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简体版后记
谢谢世界华文科幻协会颁了星云奖的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给我。2010年我上成都出席颁奖礼,见识到内地科幻界人才济济,除了作者和编辑外,还有学者、粉丝团、专职的封面设计师等各个环节互相配套,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叫我好生羡慕。
如果说还有什么欠缺,就是最后变成电影这一环。众所周知,华语电影最欠缺的类型,也就是科幻电影这一版块。
而我打从写《人形软件》这故事起,以悬疑复杂的架构,加上画面感,并设计成三部曲的结构,就是以拍成电影为最终目的。
不用说,要把这么一个系列变成电影,不可能一步到位,除了资金,更欠缺的,是人才,恐怕要好多年后才能实现。
希望《人形软件》能变成电影,不只是我的心愿,也是不少香港读者的期望(见诸他们的读后感!),我乐见其成。
感谢刘慈欣和韩松两位科幻大家为我写推荐词。我在上世纪90年代的《幻象》科幻杂志上读过韩松老师拿下首届世界华人科幻艺术奖的名作《宇宙墓碑》,印象很深刻。那时我还是小读者,没想到差不多二十年后竟有缘在成都见面。同一天,我还和刘慈欣老师见面。《三体》的宏大和完整度叫我瞠目结舌。内地和港台两地在科幻创作上的取裁和着力点大不相同,可以借鉴的地方实在太多,非我这篇后记所能盛载。
谢谢《科幻世界》杂志的副总编辑姚海军兄答应让本书冠上“科幻世界杂志推荐”的字眼。这八个字对我来说意义特别重大。我早在十多年前已投稿往《科幻世界》,并蒙青睐在1998年4月号刊出以体育为主题的《渐近线》。当年我在香港见过时任领导杨潇女士。去年我们在成都再见,没想到一晃已十二年,我也从青年变成了中年,自是感慨不已。
谢谢天窗中国的同事,努力让我能正式在内地出书,也让我更了解内地的出版状况和网络生态。
我写作本书时,考虑到当代人的节奏和阅读的步伐都比较急促,是以在文字上比较精简,情节发展也较快。为保留香港特式,我在简体版的内容和文字上都只做了很轻微的修改,纯粹是补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