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那是一个让人不能轻易忘怀的英睿帝王,十五年来,他没有沉溺于享乐中,而是用行动一步一步地实现了“天下一家”的誓言。
元和十一年,宪宗以武元衡遇刺为由,下令对成德用兵,命河东、幽州、义武、横海、魏博、昭义六道共讨王承宗,诸道军多互相观望,毫无进展。淮西官兵屡战屡败,宪宗连换数任统帅,终于选中太子詹事李愬为新一任统帅。
李愬是名将李晟之子,妻子韦氏是德宗长女唐安公主之女,为宪宗皇帝表姊,也算是皇亲国戚,他在危难之时登上政治舞台,演出了一出“雪夜轻骑入蔡州”的千古传奇。
元和十二年,讨伐淮西的战事进入了最关键的一年。朝廷用兵已经四年,馈运疲弊,民力困乏,深以为患,宪宗皇帝甚至不得不拿出德宗老皇帝辛苦聚敛的内库钱物供应军饷,实在难以兼顾下,不得不下令停止进攻成德,专攻淮西,之前因为精精儿、武元衡之案所做的苦心经营均付诸流水。
宰相裴度遂请命赴淮西监督战事,宪宗特意召对于内殿,道:“蔡贼称兵,昨晚择帅甚难。天子用将帅,如造大船,以越沧海。其功既多,其成也大,一日万里,无所不留。若乘一苇,而蹈洪流,即其功也寡,其覆也速。朕今托卿以摧狂寇,可谓一日万里矣。”裴度泪下沾衣,道:“臣虽不才,敢以死效命。”表示不下淮西,绝不返回京城。遂连夜奔赴前线,唐军士气大振。
就在这一年,新任唐军统帅李愬礼贤下士,争取到了大批俘虏的淮西将士投降。淮西勇将李祜曾杀败过无数过唐军,被擒后全军上下要求将他开腹剖心,李愬却亲手给他松绑,委任他为自己牙队的将领——六院兵马使。李祜感激涕零,献计轻骑突击蔡州。
元和十二年十月初十,风雪交加,气候极度寒冷,唐军冒大雪摸进城里,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还在牙城高卧未起。吴少阳、吴元济父子当政时,禁止治下百姓夜半点灯,喝酒议论。百姓听说唐军攻进蔡州,争先恐后地背负柴草帮助唐军焚烧牙城城门,吴元济被迫投降,押送京城后被斩于西市独柳树下。
王建有《赠李愬仆射》一诗,以二十八字包举平蔡战役,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地记录了这次奇袭:
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
淮西平定后,当时韩愈正在淮西行营任行军司马,奉诏书写了一篇《平淮西奉敕撰》记叙了这次战事。碑文共一千八百字,如行云流水,如大江出峡,汪洋恣意,一挥而就,文章之华美,所谓“下笔烟飞云动,落纸鸾回凤惊”。勒碑之时,国人视为奇文,争相诵之。本来是一件美事,却引来一场风波。文中韩愈认为平淮西首功之臣是主战宰相裴度,歌颂裴度功勋说:“凡此蔡功,惟断乃成。”平淮西碑立在蔡州城北门外不久,李愬部下石孝忠挥锤砸断了石碑。当官军赶来抓捕时,石孝忠非但不束手就擒,反而还动手打死一名吏卒。事情闹到了宪宗那里。宪宗不但不追究,还下旨让已是翰林学士的段文昌重写碑文,段文昌在文章中大夸李愬功勋盖世,重新立碑于蔡州,这才息事宁人。
淮西平定,天下震动,平卢李师道主动献出沂、密、海三州,成德王承宗献德、棣二州,还送两个儿子入京师为人质,想以此避免成为朝廷的下一个目标。出人意料的是,宪宗赦免了成德,下令征讨平卢。
平卢在割据藩镇中面积最大,节度使兼海陆运使、押新罗、渤海两蕃等使,有鱼盐之饶,兵强马壮,实力雄厚。然而在朝廷挑拨离间下,节度使李师道疑忌部将,内部失和。元和十三年十二月,武宁节度使李愬攻克淄青战略要地金乡。次年正月,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大败平卢师将刘悟于东阿。刘悟待将士宽惠,颇得士心,军中号为“刘父”,早为李师道猜忌,遂与田弘正通谋,回军夜袭郓州,杀李师道及其党羽二十余家,平卢遂定。平卢割据近六十年,至此才重新为朝廷掌握。宪宗分平卢为三道,分兵镇守,派人检阅平卢积年文书,才知道潼关、东都等处关吏、门吏早为李师道重金收买,均在平卢挂名任职。
宪宗慨然发奋,志平僭逆,睿谋前定,所向风靡,两河既清,中流砥平。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在付出无数鲜血白骨的代价后,天下终于再次出现统一的局面,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了“唐室中兴”盛况,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元和中兴”,为世人所称道。“元和”成为与“贞观”、“开元”并列称颂的年号,宪宗亦成为与太宗并肩齐名的皇帝。日本后水尾天皇执政时,江户幕府德川家康极其仰慕元和功勋,特下令采用宪宗年号“元和”。
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宪宗志得意满,也与昔日秦始皇、汉武帝一样开始沉湎于方术,请人修炼不老仙丹,希冀能求得长生。当时江湖上有神医郑注,即昔日指点空空儿用天河水解奇毒之人,名将李愬将其收至麾下,请其炼长生药献给皇帝以固恩宠。郑注坦白答道:“世间并无保永生的长生之药,只有养生之道,可以使人延年益寿。”李愬赞其诚实,将其留在身边。郑注从此开始参与军政之事,后来成为“甘露之变”的关键人物。
然而对宪宗而言,生活趋于神秘并不是一件好事,外乱虽平,最终还是萧墙祸起。元和十五年正月,左神策军中尉吐突承璀请求改立澧王李恽为太子,太子李恒深为忧惧,秘密派人问计于舅舅司农卿郭钊,郭钊道:“殿下但尽孝谨以俟之,勿恤其他。”正月二十七日,宪宗暴卒于大明宫中和殿,年仅四十二岁。在移尸往太极殿时,尸首血污狼藉,点点鲜血自东内一路洒到西内。宫中流言是内常侍陈弘志受郭贵妃和太子李恒之命用匕首刺死宪宗,然外人都不明其究竟。宪宗尸骨未寒,新即位的穆宗杀了兄长澧王李恽及吐突承璀,封母亲郭念云为皇太后。不久就在丹凤门看排优戏,又到神策军中看摔跤杂戏,丝毫不为父皇之死难过。坊间遂流言四起,均认为是宪宗欲改立澧王李恽,穆宗遂联合母亲郭念云弑父夺权。然而宫中事秘,莫闻其详。
穆宗爱慕大书法家柳公权书法墨迹,特任命其为翰林侍书学士,问道:“爱卿书法何能如此之善?”柳公权答道:“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宗知柳公权以笔为谏,默然改容。
穆宗在位时间不长,四年后的正月即中风死于大明宫中,传说与长兄李宁以及当年郑王李邈的死状一模一样。不过民间人人追怀宪宗丰功伟绩,并没有什么人来同情这位年仅三十岁就暴死宫中的年轻皇帝。穆宗之后陆续即位的几位皇帝更是开始追查宪宗之死真相,参与者或贬或杀,郭太后本人也落了个暴毙宫中的悲惨下场。从此,世间再不闻“游侠”事迹。
空空儿听到宪宗的死讯时正在江南一带漫游,只觉得心头被针尖扎了一下,虽然不是剧痛,却一滴一滴地渗出血来。那是一个让人不能轻易忘怀的英睿帝王,十五年来,他没有沉溺于享乐中,而是用行动一步一步地实现了“天下一家”的誓言,也用言行扭转了他因对父亲顺宗不孝在空空儿心中的不堪印象。只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最终还是皇帝最不喜欢的郭贵妃的儿子即位,怕是天下又难以太平了。
当年十月,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死,因其子均在长安为人质,无法父丧子继,军中只得立王承宗之弟王承元为留后。王承元秘密投效朝廷,穆宗便调魏博节度使田弘正为成德节度使,任王承元为义成节度使。田弘正担心成德将士哗变,率领三千魏博牙兵前去赴任。然而朝廷户部侍郎、判度支崔倰不肯批给魏博牙兵衣粮,魏博牙兵无以自存,田弘正只得命这些人回魏博去。成德与魏博世仇,本对田弘正不满,而王承元归顺朝廷时,穆宗许诺赏赐成德军一百万缗钱迟迟不到,将士愈为不满。成德都知兵马使王庭凑遂挑拨军士作乱,杀田弘正及其僚佐将吏、家属三百余人,自任成德留后。
田弘正当年率魏博归顺朝廷,意义深远,后来又多次参加朝廷平定藩镇之战,多有功劳。他的意外被杀震撼朝野。河北藩镇相继发生兵变,从此渐渐脱离中央控制。
义兄的死倒没有令空空儿意外。正值深秋,他登上来黄鹤楼。江面浩淼,烟水苍茫,叶叶点点的帆船正穿梭来往于其间。秋风徐徐掠过已见斑白的头发,平添了几分寒意。哎,当真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楼下草丛深处正有只无名大鸟悠然栖息着,一身羽毛洁白如玉,一脚站在地上,另一脚曲缩于腹下,头缩至背上呈驼背状,长时间呆立不动,像极垂钓的白头渔翁。只是当它忽然落寞无边地悲凉鸣叫时,空空儿便觉得一颗心被揪住。
十余载时光倏忽而逝,桑田沧海,物是人非。
忽听见背后有人轻叫道:“空郎。”闻声回过头去,正有一名雪衣妇人慢慢爬上楼来,虽然苍老憔悴了不少,却分明是早已经在多年前死去的苍玉清。他愣了许久,才恍然间明白,杀死镜儿的并非旁人,正是这位神秘莫测的清娘。
蓦然回首间,多少前尘过往,多少离合悲欢,多少人情世事,多少兴亡变幻。
他们就这样默默站在路的尽头。彩云易散,恨月难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