过群体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这种本能在蜂卵和幼虫身上并没有表现,只有成熟的蜜蜂才会具备如此能力。同理,鸟类只有在孵化出来之后才会拥有飞翔的能力。
新的生命诞生之后,就会接受神秘力量的指引,让它发生行为,表现出所属物种的特征,赋予他适应环境的能力。而外部环境又为他们提供生存的手段,诱使生物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行动,维系整个大自然的和谐和生生不息。
每一个物种都有自己的本能,都有与众不同的肌体特性,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这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从一出生,生物在自然界的位置就已经注定,比如羊羔一定是温顺安静的,狮子一定会凶猛,蚂蚁总会严守纪律辛勤工作,知了只能孤独地鸣叫。
同样,人类的幼儿不仅是一个物质的活体,它还是一个精神的胚胎,有着特有的心理指令。如果认为人类的心理世界比其他生物的更加高贵,无须经历心理发展历程,那显然是错误的。
动物的不同本能可以马上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人类的心理世界却往往深藏不露,不会立即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动物的行为受既定本能的主导,而人类的行为则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自我营造的空间中成长,这个过程不可预知,充满艰险,而且深不可测。每一个儿童的心中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展现出来。正如生殖细胞的分裂图谱无法揭示一样,儿童的心灵秘密也只能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显现出来。
所以,儿童的心理世界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发展的奥秘。
但是,就像所有幼小的生命一样,儿童的心灵还非常脆弱和稚嫩。因此,我们要像大自然保护生物胚胎那样,为孩子们的心理提供保护。
新生儿的诞生
婴儿出生以后,进入的不是一个自然环境,而是一个人造环境。这个环境是人类为了方便自己的生活,对自然进行改造之后形成的“超自然”的环境。
当婴儿降生从母体中的自然状态进入人类生活之后,他必须进行痛苦的挣扎去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人类又为这些幼小的生命提供了什么呢?
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生命形式便发生了变化,一生之中不会再经历出生时遭受的那种剧烈的痛苦。人类本应该为这伟大而痛苦的转换提供安排,人类文明的历史也应该从此开始书写,然而到目前为止,一切还是空白。
有些人认为人类的文明已经给予新生儿太多的关注了。可是,事实的确如此吗?
当婴儿出生时,受尽苦难的母亲往往成为所有人关心的焦点。大家都担心母亲太累了,要给她创造一个昏暗、静谧的休息环境。
但是,婴儿就没有受苦了吗?他们来自一个没有一丝光线和一点声音的地方,为什么我们没有考虑到光线和噪音对他们的干扰呢?
婴儿出世之前在一个没有任何干扰、恒温的液态环境中长大,但是转瞬之间,他来到世间,液体被空气所取代,一切变得完全不同。
婴儿娇嫩的眼睛从来没有接受过光线,他的耳朵从未感受过声音。直到降生的那一刻,他一直在母亲的子宫“襁褓”中生活。可是,现在有了光线和声音的刺激,而且周围都是粗糙坚硬的物体,以及成年人粗暴的对待。
他太脆弱了,没有人敢去接触这个幼小的身体。于是,他被托付给那些“有经验的人”照料。可是,这些经验并非都是科学、合理的,有经验的人也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只有一双强而有力的手去牢牢抱紧婴儿是远远不够的,人们必须学会正确的托抱姿势。这就如同护士在为病人扎绷带或者涂膏药前,必须经过专业的和长时间的训练,才能不给病人造成不适或者疼痛。
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给予新生儿如此待遇呢?
医生在处理新生儿时并非处处妥帖。当孩子在绝望拼命地哭叫时,所有的人都会开怀大笑,大家以为哭声就是他的语言,眼泪可以清洁眼球,哭泣可以扩大肺活量。
婴儿出生后被包裹得严严实实,人们以为这就可以代替母亲的子宫。结果,可怜的小生命被压制得动弹不得,僵直地躺在大人的怀里。
事实上,新生婴儿完全不需要衣服,甚至在他出生一个月的时间里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留意一下婴儿服装的发展历史,便可以发现过去结实的襁褓已经发展为轻便的外衣。在一些绘画、雕塑等艺术品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到天使和圣婴都是裸露着身体。
新生儿当然需要保暖,但他们需要的不是衣服,而是温暖的外界环境。众所周知,衣服并不能提供热量,只能起到保温的作用。如果外界环境是温暖的话,衣服只会阻碍婴儿从外部获取热量。
我们可以从动物身上找到类似的例子,比如动物的幼仔出生时身上都有一层绒毛,但它们的母亲仍然会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它。
我并不想坚持说人类对于新生婴儿缺乏关心。我相信,如果能够有机会交流,美国的父母一定会告诉我他们是如何照看自己的孩子,德国和英国的父母也会说出同样的话,并且质疑我无视各国在儿童护理方面取得的成就。事实上,我对很多国家做过研究,也非常明白这些进步。但我想说的是,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真正为迎接新生命的诞生做了应有的心理准备。
人类的确已经为新生儿做了许多事情。但是如果我们故步自封,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社会如何才能取得进步?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能够为孩子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我想讲的另一个问题是,人们尽管对孩子有着无限的热爱,但是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产生了一种防范的本能,也可以称之为自私的本性,对于自己拥有的东西保持着强烈的占有欲,即使是破烂也会敝帚自珍。他们把孩子视作私有财产,对孩子严加看护。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们千方百计地管教孩子,要孩子听话,不要弄脏自己,不要破坏东西,不要做“捣蛋鬼”。他们时时刻刻在防范孩子惹麻烦!
我相信,在对孩子的内心世界有了更多了解之后,人们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法去照料孩子。比如在维也纳,人们尝试为婴儿床进行加热保温,采用一次性吸附材料做床垫子。
对婴儿的护理不能只停留在预防婴儿死亡或者防止婴儿感染的层面,人们还需要关注儿童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适应外部世界。父母应该尽快认识到这一点,社会要加大宣传力度,医院也应当提供必要的培训。
在那些富裕的家庭,父母习惯为孩子准备华丽的摇篮和花边刺绣的婴儿服装。按照这个逻辑,如果父母要责打孩子,使用的也要是带金手柄的鞭子。家长这种浮夸奢华的表现只能说明他们根本没有去体会孩子的心理。家庭的富裕提供给孩子的不应是奢侈的享受,而应是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对孩子最好的爱护莫过于一处远离街道噪音的房间,光线柔和、温度适中。
此外,我们还要重视托抱孩子的方式。当婴儿与母体分离时,人们应当使用一种轻薄柔软的东西将孩子的身体全部托住,就像他在母亲体内所处的体态一样。同时,我们要像护理病人那样,对孩子轻抱轻放,动作轻巧熟练,尤其是当垂直或水平移动孩子时更要小心翼翼。
和母亲一样,新生儿也刚刚度过死亡的危险期。有时婴儿几乎窒息,需要人工呼吸挽救生命;有的头部被挤压变形,皮下出血。当看到他们活着的时候,这种喜悦和快乐应当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但是,新生儿和病人应当区别对待,他们的需求并不相同。这个脆弱的小生命在做着各种不可思议的努力,用最初敏感的心理去感受世界,适应外部环境。
对新生儿的态度不应当是怜悯,我们应当带着对造物主创造如此神迹的崇敬之情,把这个生灵看作是一个等待解读的神秘世界。
我曾经见到过一个刚刚被救活的窒息婴儿,马上被放进一个水盆,在快速下沉时,他猛然睁大了眼睛,四肢僵直,身体颤抖,好像突然受到了惊吓一样。这是他人生经历的第一次恐惧。
触摸和搂抱婴儿的动作让我们想起了天主教牧师在祭台上使用圣器,他们态度虔诚,手法娴熟,仿佛经过深思熟虑一般。所有的仪式都在一种神圣、沉静的氛围中进行,阳光透过花色玻璃洒下点滴光芒,增加了庄重的色彩。新生儿也应当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
如果我们对比一下照顾婴儿和母亲的区别,想象一下他们之间有何不同,就会明白我们犯下的错误。
为了不让孩子打扰休息,我们会把婴儿抱走,只在吃奶的时候抱给母亲。与此同时,人们为婴儿穿上花里胡哨的衣服,仿佛是宴会的主人,而我们这些宾客站在一旁围观、起哄。孩子在这样喧闹的场合中,无论如何是得不到休息的。
人们把婴儿从摇篮抱到肩上,高高举起,然后放回到母亲身边。如果想象让母亲也做这样的运动,将会是什么结果。人们往往以为,婴儿尚小根本意识不到快乐和痛苦,小心翼翼没有任何意义。可是,我们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去护理那些不省人事的危重病人呢?难道原因是病人需要身体上的救护,而不是精神或思想上的关心?因此,科学才会更多地关注病人的这种生理需求?
我想,这些认识未免过于片面了。
事实上,人类对生命初期的理解尚处于空白,就如同一张白纸,没有人书写任何历史,因为没有人考虑过一个婴儿还会有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可是,我们为什么没有意识到婴儿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影响他的一生呢?
这是因为对成年人来说,他们还没有做好接纳婴儿的准备,还没有把他们视作真正意义上的人。尽管我们创造无数条件迎接新生命的降临,可是我们的工作并没有抓住重心,忽略了婴儿真正所需要的东西。
这一切让我们想起了《约翰福音》中的一句话:“他来到这个世界,世界为他而造,但这个世界却不了解他。他来到自己的家,但家人却不认识他。”
母亲的天赋本能
哺乳动物在哺乳期受母性的驱使,精心地照料自己的后代。以家猫为例,母猫会把新生的猫仔藏匿在一个阴暗僻静的角落,并且时刻保持警觉,防止有人发现小家伙。一段时间之后,当长大成熟了一点儿,猫仔就会活蹦乱跳地跑出来。
生活在野外的哺乳动物对它们后代的照顾更加细心、体贴。虽然绝大多数动物过着群居生活,但是在临产之前,母亲会离开群体,寻找一个安全的藏身之所。生下幼仔之后,母亲会让子女与群体隔离一段时间。时间的长短因动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有时是两三个星期,有时是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在此期间,母亲既是护士又是保姆,呵护着幼小的生命。为了避免光线和噪音对幼仔造成干扰,母亲会寻找一处僻静幽暗的场所作为巢穴养育后代。尽管幼仔已经可以站立行走,但是在它们完全适应环境并掌握生存本领之前,母亲仍然会进行隔离,不让它们进入群体生活。
尽管哺乳动物种类繁多,但无论是野马、野牛、野猪还是狼、老虎等动物,这种母性的关怀却是相通的,母亲们的表现的确令人感动。
生产之后,母牛会独自带着小牛犊离开牛群,单独进行照料。它会用前腿护住小牛,为它御寒;它会耐心地舔舐小牛的皮毛,为它“梳妆打扮”;它会用三条腿站立,方便小牛吃奶。回到群体之后,母牛仍然会一丝不苟地哺乳、照看小牛。所有雌性的四肢哺乳动物都有着同样的表现。
母亲们在临产之前不仅会寻找一处安全的独居场所,还会不辞劳苦为后代建造一个“安乐窝”。比如,母狼会在僻静幽暗的密林深处中觅得一处洞穴作为“产房”,如果没有合适的地方,它会挖出一个洞穴,或者以中空的树干为窝,叼来一些柔软的东西,甚至咬下自己的胸部的毛发为即将出生的孩子打造一个温馨的“家”。这样既是为了保暖,也方便给小狼喂奶。母狼一次能产下六七只甚至更多的幼仔,出生后这些小家伙闭着眼睛,也听不到任何声音。母狼认真哺育它们,一个都不会放弃。哺育期间,对于靠近狼窝的动物母狼会主动发起攻击。
然而,哺乳动物被人类豢养之后,这种母性的本能遭到了破坏。例如,母猪会吃掉刚刚出生不久的小猪,而母野猪却又是动物界中最温柔体贴的母亲。甚至被关在动物园笼子中的母狮有时也会吃掉自己的幼仔。这些现象说明,动物的本能只有在完全自由的环境中才能够展现出来,人为的束缚和干预会导致本能的变异。
雌性哺乳动物的母性本能清楚地表明,刚刚出生的幼仔初次接触外界环境时需要特殊的帮助。当这些小生命历尽艰险来到世间,它们还需要经历一个短暂的非常时期,使自己得到充足的休息,让各种器官开始活动适应环境。随后,它们就进入哺乳期也是世间生活的最初阶段。在这个阶段,母亲的喂养、照料和保护至关重要。
母亲对于幼仔的照料不仅仅局限在生理方面,她们还要努力唤醒新生命内心深处的本能。柔和的光线和安静的场所有助于激发新生命的本能,促使它们快速适应外部环境。随着四肢力量的不断增强,小马开始认识和跟随母亲,在遗传基因的作用下显现出马的特征。在小猫睁开双眼、开始行走之前,母猫不会允许其他物体靠近小猫。
显然,大自然对这些生命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并时刻关注着生命的进程。当母性唤醒新生命的潜在本能时,不仅表现在对于后代身体的照顾,更表现在用体贴的母爱和关怀满足后代的心理需求,激发后代潜藏的本能。
因此,对于人类而言,当一个新生儿即将出生时,我们期待的不仅是一个生命体的降临,更是一种精神或者说人之本性的诞生。
精神胚胎的实体化
基督教认为,新生儿是神灵肉化的人身,成为人,降临于世。而科学认为,人只是肉身,是各种器官和组织的组合体,发育成为生命。
这里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复杂的生命体能够从无到有,演化成人?
成人在对新生儿护理时,应当给予孩子的精神世界足够的关注。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已经有了心理活动。我们不应当仅仅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教育”这一词语也不能被局限于智力的发育,我们要从孩子诞生之时就关注他们的心理世界。
我们要认识到,婴儿自出生时起就产生了精神活动,可以分为意识和潜意识。即使在浅显、基本的概念层次上去认识婴儿的潜意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婴儿已经具备了人的本能,比如身体消化系统的活动及心理活动。如同哺乳动物的幼仔,这些本能活动能够迅速内化在行为之中,显现出所在物种的特性。
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人类的后代在运动能力方面发展缓慢,显得“笨拙”了许多,尤其是在出生时人类几乎没有任何运动功能。尽管如此,婴儿的感觉器官已经开始活动,能够感觉到光线、声音、触摸等。
婴儿在出生时,不能站立,没有运动能力,需要成人的照顾,而且这种状态会持续数月、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婴儿不会说话,发出的声音只是哭声和疼痛时的喊叫,以吸引成人的注意进行求助,他们学会说话所需的时间比掌握站立和行走的时间更长。
“肉身成人”这一词语形象地说明了婴儿成长发育的进程。这是一个通过某种神秘力量激发本能,使躯体和各种器官具备活动能力的过程,由此一个胚胎肉化发育成为真正的人。
人类的婴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自主行为能力,然而令人难以理解是,其他哺乳动物的幼仔几乎从一出生或者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站立、行走,并且掌握物种特有的语言。尽管有时这种语言显得那么微弱、可怜,就如同小猫喵喵叫、小羊咩咩叫、小马嘶嘶叫一样,但这些动物的幼仔毕竟拥有了语言,可以与母亲交流,而人类的婴儿却只会尖叫和啼哭。
动物的肌体在出生时被本能激发,进而决定了它们的行为特征,比如老鼠生来会打洞、鸭子生来会浮水一样。每一个新生命不仅仅是生命的物质体,更是一个精神体的诞生,受本能的驱使,通过自身的行为和动作表现出所在物种独一无二的特征。
因此,动物的特征并非植物性一样的外观特征,而是一种“心理特征”。只要这个动物一出生,它便具有了这样的灵性特征。但是,人类的婴儿在出生时却为什么没有显示出来这种心理特征?
有一种理论认为,动物的本能活动是同类物种基因世代遗传的结果。那么,人为什么不能从祖先那里遗传直立行走、说话这些行为呢?事实上,人类的心理活动比动物要复杂得多,很难想象人类没有独特的心理发育规律。人的心理本能不会像动物那样通过既定的行为直接显现出来,而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等待神秘力量的召唤。
与动物行为受固化的本能驱使不同,人天生有着行动的自由,至于行为发展的方向则无法预知。因此,我们应当为儿童的行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行为自主趋向合理。从这个角度讲,动物如同机器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表现着物种固有的一致特征,而人却是手工品,每一件都经过作者的精雕细刻,每个人都不相同,这真是大自然的杰作。之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根本原因在于每个人有着各不相同的心理世界,不同的精神创造着不同人物性格。这种创造活动缓慢而持久,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它不会进行简单的同类复制,而是赋予每一个人独特的特质,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这就是精神肉化成人的过程。
因此,可以说,每一个新生婴儿都是一个秘密,因为这个没有自主行为能力的肉体最终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谁都无法预测,甚至他本人也是如此。
通常意义上的肉体是指身体肌肉和器官组成的集合体,他们在意识的驱使下运动。没有这些肌肉和器官,意识就没有受体,无能为力。无论何种动物,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昆虫,它的每一个活动都是器官运动和心理活动的结合体。尤其是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肌肉的活动更为复杂和精细。有些肌肉伸张,有些肌肉收缩,有些肌肉正向运动,有些肌肉反向运动。在意识的控制之下,一组肌肉的连续运动形成了一个动作,不同的肌肉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产生千变万化的动作。正是由于身体中无数肌肉运动的组合和变化,才让一个人可以自由地做出各种动作姿势,就像小提琴家的手,可以用最细微的动作拨弄琴弦。
人的精神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创造性引导肌肉之间相互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和练习,配合才臻于完美。我们必须承认,这种精神是人类身上存在的第一个事实。人类那生机勃勃的精神必须通过肉体外化出来,才能在大千世界中展示自己、表达自己。这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章节,也是人类的第一个任务。
儿童在出生后立刻产生心理活动,它先于身体的生理活动之前而存在,独立于外在的表现行为,并且为肌肉和器官的运动发出指令。
如果认为婴儿肌肉软弱无力,无法站立,或者肌肉无法协调地完成动作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新生儿的四肢对于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而且具有出色的柔韧性,即使是吮吸和吞咽这样复杂的动作,婴儿也可以从容地完成。与动物的幼仔相比,大自然给予人类婴儿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所有的肌肉等待意识的召唤,等待精神发出的指令。婴儿不仅要发育成为人,会说话、会直立行走,而且要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我们能够看出所有的动物幼仔长大后的样子,羚羊的跑跳一定轻快敏捷,大象的外貌一定憨态可掬,老虎一定是凶猛的野兽,兔子一定爱吃萝卜和青菜。但是,每一个人却各有特征。婴儿的牙牙学语有一天会成为语言,只是现在我们不知道他讲的是哪种语言。他会学习从外界接受的语言,先是发音,然后是音节,最后是词语。从行为角度而言,他将是一个具有自主意识的创造者,是新世界的建造者。
实际上,哲学已经对婴儿没有行为能力的现象进行了探讨,但是医学、教育、心理等学科却对此缺乏关注,而且我们很多人对此也长期视而不见。人们错误地以为,儿童的肌肉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没有行为能力,内心空洞无物。人们认为,只有通过父母们的教育和培养,启发孩子的灵性,儿童才能在未来取得非凡的成就。这是父母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他们是儿童心灵的塑造者和未来的缔造者。父母们坚信,只有通过外部的引导和刺激,才能够启发孩子的情感和智慧。
成人以为他们拥有天赋的权力为孩子创设一切,如同上帝造人一般。然而,他们忘了这种自封的近乎神圣的权力不过是一厢情愿,成人的傲慢正是造成儿童不幸的根源。
实际上,儿童的心理非常脆弱,他们精神发育的途径在成人的干预之下,不断地畸变,结果儿童的天性被慢慢抹杀。如果大家心目中成人的神话形象不被打破,那将是整个人类的悲剧,因为一代一代扭曲的心理被遗传继承下去,人类的使命终将结束。
人们没有认识到,儿童心理的发育是一个极其缓慢和极为隐秘的过程,儿童的主观世界具有能动性,并且都会通过行为外化出来。儿童的心灵就如同黑暗中的小草,他们努力挣扎,期待光明唤醒意志的力量,去操控肉体。
不幸的是,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之中,却有一些自诩为上帝的人享受着对孩子生杀予夺的至高权力。他们像黑暗中的野兽在等待猎物的出现,然后攻击、吞食、摧毁一切。
儿童的心灵就是一个精神胚胎,就像肉体胚胎需要母亲的子宫一样,它也需要一个特别的环境,温度适宜、营养充分。这些精神胚胎肉化为人之时也就是孩子长大成人之际。养育精神胚胎如同养育肉体胚胎一样,是每一个成人的责任。
我们喜欢孩子,因为他们稚嫩可爱,有时我们甚至把他们看作手中的玩偶。但是,我们往往只是对于他们的生理或者说身体细心呵护,但却忽略了对孩子心理的关注。
在胎儿发育的过程中,心脏通过母亲的血液吸收养分,确保胎儿所需的营养。同样,孩子的心灵就是精神胚胎的“心脏”。这个“心脏”与外界环境进行着交流,通过交流,个体得到发展和完善。儿童所接受的外界的一事一物、一言一行都会被心灵所理解,成为精神生命的元素。
精神胚胎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交流是缓慢和渐进的,在整个儿童时期都在持续进行。精神具有很强的主动性,会积极控制人体的行为,避免灵性的消失或者归于混乱。这种不懈的努力最终收获回报,一个心理健康、个性健全的人将会继承前人的事业,为人类的繁衍和美好的生活做出贡献。
人的个性就是这样形成的,毫不夸张地讲,人类的精神是由儿童创造的,儿童是成人之父。所以,人们应当把儿童看作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把他们奉为神明,而不是恰恰相反。
我们应该期待,期待在成人的保护和帮助下,每一个孩子通过勤勉的努力,可以完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这一过程,正是人类进化的奥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