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小元元已经回家了,看见妈妈和姐姐,立即张开两臂扑上来,他的胸背处已经修复一新,或者说生长一新,那是用基因快速生长法修复的。宪云蹲下去,把他的小身体搂到怀里。元元两眼亮晶晶地问:
“朴哥哥呢?”
宪云忍住泪回答:“他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不会回来了。”
元元的担心得到了证实,他震惊地问:“他是不是死了?”
妈妈转过脸不敢看元元,宪云的泪珠朴塔朴塔滴在元元的手背上,他仰起头,愣了半天才痛楚地说:
“姐姐,我很难过,可是我不会流泪。”
这一句话突然拉开了宪云的感情闸门,她把元元搂到怀里,痛快酣畅地大哭起来,妈妈也是泪流满面。老教授在三个人的身后停了一会儿,便转身回自己的书房。
乌云翻滚而来,天边隐隐有雷声和闪电的微光。外边没有一丝风,连钻天扬的树梢也纹丝不动。空气潮湿沉闷,令人难以忍受。看来一场大雨快来了。
晚饭时,饭桌上气氛很沉闷,每个人都不大说话,默默地想自己的心事。元元爸又恢复了冷冰冰的表情,似乎对女婿的不幸无动于衷。如果说他曾经有过悔疚和悲伤,他也早把它抛掉了。元元看来也感受到了异常,两眼骨碌碌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宪云和妈妈都尽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偶尔说几句话,尽力化解饭桌上的尴尬,不过没有什么效果。家人之间已经有了严重的猜疑,大家只是对此心照不宣而已。元元爸第一个吃完饭,他用餐巾擦擦嘴,冷漠地宣布:
“电脑联网出了毛病,最近不要用。”
宪云在心里苦笑着,她知道这不过是拙劣的遁词,刚才她看见爸爸在电脑终端前捣鼓,而且……父亲似乎并不怕女儿看见!
她草草吃了几口饭,似乎不经意地对元元说:
“元元,晚上到姐姐房里睡,我一个人太寂寞。以后你一步也不要离开姐姐,姐姐会更加疼爱你的,好吗?”
元元扒下最后一口饭,他看看已离开饭桌的爸爸,用力点头。元元妈惊异地看看女儿,听出了女儿平静的语气中暗藏的骨头。父亲沉着脸没有停步。
晚上,宪云枯坐在黑暗中,听窗外细雨淅沥淅沥打着蕉叶。元元趴在她怀里,懂事地一声不吭,时而抬头看看姐姐的侧影。宪云问他:
“伤口还疼吗?”
“不疼。”
“你早点休息吧。”
元元看看姐姐,犹豫良久,说:“姐姐,求你一件事,好吗?”
“什么事?”
“晚上睡觉不要关我的睡眠开关,好吗?”
“为什么?你不愿睡觉吗?”
元元难过地说:“不,这和你们的睡觉一定不一样。每次一关那个开关,我就象在沉呀,沉呀,一下子沉到很深的黑暗中去。是那种粘煳煳的黑暗,我怕哪一天我会被这黑暗吸住,再也醒不过来。”
宪云心疼地说:“好吧,我不关,但你要老老实实睡在床上,不能乱动,尤其不能随便出门,不能离开姐姐,好吗?”
元元点点头。宪云定定地看着他,不知他是否理解了自己的用意。她总不能告诉不懂事的元元:要提防自己的父亲!但经过大变之后的元元似乎一下子成熟了,他目光沉静,分明已听出了姐姐的话意。
宪云把元元领到里间,安顿到一张小床上,熄了灯。走出门时,妈妈来了,她低声问:“睡了?”
“嗯。”
“云儿,你也睡吧,心放开点。”
“妈,你放心吧。”
妈妈叹口气,走了。
宪云走到窗前,凄苦地望着阴霾的夜空。闪电不时划破黑暗,把万物定格在青白色的亮光中,是那种死亡的青白色。她在心中念诵着,重哲,你就这么匆匆走了吗?就象是滴入大海的一滴雨水?重哲,感谢你对警方的回答,我不能为你追寻凶手,我不能把另一位亲人也送往毁灭之途,但我一定要用生命来保护小元元,保护你的一生心血。
自小在生物学家的熏陶下长大,宪云认为自己早已能达观地看待生死,她知道生命不过是物质微粒的有序组合,是“在宇宙不可违逆的熵增过程中,通过酶的作用在一个微系统内暂时地局部地减小熵的过程”。死亡则是中止这个暂时过程而回到永恒。生既何喜,死亦何悲——不过,当亲人的死亡真切地砸在她的心灵上时,她才知道自己的达观不过是沙砌的塔楼。
即使是小元元也开始有了对死亡的敬畏。宪云想起重哲二十年前的一句话:没有生存欲望的智能人不能算作生命。虽然她不是学生物专业的,但她当时就感觉到了这句话的重量。看来,重哲确实成功了,他已为这个人工组装的元元吹入了生命的灵魂。
宪云心中巨澜翻卷,多少往事在眼前闪过。她想起自己8岁时,家里养的老猫“白雪”又生了一窝猫崽,那时白雪已经10岁,经常是老气横秋的样子,家人原以为它已经不能再生育了。清晨,宪云一下床就跑到元元屋里喊:
“快起床,老猫生了四个猫崽!”
元元纹丝不动,宪云咕哝一声:“忘记开关了。”她按一下开关,元元睁开眼睛,一道灵光在脸上转一圈,立即生气勃勃地跳下床。宪云拉着元元跑到储藏室,在猫窝里,三只小猫在哼哼唧唧地寻找奶头,老猫在一旁冷静地舔着嘴巴——角落里,赫然是一只园滚滚的猫头!猫头干干净净,囫囫囵囵,痛楚地闭着眼睛。宪云惊呆了,哭声和干呕的感觉同时堵到喉咙口。那时元元并没有对死亡的敬畏,他好奇地翻弄着那只孤零零的猫头。宪云哭喊道:
“爸爸,妈,老猫把小猫吃了!”
爸爸走过来——那时爸爸性情开朗,待人慈祥,不是现在的古怪样子——仔细地看了猫头,平静地说:
“这不奇怪,猫科动物都有杀仔习性。公狮有时会杀死幼狮,以使不再哺乳的母狮很快怀孕。老猫无力奶养四个猫崽时,就会杀死最弱的一个,既可减少一张嘴,又能增加一点奶水。其它动物也有类似的习性,比如母鬣狗会放任初生的小鬣狗互相撕咬,这样,只有最强壮的后代才能存活下来。”
宪云带着哭声说:“这太残忍了,它怎么能吃得下亲生孩子呢?”
爸爸微叹道:“不,这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母爱,虽然残酷,却更有远见。”
那晚,8岁的宪云第一次失眠了。那也是个雷雨之夜,雷声隆隆,青白色的闪电不时闪亮,她在床上辗转反侧,两眼瞪着黑暗。她第一次真切地意识到了死亡,清楚地意识到爸妈会死亡,自己也会死亡。死后她会化作微尘,堕入无边的黑暗、无边的混沌。死后世界依然存在,有绿树红花、碧水紫山、白云红日……也会有千千万万孩子在玩在笑,只是这一切永远与她无关了。
最使她悲伤的是,她意识到这种死亡无可逃避,绝对地、彻底地无可逃避。不管爸妈如何爱她,不管她多么想活下去,不管她作出什么努力。这使她感到一种啮心啮肺的绝望。
也许只有元元能够逃避死亡?……她躺在床上,一任双泪长流。隆隆雷声越来越近,直到一声霹雳震彻天空时,她再也睡不下,赤着脚跳下床去找爸妈。
她听见钢琴室有微弱的琴声,是父亲在那儿凝神弹琴——那只猫头也使他失眠了。琴声袅袅细细,不绝如缕。自幼受母亲的薰陶,她对各种世界名曲都十分熟悉。但父亲弹的这首她从未听到过。她只是感到这首乐曲有一种特别的力量,能使她的每一个细胞都发生共振……爸爸发现了眼角挂着泪珠的小宪云,走过来轻声问她怎么了,为什么还不睡。宪云羞怯地谈了自己突如其来的恐惧。爸爸沉思着说:
“这没有什么好害羞的,意识到死亡并对它有了敬畏,这是少年心智苏醒的必经阶段。从本质上讲,它是生存欲望的一种表现方式,是对生命诞生过程的一个遥远回忆。地球在诞生初期是一片混沌,经过几十亿年的进化,才在这片混沌中冲出了生命之光,灵智之光。人类在无意识中忠实地记录了这个过程。你知道,人类的胚胎发育就重现了单细胞生物、鱼类、爬行类的演变过程,人的心理成长也是这样。”
宪云听得似懂非懂。临走时她问爸爸,他弹的是什么乐曲,爸爸似乎犹豫了很久才告诉她:
“是生命之歌。是宇宙中最强大的一个咒语。”
以后宪云再没听他弹过。
她不知自己是何时入睡的,只觉得雷声不绝于耳,似乎一直从亘古响到现在,从现实响入梦境。她睡得很不实在,所以,一点轻微的声音就把她惊醒了。她侧耳听听,是赤足的行走声,是在小元元屋里。她全身的神经立即崩紧了,轻轻翻身下床,赤足走到元元门口。
一道耀眼的闪电,她看见父亲立在元元床边,手里还分明提着一把手枪。电光一闪即逝,但这个场景却深深烙在她的脑海里。她被愤怒压得喘不过气来,爸爸究竟要干什么?他真的完全变态了么?
她要闯进去,象一只颈羽怒张的母鸡把元元掩在身后……忽然小元元坐起身来,声音清脆地喊:
“姐姐!”
爸爸没有作声,他肯定没料到小元元未关睡眠开关。元元天真地说:“噢,不是姐姐,我认出来是爸爸。你手里是什么?是给我买的玩具吗?给我!”
宪云紧张地盯着他们,很久爸爸才说:
“睡吧,明天给你。”
宪云闪到一旁,看着爸爸步履迟缓地走出去。看来,他终究不忍心向自己的儿子开枪。宪云冲进屋去,冲动地把元元紧紧搂在怀里。忽然她感到元元分明在簌簌发抖,她推开元元,仔细盯着他的眼睛:
“你已经猜到了爸爸的来意?”
元元痛楚地点头。
这么说,元元是以天真作武器保护了自己的生命。他已不是5岁的懵懂孩子了。宪云不知道这是如何发生的,也许丈夫在为他“吹”入生命灵魂的同时,已赋于他成人的智慧?她再度紧紧拥抱元元:
“元元,可怜的弟弟。以后你要跟着我,一步也不离开,记住了吗?”
元元点头答应,他的眼睛在黑暗中熠熠发光。那绝不是5岁孩子的目光。
清晨。雨后的空气十分清新,松荫下似乎还能闻到臭氧的味道。几个老太太在空地上作健身操,元元妈今天散步时有意躲开了她们。邻居们都知道了他家的不幸,她们一定会问长问短,但元元妈不想抖擞这件事。
几十年来,家里的气氛一直是比较压抑的,她总不能摆脱一种奇怪的想法,好象有什么不幸潜藏在某处,它的降临只是个时间问题。重哲的不幸应验了这个预感,问题是……这是灾难的开头还是结束呢?
她看见女儿急匆匆地走过来,她看样子也没睡好,眼圈略为发黑。她怜惜地说:
“我没惊动你,想让你多睡一会儿的。”
“我早醒了。”宪云简捷地说了昨晚的经过。宪云妈瞪大了眼睛,丈夫的性格扭曲是早已熟知的,但她绝对想不到,他竟会变得这样……嗜血!
她是十分信任宪云的,但仍忍不住问:“你看清了?他拎着手枪?”
“绝对没错!”
元元妈愤怒地嚷道:“这老东西真是发疯了!你放心,有我在,看谁能动元元一根汗毛!”
宪云镇静地说:“妈,我就是来商量这件事的。我准备把元元带走,远远离开爸爸。但走前的这些天,咱俩要严密地轮班监视,绝不能让元元离开咱们的视线。”
元元妈坚决地说:“好。放心吧。”
宪云痛楚地看着母亲的白发,她不敢对母亲说出自己对丈夫死因的猜疑。两人立即返回住室,在路上,她们细心地讨论了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