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山岳形态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抛射体逐渐向月球北半球逼近。它如果没有不可救药地偏离了自己的轨道,就应该达到月盘中心,但是现在,这个中心点已经离三个旅客很远了。
现在正是午夜半点钟。巴比康估计他们和月球表面的距离约莫一千四百公里,这个距离比月球的半径大一些,但随着他们向北极前进,距离可能还要缩小 。抛射体已经越过赤道,到达北纬十度线,从他们已经在月球图上仔细标明的这条纬度线起直到北极,巴比康可以和他的两个同伴在最好的条件下对月球进行观测。
事实上,使用望远镜,可以把一千四百公里的距离缩短为十四公里,也就是说四法里半。落基山的望远镜能够把月球的距离缩得更小,但是地球大气层大大地削弱了这架光学仪器的威力。因此,巴比康在他的抛射体里举起望远镜,能够看到地球上的观测家几乎无法看到的详细情况。
“朋友们,”俱乐部主席这时用庄严的声音说,“我不知道我们要落到什么地步,也不知道我们是不是还能够再看到地球。但是,我们现在应该进行工作,仿佛这个工作将来总有一无能够对我们的同类有用处一样。我们应该抛开一切忧虑。我们是天文学家。这颗炮弹就是剑桥天文台的空间观测站。咱们来进行观测吧。”
说到这里,精密的观测工作就开始了,他们根据抛射体和这个天体不断变化的距离,忠实地绘下了月面各种不同的情况。
在炮弹到达北纬十度线的时候,它仿佛在沿着东经二十度线笔直地前进。
在这里,必须对进行观测使用的月面图详细说明一下。在月面图上,由于望远镜的物象总是倒影,所以南在上,北在下”,同时也由于倒影关系,自然要东在左,西在右。不过,这也没有关系。如果把月面图翻过来,象我们用肉眼看到的月球一样,则东在左,西在右,这是和地图恰恰相反的。这就是这种反常现象所以存在的理由。观测家站在北半球,如果你愿意,就算是在欧洲吧,他们就会看见月球在他们南面。他们在进行观测的时候,背脊冲着北方,这是和他们看地图的姿势完全相反的。因为背脊对着北方,自然要东在左,西在右了。但是,观测家如果站在南半球,比方说,就在巴塔戈尼亚吧,那么月球的西部自然在他们左面,东部在他们右面,因为他们背后是南方。
这就是月面倒影图的两个主要的方位,也是我们在跟随着巴比康主席进行观测的时候,必须随时留意的问题。三位旅客在比尔和马德累尔的月面图帮助下,能够毫不犹豫地认出收在望远镜视野里的月球部分。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地方?”米歇尔问。
“是‘云海’北部的一个地方,”巴比康回答。“我们离得太远了,无法断定它的性质。这些平原是不是象最早的天文学家所主张的那样、是由干燥的细沙组成的呢?难道是象沃伦·德拉吕先生说的那样,只不过是一望无际的森林?沃伦·德拉吕先生认为月球大气层很薄,但是空气的分子很稠密,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很快就会知道的。在没有权利肯定以前,我们什么也不要肯定。"
在月面图上,“云海”的边缘不人清晰r有人设想这个辽阔的平原是由它右面不远的托勒密、皮尔巴克和呵扎谢尔三座火山口吐出来的岩浆组成的。但是,抛射休在前进,越来越明显地接近了这个地区,“云悔”北部不久就出现了许多山峰。前面耸立着一条光芒四射的山岭,瑰丽异常,山峰仿佛隐在迸射的阳光下看不见了。
“这是什么山?”米歇尔问。
“这就是哥自尼山。”
哥白尼山位于北纬九度和东经二十度,高出月球表面三千四百三十八米。这座高山在地球上能够看得很清楚,因此天文学家能够对·它进行很好的研究,特别是在月球进入下弦月和新月时期;因为这时候,它在西面留下一条很长的阴影,可以测量它的高度。
除了南半球的第谷山以外,哥白尼山独自形成一个最大的发光体系。’它在“风暴海”上孤峰突起,仿佛是一座巨大无比的灯塔,它那灿烂的光辉照亮了两个大海。在这片月球平原上,它那长长的光束,眩目耀眼,越过了附近一条条山脉,一直伸展到“雨海”,堪称大下第一奇观。在地球上凌晨一点钟的时候抛射体象一个放入天空的气球一样,。俯视着这座华丽的高山。
巴比康现在可以看清哥白尼山的主要形势了。这是月球第一流的环形山之一。它也和凌驾在“风暴海”上空的刻不勒山和亚里斯达克山一样,有时好象灰色月盘上的一个明亮的圆点,因此被认为是一座正在活动的火山。其实它也和月球这一面所有的火山一样,不过是一个熄灭了的火山。火山口直径大约22法里。从望远镜里可以看到厉次火山进发的痕迹,四周仿佛布满了火山岩的残片,这样的残片在火山口内部也能够找到。
“月球表面有许多种环形山,”巴比康说,显而易见,哥白尼山属于幅射类火山,如果我们离得更近一些的话,就能够看到内部象刺猬似的耸立着许多圆锥体,每一个圆锥体以前就是一个喷火口。月球有一个奇怪的特点,而且毫无例外,所有的环形山内部都比外面的平原还要低,这是和地球上的火山口截然不同的地方。因此,根据这些环形山底部的弯曲度绘出的球体的直径,总是比月球的直径小一些”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点呢? 尼却尔问。
“不知道,”巴比康回答。
“这种幅射的形状多么雄壮啊! ”米歇尔不住口地称赞。“很难想象谁能看到比这更美的景色了! ”
“如果机缘凑巧,”巴比康回答他说,“我们到了南半球的话,你会怎样说呢?”
“嘿!那我就要说比这里还要美呢:”米歇尔,阿当答
这时候,抛射体飞上环形山中心。哥白尼山周围几乎形成一个完美无缺的圆圈,陡峭的壁垒露出了鲜明的轮廓。我们甚至能够看到双层环状突起。四周是灰蒙蒙的平原,荒芜凄凉,凸起部分呈现出一个个黄色的斑点。在环形山内部,有两三个圆谁形的火山口忽然闪烁了一下,犹如藏在首饰箱里的宝石突然发射出耀眼的光芒。北面的壁垒比较低,很可能是火山口的出口。
在经过四周平原上空的时候,巴比康指出许多不大重要的山,其中有个环形山叫做盖一吕萨克山,直径只有二十三公里。南面是一片平坦的平原,没有一个丘陵,甚至连一个土岗也没有。北面则恰恰相反,直到和“风暴海”接壤的地方为止,简直就象一个受到飓风袭击的海面,波涛翻腾,象高山,象丘陵,一浪接着一浪,但是一一下子凝结成了固体。从哥白尼山高峰上向四周幅射的那许多长长的光束照射在这一片平原上,照得四面八方一片雪亮。有几束光束宽达三十公里,长度简直无法测量。
三位旅客对这神奇异的光线的来源展开了讨论,他们也不见得比地球上的那些观测家更高明,谁也无法说明这种光线的性质。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尼却尔说,“这些光线也许不过是一条条能够强烈地反射太阳光的山梁吧?”“不是,”巴比康回答,“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些山梁在某种情况下就会留下许多阴影。但是这里没有阴影。"
事实是,这种光线只在白昼的天体在月球对面的时候才出现,但等到太阳光倾斜的时候就看不见了。
“关于这个光束问题,难道没有人能解释吗?"米歇尔间,“因为我不相信这个问题能够难倒那些科学家! ”
“是的,”巴比康回答,“赫歇尔曾经提出一个看法,但是他不敢肯定。"
“那也没有关系。他怎么说呢?"
“他说他认为这些光线也许是冷却后凝成的熔岩流,它们能够在太阳直射下发出亮光。也许真的是这样,但是什么也没有肯定,除了这个以外,我们如果从第谷山附近经过,就能更好地研究光束的原因了。"
”你们知道吗,朋友们?"米歇尔说,“我们从上面看下去,这个平原好象什么东西?”
“不知道,”尼却尔回答。
“依我说,所有这些纺锤形的熔岩好象随便扔在那里的一把游戏棒。只消一只铁钩就能够一根一根地拉出来。”
“请你严肃一点!"巴比康说。
“是严肃嘛,”米歇尔安然自得地回答,“好吧!不谈游戏棒,我们假定这些都是死人骨骼。那么,这个平原就是一个广阔无边的万人家,这里安放着一千代已经消逝了的月球人遗骸 。你喜欢这个耸人听闻的比喻吗?"
“半斤八两,”巴比康回答。
“那你就大难伺候了!真见鬼! ”米歇尔说。
“我可敬的朋友,”讲究实际的巴比康回答,“在我们还没有弄清这是什么东西的时候,知道它们象什么,又有什么用处呢?”
"说得好!"米歇尔大声说。“你这句话点醒我应该怎样和科学家推理了! ”
这当儿,抛射体仍旧以几乎同样的速度循着月球表面前进。不难想象,在这三个旅客当中,谁也没有想到过休息。月球的风景每一分钟都在变化,慢慢地逃出他们的视野。到了早晨一点半钟光景,他们看到了另外一条山脉的山峰。巴比康看了一下月面图,认出了埃拉斯泰纳山。
这是地球卫星那些数不清的环形山中间的一个,高四千五百米。提到这个问题,巴比康告诉他的朋友们,刻卜勒曾经对这些环形山伪形成提出了一个奇怪的意见。照这位著名的数学家的说法,这些形状好象火山口的洞穴可能是月球人用手挖掘的。
“他们的目的呢?"尼却尔间。
他们的目的也是很自然的! ”巴比康回答。“月球人所以进行这种巨大的工程,挖掘这些无边无际的洞穴,那是为了躲避一连十五天直射在他们头上的太阳光。”
“他们倒不蠢呵,这些月球人! ”米歇尔说。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想法! ”尼却尔回答。“不过,很可能刻卜勒不知道这些环形山多么大,因为挖掘这些洞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月球人是根本办不到的!"
“为什么办不到,因为月球表面物体的重量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米歇尔说。
“但是,如果月球人的身材也只有我们的六分之一呢?"尼却尔反驳他。
“要是没有月球人呢?”巴比康补充了一句。一句话结束了这场争论。
过了不久,抛射休还没有来得及接近一个适当的地点,进行严密的观测,埃拉托斯泰纳山已经隐藏到地平线丁 “而去了,这座山是亚平宁山脉和喀尔巴吁山脉的分界线。
月球大部分著名的山脉都分布在北半球。不过在南半球上也有几条著名的山脉。
下面是以从甫到北为顺序排列的月球山脉表,并注明纬度和主峰的高度:
多菲尔山……南纬84”,高7603米
来市尼茨山…南纬65”,高7600米
鲁克山………南纬20”至30”,高1600米
阿尔泰山……南纬17至28”,高4047米
安第斯山……南纬10”至20”,高3898米
比利牛斯山…南纬8”至18”,高3631米
乌拉尔山……南纬5”至13”,高838米
阿朗贝尔山…南纬4至10“,高5847米
赫穆斯山……北纬8”至21“,高2021米
喀尔巴吁山…北纬15”至19”,高1939米
亚平宁山……北纬14”至27”,高5501米
全牛山………北纬21”至28”,高2746米
里费山………北纬25”至33”,高4171米
厄尔士山……北纬17”至29”,高1170米
高加索山……北纬32至41“,高5567米
阿尔卑斯山…北纬42至49“,高3617米
这许多山脉中间最重要的一条是亚平宁山脉,绵亘一百五十法里,不过不如地球上的山脉长。亚平宁山脉沿“雨悔”东部边缘拖郦而下,北面是喀尔巴吁山脉,长约一百法田
旅客们不可能看到亚平宁山脉的主峰,因为它从西经十度伸展到东经十六度:但是,喀尔巴千山脉从东经十八度一直伸展到三十度,恰巧落在他们的视野里,因此他们可以记录这条山脉的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