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高祖母——秦宣太后芈八子 三、宣太后对中国语言宝库的贡献——促成中国历史上最机智、最有趣的成语典故——鸡鸣狗盗的诞生
话说这一年,齐国国相孟尝君不知何故,教秦昭王给仰慕上了,于是派泾阳君到齐国去,以此君换彼君,要齐国把孟尝君送给秦国为相。
借齐王十个胆子,也不敢收下这位在秦国横着走路的泾阳君。于是将泾阳君好生招待了一番,让孟尝君跟着泾阳君一起到秦国去。
一路之上,一向以好士闻名的孟尝君有心结纳,和泾阳君成了要好朋友。
来到秦国,昭王一见孟尝君,顿时觉名符其实,要命他为首相。这样一来,原来的首相就红了眼啦,派人去糊弄昭王,说孟尝君身为齐国人而为秦相,定要不利于秦国,
昭王觉得很有道理,不但闭口不提聘相之事,反倒把孟尝君软禁了起来。
前面已经说过,泾阳君与孟尝君私交甚好,他知道了昭王的意图,便把真实情形告诉了孟尝君。
孟尝君魂飞魄散,连忙托泾阳君去昭王宠妾燕姬处为自己说情。
燕姬看在泾阳君的面子上,答应为孟尝君说情,但是要求孟尝君以白狐裘为报答。
这千年白狐裘,世上只有一件,孟尝君一到秦国,就已经送给昭王做见面礼了,这时如何拿得出第二件?
正在愁苦之际,孟尝君三千宾客中的下席之一挺身而出,前往秦宫内库盗裘。
这位下客学着狗叫,迷惑了守库人,果然将白狐裘盗回。
孟尝君大喜过望,连忙请泾阳君拿着去贿赂燕姬。
果然枕头风强过龙卷风,燕姬趁着陪昭王喝酒的机会,四两拨千斤,哄得老公同意放孟尝君归国了。
第二天,孟尝君拿到了通行证,立即马不停蹄地上了路,一路上可谓分秒必争,因唯恐事情有变,他还让座下宾客把文书上自己的姓名给改了(见于史籍的造假证第一人)。
赶到函谷关出秦境的时候,已是半夜,照规矩是要清早鸡鸣之时才能开关放行的。孟尝君恨不得身上长翅飞将出去,急得在关下团团乱转。
正在束手无策的时候,又一位下客忽然引颈高吭,学起了鸡打鸣的声音。
一鸣之下,顿时关里关外的公鸡都跟着鸣个不停。睡得晕头转向的卫兵分不清东西南北,以为天快亮了,立即开门放行。
孟尝君立刻脚底抹油,带着人马逃出了秦国。
果然,孟尝君一行刚走,反悔的秦王就已经派了追兵而来。
追兵和守兵一齐在关下等到天色大亮,也没见孟尝君的车队出现。互相一问形貌,才知道半夜里出关的正是用了假证件的孟尝君。
到了冬天,下客盗裘之事也被昭王发现了。
被气得直瞪眼的秦昭王这时不得不认输,叹道:“孟尝君手下能人辈出,就连鸡鸣狗盗之辈都齐全,难怪他能有那样神出鬼没的本领。”
这就是“鸡鸣狗盗”一词的来由。
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孟尝君手下竟有三千个帮,那该是什么样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