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太阿倒持 名将落马

一提起李隆基的人生败笔,世人就会想到他对安禄山的过度宠幸。其实,宠幸安禄山只是李隆基人生败笔中的一个,从开元二十四年开始的诸多败笔叠加到一起,才酿成了最终的“安史之乱”。

风起于青萍之末。

开元二十四年,李隆基走出第一个错招:打压李祎。

在前面的章节中,信安王李祎曾经有过出场,正是他力排众议,一举攻克吐蕃军事重镇石堡城,使得唐朝开边一千余里。

攻克石堡城之后,李祎成为李隆基倚重的重将,开元十九年,李隆基又将李祎推上前台。

这一年奚和契丹一起投降突厥,让李隆基大为恼火,便任命忠王李亨为河北道行军元帅讨伐奚和契丹。李隆基这个任命其实是虚的,按照惯例,李亨只是挂名元帅,并不随军出征,真正领兵另有其人,这个重任落到了李祎肩上。

李祎不负众望,率军出征,大破奚和契丹,契丹军队向北狼狈逃窜,奚部落酋长则带领五千顶帐篷向唐朝投降,远征取得大胜。

凯旋之后,李祎凭借战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同时兼任关内支度使、营田使等职。

三年后,李祎升任兵部尚书兼朔方节度大使,人生达到了一个巅峰。

然而,在重用李祎的同时,李隆基对李祎也不放心,因为李祎是宗室子弟,他的祖父是吴王李恪,按照辈分,还是李隆基的堂叔。

对于这样一位有能力、有战功的堂叔,李隆基左右为难。如果继续重用李祎,李隆基担心将来尾大不掉;如果弃之不用,李隆基又觉得有些可惜。权衡再三,李隆基决定放弃李祎,他不能坐视一个宗室子弟坐大。

开元二十四年,李隆基的打压开始了。

打压从一个小人物开始。

小人物名叫武温昚,是武则天的侄孙,曾经担任过连州司马。

李隆基的系列打压就是从武温昚开始。

李隆基给武温昚扣的帽子是“结交权贵”。

这个帽子跟“图谋不轨”类似,一旦扣上,基本在劫难逃。

被扣上帽子的武温昚没能逃过劫难,他被乱棍打死,在他咽气的同时,一根打压链条随之诞生,李祎便这样毫无征兆地被拉下马。

以武温昚为起点的链条上,朔方、河东节度使李祎,广武王李承宏(邠王李守礼之子),泾州刺史薛自劝全部被牵连进去,他们的罪名是与武温昚有交往。

这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经过这次近乎无中生有的牵连,李祎被贬为衢州刺史,后来又做过怀州、滑州刺史,虽然还在仕途,但已经是苟延残喘,再无作为,一位准名将,便这样在打压中无声无息湮没于历史之中。

在李祎之后,又一位名将落马了,这位名将也是一个熟人,幽州节度使张守珪。

张守珪的落马有点冤,他没有倒在枪林弹雨之中,而是倒在了宦官的相互倾轧之下。

开元二十七年,幽州地面进行了一场“狐假虎威”的战役。

说这场战役狐假虎威,是因为这场战役并没有得到张守珪同意,而是他属下的将领假借他的名义打的一场没有多大意义的战役。

张守珪手下有两位将军,一位叫赵堪,一位叫白真陁罗,两人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硬是要平卢军使(平卢军事基地司令)乌知义出兵攻打叛逃的奚部落残余部队,并且声明这是张守珪的命令。

久在边塞,乌知义对奚部落知根知底,他知道这些叛逃的残余部队看起来是乌合之众,但仍然具有很高的战斗力,如果贸然出击,很有可能遭遇惨败。乌知义拒绝了,坚决不出兵,就算是张守珪的命令也不出兵。

令乌知义没有想到的是,白真陁罗又来了,这回传的不是张守珪的命令,而是皇帝李隆基的命令。乌知义没办法了,他可以硬着头皮不听张守珪的命令,但是他不能不听李隆基的诏令,那么做就是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

自始至终,乌知义都不知道,不仅张守珪的命令是假的,连李隆基的命令也是假的。

“奉命”出征的乌知义与契丹叛军遭遇,先胜后败,不仅没能取得一场大捷,反而被契丹部落打得丢盔卸甲,惨不忍睹。战败的消息传到张守珪那里,张守珪惊呆了,他没有想到手下的将军居然能干出这样的蠢事,八成是想战功想疯了。

然而,事已至此,只能想办法补救,如实上报是不可能了,那样只能让皇上添堵,让自己坐蜡,为今之计只能把“败”改为“胜”,把“惨败”当“大捷”了。

或许,山高皇帝远,这次惨败也就遮过去了。

张守珪自以为做得神不知鬼不觉,然而战败的消息还是泄露了,一直泄露到李隆基的耳朵里。

麻烦就此向张守珪袭来。

为了调查战败真相,李隆基派出颇为信任的宦官牛仙童,责令牛仙童将事实调查清楚。

张守珪决定在牛仙童身上做文章,只要堵住牛仙童的嘴,事情还有缓和的余地。

张守珪双管齐下,他用两只手同时堵住了两张嘴。

一张是牛仙童的嘴,张守珪用的是让牛仙童眼晕的贿赂;一张是白真陁罗的嘴,张守珪逼他承担了战败责任,勒令自杀。

两张嘴都堵上了,白真陁罗再也不能说话,而且死无对证;牛仙童拿了贿赂,自然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

张守珪安下心来,他以为事情到此就结束了。牛仙童也这样以为。

他们的判断都错了,因为林欲静而风不止。

尽管张守珪堵住了牛仙童的嘴,但堵不住宫中其他宦官的嘴,这些宦官因为牛仙童受宠心中充满忌妒,又辗转听说牛仙童得到巨额贿赂,他们的内心更加不平衡了。

几经调查,宦官们得知了真相,他们决定在牛仙童的背后狠狠捅上一刀,让你红,让你拿那么多贿赂。

小报告很快打到了李隆基那里,牛仙童、张守珪的厄运随之来临。

李隆基把牛仙童交给了大宦官杨思勖。

杨思勖是一个多栖发展的宦官,既能进宫服侍,又能带兵打仗,出刀时疾如闪电,下死手时从不眨眼。

牛仙童就是落到了他的手里。

杨思勖先把牛仙童绑了起来,狠狠打了数百杖,然后用刀把牛仙童的心剜了出来,最后把牛仙童的肉割了下来,放进嘴里吃了几口。

办这件大事时,杨思勖已经不年轻了,保守估计应该八十左右,从他的身上可以得出结论,一个人的心狠手辣,与年龄并不成反比,有时可能成正比。

有了牛仙童垫底,张守珪得到什么样的处罚都算轻的了。

开元二十七年六月十三日,张守珪被贬为括州(今浙江省丽水市)刺史,这还是李隆基念在他过去有功网开一面,不然,他比牛仙童的下场好不了多少。

张守珪注定是一个悲剧,到任不久,便背上生疽,郁郁而死。

原本他有望成为大唐王朝的北方长城,结果因为一场“狐假虎威”的战役而前功尽弃。

在张守珪之后,幽州节度使又换了两任,直到换上大唐王朝的噩梦——安禄山。

如果张守珪一直镇守幽州,或许安禄山就没有发动“安史之乱”的机会。

如果仅仅是如果,历史终究不可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