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乱世之乱 10、神武雄略却美志不就
五代时期最为人所推崇的一代君主,可以说非周世宗柴荣莫属。他一生励精图治,南征北战,无论在军事、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中,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本是郭威内侄,却以养子的身份登上了后周帝位。在继位之初,柴荣便立下誓言:愿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但天不作美,一个有能力有愿望致乱世以太平的皇帝却英年早逝,《旧五代史》对他予以最高的评价:“神武雄略,乃一代英主”,但遗憾的是“降年不永,美志不就,悲夫!”
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病逝,按照他的遗言,让晋王柴荣在郭威的灵柩之前继位,成为后周新帝。但是他刚刚称帝不到十天,就遭遇了来自北汉的巨大危机。
北汉世祖刘崇对于后晋皇帝石敬瑭可谓佩服之至,即便他卖国求荣被大家所鄙夷,但刘崇依然觉得石敬瑭借力契丹是一个很明智的举动。因此,他很希望可以效仿石敬瑭,依靠契丹的兵力,南下将强大的后周推翻。适逢郭威逝世,柴荣刚刚登基,刘崇认为属于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他向契丹借兵,率领枢密使王延嗣、司天监李义以及枢密直学士王得中等人一起,以张元徽为先锋,亲自统兵南下,直奔潞州而来。
刚刚坐上龙椅的柴荣,还处于为郭威戴孝阶段,急忙命令诏义节度使李筠拦击。谁知道刘崇来势汹汹,居然大破李筠军队,将其逼退到了上党郡。北汉和契丹联军顿时声势大振,大有一举消灭后周之势。
柴荣得知这个消息后,对众大臣说:“现在刘崇率领着契丹联军犯我边境,无非是欺负我刚刚继位,如果这一次让他得逞,那么以后恐怕就再难振声威,所以我决定亲自率兵出征!”
对于这个提议,大臣们立即分成了两派,以冯道为首的反对派纷纷劝诫道:“刘崇这次来,只不过是虚张声势,想要扰乱我们的军心和民心。只要李筠整顿一番,一定能够将他击溃。陛下刚刚得到天下,时间还不长,人心还不稳,最好不要轻举妄动。”
柴荣说:“刘崇这次来,只不过是趁着我父亲新丧,如果我们显得软弱可欺,那他一定会更加狂妄。这次他联合了契丹大军前来,想必是抱着侵吞我大周土地的愿望。既然他能亲自领兵犯我,为了大周山河,我又为什么不能亲自率兵将他击退?”
冯道其人,是五代时期的官场典型,他一生侍奉了多个不同朝代和姓氏的皇帝,从石敬瑭到郭威,他都可以居于高位而不倒,皆因他为人圆滑老到,根本没有原则,每次有了新的武将夺权,他都会率领百官大开城门前去迎接,所以他总能在新朝中以功臣自居,可谓是官场不倒翁。柴荣对其品行并不赞赏,无奈郭威倚重他,只好一直让他在朝中为官。这一次冯道居然不识时务,坚决阻拦,柴荣十分愤怒,便对他说:“以前唐太宗在平定天下之时,每一次征战都是亲自率兵。而我为什么要在京城之中苟且偷安?”
冯道说:“陛下怎么能拿自己和唐太宗比较呢?”
这句话让柴荣很不高兴,说:“难道我比不上唐太宗吗?刘崇和契丹只是乌合之众,为了我大周的财富而来。如果我率兵出击,一定可以像大山一样将他们压倒!”
冯道对这位新任的皇帝显然不放在眼里,居然出言讽刺说:“陛下怎么会变成大山呢?”
此言一出,柴荣大怒。幸亏主战的大臣王溥站出来说:“刘崇军队压境,而李筠初战失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军心不稳。先帝刚逝,大家对于局势都没有信心,所以才会在作战的时候不能全力以赴。如果陛下可以亲征的话,一定会大大鼓舞士气,到时候,战败刘崇指日可待。”
柴荣听了王溥所言,又愤愤地看了冯道一眼,说:“我正是此意。立即命令天雄节度使符彦卿和义成节度使白重赞等人率兵前往泽州,支援李筠。”他自己则立即率兵从开封直奔泽州而去。
一心想要击退刘崇的柴荣一路疾驰,马不停蹄地来到了泽州,他能率军亲征让刘崇非常意外,根本没有想到他会放着安逸的龙椅不坐,却愿意坐在颠簸的马背上。
两军在潞州以南的高平相遇,柴荣带领着军队强攻北汉和契丹联军。刘崇命令主将张元徽迎战,而契丹援军将领杨衮却对他说:“现在敌人的部队刚刚到来,士气还很旺盛,我们应该等一等再出战。”
刘崇却说:“现在他们的军营还没有扎稳,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好机会。你既然不愿意出兵,就不要再多说了,且看我如何战胜敌人。”
杨衮对于刘崇的口气非常不满,而刘崇却对左右的王延嗣和李义说:“我看以我们汉军的实力,就可以将周军击败了,这一次请了契丹军队来真是多余。今天我不仅要击败周军,还要让契丹人对我们佩服!”
杨衮见他这么说,便领着自己的军队后撤,做出一副坐山观虎斗的样子,决意不愿参与到战斗当中。
北汉营中刘崇志在必得之时,柴荣在后周军中严密布置着攻防的阵势。他对诸将说:“我军虽然在人数上稍逊于对方,但这不能说明什么。战争最重要的是士气,只要我军士气高昂,一定可以将刘崇赶回太原去。”
诸将对于皇帝御驾亲征感到非常受鼓舞,符彦卿说:“敌人虽然来势汹汹,但各有所图,契丹军队和汉军各为其主,难免离心。而我军却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战,众将士都愿意誓死一战。”
柴荣点点头,开始战斗部署。他派大将张永德从左翼直攻,而符彦卿迂回绕到敌后,让白重赞从右翼进军,对北汉军队形成包抄之势。为了鼓舞士气,将在上一次战斗中临阵脱逃的樊爱能、何徽等人绑到营前处斩,柴荣对众将士说:“国家安危在此一战,我誓与众将士共存亡,不败汉军绝不回朝!”说完便挥剑冲在最前面,直奔汉军阵营而去。
众人受到了鼓舞,时任后周宿卫将的赵匡胤大声喊道:“我主处境危急,我们做将士的怎么能不誓死保护呢!让陛下和敌人交战,还要我们做什么?”于是拉弓射箭,一连射中数十名敌军。士兵们见主将如此英勇,皆浴血奋战,决意拼死击退汉军,个个以一敌百。
这一次发生在北汉与后周之间的高平之战使刘崇损失惨重,虽然在此之前,北汉的军队数量占据优势,但他没有想到柴荣会御驾亲征,而后周军队在他的领导之下如此英勇。北汉主将张元徽在此次战斗之中殒命,刘崇被团团包围,原本以联军的名义前来救援的契丹将领杨衮见后周军队如此强悍,又对刘崇轻视自己抱有怨恨,因此也不愿相救,径自撤退了。最终这场战斗刘崇大败而归,北汉军队尸横遍野,仅余万人得以南归。
柴荣凯旋之后,将曾经阻拦自己的冯道派去为郭威修建坟墓,而对战斗之中表现英勇的符彦卿、赵匡胤等人重重嘉奖。经此一役,柴荣不仅表现出坚决无畏的帝王气魄,更为后周的安定开创了良好的局面。高平之战后,柴荣发现了后周军队建设的弊端,开始从各地提拔精兵强将,组成一支具有强悍战斗力的禁军,这支队伍在后周接下来的战斗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在与后蜀、南唐的战争之中夺得了大片领土,更从契丹的手中夺回了宁州、瀛州、莫州共计十七县,取得了五代时期中原与契丹交战的最好成绩。
周世宗一生的文治武功,堪称五代君主第一,他也被尊崇为五代最杰出的政治家。他一生俭朴,诚心纳谏,建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在税收、吏治、法律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大周刑统》等法规是五代时期最优秀的法律规范,对于后世的《宋刑统》等均有重大影响。柴荣还兴修水利,疏通漕运,对大运河、黄河、汴河等河流进行疏通,从而使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五代时期佛教兴盛,柴荣大胆地毁佛铸钱,对寺院和僧人都加强了管理,使六十万人还俗,不仅减轻了国家负担,也增加了劳动力。而他也以自己出色的军事才干致力于国家的统一,使后周成为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但在与契丹的战争节节获胜之时,他却因病于三十九岁的壮年逝于开封。虽然美志不就,令人惋惜,但他所建立的基业为后来北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依然无愧于一代英主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