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文渊书阁 二、《图书集成》
《永乐大典》今多不存,而《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印制最精美的一部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主要由陈梦雷编纂,从康熙四十年(1701年)开修,到雍正四年(1726年)印出64部,历时整整四分之一个世纪。全书“贯穿今古,汇合经史,天文地理皆有图记;下至山川草木、百工制造、海西秘法,靡不备具,洵为典籍之大观”(《清世宗实录》卷二)。《古今图书集成》文字部分由铜活字排印。中国是活字印刷的发明国,但铜活字印本至今仅存二十余部,其中《古今图书集成》规模最大,质量也最好。全书配有木刻版画等6244幅,质和量均堪称古书之冠,而该书的表格也是传世古籍中最多最好的。所以,《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大事;《古今图书集成》的出版,又是中国古代印刷史上的大事。英国《中国科学技术史》(34卷本)著者李约瑟说:“我们经常查阅的最大的百科全书是《图书集成》。”《古今图书集成》凡10040卷,5020册,分装576函,约1.7亿多字,被誉为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类书,也是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与《永乐大典》不同,其编纂最初并非皇帝敕令,而主要是陈梦雷的个人行为。
陈梦雷(1650—约1740年),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康熙九年(1670年),年仅二十岁的陈梦雷中进士,后点翰林。梦雷通满文,光明前途遥见,厄运不期而至:康熙十二年(1673年),梦雷送母亲返乡,遭遇三藩中耿精忠叛乱。他虽然躲到寺庙里,但是耿的手下一手拿令箭,一手执白刃,胁迫陈父供出了他的下落。陈梦雷坚不附逆,被下狱,释出之后,削发入寺。后来耿精忠硬要给他授官,陈梦雷摆脱不掉,托病不出。陈梦雷的不合作态度,不仅换来牢狱之灾,而且让全家陷入贫困,大儿子甚至因为没有奶水而死去了。梦雷不改其志,寻找报国机会。恰好陈梦雷同年进士、同官编修、同为闽人的李光地也回家探亲,与陈密谈。按陈梦雷的说法,他将耿逆虚实写成奏疏,封在蜡丸里,由李光地夹带回京,上呈朝廷。
可惜,李光地到了京城,呈上蜡丸,据为己功。耿逆平定,朝廷将陈梦雷打成逆党。康熙十九年(1680年),陈梦雷在刑部审讯时,母亲去世。次年,陈梦雷被下狱论斩。万念俱灰时,相传日讲起居注官徐乾学相救,才从宽免死,发往沈阳给披甲人为奴。陈梦雷和夫人被押上路,“两人耦系,起卧与俱”,备受精神与肉体的摧残。他到戍所不久,病倒在一座僧寺,后被心月和尚关照住进沈阳龙王庙。奉天府尹高尔位聘他主持纂修《盛京通志》。他在沈阳既修书,又读书,所住的草堂,“四壁图书列,烟光一径深”。流放期间,陈梦雷先痛失爱女,又遭遇夫人逝世。后康熙帝东巡谒陵,他到抚顺迎驾,跪诉冤情。康熙帝用满语和他对话,最后赦免了他。陈梦雷结束了17年流放生活,回到京城,奉旨侍皇子胤祉读书。(陈梦雷《松鹤山房文集》、《闲止堂集》)
胤祉(1677—1732年),康熙帝第三子,封诚亲王,学问渊博,是玄烨诸子中的科学家。陈梦雷为给王爷进讲,从康熙四十年(1701年)起,整理诚亲王和自己积累的古代文献,按经、史、子、集,“目营手检,无间晨夕”,勤奋编修,请人誊写。到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汇编》初稿告成。康熙帝对胤祉进呈的《汇编》极为珍重,赐名《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帝还将御书“松高枝叶茂,鹤老羽毛新”赐给陈梦雷。(《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一一六)陈梦雷后在熙春园(今清华大学内)松鹤山房内,带领80余人,编纂、增补、修订、完善,并用铜活字印刷《古今图书集成》。
康熙帝去世,雍正帝即位。胤祉因同兄长废太子关系较好,被囚禁在景山永安亭,后来忧郁而死。陈梦雷受其牵连,《古今图书集成》受到影响。雍正元年(1723年)初,73岁的老翁陈梦雷被流放,后死于关外卜魁(今齐齐哈尔市)。雍正帝命户部左侍郎蒋廷锡(雍正四年升户部尚书)等“督承在馆诸臣”,修订《古今图书集成》。蒋廷锡对该书仅作极少部分校订,删去修撰人陈梦雷姓名。雍正帝亲自作序,完成了《古今图书集成》。但是,《古今图书集成》的主要功劳应归于陈梦雷,而不是蒋廷锡。就连《清史稿·蒋廷锡传》对《古今图书集成》修书一事,只字未提。
《古今图书集成》后来和《四库全书》都贮藏在北京皇宫的文渊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