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项家有男初长成 4、造舆论,项羽巧夺权

楚怀王从一开始就是项梁所立的一个傀儡,但是他并不甘心只做傀儡,项梁的死给他创造了一个绝好的机会。项梁死后,楚怀王收编了项梁的余部,自己亲自带领,暂时摆脱了傀儡的地位。此时项羽羽翼未丰,虽然心里有一千一万个不情愿,但是只得顺应形势听从楚怀王的调遣。

章邯在定陶杀了项梁以后,觉得项羽、刘邦难成气候,就挥军北上扫荡赵国,把巨鹿团团围住。在这个节骨眼上,刚刚上台的楚怀王赶紧召开了彭城会议,部署下一步的战略计划。在彭城会议上,楚怀王与各路诸侯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接下来怀王令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范增为末将,统领大军,北上与秦军主力决战,解巨鹿之围;令刘邦率领小分队,向西挺进,以迫使秦军分散主力,并攻打咸阳。

楚怀王这样的安排是有深意的,他看到项羽急于为叔父报仇,恨不得一下子攻到咸阳,早晚会摆脱他的控制,所以故意派看起来比较老实的刘邦去攻打咸阳;这边还用宋义制约项羽。项羽对于这项安排大为恼火。

宋义是什么人呢?宋义也是楚国旧贵族之后,在项梁手下做了一名谋臣,当时项梁急于攻打定陶时,他劝说过项梁,但是项梁根本不听,还嫌他碍事,派他去出使齐国。宋义在路上遇到了齐国使者,便告诫齐国使者,别走那么快,走快了必然会赶上项梁的兵败之祸,这位使者果然亲眼目睹了项梁的兵败。齐国使者见到楚怀王时,大夸宋义的军事才能。楚怀王本来就很欣赏宋义的口才,听到这番话,心中就十分器重他。楚怀王做王做得窝窝囊囊,等项梁一死,就开始培植自己的亲信,宋义就是其中一名。楚怀王对项羽的忌惮当然不能明说,但他确实做了美梦:有宋义牵制项羽,这下我就把军权牢牢握在手上了。

项羽在出征前,一直都难以平息心中的怒火,他接下来要面临的就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权力之争了。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九月(秦朝历法以九月为一年之末,十月为一年之首),楚军宋义、项羽的北线作战部队来到安阳。到安阳后,宋义突然停了下来,又是安营又是扎寨,好像忘记了此行的目的,大有住下不走之势。这个宋义还利欲熏心,甚至想趁着齐国大乱之时,让自己的儿子到齐国去当宰相,趁机掌控齐国。这下可急坏了项羽、范增二人,二人不停地向宋义分析当时的局势:现在秦军正在围困巨鹿,应该速去支援,与赵军里应外合,便可以一举击败秦军;如果放任秦军攻破赵国,巨鹿被破,秦军势力又会增强很多,楚军不仅失去了一次击败秦军的绝好机会,还会给自己制造一个更麻烦的敌人。但是宋义根本就听不下去,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儿子到齐国当宰相的事情上。项羽强压怒火,范增愁眉苦脸。

项羽是个武将,不打仗就坐立不安,无聊的一天又过去了,项羽再也忍不住了,怒气冲冲地冲进宋义的营帐:“现在是击败秦军的最好机会,你为什么按兵不动,贻误战机?!”宋义这些天已经感觉到项羽的愤怒,但是不动声色,就等着他来找自己,趁机给他上一堂“政治课”呢。此时,他还为自己的预言沾沾自喜呢。他对项羽皮笑肉不笑地说:“何必生这么大气呢?先坐下,慢慢说……”接下来,他分析了自己按兵不动的原因:我们可以让秦、赵两家先打一阵子,待两败俱伤之时,再坐收渔翁之利。然后,他还以一种嘲笑轻视的语气说:“这些行军打仗的道理,你可要好好学学了。”

宋义一番话好像还颇有道理,其实仔细一想不过是纸上谈兵。首先宋义没有把强秦看做最强的敌人,而是一心想制约项羽的势力,分不清主次矛盾;其次他没有真正遭遇过章邯的虎狼之师,不会知道秦朝军队此时是打不败的,如果此时不去援助,待秦兵灭了赵,下一步灭的必定是楚。

宋义这一套文绉绉的兵法让项羽觉得不过是一派胡言,以秦军的强大,攻打刚刚成立起来的赵国,赵国必败无疑,怎么可能让别人坐收渔翁之利?项羽自起兵之日起,就是一个令人惧怕的人,对行军打仗充满自信,一般人他根本不放眼里,现在竟然被一个酸书生奚落!项羽甚至懒得和这样的迂腐之人讲什么兵法,只是破口大骂:“你真是贪生怕死之辈!你就等吧,早晚等到人头落地!”然后拂袖而去。项羽这一骂也让宋义很下不了台,他觉得自己的至高权威受到了威胁,决定给项羽点颜色看看,随即就下了一道命令:“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项羽当然知道这是针对自己说的,两人的矛盾迅速升级。

十月,秋风乍起,义军按兵不动已经有一个多月时间,军中粮草匮乏,兵士饥寒交迫。就在这时,宋义做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他成功地把自己的儿子推销给了齐国,还高调地为自己儿子举行了一个欢送宴会,宴会上官员吃香喝辣,一个个油光满面,远处饥寒交迫的兵士看到这种情景,都十分不满。

项羽对兵士的议论也有所闻,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要把兵权夺过来。于是和范增商议说:“如果这样等下去,我们早晚会被章邯吞掉。现在兵士都不满宋义,加上战局紧迫,我们是行动的时候了……”范增一下子明白了项羽的意思,对项羽的计划非常支持,他说:“下一步由我来做。”

第二天,营中就开始有兵士窃窃私语:宋义只关心自己的儿子,哪有心情关心兵士的饥寒呢!舆论一出,很快就传播开来,原来对宋义没有什么意见的人听了,也觉得对呀,说得有道理!就这样,兵士们对宋义的不满情绪越来越严重。

项羽见时机已经成熟,决定迅速除掉宋义,夺回兵权。这天一早,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项羽冲进宋义帐中,不等宋义反应过来就挥剑砍杀了宋义。接下来项羽大大方方地走出营帐,大声宣告:“宋义按兵不动,居心不良,蓄意谋反,我奉怀王密令将其斩首。”三军将士对宋义正不满呢,再者宋义是谋士出身,在军中并没有自己的队伍,死了也白死,并没有人觉得项羽做的有什么不妥。项羽一不做二不休,迅速派人到齐国,杀了宋义的儿子,以绝后患。做好这一切,项羽就掌握了军中大权,下一步就是向楚怀王交代了。

项羽遣人报告楚怀王,说了宋义三条罪状:一是贻误战机,二是错估形势,三是不恤兵士。并坦言宋义已经被斩杀,言下之意就是只有我项羽才能做上将军,继续指挥战斗。楚怀王好不容易摆脱了项梁的控制,还没高兴几天,美梦就被项羽的“先斩后奏”浇灭了。项羽已经手握重兵,楚怀王知道此时项羽再也难以控制,只好下令任命项羽为上将军,继续北上抗秦救赵。

这是项羽一生中参与的唯一内部权力斗争,他第一次走出了项梁的荫蔽,审时度势,准确迅速地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在谋略上更胜一筹。斩首行动,对反秦斗争而言,项羽正式获得了军事指挥权,为巨鹿之战提供了组织保障;对项羽个人而言,极大地提高了他的个人知名度,制造了一种名人效应。这件事后,项羽得到了义军大部分将士的认可,掌握了楚的兵权,成为抗秦的主要力量。项羽开始以一名成熟的军事家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接下来的巨鹿之战将会成为他一生中最荣耀的战争,足以使他彪炳史册。

这场起义军内部的夺权战争以项羽的胜利而告终。项羽一如既往地展现了自己果敢的一面,利用人心向背,大肆制造舆论,顺理成章地夺得了义军的领导权。项羽的胜出,一是在于他的军事才能,能发现宋义的漏洞;二是在于他决断果敢的性格,能先发制人,取得主动权;三是在于他争取舆论的支持,赢得兵士的信任,夺得兵权。可怜的楚怀王一相情愿,最终没有改变傀儡的地位;可叹宋义书生意气,失了军心,最后失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