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新型文艺 一、八股文

嘉靖四十年,海瑞重审了一起杀人案。

案情原本简单。浙江严州府桐庐县乡民徐继,在向妹夫戴某追讨借款时发生斗殴,失手将其打死。人命关天,徐继和妹妹都不敢声张,便将尸体绑上石头沉入水底了事。

一个人突然失踪,自然会引起邻里的注意。负责初审的桐庐知县则发现,案发当晚还有潘姓朋友带着仆人在戴某家过夜。于是该官员认定这是一起通奸杀人案:徐继的妹妹和情夫潘某杀害了戴某,徐继则是同谋和帮凶。

这当然十恶不赦,因此判处徐妹凌迟,潘某斩首,徐继绞刑。此类案件照例要报省里和最高司法机关复核,不服判决的徐妹也向中央派到浙江巡视州县的官员鸣冤叫屈。总之经过反反复复,最后一次重审的任务交给了淳安知县海瑞。

海瑞接手时,此案已经被审过多次,他却一眼看出通奸杀人的说法不能成立。这位清官调研以后指出:徐妹与戴某育有二子一女,潘某则既有妻室又不富裕。说一个女人抛弃儿女谋杀亲夫,却只是为了给更没钱的人做妾,这简直就是发疯。何况如此机密的阴谋,为什么要让仆人见证?

于情于理于事实,都说不通。

上级部门认可了海瑞的观点。徐妹和潘某被释放,徐继则因为杀人和藏尸的双重犯罪被判处绞刑。

毫无疑问,海瑞跟那位桐庐知县一样,手上也没有证据只有供词。供词是靠不住的,完全可能来自屈打成招。由于证据不足而将嫌疑人释放则不被允许,因此法官的个人判断便变得举足轻重。本案两种判决的区别仅仅在于:桐庐知县依据的是想当然,海瑞依据的是人之常情和基本常识。

常识极为重要。因为明清两代的基层法官都由地方行政长官也就是知县兼任,这些人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如果像桐庐知县那样想象力丰富,多半只能造成冤假错案。

能够把关的,便只有常识。

可惜这很难,因为没人教。

表面上看,明代教育不差,尤其是官办的。南北两京都有国立大学国子监,校长为从四品的祭酒。地方官学也普及到县,长官则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宗室和军籍子弟还有宗学和卫学。正所谓:无地而不设之学,无人而不纳之教。明代学校之盛,唐宋以来所不及也。

教育经费也很充足,官学里都是公费生。国子监的监生可以靠助学金养家糊口,打算结婚的则有婚娶费,探望父母的也有探亲费。而且只要成为监生,就能直接授官,并享有减免赋税等等特权。帝国给予官学生的待遇真是不低。

更重要的是:科举必由学校。

我们知道,明清两代为政府机构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科举考试,而参加考试是要有资格的。简单地说,考生首先得是监生,或叫作生员的地方官学学生。成为生员需要经过入学考试,叫童试。参加童试和考不及格的,无论年龄大小都叫童生。合格入学的则叫生员或诸生,俗称秀才。

秀才有两个出路。进入国子监继续深造的是监生,当然要通过选拔。留在地方官学的则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只不过考试有三个层级,必须一路过关斩将,才能平步青云。

最低一级叫乡试,地点在各省布政使司,南北直隶的考场则在两京。除了秀才,监生也可以参加乡试。

乡试合格就叫举人,已是候补官员。

举人可以在第二年参加会试,考场在京师的礼部。

会试仍然是选拔赛,录取者即进入第三次考试。由于这最后程序由皇帝亲自出题和主持,地点又在奉天殿,所以叫廷试或殿试。殿试不再有淘汰,通过了会试的考生也实际上已是进士,皇帝再考一次的意义是决定等级和排名。

明赵秉忠殿试卷(局部)

作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题目为《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万历朱批第一甲第一名。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因此进士的头衔前面都有“赐”字。

一甲:赐进士及第。

二甲:赐进士出身。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而且,一甲只有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乡试和会试的第一名,则分别叫解元和会元。

如果三次都拔得头筹,就叫三元及第。

殿试意义重大。由于皇帝亲临考场,因此录取的是天子门生,也叫甲榜或甲科,中举的则叫乙榜或乡科。既通过了乡试又通过了殿试的叫两榜出身,在官场中高人一等。

两榜出身,三元及第,是读书人最向往的事。

举人都考不上的秀才则很窝囊,因为他的身份已经不同于普通老百姓,却又不是候补官员。这种尴尬不亚于孔乙己穿着长衫站着喝酒,尽管孔乙己连秀才都不是。

金榜题名的,却未必有真才实学。

原因也很简单:明代官办教育的内容非常单一,基本上只有儒家经义。尽管在早期,朱元璋也曾强调科举取士务得全才,应该文能安邦武可戡乱。然而明中叶以后,生员们的课堂和书架上便只有四书五经,连书商都懒得上门了。

何况还要学写八股文。

八股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规定文体,特点则是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要求。题目肯定来自四书五经,理解也不许超出朱熹《四书集注》范围。比如“百姓足,孰与不足”这道题,就来自《论语·颜渊》有若的话,全文是: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那么,看到题目以后,该怎么做呢?

有份试卷的开头第一句是:

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这在八股文,就叫破题。

破题之后是承题和起讲,也就是承接上文加以阐发开始议论,然后通过“入手”引出排比对偶的文字,比如:

取之无穷,何忧乎有求而不得?

用之不竭,何患乎有事而无备?

这样的对仗需要四组八句,所以叫八股。

八股很无聊,无非铺陈排比咬文嚼字,翻来倒去将圣贤观点在文字上花样翻新。但这种格式使用了六百年,却并非没有道理。毕竟,由此形成的录取标准相对固定统一,而且与权势和财富无关,大体上可以保证竞争的公平。

何况只要掌握技巧,也能写出好文章。

前面那份试卷的破题就非常精彩,堪称言简意赅,开门见山,这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我们知道,八股文的规定字数一般是三百到五百,并不允许洋洋洒洒,因此其实很考功力。难怪有人说,会写八股文的,什么都写得好。

至少,破题之法值得做传播的人学习。

然而写出漂亮的八股文真是谈何容易,要知道前面那份试卷的作者王鳌(读如敖)可是成化十年乡试解元,十一年会试会元和殿试探花,差点就三元及第,高踞榜首。

不过,这位苏州吴县人成为朝廷重臣,包括王守仁能够平息叛乱,都与此无关,尽管阳明先生也是八股高手。审案断案肯定用不着八股文技巧,海瑞也非两榜出身。代表明代新型文艺及其成就的,是看上去远离庙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