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清始建 8、入关当即,招降吴三桂

多尔衮统率大军,出沈阳西行。因为有山海关阻隔,他选取了皇太极先前的旧路行军,准备绕道内蒙古地区,从今抚宁、迁安、遵化等地附近的长城口突入关内。十五日早晨,大军出发才行五里,突然停止前进,众将士都感到奇怪。原来据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派出两名使者郭云龙和杨坤,向清朝请兵求援,抵御李自成农民军的进攻。

多尔衮得此信,心中又喜又困惑。喜的是,以前屡次招降吴三桂,都未能成功,此次却送上门来主动要求合作;使他困惑的是明朝已经灭亡,吴三桂处境艰难,却没有投降之意。用的竟是借兵求援的语言,这不禁让多尔衮怀疑吴三桂信里是否有诈,因为山海关方面的情况,他仍然一无所知,也无法确定吴三桂的真实意图。吴三桂一直同清军交战,这封求援信来得太过突然,他在思想上毫无准备,仅凭一封书信,怎么能轻易相信呢?不过,多尔衮还是从信中看到了某种希望,他没放弃。

吴三桂在信中提供的信息,使多尔衮对明亡后的形势有了进一步了解,入关的心情更为急切,决定冒险一试。吴三桂在信中给多尔衮指明了一条路线,是绕道山海关。多尔衮没有按照吴三桂约定的路线,也没有走原先自己安排的内蒙古路线,而是大胆地改变行军路线,直发山海关。

在进发山海关的途中,多尔衮并没有急于催促行军速度,只是以每日三十里的速度进军。吴三桂在信中求援的急迫溢于言表,但是却让自己绕山海关而行。从这点上,多尔衮一直心存疑惑。难道是吴三桂预料到农民军要攻打山海关,为了做好迎战准备提前向我大清求援么?或者说,还有其他无法预料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吗?这是一个矛盾点,也是一个关键点。多尔衮觉得自己似乎已经在这点上看到了一丝端倪,却又一时无法想通。所以他作了一个决定,并不急于进发山海关,等待山海关方面吴三桂的进一步消息。

现在农民军的问题在多尔衮心里已不占首要位置了,当前最现实的问题是如何招降吴三桂,而不是他信中所说的“借兵求援”。这时,多尔衮已经把先前那点无法预料的事想通了,吴三桂之所以向大清借兵,无非是遭受了农民军的进攻,两军实力悬殊,吴三桂虽然占地理上的优势,但也未必是农民军的对手,所以才会向自己请求支援。那么自己选择这条路走也是对的,先不急于进兵,等待事态的发展,让吴三桂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归降于大清,确定了这点,再去救援也不迟。多尔衮想到这里,心里顿时显得明朗多了,思量再三,在途中他给吴三桂写了一封回信。

多尔衮撇开吴三桂信中所提具体条件而不论,简要地概括了范文程几次建言所阐述的基本思想,向吴三桂声明大清出兵的本意,打出了“消灭农民军,救民于水火”的旗号;并对吴三桂的义举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就与他提出的为君父“报仇”,同“流寇”不共戴天的呼吁取得了完全一致的效果。但此信的主要目的,是最后几句话,劝吴三桂“来归”,其实就是投降,给予封王的最高奖赏。招吴三桂归降,是皇太极早就定下的政策,先前屡次招降都没有结果。但是以目前吴三桂的处境,却是劝降的绝好机会。多尔衮抓住了这一点,决心将可能性变为现实。

多尔衮派人飞马先行送信,自率大军仍然按照原来的行军速度前行。

此刻,吴三桂正在为自己发出的第一封信而后悔不已,他没想到农民军竟然来得如此迅猛,心里暗叹失策。本来他认为农民军刚攻陷京师,在没站稳脚跟、稳住朝纲之前,不会贸然派兵出战,却没想到才刚过几天,农民军就派兵来攻打山海关了。可能是因为上次自己投奔农民军后又愤然离去引起的。不过这也怪不得自己,农民军不义在先,自己本诚心要投奔他们,他们却做出了如此“龌龊”的事情来。不但把自己的亲属治罪,甚至霸占了自己的妻子。一想到这里,吴三桂心里就憋不住火。连自己妻子都保不住,不是一个大丈夫所为。农民军的做法让吴三桂死了投奔之心,最后把筹码又压在了清军身上,希望清军能够借兵援助自己。

正在吴三桂焦急之际,多尔衮的信也正好传了过来。看完信里的内容,吴三桂大松了一口气,心想:真是苍天有眼,没让多尔衮接受自己安排给他的路线,希望总算又燃起来了。吴三桂也在信中看明了多尔衮的意图,如果他走的是这条道,按常理推算,应该早就到了。现在看来,无非是给自己下个坎,逼迫自己降清。只要自己同意了他的要求,援兵可能早就到了。由于事态紧迫不容再耽搁下去,吴三桂马上又给多尔衮回信。

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的回信,得知农民军果真正逼近山海关,和自己先前的猜测不谋而合。吴三桂处境危险,其救兵如救火的焦急心情跃然纸上。他在信中先是大肆吹捧了清军一番,其后附带了一条抵抗农民军的计谋,让多尔衮直入山海关,首尾夹击,剿灭农民军,再直取京师。看来这不会有假,因此多尔衮把最后的疑惑也消除了。然而,仍使他想不明白的是,吴三桂对归顺清朝的事,为何只字不提?他在心里权衡了下利害关系,觉得自己是考虑过多了,信中表面上无意,但吴三桂内心里已经默认了大清,归顺是迟早的事情。想到这里,他心里顿时释然了。目前最关键的是彻底击败农民军,山海关绝不可以落入农民军的手里。

多尔衮不再犹豫,下令部队急行,从连山开始,才真正意义上地急速前进。

关北的天气无常,昼夜温差极大,白天烈日当头,夜晚则冰冷异常,如同两个世界一般。多尔衮虽然也顾及到了这一点,但和形势相比,多尔衮选择了后者。因此马不停蹄,日夜不停,人马饥渴难耐,顶着被狂风吹起的漫天黄土,踏着漆黑如墨的坑洼不平的路,拼命似的朝目的地赶,到宁远城下时,已经夜深三更。探不清城与城之间的距离,只能看见城中发出微量火光,便寻着光前行过去。有将士提议多尔衮先在宁远城休整一晚再行。多尔衮拒绝道:“此时一刻也耽搁不得,吴三桂在信中估计我们已经到了宁远,可是我们刚到宁远,如再在宁远停歇一晚,农民军肯定会捷足先登抢占山海关。我们必须赶在他们的前头到达山海关。”

清军过宁远而不入,士兵们困乏难耐,眼看到了歇脚的地儿,却绕了过去,心里大都不解,却也没有办法,碍于军令只好拼着劲朝前赶,趁着夜色疾驰。到了二十一日天刚破晓,距山海关仅剩下百里左右。清军将士们忍着饥渴,顾不上歇息,到傍晚,已抵山海关外十五里的地方,多尔衮下令停止前进。至此清军疾行了一昼夜,奔驰了二百里。

在吴三桂两次派遣使者的接引下,清军终于及时到达山海关前,这时已听到关上炮声不止。由于清军及时赶到,解了吴三桂的燃眉之急。从吴三桂的信中和遣使者来请兵的过程来看,吴三桂已经默认了降清的想法。双方都不做白做的“买卖”,多尔衮的意图便是招降吴三桂,夺山海关;而吴三桂则考虑到自身处境,除了降清已经完全没有别的出路了,所以在派遣使者求援后,吴三桂马上做出了降清的举措,命令部下以剃发表明自己降清的决心。

收服吴三桂是皇太极一贯的想法,之前也做过尝试,但是都没能成功。根本的原因不是吴三桂铁了心要与明朝共存亡,而是当时的形势让他还有选择的余地。当多尔衮后来接到吴三桂主动派人送来的“祈兵”信的时候,他知道招降吴三桂的机会来了。但是时机还不够成熟,因为吴三桂是“借兵”而不是“归附”。多尔衮根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农民军随时都可能对吴三桂发动进攻,所以他没有接受吴三桂的建议,而是直奔山海关,为的就是在吴三桂陷入绝境的时候“帮上一把。”但他又不急于进军,就是要给农民军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进攻吴三桂,好让他在困境中前来归附。多尔衮这种对形势的判断能力和对时机的把握能力,不能不说超出常人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