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讲 交泰乾坤 一、交泰特色
从交泰殿到坤宁宫,是一个小的院落,我把它叫作坤宁宫庭院。院子并不大,从交泰殿基座到乾清宫和坤宁宫的距离,均仅有14.15米。这个院落,纯属后宫,四周围合,宫规森严。殿的东庑(东厢),主要是御膳房,西庑(西厢),主要是御药房和御茶房,还有太医值班房。皇帝、皇后吃的,喝的,看病的,吃药的等,应有尽有,非常方便。这个小院,门特别多:东庑,开三个门——由南往北依次是景和门、永祥门、基化门,通往东六宫;西庑,开三个门——由南往北依次是隆福门、增瑞门、端则门,通往西六宫。
交泰殿平面呈方形,面阔、进深各3间,共9间,长宽各20.6米,面积约424平方米。单檐,黄琉璃瓦,四角攒尖,正中是鎏金宝顶。后三宫的交泰殿与前三殿的中和殿,都是平面呈方形,其建筑形式,其规制格局,南北呼应,彼此对称,既和谐,又美观。殿内,正中上方为藻井,中为盘龙衔珠,结构复杂,工艺精美。殿里宝座设在子午线即中轴线上。宝座后有4扇屏风,乾隆帝御书《交泰殿铭》。殿中悬挂康熙帝书写的匾额——“无为”。“无为”二字,我查了一下,《老子》一书,大约出现过13次。《老子》说:“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康熙帝写“无为”二字时是怎样想的?他的子孙们又是怎样理解的?康熙帝也许是在告诫他的子孙们:君上无欲,百姓自朴;治国理政,要在“无为”——不瞎折腾。
交泰殿既展现建筑特点与实用功能,又蕴涵着深刻的伦理与哲理。这座宫殿名为“交泰殿”,从始建到现在,近五百年,名称没有变化,这是很不容易的。
交泰殿始建时间,一说为嘉靖年间,一说为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史·舆服志》记载:“(永乐)十八年建北京,凡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壮丽过之。中朝曰奉天殿,通为屋八千三百五十楹……正北曰乾清门,内为乾清宫,是曰正寝。后曰交泰殿。又后曰坤宁宫,为中宫所居。”
交泰殿的殿名,源自《周易》。《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象征天、男、阳;坤,象征地、女、阴。所以,乾对坤,天对地,男对女,阳对阴。不光是对,而且要交;不光是交,交还要泰——关键是泰。天地、乾坤、阴阳,既分为二,又合为一。这里,天地交、乾坤交、阴阳交,期望是要“泰”。天地、乾坤、阴阳,是矛盾的、对立的,其相交结果,要达到平衡。天地、乾坤、阴阳相交,要泰安、泰宁、泰和、泰顺,这就是“交泰殿”所蕴涵的伦理和哲理。
交泰殿功能,主要有三:一是庆贺皇后生日,二是贮存计时和报时仪器,三是珍藏天子宝玺,还有其他。
中和殿是男性的殿堂,交泰殿则是女性的殿堂。皇帝生日叫万寿节,先在中和殿升座接受内大臣等贺礼;皇后生日叫千秋节,庆典在交泰殿。明清皇后在元旦、冬至、千秋(皇后生日)三大节临交泰殿受朝贺。皇后的千秋节,内外文武官员先期进贺笺,当天皇后先朝皇太后、皇帝,而后御交泰殿行庆贺礼。朝贺时,皇贵妃、贵妃、妃、嫔、公主、福晋(亲王、郡王、世子、贝勒之妻)、命妇(有封诰的大臣之妻)等,都要在这里行六肃三跪三叩礼。
典礼仪式隆重——从交泰殿到乾清门,陈列仪驾、车舆、中和韶乐、丹陛大乐;等级分明——贵妃、妃、嫔立在殿的门外,公主、福晋以下,二品命妇以上,都汇集在隆宗门外。典礼时,贵妃、妃嫔、公主、福晋等,身着礼服,到交泰殿,升丹陛,序立于殿前东西两侧。皇后御殿,起乐。皇后礼服升座,乐止。贵妃、妃嫔、公主、福晋、命妇等各就拜位序立。丹陛乐作,行大拜礼。礼毕,乐止。贵妃、妃、嫔,公主、福晋、命妇,各复其位。礼成,皇后还宫,各自退下。(《大清会典》)
皇后千秋节,赐金,赐银,赐绸缎,赐宝物等,多在交泰殿。如咸丰六年(1856年)七月十二日,慈安皇后二旬千秋;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正月初十日,隆裕皇后三旬千秋,都是在交泰殿呈递如意、恭进食品等。(《内务府奏销档》)
作为皇后,最高的追求是“三喜”:乘轿从五门——大明门(大清门)、承天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奉天门(太和门)的中门抬进皇宫的大婚之喜,坐在交泰殿受妃嫔等贺千秋节的生日之喜,还有能生子继位自己做皇太后之喜。遗憾的是,紫禁城里所有皇后没有一人能同享这“三喜”的。
交泰殿除皇后生日、元旦、冬至三大节等在此举行礼仪之外,一个重要功能是宫廷的计时与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