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九龄时代 第三只眼

作为一代名相,张九龄不仅是文学大家,而且风度翩翩,而且品格高尚,更让人信服的是,他居然具有预见未来的第三只眼。

他一眼看透了安禄山。

安禄山,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柳城的胡人,本不姓安,而姓康。

安禄山的母亲阿史德是一名巫师,居住在东突厥汗国,与丈夫结婚几年还没有孩子,便前往轧荦山进行祈祷。轧荦山是突厥的神山,传说是斗战神的化身,安禄山的母亲到那里祈祷,便是希望得到神的保佑。

可能是得到了神的保佑,不久,安禄山的母亲怀孕了,大约十个月后,安禄山出生了。

安禄山出生时,灵异现象出现了。

有一道光冲出他所在的帐篷直刺苍穹,野兽顿时跟着号叫,似乎在迎接一个新狼王的诞生。擅长望气的人看到这一幕后,不禁感叹,这是祥瑞,这个帐篷将出贵人。

灵异现象之后,危机随之来临。

得到消息的范阳节度使张仁愿来了,他是来斩草除根的,然而任凭张仁愿把帐篷里里外外搜了个遍,还是没有找到安禄山,张仁愿只能作罢。

经历了这一场虚惊,安禄山的母亲认定这不是一个普通婴儿,于是便给安禄山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轧荦山(斗战神化身)。

从此,你就叫康轧荦山,你就是战神的化身。

以上是关于安禄山出生前后的记载,有点神乎其神,按照我的推测,其中演绎的成分多了一些,我权且一写,你权且一看。

尽管安禄山一出生便与众不同,但他的童年还是很苦的,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不久,安禄山便跟随母亲改嫁到突厥人安延偃家。

时间走到开元初年,安延偃所在的突厥部落也破落了,没有办法便前去投奔唐朝。投奔路上,遇到了唐朝将军安道买的儿子,因为这个缘故,安延偃一家便住进了安道买家。

由于安延偃和安道买都姓安,因此便让两家的子弟互认为兄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康轧荦山改姓为安,并更名为禄山,安禄山由此而来。

渐渐地,安禄山长大了,并找到了一份职业:互市牙郎。

安禄山所在的地区,多民族聚集,多民族间贸易往来非常频繁,不过在贸易往来之中,一个难题很难解决:彼此间语言不通。

安禄山出现后,所有难题迎刃而解,因为他是复合型人才,他懂六种番语,放在现在,相当于六门外语。靠着语言的优势,再加上他足智多谋、善解人意,他的互市牙郎当得还不错,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然而滋润的日子没过几年,安禄山栽了。

栽在一只羊身上。

安禄山一时性起,偷了一只羊,结果被人发现报了官,这下问题严重了。

此时管辖安禄山所在地区的是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张守珪严格执法,准备将安禄山杀鸡儆猴,一刀两断。

如果这一刀砍下去,或许就没有后面的“安史之乱”了。

明晃晃的大刀片已经举了起来,留给安禄山的时间数以秒计。

这时安禄山大呼一声:“大人难道不想消灭奚和契丹吗?那么又为什么要杀我这样的壮士呢?”

不知是模仿还是巧合,安禄山这声大呼的背景以及语法结构,跟历史上的两位名人如出一辙,一位是韩信,一位是唐朝名将李靖。

韩信临近被斩,大喊一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后来成为汉朝开国名将;

李靖临近被斩,大喊一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后来成为有唐一代名将。

那么安禄山这声大喊呢?

这声大喊引起了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注意。

张守珪闻言,仔细端量了一下安禄山,他发现此人身材魁梧,皮肤白皙,相貌不凡,而且又是胡人,懂得六门外语,或许真是个人才。

不妨便把这个人才留下吧。

这一留便留出了千古祸害。

在这之后,安禄山就与自己发小史思明一起,成为张守珪手下的捉生将(类似于侦察排排长)。

史思明,名字听起来像汉人,实际也不是汉人,而是突厥人的后代。

史思明原名史窣干,“思明”是他发达以后,皇帝李隆基赐的名。

相比于安禄山的相貌不凡,史思明就没脸见人了。

他骨瘦如柴,鸡胸,驼背,眼睛突出,鼻子歪斜,头发稀少,明白人知道这是孩子长得难看,不明白的还以为是史前人类,或者是浓缩版的阿凡达人。然而,名人马云有一句名言:男人的智商与相貌,往往成反比。这句话适用于马云,同样适用于史思明。

长相歪瓜裂枣的史思明,智商超出常人数倍。

史思明之所以是安禄山的发小,因为两人从小是邻居,巧合的是,史思明比安禄山早出生一天。

长大后,两个掌握六门外语的发小便当上了互市牙郎,凭借着自己的语言优势混口饭吃。然而,好景都不长,安禄山因为偷羊栽了一个跟头,史思明则因为欠政府的钱不还被迫远走他乡,流落到奚部落。

没想到,一进入奚部落,史思明就被巡逻的骑兵当作奸细抓住了,按照规矩,杀无赦。

高智商的史思明马上开动自己的大脑,瞎话张嘴就来:“我是大唐使臣(有长你那样的使臣吗?),如果大唐听说你们杀了大唐使臣,对你们国家没好处,不如带我去见你们大王,如果你们大王留下我,自然就少不了你的功劳。”

巡逻的骑兵智商也不高,一下子就被史思明给忽悠住了,便领着史思明来见奚王。

见到奚王,史思明依然摆着“唐朝使节”的谱,故意不拜,嘴中振振有词:“天子使节见到小国国君不必参拜,这是礼数规定的。”

奚王顿时大怒,然而转念一想,礼仪中确实有这样的规定。

再看史思明,奚王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唐朝没人了?派这么一个歪瓜裂枣的家伙。

再转念一想,或许唐朝天子不以貌取人,眼前这人没准还真是使节,那可得罪不起。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就当他是唐朝使节吧。

这样,欠款不还的史思明便被当成了唐朝使节,在奚部落结结实实过了一把使节瘾。

临近告别,奚王准备派一百人跟随史思明前往唐朝朝见,史思明马上意识到,这是自己的一个机会,他要利用这个机会为自己赚一个向政府表功的投名状。

史思明知道,奚部落里有一个能人正担任琐高(奚部落的高级官员),此人非常有名,唐朝很多官员知道他的名字,如果把此人诈进陷阱,就将是自己的投名状。

史思明便对奚王说:“跟随我入朝的人虽多,但没有一个配朝见天子的,唯有琐高,可以与我一同前往。”

奚王哪里知道史思明的算盘,一挥手,琐高就加入了奚部落使节团。

使节团一行三百多人,来到了平卢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临近进城,史思明说,你们先等候一下,容我进去通报。进城之后,史思明便对平卢守将说:“这次奚部落来了好几百人,名义是入朝进见,实际是想偷袭平卢城,请大人提前做好准备。”

一眨眼的工夫,史思明就把三百多人的使节团给卖了。

接下来就是鸿门宴的俗套了,奚部落三百余人遭遇伏击,除名声在外的琐高外,其余人等有来无回,他们全都成了史思明的投名状。

经此一战,史思明今非昔比,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接到汇报,对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产生了兴趣,一高兴,便把史思明收入帐下,与安禄山一起出任捉生将。

至此,“安史之乱”的两大主角闪亮登场,他们的伯乐都是张守珪。

事实证明,张守珪的眼光很准,他所提拔的史思明和安禄山都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尤其是安禄山。

安禄山不仅精通六门外语,而且对辖区的地理环境非常熟悉,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他创造了以五名骑兵生擒契丹数十人的经典战例。之后,张守珪有意给安禄山创造机会,又给他增加了一部分兵力,结果安禄山再接再厉,战果不断。

凭借战功,安禄山被擢升为偏将,而安禄山与张守珪的关系也越走越近。

安禄山是一个有心计的人,他知道张守珪对自己人生的重要性,因此他处处陪着小心,以博取张守珪的信任。安禄山知道张守珪嫌自己胖,于是他便控制自己的食量,在张守珪的手下,他从来没吃饱过,不是饭不够吃,而是有饭不敢吃,怕胖!

在安禄山的苦心经营下,安禄山和张守珪的关系更进一层,两人到了可以一起洗脚的地步。

安禄山给张守珪洗。

安禄山第一次给张守珪洗脚,便对着张守珪脚下的痦子发愣,张守珪一看,胡人果然没见过世面,连痦子都不认识。

张守珪说:“这是痦子,据说长痦子的人都有富贵命。”

安禄山嘿嘿一乐:“大人说的是真的吗?末将脚底全是!”

要了老命了。

就这样,安禄山和张守珪的关系越走越近,最后一步到位,两人升级为父子关系:安禄山认张守珪为干爹。有了这层父子关系,安禄山的仕途就被装上了螺旋桨,一路直升,从偏将一直升迁到平卢兵马使、幽州节度副使(节度使副手)。

开元二十二年(一说开元二十四年),一直顺风顺水的安禄山遇到了一道生死坎。

这一年,安禄山奉张守珪命令出击奚部落和契丹部落,本想借此建立战功,没想到却因为轻敌冒进,遭到一场惨败。

安禄山得对这场惨败负责,按律当斩。

安禄山到了生死关头,张守珪坐立不安。

按照军法,安禄山必死无疑,然而张守珪却舍不得,因为他知道安禄山的能力,这么有能力的一员大将就这么杀了,太可惜了。

张守珪不甘心,他想作最后的努力。

张守珪命人将安禄山押解长安,安禄山是死是活,由李隆基亲自决定。

这次押解是张守珪使出的胜负手,同时也增加了安禄山的活命概率。如果继续留在幽州,安禄山必死无疑,而到了长安,安禄山是生是死各有一半可能,活命概率达到了百分之五十。

一度,张守珪失算了,因为安禄山面对的宰相是张九龄。

这是安禄山与张九龄的第一次面对面,也是两人人生中的唯一一次,这次面对面,让张九龄一眼看透了安禄山。

张九龄在处理意见栏上写上了自己的处理意见:杀!

张九龄随后写道:

“昔日,田穰苴诛杀庄贾,孙武斩宫嫔,都是为了保证军令畅通,张守珪军令如果要保证畅通,安禄山就不能免死。”

遗憾的是,张九龄的真知灼见并没有得到李隆基的认可。

一直以来,李隆基在张守珪的奏章里屡屡看到安禄山的战功,在他眼中,这是一个有才干的将领,仅仅因为一次战败就处死,他舍不得。

李隆基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免死,但免除官位,以白丁身份代理现有职务。

说白了,给安禄山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

这下,张九龄不干了,他争执道:“安禄山违反军令导致军队覆没,按照军法不可不诛。况且臣观察他的容貌中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

张九龄说完这话,李隆基便到了一个生死攸关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就看他能不能抓住。

遗憾的是,李隆基没有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便在他手边溜走,这一错过就是一辈子。

李隆基回应说:“卿勿以王夷甫识石勒,枉害忠良。”

李隆基的意思是说,你张九龄不要拿“王夷甫识石勒”说事,那会枉害忠良。

“王夷甫识石勒”说的是慧眼识珠的故事。

王夷甫(王衍)是西晋的宰相,在石勒还是少年的时候,两人曾有一次偶遇,王夷甫一看石勒的面相便大吃一惊:将来乱天下者必是此人!

为了将祸患消灭在萌芽之中,王夷甫派人去抓石勒,然而没能抓到,石勒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后来,石勒果然造反,建立了“后赵”国,大规模入侵中原,导致西晋亡国。值得一提的是,“慧眼识珠”的王夷甫也落入了石勒的手中,此时他不再宣称“石勒将乱天下”,而是反过头来向石勒献媚,劝他早日称帝。石勒对这个以清谈闻名的高官并不感冒,他把王夷甫关到一个石屋里,他打心眼里烦这个人。

半夜,石屋被人推倒,那个有着惊人远见的王夷甫便无声无息地从世间消失了。

由王夷甫延伸一下,其实在王夷甫慧眼识石勒之前,他也曾被人“慧眼识珠”,这个人就是三国后期的名将羊祜。

年轻时的王夷甫非常健谈,寻常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因此很多人高看他一眼,认为他的将来不可限量,然而名将羊祜却摇摇头:“将来误天下的必是此人!”

后来的事实不幸被羊祜言中,侃侃而谈登上高位的王夷甫成天以清谈为荣,于国无益,最终导致了西晋的亡国。当然西晋亡国原因有很多,不能把责任都推到王夷甫身上,但他身为宰相,成天清谈,误国不浅。

回过头再来说张九龄这次慧眼识珠,他跟王夷甫、羊祜一样,都有着精准的预言,并因为他们的预言被后世推崇不已。

这时要说说一个人的面相,一个人的面相里真的包含着未来的命运吗?为什么古往今来,神乎其神的相面史不绝书?

在我看来,相面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对一个人的综合判断。

羊祜、王夷甫、张九龄之所以能断定对方将来“误天下”“乱天下”,或许是因为他们本身了解对方的能力,又从面相上看出了对方的性格,进而得出了神乎其神的判断。

也就是说张九龄了解安禄山的能力,但同时从面相上看出了安禄山的性格以及若隐若现的野心,因此得出“此人将乱天下”的结论。

这个结论原本只是一个模糊判断,然而却不幸言中。

张九龄个人之大幸,同时也是大唐王朝之大不幸!