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讲 太和大典 二、举荐贤能
太和殿(奉天殿、皇极殿)是明清皇家重要大典的殿堂,皇帝来的次数不多,低品秩官员更难得进殿。至于布衣百姓,整个皇城都被划作禁地——万历《大明会典》规定:违禁入皇城,杖一百,流三千里;入宫城,绞。所以,以平民之身荣登大殿、得见皇帝真容的实例,五百多年间屈指可数。《清史稿》就记下了这样一次“平民典礼”——康熙朝在太和殿进行博学鸿儒科的举荐与考试。下面先说举荐。
康熙十七年(1678年)正月二十三日,康熙帝颁诏:
自古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备顾问著作之选。我朝定鼎以来,崇儒重道,培养人才。四海之广,岂无奇才硕彦,学问渊通,文藻瑰丽,可以追踪前哲者?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不论已仕未仕,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在外督、抚、布、按,各举所知,朕亲试录用。(《清圣祖实录》卷七十一)
为选拔人才,康熙帝决定在三年一届的科举考试之外,加设博学鸿儒科,亲自考选高官们推荐的人才。
康熙帝为什么要在正常科举考试之外特开博学鸿儒科呢?因为:
其一,清朝入主中原已有三十五年,南明几个小王朝都被扑灭,农民军余部也被逐一平息,明遗民有组织的抵抗趋于消弭,太平之世已露端倪。在以武打天下之后,应以文治天下。这就需要争取士人之心。
其二,时三藩之乱未平,海内骚然,人心不稳。一些士人,心存动摇。安定人心,首要收服士心。所以康熙帝下诏令,做出求贤若渴的开明姿态,也有收拢士心人心的目的。
其三,明末清初的知识分子多有气节,面对满洲政权,虽然硬顶不成,但惹不起总躲得起吧!所以,一批才俊,不考功名,不走仕途,游离于体制之外,成为隐逸之士,未能为清廷所用。
其四,当时在议修《明史》,需要大批人才,康熙帝想用“特招”的办法,招揽贤能人才,充实修史队伍。
所以,时人就认为,博学鸿儒科“意在搜罗遗逸”,《清史稿·选举志》也说:“与其选者,山林隐逸之数,多于缙绅。”
康熙皇帝确是求贤如渴,制定了宽松的举荐条件:“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不论已仕、未仕”,都可以推荐。就是没有功名,也没当官的一介布衣,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都可凭借被推荐,直接到天子脚下考试,如被录取,便一步登天。康熙帝说到做到,《清史稿·选举志》记载:“时富平李因笃、长洲冯勖、秀水朱彝尊、吴江潘耒、无锡严绳孙皆以布衣入选,海内荣之。”才俊们纷纷揣上名片(古时叫“名刺”),骑马造访有权荐举的官员,想凭借官员的声望获得推荐。(惠周惕《红豆山庄集》)本来是推荐,却成了自荐。但是,仍有很多士人坚守节操,拒不接受推荐。至于拒绝的办法,则是各显神通:
一是隐居。比如九岁就能写文章的贺贻孙,江西永新人,名声很响,明亡之后,隐居不出。有官员想举荐他应试博学鸿儒科,写了信给他。贺贻孙见信脸色一变,说:“我逃避得了这个世道,却没逃得了功名啊,功名实在太牵累人了!我以后就消失了!”于是“剪发衣缁,结茅深山”,就是剪了头发,换上僧人袈裟,逃到深山里,用茅草搭了个房子住着,从此再没有人能找到他的踪迹。
二是称病。思想家傅山(青主),山西阳曲人,明清易代后,就穿上了道士衣服,在地里打个洞居住,赡养老母,直到天下大定,才出门和人来往。他被推荐应试的时候,都七十二岁了,坚决不从。地方官强迫他从命,让人抬着他的床上路进京。到了距京城二十里的地方,他誓死不进城。大学士冯溥看不下去,率先来劝告,朝中大官们也来看望,可是傅山不迎不送,就躺在从家里抬来的床上。左都御使魏象枢一看,上奏说:傅山岁数大了,身体不好。这算给了康熙帝一个台阶下。于是康熙帝下诏,不让他参加考试,封给他一个内阁中书(正七品)的职务以示荣宠。冯溥要傅山谢恩,不从就让人抬着他去。结果傅山还没进宫,刚望见大清门,就触景生情,想起了亡明,“大明门”改名“大清门”的伤心往事,他就止不住地流泪,整个身子都扑倒在地。魏象枢大概怕他乱说话,赶紧上前说:“止,止,是即谢矣!”行了,行了,这就算谢过恩了!等他总算踏上归程的时候,冯溥以下大臣都来送他。只见傅山舒口气,说:从今往后就逃脱出来,没什么牵累了!傅山虽名义上当了内阁中书,但他实际上并没有做官,无论冬夏都只穿布衣,自称为“民”,从不说自己是官,死的时候也穿着道士服入殓。傅山工书画,他曾说:“书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清史稿·傅山传》说:“人谓此言,非止言书也!”人如其字,字如其人,这值得深思。
三是抗拒。比如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江苏昆山人,明亡之后,誓不降清,“一年之中,半宿旅店”,先后“四谒孝陵,六谒思陵”,心向故明。他“自少至老,无一刻离书”,以二骡二马,驮着书籍,边走边读,学问高深,影响也大。当时大臣们争相举荐他应试,他不领情,而且“以死自誓”,宁死不从,众人只得作罢。他有位好友,本来关系很紧密,就因为人家应征赴试,便从此绝交。
四是妥协。大思想家黄宗羲,浙江余姚人,当时获得了叶方蔼的推荐。叶方蔼时任翰林院掌院学士、修《明史》总裁官,后来担任博学鸿儒科的阅卷官。有这样的人推荐,当然备极荣耀。可是黄宗羲多次辞谢,总算推掉了。博学鸿儒科试后,选出的才俊投入《明史》的编撰工作,叶方蔼受命监修。他不死心,想请黄宗羲出任顾问。当地最高级官员——总督和巡抚——备了礼物来聘任黄宗羲,又被推辞掉了。朝廷商议,黄宗羲恐怕来不了了,就请皇帝下令,让浙江巡抚抄录黄宗羲著作中有关明史的部分,送到京城,并让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参与修史。一天,大学士徐乾学在南书房值班,康熙帝问起遗民中有何贤达,徐乾学又推荐了黄宗羲,并解释说他已经老了。康熙说:“可以请先生到京城来,朕不交办他任何具体事情。等先生要回乡,一定派官员护送他。”徐乾学回说黄宗羲真的很老了,没有来京的意思,引得康熙帝连连叹息人才之难得。康熙帝确有虚怀若谷的求才之心,黄宗羲也就没有一味硬抗。虽然黄宗羲屡辞不就,但《明史》的纂修者每有大事,常会向他咨询,或请他审稿,或请他提出建议。他还把自己积累的资料给明史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