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历史的足音 车马喧喧秦直道
站在石门山巅这条隐约可辩的宽阔的直道前,我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与惊叹。霎时,秦军士卒昂扬的斗志和撼天动地的呐喊声,伴着车马暄暄的场面便悠然创入了我的思绪。这段冷却了的历史灰烬也从庄严肃穆中仿佛把我们带入了那个威风凛凛的时代……
威慑宇内并吞了八荒的秦始皇。以超人的智谋和远见卓识建立了强大的秦国,他颁布了一系列治国的法规和法令,采用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隼杈的方法和措施,修直道和驰道就是其中一项巨大的,仅此于修筑长城般规模的国防工程。秦始皇北修长城,征服了强悍的匈奴后,以致于“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但北方广袤的山林草地也仍然是他觊觎已久的目标。他为了调发士卒和转运粮草的方便,不但以成阳为中心,东至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南至湖北、湖南,西至今甘肃东部,北至河北和山西北部修筑了“驰道”。驰道“宽广五十步,每隔三丈,植树一枝”,用铁椎夯打路基,使驰道平坦坚实。再就是下令太子扶苏和大将蒙恬修建了南至淳化北梁武帝市寸,北至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长约一千八百余里的“秦直道”。
秦直道从淳化境内的甘泉宫,北行经英烈山村西,过“马槽梁”,偏东北上黄花山,过山间的“鬼门关”这一关卡要冲。向东北经过一段蜿蜒的披道,由北坡而进入旬邑的七里川,入石门关,经庙沟、碾子院、前陡坡、卧牛石、老爷岭,过马栏洵,上杨家胡同;再经刘家店、黑廊湾出雕灵关。纵贯陕甘两省的子午岭,直抵内蒙包头。公子扶苏和蒙恬修筑直道时,动员了三十万军队,采用“堑山堙谷”的办法,途中逢山劈岭,遇石凿道,临沟填谷,夯士筑桥。特别是对子午岭中海拔一千五百多带的石门山部不做回避。秦直道道宽一般为三十带,最宽处达五、六十米。可容七、八辆车马并驾齐驱,而且建设工期仅有二年半,在茫茫的石门林海中,蜿如一条巨蟒,向北蜿蜒伸展,飞架在群山之中,其壮阔之势令历代后人叹为观止。
从历史的云烟中渐出,驻足于石门山中的这一段秦直道,七里川段宽阔平坦。一目了然,经石门关向西北蜿蜒后,直插向石门山石门前的最高点,其“堑山堙谷”的特点便表现也十分突出。从这一段椴目远眺,被削凿的座座山峰凹凸明显,气势轩昂,蔚为壮观。由于秦直道的建设方法相同于我们今天高速公路的修筑理念,因而被人们称为秦朝的高速公路。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
徐徐地行走在秦直道的遗迹上,我们试图睁大双目,有一些有意义的发现。秦军士兵的残剑?铠甲?车辎遗物?马蹄印?……,可惜物换星移,日寸间的沧桑早已荡涤了那一些曾经鲜和的历史故事,早已磨耗了那些曾经存在的历史遗迹。欣喜的是,我省对秦直道已进行了路面的考古发掘,而且在掘面上发现了疑似马蹄印的坑状历史遗迹。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秦直道的全程走向。修筑方法,沿线附属遗存等将会脱掉神秘的历史面纱,让我们对这一浩大的国防工程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是,我们注意到了史载的修筑直道和驰道的绿化要求:“隔三丈,植树一枝”。这表明,在几千年的秦代就早已注意了修筑道路时的绿化要求,这也许对我们今天的和谐生态建设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