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分离的一生。
呱呱落地的那一瞬间前,一个初生婴儿已遭遇过了第一个无比痛苦的分离——离开了妈妈无比舒服的子宫,从狭窄的阴道里被挤到这个世界上,冰冷的风、嘈杂的声音,还有刚刚体验的痛苦,让他放声痛哭。
但婴儿一开始仍以为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饿了,妈妈会给他吃的,冷了,妈妈会把他紧紧抱在怀里……尽职的妈妈无比敏感,真正是感他所感想他所想,他需要什么,妈妈就在第一时间满足他什么。但很快,婴儿意识到自己与妈妈是两个人,这个心理上的分离比分娩过程还要痛苦。幼儿们发现,自己无法指挥这个世界,甚至也无法指挥妈妈,于是不断地哇哇大哭。
慢慢地,他们开始接受“妈妈是妈妈我是我”的概念。但是,他们仍然无法接受妈妈会离开自己,去工作、去学习、去……这些事实。与妈妈和其他重要亲人的每一次分离都是痛苦的,每一次都让幼儿们担心自己被抛弃。
接下来,他们不得不在没有妈妈和亲人陪伴的情况下独自闯世界了,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幼儿园小班开学时,第一次彻底离开家的孩子们总是哭成一片。哭是因为心疼,因为分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疼。
再接下来,还有小学、初中、高中……最后,我们彻底离开家。再以后,我们开始组建自己的家。再以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要亲自教他们体验分离、学会分离。
无论分离有多疼,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拒绝分离,就等于拒绝成长,”咨询师荣伟玲说,“再亲密的两个人,也是两个人。如果不懂分离,那么,两个关系亲密的人就会黏在一起,而这是很多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则称,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因为父母必须主动与孩子分离,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并让他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亲子关系如此,师生关系、情侣关系等亲密关系也莫不如此。
如果拒绝分离,爱就是“假爱”。不懂得分离的两个人黏在一起,你干涉我的空间,我侵占你的空间,两个人都不能很好地成长。“分离是一生的主题,”荣伟玲说,“在人生每个阶段,我们都会遇到重要的分离。”
她说,在处理分离上,会出现三种结果:
第一,成熟分离。一边给予爱,一边坚定地告诉孩子或亲人,你是你,我是我。这样一来,关系仍然亲密,但关系中的两个人都拥有独立而健康的人格。
第二,拒绝分离。这样的关系不一定亲密,可能还非常恶劣,但关系中的两个人必然会黏在一起,仿佛在演爱与恨的双簧戏。
第三,单纯分离。虽然名义上是亲人,但拒绝爱与亲密。如果两人都是成人,这种关系很难维系,如果是亲子关系,那么孩子会遭到难以挽回的伤害。没有分离,孩子不能成人,没有爱,孩子一样不能长大。
第一个分离:分娩
出生,是一个人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的分离。
“想象一下吧,”荣伟玲描绘说,“妈妈的子宫多么舒服。它是温暖的摇篮,是营养的摇篮,是什么都不需要担心、没有痛苦的摇篮。但现在,你要被赶出这个完美的摇篮,你相当庞大的身躯被赶进一个狭窄的通道,要有很长时间,这个痛苦的过程才能结束。最后,你还有一个糟糕的结果——你赤裸着来到一个冰冷、嘈杂、陌生而且自己完全无能为力的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糟的结果吗?但是,这却是你生命历程的开始。”
分娩,不仅对孩子痛苦,对妈妈也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于是,为了减少这个双重的痛苦,现代人越来越流行剖腹产。一开始,人们以为,剖腹产带来的都是好处,妈妈腹部肌肉的弹力不会遭到破坏,也不必遭受分娩之痛的折磨,而孩子的头部因没有遭受挤压,形状更漂亮,应该也更聪明。
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这一非自然的过程。有研究发现,相对于自然分娩的孩子,剖腹产的孩子挫折商明显偏低,难以承受挫折。
心理学家则称,自然分娩的疼痛是母子之爱的一种高峰。如果没有经历这个疼痛,妈妈的生命知觉会产生断裂,她会恍惚觉得,孩子像是医生创造出来的。不少采取剖腹产的妈妈在产后会陷入孤独、沮丧的情绪中,甚至怀疑自己做母亲的能力,不情愿甚至拒绝承担做妈妈的责任。这样一来,母子关系在一开始就出现了断裂。
当然,在特殊的情况下,如果自然分娩很危险,剖腹产就是一种上上之选。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因为痛苦而拒绝自然分娩,就像不能因为痛苦而拒绝分离一样。”荣伟玲说。
分娩的三种分离
成熟分离:自然分娩的过程,在结束那一瞬间,当妈妈将新生儿拥在怀里时,爱意会达到一种顶峰。虽然这一刻是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但经历痛苦的折磨后,在甜蜜的爱意中,两个人仿佛又变回一个人。并且,因为一开始就遭遇过痛苦,自然分娩的孩子挫折商更高。
拒绝分离:难产是拒绝分离,当然也是没有谁期待的拒绝分离。不过,哪吒在妈妈肚子里待了三年零六个月才出世,这一传说的寓意就好像是,在妈妈完美的子宫里多待上一段时间,会让我们更强大。这个大受欢迎的情节似乎代表了我们的愿望:拒绝与妈妈的子宫分离。
单纯分离:为求一个好日子,一些妈妈甚至会提前采取剖腹产的方式让孩子早点出生,这种分离方式对婴儿会造成伤害。此外,出于种种原因,一些妈妈并不爱肚子里的小生命,而分娩就意味着怀孕这个痛苦过程的结束。
第二个分离:与妈妈“分手”
与妈妈的心理分离,是一生中最关键的分离。这个分离如果处理好了,可以为孩子学会成熟分离——享受亲密,同时享受距离而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每一个惧怕亲密或惧怕距离的成年人,他们的问题几乎百分百地可以回溯到与妈妈心理分离的问题上。
著名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经过大量细致的观察,将三岁前的新生儿分成了三个阶段:
一、正常自闭期。从出生到1个月,这个阶段的婴儿大部分时间用来睡觉,他需要抚摸和照顾,但仿佛只沉浸在自己的简单世界里。
二、正常共生期。2个月到6个月大,这个阶段的婴儿将妈妈和自己视为一体。
三、分离期。6个月到36个月大,婴儿逐渐意识到,妈妈是妈妈,自己是自己。
婴儿从自信到矛盾性的依赖
分离期是一个微妙、复杂而多变的心理过程。马勒又将它分为四个亚阶段:身体分化期、实践期、和解期和个性化期。
1.身体分化期(6~10个月)。婴儿从身体上意识到,妈妈是另一个人。
2.实践期(10~16个月)。婴儿会走了,他热情地探索周围世界,开始爱上自己,觉得自己非常强大,对妈妈好像不再那么依恋,这像是一个背叛期,婴儿“背叛”了与妈妈的亲密关系。
3.和解期(16~24个月)。实践期最后让幼儿(婴儿一般指不到一岁的孩子,而幼儿指2~4岁的孩子)备受挫折,他明白了自己的弱小,于是重新依恋妈妈,比以前更依恋。相比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胆子更小,以前无所畏惧的他们现在变得什么都怕,怕陌生人、怕探索、怕……而妈妈是他们的偶像,因为妈妈在他们眼里是那么强大。他们越来越明白,妈妈是另外一个人,但同时又发现,没有妈妈他们无法独立,这是最基本的矛盾,马勒称之为“和解期的冲突”。
分离是因为要迎接挑战
因为这种心理冲突,这个阶段幼儿很容易受伤。如果妈妈无条件地爱他,能够分享他的每一个新获得的技能和体验,能够发自内心地理解他、接受他,那么,幼儿在实践期的受挫感会渐渐消失,他会重新变得自信起来。“理想妈妈”的作用就像是一个安全岛,心里有了这个安全岛,幼儿会放心地四处探索,因为他们深信,当自己遭到新的挫折时,强大的妈妈会及时地出现在他身边。
但同时,幼儿的自主感也在成长,他越来越喜欢自己做主,他要通过对妈妈大大小小的反抗,来保护自主性。譬如,他会尾随妈妈,不停地注视着妈妈的行为,但又会突然离开妈妈,希望妈妈来追他,将他再度抱在怀里。这种常见的模式同时体现了爱与分离。
这个阶段,妈妈需要关注并保护孩子,但又不要替他们完成任务。这种程度的把握是非常微妙的。这个阶段的幼儿知道但又不愿意承认自己还不能独立地应付环境。因为这种矛盾心理,幼儿很容易受伤。
这时,妈妈对幼儿的情感的敏锐捕捉就变得非常重要,这种捕捉是一种理解,它会让幼儿感受到,妈妈既爱自己,又理解自己的自主性。这样一来,幼儿就会认同并模仿妈妈的行为。不过,即便如此,幼儿也常常冒出一些短暂的分离需要,这意味着他要学习新的内容并在新的领域挑战自己。
幼儿的“我”是对妈妈的内化
在这个阶段,如果妈妈不理会幼儿,而听任其自己探索,那么幼儿势必会遭受太多的打击,并最终形成“我不行,而且没有人爱我”这样一种意识。如果妈妈太害怕幼儿受伤,什么都替他完成,那么幼儿的自主性就会受到伤害,并最终形成种种不良意识,如“什么都会有人替我解决”,“妈妈太能干了,但我什么都做不好”,等等。
4.个体化期(24~36个月)。如果妈妈尊重幼儿自己探索的需要,而且一直保持这个形象,那么,幼儿就会认同妈妈,他心中就会有一个“积极妈妈”。
这时,虽然孩子从心理上已经与妈妈分离,他彻底意识到“妈妈是妈妈,我是我”,妈妈与“我”之间有一个清晰的界限。但实际上,他心中的“我”是对妈妈的内化。
可以这样说,妈妈的爱让幼儿找到自己——自己的内容就是对妈妈的内化。但是,只有分离才能让幼儿成为自己。
接下来,还有对爸爸的爱与分离,对爸爸妈妈的其他替代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重要亲人的爱与分离。谁最爱他,谁的爱与分离就越重要。但最关键的,仍是与妈妈和爸爸的爱与分离。与爸爸的分离一样非常复杂,本文暂不论述。
幼儿与妈妈的三种心理分离
成熟分离:幼儿内化了妈妈的形象,有了自己。但幼儿有了自主性,他形成了主动、积极探索的特质。
拒绝分离:如果妈妈不愿意与幼儿分离,或错误地什么都替幼儿做主,从而阻碍了这个心理上的分离过程,那么,幼儿就会形成依赖症,现在,他特别依赖妈妈,以后,他特别依赖爸爸或其他亲人。等长大后,他会依赖别人。
单纯分离:妈妈不理解甚至根本缺乏理解幼儿的意愿,也拒绝与幼儿分享他探索世界的情感和体验,那么,幼儿就会陷入孤独症。他可能会极度自恋,也可能会患上孤独症。
第三个分离:与家的分离
这一过程从幼儿园开始直到我们成人才结束。“与家的分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荣伟玲说,“它从进入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变成成人才基本结束。当然,有些人一辈子都完不成这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初期亲子关系造成的模式开始发挥威力。
我在北京做电话心理咨询时认识的一个打工仔,他上初中时仍每天晚上回家和妈妈睡在一张床上。那个学校全是住宿生,唯独他例外。他的村庄离学校2.5公里,每天晚上他都要步行回家,一早又步行去学校。因老被同学笑话,他最后退学了。
直到他长得五大三粗时,妈妈才拒绝和他睡一张床,但这未免太晚了,他对妈妈的依赖已严重到病态,因为想妈妈,他每天都要哭,每个星期都要给妈妈打三次以上的电话。在他的倾诉中,他说妈妈并不情愿和他睡一张床,不知有多少次赶他了,但他一死皮赖脸地求妈妈,妈妈就会心软下来。
这是孩子不想与妈妈分离,但也有另一种情形,妈妈无法完成与孩子的分离,她甚至会主动破坏这种分离。
派克在他的著作《邪恶人性》中讲到了一个故事:
安吉拉的妈妈不能接受安吉拉有任何的自主性,她的寝室永远不能关门,妈妈任何时候都有权利走进她的房间。她11岁,妈妈心血来潮,想把安吉拉的头发染成金黄色,但安吉拉喜欢自己乌黑的头发,而不喜欢金黄色的头发。结果,无论安吉拉怎么反抗都没有用,妈妈最后还是将她的头发染成了金黄色。安吉拉讲话的时候,妈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命令她闭嘴。但一旦心血来潮,妈妈又会拼命去挖掘安吉拉的内心世界,问她想什么。
结果,到了30岁的时候,安吉拉不能说话了。她是一名教师,本来可以流畅地讲课,但忽然有一天,她说不出话来了。
派克分析说,与妈妈的关系让安吉拉形成一种潜意识的模式:关系越亲密,她就越没有自己的空间,而她维护自己空间的唯一方式就是不说话。因为无论妈妈怎么侵扰她的个人空间,她只要不开口,妈妈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在这种潜意识模式的影响下,安吉拉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关系,当从疏远变成亲密时,她就会“失语”。这种“失语”只是为了捍卫她的隐私空间。
像这样的父母并非少数。派克说,一些父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将孩子当作了一个“物”,而不是人。他们认为自己有权力去支配这个自己生养的“物”。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父母倾注的是善意还是恶意,这个孩子的自主性都不会得到尊重。
不过,无论父母怎么样,孩子都不可能再像小时候那样黏父母。因为,父母在孩子心中已从“无所不能的神”还原为有很多缺点的普通人。这时,孩子需要新的“神”。他们需要找到新的偶像去认同,从偶像的人格中汲取养料,以成为自己。这些偶像可能是老师、同学等身边的人,也可能是遥不可及的明星、科学家、政治家等大人物。
这时,有拒绝分离模式的孩子很容易受到伤害,因为他们遇到的认同对象经常与他们是不一样的。如果认同对象是单纯分离模式,那么对象会主动远离他。如果认同对象是拒绝分离模式,那么两个人会腻在一起,但这并不甜蜜,因为两个人的成长速度都会因为亲密而慢下来,新的亲密关系不仅没有促进他成长,反而会成了累赘。
与家的三种分离模式
成熟分离:爱家,但又喜欢独立。
拒绝分离:恋家,无法独立。
单纯分离:逃离家庭,拒绝与家庭继续保持联系。
温暖的过客:我们的拯救者。
也有可能,在与家分离的这个漫长过程中,我们会有幸能碰上这样一种人——你认为他们很重要,他们也喜欢你,无条件地尊重你,但同时又不与你黏在一起。那么,这样的人哪怕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瞬间,他也会对我们起到治疗作用,他们会驱散我们生命中的一些错误,将我们拉向成熟分离模式。
我上初二的时候,班里来了一位临时老师。当年,她高考发挥失常,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于是来我们学校做一段时间的数学辅导老师。初二上学期的一次模拟考试,我正飞快地写答案时,她悄悄走过我身边,对我说:“细心点啊,我都看到好几个错误了。”
等考试结束后,我问她为什么对我这样说,这好像违反了考试纪律的。她回答说:“你是最好的学生,我不忍心看你犯错误。”我很感激,但也很纳闷,接着问:“可我只在班里排七八名啊。” “我相信你是最好的,”她回答说,“虽然现在还不是。”
她这句话让我感动坏了,她从此成为我的一个偶像。后来,我没辜负她,果真成了成绩最好的学生。
这位老师不久离开了我们学校,并没有教我多长时间。可以说,她和我的关系,看起来非常不起眼,但我知道,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瞬间之一。现在,我知道,在这个瞬间,这个老师给我的就是无条件的爱,她没有因为我成绩好而明显喜欢我,也没有因为我成绩差而明显疏远我。这是一种无缘无故的爱,这种爱就仿佛是我们生命中的烛光。一般时候,我们会忽视这种烛光的存在。但是,当到了一些黑暗的时候,到了我们消极、绝望的时候,这种烛光会变得非常亮,非常温暖。
并且,点燃这烛光的人,却丝毫不企图在你心中占据重要地位,丝毫不想控制你。他们来了,点燃了烛光,又走了,就仿佛是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但这样的过客,会给你留下温暖,会让你更相信自己,同时也更相信别人。让你对关系更有信心,也让你对自己更有信心。
这样的过客,我称之为我们生命的拯救者。如果我们本来温暖,他们会让我们更温暖。如果我们本来冰冷,这样的温暖会融化我们心中的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