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清宫疑案 1、除强扶幼,多尔衮立顺治
崇德八年九月初三,皇太极突然病逝,这对清朝来说无疑是一件轰动性的大事,因为皇太极临终前不曾指定谁来继承皇位。豪格作为皇太极的大儿子,又为四大辅臣之一,并且带兵打过战,有勇有谋。皇太极虽然没有指明豪格继承皇位,但从各个方面看,豪格是最有可能、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选。多尔衮的权势在当时最大,他不希望豪格继承皇位,两人之间马上形成了对峙,朝中大臣有一部分支持豪格,有一部分支持多尔衮。清廷处于一个抉择时期,是多尔衮还是豪格继承皇位,成了人们心中最关注的一个问题。而这时多尔衮却把目光盯在了皇太极最小的儿子福临身上,准备推举福临即位。
满族有兄终弟及的传统习俗,便是兄长去世后,作为兄弟的完全有资格继承他的位置。多尔衮想,众多贝勒中以自己实力最为雄厚,继承皇位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现在兄终弟及的传统正在逐渐消逝,汉族的传统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了满人的心里。他们认为皇帝去世,皇帝的儿子理所当然是皇位的继承人。如此说来,豪格是最为恰当的人选。多尔衮在心中掂量,觉得自己得皇位实在有些勉强,而让豪格得皇位对自己的威胁更大。他把皇太极几个儿子全都过了一遍,目光锁定在最小的福临身上。他心中冒出了一个办法。他决定推举福临继位,福临还小不能理政,那么自己便能名正言顺地把握大权,为福临辅政。因为立的依然是先皇的儿子,所以贝勒大臣肯定也不会多言。自己虽没有得皇位,但权利在手,和得了皇位没有太大的区别。
当时正值秋季,干燥的风把庭院吹得面目全非,满地落叶。多尔衮虽然把心里的事情盘算好了,却不知如何去实施。昨天在议政会议上,两方又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舌战,都不让步。双方大臣们都有自己的一套说辞,而且句句在理,不容反驳。这样僵持下去,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天平似乎已经开始朝豪格倾斜,有不少曾经支持自己的人,现在又转过身去支持豪格。多尔衮心里烦躁,挥笔在宣纸上写了几个大字,字写得很潦草,却很有力道。
这时有人来报说,孝庄皇后来了。多尔衮心中大喜,心想,自己正不知如何去说,她找上门来正好避免了自己不少麻烦。
书房里,孝庄看了看多尔衮挥笔写的几个大字,赞叹道:“亲王好生雅兴,写得一手好字。我原先以为亲王只会率兵打仗,参议政事,却没有想到亲王在写字上竟也有如此的造诣。”
多尔衮谦虚地笑了笑,说道:“皇后这是抬举我了,心情烦躁,写几个字释放一下罢了,哪能称得上‘造诣’二字。皇后平日里深居后宫,不闻世事。今日一来,必定是有什么大事要与我商讨吧?”
“既然如此,我就不再铺垫了,把话直说了。”她看了一眼多尔衮说道:“我在后宫也有所耳闻,说是亲王和豪格在议政会议上曾为立谁为帝而争得面红耳赤?”
多尔衮说道:“确有此事,却没传闻那么夸张。这里面的点点滴滴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讲明白的。”
孝庄说道:“豪格作为先皇的大儿子,继承皇位理所当然,这是站在大多数人的角度去想的。但如果站在我们的位置在去想,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豪格即位对你我而言都是一种威胁,对吧?”
多尔衮心里明白孝庄皇后的话外之意,却没有挑明,问道:“皇后的意思是?”
孝庄有些不悦,她朝窗外看了看,一个侍从正好经过。“你认为让福临继承皇位可行么?亲王可以说我这话很自私,但作为母亲,没有不为自己孩子将来打算的。先皇逝世后,这块心病就在我心里了,思来想去,我觉得有必要找你谈一谈。这样做对你我都有好处,而无一弊。”孝庄说道。
“哦?”
“福临继位,我即了却一桩心事。如果亲王不对皇位那个位置有兴趣的话,那么这样做对亲王来说,也是一件于己有利的事。福临还小不能理政,朝中大权势必会掌握在亲王手里,亲王虽不是皇上,但实质上和皇上已没什么区别了。”孝庄说道。
多尔衮心里腾起一丝微妙的感觉来,看来这样的打算不仅自己早已有了,在皇后心中也是酝酿许久了。她是为自己儿子的将来着想,说得通。反推回来,对自己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豪格不能继位,自己也懒得去争皇位的虚名。既然皇后先开了口,那么自己就顺水推舟应下来。“如此说来,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对咱们来讲都很公平。大臣们无疑是想推举一个先皇的亲子继位,那么除去豪格之外,福临确实是最好的人选。”
孝庄走后,多尔衮马上去了代善的府邸,正巧阿济格和多铎也在。
代善见多尔衮来了,说道:“我正要派人请你过来,你却来了。”
多尔衮说道:“出什么事了么?”
多铎接话说道:“这事无法再拖下去了,豪格那边动作很明显,说是过几日他便要举行登基大典,群臣拥护者不少。我们刚才商量,决定推举你继承皇位,你考虑一下吧。”
多尔衮迟疑了一下,说道:“这样恐怕使不得,我今日来也是有件重要的事要和大家商讨。我觉得在场的人都不适合接手这个皇位,皇位最适合的人选应该是先皇的儿子。”
多铎诧异地说道:“你这是让步了,不仅不反对豪格继位,还要推举他么?”
多尔衮摇了摇头说道:“豪格即位对咱们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不能推举他。我认为除了豪格以外,还有一个最适合的人选。”
众人不解,代善问道:“你指的人是谁?”
“福临。”多尔衮沉声说道:“福临还小,纵使得了皇位也无法理政。豪格最担心的无非是我继承皇位,我退出,推举福临。想来豪格也会放下劲来,接受福临继承皇位,群臣更不会有异议。”
阿济格说道:“这个办法看来最好,既把双方的矛盾化解开了,又能使我们达成共识。福临继位,其实并不影响我们任何人。”
四人商讨的结果便是依照多尔衮所说的,推举福临继承皇位。
崇德八年,九月初九,也就是在皇太极逝世后的第六天,两位黄旗大臣在盛京(沈阳)的大清门宣誓结盟,随即派了两旗的军队,围守住大清门,拉满弓,搭上箭,保护各位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议政大臣登崇政殿,讨论继立皇位之事。这时候,最忠心于豪格的启心郎索尼和秉性最粗鲁的鳌拜强调说,只能在先皇的儿子之中选立一个,他们的意思是选立豪格,但是没敢言明。
满朝重臣此时都已经聚集在崇政殿,众臣们议论纷纷,场面一时间有些混乱。多尔衮站了出来示意静下来。他说道:“大清不能一日无君,如今诸位重臣都到齐了,希望大家能推选出一个有能力的人来继承皇位,当然得按照刚才索尼说得办,要立先皇之子才行。”
多尔衮话刚一说完,坐在一旁的豪格脸色骤然变了颜色,他不知道多尔衮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这话一说出来,就表明他已经退出了争夺皇位。那么,他肯定也不会让自己得皇位,会是谁呢?他猜不出来。
殿下诸臣也都不理解多尔衮话里的意思,有的认为多尔衮觉得不能和豪格抗衡夺位,所以提前改变了想法,要推举豪格了。有的大臣认为多尔衮之所以这么做,是另有目的的,他口上说要立先皇之子,但也未必会是豪格,那么除了豪格还会有谁更适合继承皇位呢?
代善的资格最老,说话举足轻重。众臣把目光全都集中在代善这边来,希望代善能给一个合理的答案。
代善说道:“本王也曾为此事绞费脑力,先皇去世过于突然,以至于许多事没有交代清楚。特别是在皇位继承人上,先皇提前没有做过明确指示,这样一来便把问题留给了我们。刚才亲王多尔衮已经说了,大清不可一日无君,但是选立皇位的继承人必须是在诸皇子之中。经过本王和诸贝勒协商,决定推举福临继承皇位。诸位有什么意见么?”
代善的这句话只是敷衍众臣罢了,众臣都没想到继承皇位的会是福临,而不是豪格。当然最惊讶的还是豪格本人,但豪格心里也并不觉得难受,他认为只要多尔衮不得皇位便成,豪格没有做出反对的举动来,相反他也很支持福临继承皇位。既然豪格都这样支持了,原先支持豪格的大臣们也纷纷附和支持起来。
多尔衮心中的那块重石终于落在了地上,豪格也一样。他们不约而同地相互看了一眼,均从对方眼里看出了一丝说不清的神色。
时间不容错过,多尔衮马上宣布福临继位。福临被众人簇拥着走上大殿,坐在了皇座上。
多尔衮心机颇重,这点不能不提。他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如果自己夺得皇位也未必会得到臣民的认可,于是他放弃了。扶助福临继位是多尔衮心中拟定好的一个策略,当孝庄皇后来找多尔衮面谈此事的时候,更加大了多尔衮对此事的决心。豪格继位对多尔衮是个威胁,如果让福临继位这些问题就不复存在了,相反自己还会名正言顺地得到更大的权势,而不会遭受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