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西部群岛
“小径无人踪,出门探索时。”
——智者萨蒙德,《埃达》
在一次偶然的经历中,维京人发现了冰岛,现在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发现了西北部更远处的岛屿。传说9世纪初时,第一个维京人发现了这些群岛,这个人来自挪威,名叫贡比约恩·乌尔夫松(Gunnbjϕrn Ulfsson)。在从挪威到冰岛的航行中,贡比约恩遇上了风暴,颠簸了很久之后,他看到了那些乱石嶙峋的岛屿,此前并没有人知道这些岛屿,后来他用自己的名字给岛屿命名为“贡比约恩群岛”。他还发现群岛西部有一块更大的陆地,但后来他将自己的所见说给别人听时,却没人对此感兴趣,因为那时的冰岛土地还很充裕。
差不多一个世纪以后,冰岛开始面临人口过剩的问题——至少在维京人看来是这样。978年,斯兰约恩·加尔蒂(Snæjörn Galti)决定去寻找贡比约恩所说的那块神秘的陆地,并打算如果能找到这块陆地,他会将其作为自己的殖民地。招募了几个船员之后,斯兰约恩就开始朝着贡比约恩群岛航行,他希望可以在岛上得到附近那块陆地的消息。这时候的贡比约恩群岛人烟稀少,居民都是一些因为冰岛太拥挤才来到这儿的人,他们确信群岛西部的确还有新大陆。
功夫不负有心人,斯兰约恩的坚持最终起了成效,经过几天的航行之后,他来到了格陵兰岛东海岸。这是一块非常辽阔的火山岛,面积比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都要大。他在这儿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但灾难很快就降临了。他选的这块地方并不好,因为格陵兰岛东海岸非常不适合人类居住。更致命的是殖民者之间起了内讧,互相残杀。两派殖民者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没人知道确切的起因是什么,但双方都动用了武器,斯兰约恩在打斗中丧生。殖民者群龙无首,这块殖民地也就分崩离析,只有两名幸存者回到了冰岛。
殖民格陵兰岛的伟大构想虽然失败了,但这次尝试证明了贡比约恩所说的那块新大陆的确存在,而且从冰岛出发就能到达。仅仅四年之后就有人再次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并且获得了成功。这次的远航由埃里克·索瓦尔松(Erik Thorvaldsson)领导,他是挪威人,生性鲁莽,人们都管他叫“红胡子”埃里克。鲁莽这一特性似乎在这个家族的血统中代代传承,埃里克的父亲索瓦尔曾因过失杀人罪在挪威遭到流放,短短几年之后,埃里克又重蹈了父亲的覆辙,也因为“杀了几个人”遭到驱逐。为了寻求庇身之所,他逃到了冰岛,然后在岛屿的西北部弄了块土地,准备长期定居。
然而,无论埃里克走到哪里,麻烦似乎总是如影随形。在他的第一个农庄上,两个奴隶在干活时不小心将一块巨石弄下了山坡,砸坏了邻居家的房屋。邻居要求埃里克对此做出赔偿,但他却杀了人家——此人有个滑稽的外号“缠人鬼”伊约尔,他又得逃离了。埃里克这次逃到了远离冰岛的一个小岛上,伊约尔的家人绝对不会找到这里来报仇。
较第一个农庄而言,埃里克在新农庄的经历更为不顺,因为他很快又与人起了争执。这一次他不仅杀了他的邻居,还把邻居家的儿子也杀死了,最后埃里克被判流放三年。
埃里克逃离了那些会因为杀人罪驱逐他的地方,显然,他需要的是一块没有现行法律的地方,所以他买下了斯兰约恩的船只,同时还雇用幸存的船员,然后他们便朝西驶去。航行中,这些有经验的水手尽量按照上次的航线前进。流放的三年中,埃里克一直沿海航行,希望可以找到一块适合开垦殖民地的土地。终于在绕过南部的一块冰角,即现在的费尔韦尔角之后,他在与冰岛纬度相当的西海岸发现了两处适合人类居住的海湾。
埃里克当时可能还未意识到他已经抵达新的岛屿,因为这块小岛周围有很多浮冰,他的船只没法靠近,但他注意到这是块“处女地”——这里没有人迹,也没有食肉动物;埃里克深信自己可以在这儿建立殖民地了,于是他又返回冰岛,招募一些移民来跟他一块儿居住。
和所有善于推销的人一样,埃里克深知宣传的重要性。为了让这块新陆地能吸引更多的人,他将此地命名为“绿色之地”(Greenland,音同格陵兰)。这个办法成效卓著,有500多名冰岛居民表示愿意同埃里克前往。埃里克能招到这么多的同行者,一方面是因为他极力劝说,把格陵兰岛描绘成一个“鱼鳖不可胜食”的天府之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们一直都想占领尚未开垦的新土地,后面一点格外重要,因为冰岛已经没有优质的土地可供占领了。那时的冰岛已经显露出生态恶化的迹象,为了拥有更多的草场,岛上的居民已经将所有的桦树林伐为平地;因为大肆砍伐森林,山地的土质也开始退化。冰岛上不再有未被开垦的土地,连一些新开垦的农庄也因为土壤退化的原因纷纷倒闭了。
985年,埃里克率领一支由25条船组成的庞大舰队从冰岛出发,船上满载在西部岛屿开始新生活的各种必需品。旅途异常艰险,跟随埃里克而去的人都清楚前路难测,风险重重,他们得在巨浪滔天的大海上行驶上千英里。最后在25只船中,一共有18只安全抵达了格陵兰岛。移民者刚把船只停靠在沙滩上,就已经感到了些许的失望。
现在他们才知道埃里克当初的描述有多么言过其实,如果说冰岛只是勉强能居住的话,格陵兰岛就是完全不适合人类居住。岛屿大部地处北极圈以北,维京人几乎不具备在这里生存下去的技能。尽管格陵兰岛非常辽阔——占地4.08万平方英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但几乎所有的土地都不适合人类居住:广阔的内地为冰川所覆盖,只有沿海50英里宽的地方没有冰川,但却山岳林立,寸草不生;岛上几乎没有木材和铁矿,一年之内温暖的季节太短,不宜种植小麦或其他主要作物。如果他们的必要物资用完了,就得从冰岛进口,这在10世纪来说是件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实现的事。
幸运的是,这里海产丰富,岛上的居民可以用海产补给食物。此外,居民偶尔还可以捕到海豹、海象、北极狐、野兔和北极熊等,把它们的皮毛或牙齿做成奢侈品。在北欧市场上,这些奢侈品销路很广,甚至还可以出口到欧洲大陆的中心地带。
殖民工作顺利开展起来了。在流放的三年中,埃里克可能已经给自己选好了以后的住址,他清楚自己要在哪里定居。在几处狭长海湾的源头位置,埃里克建立了自己的农庄,取名为“布莱特列”。这块地方很宜人,因为有“埃里克峡湾”做屏障,北极寒冷的海水正好无法流入,至今格陵兰岛上最优质的农田依然在这里。峡湾中狭长水域和岛屿纵横分布,水草丰美,因此可以饲养家畜;在维京时代,家畜象征着财富。其他人也都散居于埃里克的农庄附近。
富有智慧的维京人有着许多创新发明,例如他们通过灌溉来保护农作物,让作物免于冻害,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创新发明,殖民地人口剧增,达4万之多。当时很多人一致同意在距离西北部170英里远的地方建立第二个殖民地。这样一来,埃里克自然而然就被推选为东部定居点的长老“哥提”。他们在布莱特列建了会堂,岛上的大小事宜都在这里商议决定。
到了夏天,天气相对暖和了,一些殖民者就会驾船向北航行,去近1000英里外的地方猎捕海象、海豹及搁浅在沙滩上的鲸鱼。这类航行收益颇丰,因此殖民者们甚至愿意为此冒着生命危险,埃里克也因此成了一名富翁。
格陵兰岛上的居民并不常回冰岛或挪威,不过两地之间总有人走动,因此格陵兰岛和其他两地之间仍然保持着联系。当时有移民离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打算移居冰岛,却发现冰岛已经拥挤不堪,所以只好来到格陵兰岛,因此总有新的移民者陆续来到岛上;还有一些远在故乡的亲戚来格陵兰岛走访,其间也有些殖民者放弃在格陵兰定居,返回了家乡。
虽然埃里克再也没有离开过格陵兰岛,但他的后代却继承了他当初到处游荡的志向,回了几趟挪威。埃里克同他的妻子肖希尔德(Thjodhildr)至少生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叫莱夫,他曾进行了一次探险,即在999年夏天穿过格陵兰岛回到了挪威。
莱夫为什么要回挪威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因为当时他是携妻子一道离开格陵兰岛的,因此我们推测他可能打算在挪威定居。当时莱夫想在国王奥拉夫·特里格维逊手下找一份差事干,最后他做了宫廷侍卫。那时的奥拉夫正急需这样的人才,因为他当时正在挪威强制推行基督教,这一举措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最后这位国王还是没能成功,他在斗争中丢了性命,不过他让一位重要人物转变了自己的信仰,那就是莱夫。大约在999年冬季,莱夫成了基督徒,同妻子一起接受了洗礼。
奥拉夫逝世之前,他要求莱夫以传教士的身份回到格陵兰岛,去那里传播基督教。莱夫同意了奥拉夫的这项提议,但在返航的途中遇上了风暴,船只严重偏离了航向。风暴平息之后,迷雾终于消散,莱夫总算看到了陆地的影子,但让他困惑的是眼前这块陆地草木葱郁,并非自己所找的那块贫瘠不堪、怪石嶙峋的岛屿。莱夫意识到这可能是格陵兰岛以西的某个岛屿,所以他掉转航向,朝着反方向往回航行,殊不知自己已经看到了新世界。
但此刻莱夫关注的只是人死后的“天国”,所以他一回到布莱特列,就立即在东部定居点着手进行让当地人皈依基督教的活动。莱夫发现这里很多人都渴望成为基督徒,但他自己的成功是以家庭破裂为代价的。当时莱夫的母亲肖希尔德成了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但他的父亲“红胡子”埃里克却无法接受这一点,埃里克是名高傲的异教徒。后来肖希尔德在布莱特列建了一座教堂,此后家庭内部矛盾急剧上升,肖希尔德提出除非他摒弃自己的信仰皈依基督教,否则便要和他分居——我们从各类英雄传说中得知,肖希尔德的做法“让埃里克恼羞成怒”。
为了让家人从这场宗教争端中走出来,莱夫做了一项新的决定:西部有一块人类还未发现的陆地,他要去那里探险。莱夫邀请自己的父亲一道前行——埃里克发现格陵兰岛的成功经历已经让他成了好运的象征,但当时这位长老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所以最终没有跟莱夫一起去。
莱夫·埃里克松并不是第一个到过美洲的人,这份殊荣当归于比雅尼·何尔约夫森,他是格陵兰岛第二大富豪的儿子。比雅尼的父亲何尔约夫也是最早到达格陵兰岛的移民之一,他在冰岛的时候就与埃里克关系甚密。当时何尔约夫在冰岛过得相当不错,但还是没能说服儿子比雅尼跟他一块到冰岛生活。这可能是因为当时比雅尼在挪威的生意已经做得风生水起,颇为成功,所以比雅尼并不想来到拥挤的冰岛再从头开始自己的事业;然而比雅尼许诺每年都会探望父母一次,似乎后来他也一直在履行自己的承诺。986年,在一年一度的访亲时节比雅尼来到了冰岛,却找不到父亲的影子,有传言称父亲已经离开冰岛去了格陵兰岛。
比雅尼当时立即决定去格陵兰岛寻找父亲,但是他当时面临着相当严峻的航行问题:他自己和其他的冰岛人都不曾去过格陵兰岛,除了往西行驶这个模糊的印象外,根本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去那里。他们没有地图,没有指南针,甚至连格陵兰岛是什么样子也没人知道。尽管如此,比雅尼还是领着几个自愿跟他前行的船员出发了,果然不出所料,他们在海上完全迷失了方向,越过了目的地。
比雅尼最先看到的是一块山丘起伏的陆地,那里林木茂密,郁郁葱葱,这说明他到的肯定不是格陵兰岛。对于这些曾到过冰岛又打算去格陵兰岛的人来说,突然见到这么多林木是件稀奇古怪的事情。陆地上到处都是森林,就像一层绿色的地毯绵延不绝,一直从沙滩的边缘延伸到远处起伏的山丘上。这群挪威人把这里称为“马克兰”(Markland),意指“森林之地”,他们并不想留在这里探险,而是继续向北航行。
接下来他们来到了一块岛上,这里有很多形状古怪的扁平巨石,每块巨石足够两人头脚相连地躺在其上。他们看到的唯一的生物就是北极狐,在船只靠近海岸的时候这些狐狸便飞快地跑开了。维京人管这里叫作“荷鲁兰”(Helluland),意指“扁石之地”。
这次,比雅尼还是不允许大家去岛上探险,因为他急于找到自己的父母。不过这次他们遇上了顺风,恰逢东风过境,所以仅仅4天之后,他们就到了格陵兰岛。比雅尼终于和父亲团聚了,也许他再也不愿意重走那段艰险的旅途,所以决定长期定居格陵兰岛。他在西部发现新大陆的故事只是引起了人们的好奇,最初却并没有什么人有兴趣去寻找那些陆地。
就连比雅尼自己都把这事搁置下来了,因为他是一名商人,而不是探险家,他所关注的是货物和利润,而不是建立殖民地或跟原住民斗争。后来何尔约夫逝世以后,比雅尼继承了父亲的地产,定居下来靠种地过活。
10年之后,莱夫·埃里克松声称自己要驾船西行的时候,比雅尼仍然不想跟他同去探险,但他把自己的船只卖给了莱夫,并领着莱夫找到了当年跟着自己航行过的幸存船员——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参加了莱夫的探险之旅。当时去探险的总共有35人,但在只有一艘船的情况下,这个数目已经算是很大了。这次探险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寻找合适的殖民地;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为了寻找原材料。如果新大陆上当真有比雅尼所说的那么多树木的话,那格陵兰岛上所有的资源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那时格陵兰殖民地已经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但当时的莱夫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