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 给男人的忠告 不要让你的她患上大众病
寂寞的人永远不会懂得,爱和友情是不会像包装精美的礼物一样被送到手上的。受欢迎和被接纳是从来就不会轻易到手的。
五年前,我朋友失去了丈夫,从此,她开始饱受“寂寞”之苦。
“我该怎么办?”她丈夫死后一个月,有天晚上她来问我,“我应该住在哪里?我怎么重新获得快乐?”
我回答她,她的焦虑源于降临在她身上的灾难,她应该及时摆脱忧伤。我建议她赶快走出以往的阴影,建立起新的生活、新的快乐。
“不,”她回答说,“我不会再有快乐,我已经老了,子女都结婚了,我无处容身。”
这个可怜的母亲得的是可怕的自怜症,而她又对这种病症的治疗方法不甚了解。
五年当中,我一直关注着我的朋友,结果不容乐观。
“当然,”有一次我问她,“你总不会让人家老是同情你、可怜你吧?你可以重新开始生活,认识新朋友并培养新兴趣,代替旧的。”
她只是听着,但是没往心里去。她太自怜了。最后她决定把快乐寄托在子女身上,就搬到女儿家里去住。
这是一次错误的决定,后来母女俩反目成仇。她就又来到儿子家,但也没有得到好结果。
她的子女只好给她弄了一层公寓让她自己住,但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一天下午,她哭着告诉我说,她的家人把她抛弃了。
她想让全世界的人都可怜她,这样她永远也无法快乐起来。她是个不可救药的自私女人,虽然她有着61年的人生经历,但在感情上,她还是个小孩子。
寂寞的人永远不会懂得爱和友情是不会像包装精美的礼物一样被送到手上的。受欢迎和被接纳是从来就不会轻易到手的。
人要努力赢得别人喜欢。爱、友情和美好时光不能通过谈判得到。
让我们面对现实!配偶死了,但是法律没有剥夺仍然活着的另一方享受快乐的权利。只是,他(她)必须明白,不能将快乐视为救济金或施舍品一样理所应得。我们得设法让自己受喜爱、受欢迎。
想象一下有一艘客轮在地中海航行,许多快乐的夫妇和未婚的情侣在船上度假。在这些欢乐的游客之中,穿梭着一位60多岁、独自出门的春风满面的母亲。
这是她第一次在海上验证寻找快乐的窍门。她也是一个寡妇,曾像我那个朋友一样悲伤,但在一天早上,她翻然醒悟,脱去悲伤的外衣,投身于新的生活。这是她经过一番深思而作出的决定。
她的丈夫曾是她的爱和生命,但必须让这一切过去。她原有的对绘画的兴趣,重新进入她的生活,成了她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绘画不仅陪伴她度过了那段悲伤的日子,而且还给她带来了最大的报偿——独立的事业。
最初那段时间,她不肯出门,羞于见人,因为失去了丈夫这个伴侣和力量。她长相平凡,也没有钱,在那段充满怀疑和绝望的日子里,她问自己可以做什么,怎么做才会被人们所接受,并对她表示欢迎。
答案找到了——要想被他人接受,她必须肯于付出,而不是乞求别人的给予。
她以微笑代替悲哀,她辛勤地作画,她出门拜访朋友,这个时候,她就提醒自己时时露出欢乐的表情,她谈笑如常,又从不过多的停留。不久,朋友们开始争相对她发出邀请,社区活动中心也邀请她去办画展。
几个月后的一天,她在傍晚登上了地中海这艘客轮。她很快就成为船上最受欢迎的游客,她对任何人都表示她的友好,但又能保持超然的态度,从不介入别人的私人恩怨,也决不依附哪一个人。
客轮明天就要靠岸了,这一天晚上,游客们在她的舱房里举行了最快乐的一次聚会。她则谦逊地回报旅程中他人的邀请。
后来,这位女士曾经几次像这样出海旅行。她已经懂得若想得到别人的友情,自己首先就要去关心生活并奉献自己。这样,不管她到了哪里,都能制造出和谐的氛围,深受大家欢迎。
尽管医学和药物的研究一直在飞速进步,但是在我们的世纪里却产生了一种新疾病——大众寂寞病。
加州奥克兰米尔斯学院院长李思·怀特曾经就这个问题,向出席基督教女青年会晚宴的听众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演讲。
“20世纪的主要疾病是寂寞,”他说,“如同大卫·雷斯曼所说,‘我们都是寂寞的人’。随着人口的迅速膨胀,人与人之间可以患难与共的真情已经逐渐消失了……我们生活在无个性的世界,我们的事业,政府的规模,人们的频繁迁徙等等,导致我们在任何地方都无法获得持久的友谊,而这还不过只是令数百万人感觉寒冷的新冰河时代的开始而已。”
然后怀特博士这样总结道:“对上帝和同胞的爱都可以称得上是纯真的热情。有了爱我们就能对抗腐败的灵魂的侵蚀和摆脱宇宙的孤寂,培养出精神的气氛。”
一个人如果想要克服寂寞,就必须努力创造怀特博士所谓的“精神气氛”。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应该靠自己的力量创造出温暖和友情。
对我们来说,如果想要克服寂寞,就不要再自怜下去,应该步入光明中去结识新朋友,与他们共同分享快乐,虽然这需要勇气,但是很多人都做到了。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夫妻双方多半是女人比男人长寿。表面上看,女人一旦失去她的丈夫,就不再容易开拓新生活。男人因工作的关系会强迫自己努力向前,从自然规律上来讲,他们比女人强壮,也更富于进取。女人则要尽女性的“职责”:照料好她的家庭和家人。她没有在守寡后独自走完她的人生道路并快乐地走下去的准备。但是她能办到,只要她肯学会成熟,而不只是空度余生而已。
当然,不是只有寡妇或鳏夫才会感到寂寞,单身汉和选美皇后也有得上这种病症的可能,或许它更青睐都市里的陌生人和乡间教堂里的独奏者。
几年前,一个年轻的单身汉到纽约闯世界。他英俊潇洒,受过很好的教育,而且曾周游各地。进入这个大都市后,白天他有销售会议要参加,晚上却陷入孤独寂寞之中。他不习惯一个人吃饭,也不喜欢独自去看电影。他不想去麻烦在城里的已婚朋友,而且,我们不妨明说,他也不想要主动投怀送抱的女孩。
显然,他想要的是那种好女孩,但不是“格林威治村”酒吧里出来的,他不愿加入“寂寞的心”俱乐部,或去找社交介绍服务中心解决他的特殊问题。结果他在这企图寻求发展的城市里度过了一段难耐的时光。
我知道城市可能反而比任何乡间小镇更让人感到寂寞,也知道一个男人在城市里就要付出比乡村更多的心力才容易被接受、受欢迎。他必须事先想好他下班后的生活的兴趣何在,然后去寻找那些场所。他一定渴望有趣味相投的人接纳他,但这要靠他自己主动争取。
一个人刚进入城市,有许多事可以做。他可以通过加入教会或与其特殊兴趣相符合的俱乐部来寻求友谊;他能在成人教育班上找到同道,但独自去餐厅吃饭或泡吧是永远也找不到热切渴望的友谊的。他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
几年前,我认识两个女孩,她们在纽约市东区合租一层公寓。她们两人都很可爱,都有一份好工作,当然,也都渴望受人欢迎。其中一个女孩,她的智慧超过了她这个年龄所应具有的,她对待生活很认真。作为一个单身女孩在大城市里生活,必须计划缜密。她加入一个教会,每逢活动从不缺席,她参加讨论会,还选修关于人格改进的功课。她努力结交那些好人,以汗水换来健康丰裕的生活。
她适可而止地享受娱乐,小心地安排社交生活,避免被人将她与哪个男孩子联想到一起。
当然,她初来纽约时也曾感到过寂寞,但是,她知道自己不喜欢这样,所以她采取了行动。
现在我们成了常常碰面的朋友。她心满意足地嫁给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律师。她亲手造就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注意我用了“造就”两个字。
那么她的室友呢?她也寂寞,但是选错了道路。她也交朋友,不幸的是她结交的朋友全都是常常泡在酒吧里的人。终于,她也不得不加入一个俱乐部——戒酒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